唐僧志
外之间的谈话。唐森也理解,如果让陈氏夫妇跟他们坐一张桌子吃饭的话,估计会很难受的,所以便也不强求他们,于是陈氏夫妇便去招待李员外的几个随从去了。
唐森与李员外边聊天边吃饭边喝茶,等到茶足饭饱之时,已然到了下午,李员外便提议道:“陈公子,不如我们一起去外面散散步如何?”唐森的养父姓陈,李员外便理所当然地认为唐森姓陈了。
唐森也不解释,点头跟着李员外出门散步去了,两个人一大一小,差别甚大,实在是有些怪异,但这并不影响唐森继续装范儿,也不影响李员外的继续提问。
刚才吃饭的时候下了一些小雨,不过现在已经停了,地上也只是有些湿润罢了,并不影响人的行走。两人如此这般边走边聊,呼吸着雨后带着点泥土清新的空气,畅然无比。
走走停停歇歇聊聊,不知不觉已经到了村外的小河边,此时已然到了傍晚时分,天空中已经挂上了一轮明月,一群村里的妇女们刚好洗完衣服回家,不过也还有人正撑着小渔船,在河里游弋着。
听着小河中哗哗的流水声,看着如此美妙的景色,李员外不由得道:“陈公子,我突然间有了第二个题目,不知道公子可不可以作诗一首?”
唐森呵呵一笑,道:“但说无妨。”
李员外道:“我见这里景色如画,却又无法用语言来描述,想来陈公子才思敏捷,出口成章,更能用语言将这如画的风景描述一番,不如就以现在的景色为题作诗一首,如何?”
唐森心说这还不简单?于是想了想,便点头道:“那我便试着作诗一首吧。”
“诗的名字就叫《山居秋暝》吧: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李员外重复了一遍,心中惊为天人,心说如此年纪的小孩子,竟然有这般心境,当真是太奇怪了。不过李员外更关心他的诗,当下连忙拖着唐森回到了唐森的住处,写下了这首诗来。
直到唐森亲自将这首诗写下来,李员外如获至宝般地捧在手中,这才满意地笑了,夸奖唐森道:“陈公子才思敏捷,比三国时曹子建还要厉害三分啊。想当初曹子建七步成诗,陈公子却是想也不想,仿佛早已经在脑海里准备好了似的,信手拈来,出口成章,让在下钦佩不已啊。”
听见李员外的夸赞,唐森心中不由得有些汗颜,他说得没错,这些诗句早已经在自己的脑海里准备好了,只等他提问,便可信手拈来呢!哎,如今被人说中了,唐森也觉得有些脸红,不过好在唐森念的诗全是初唐之后的诗人所作,所以并不会有人说他是盗版。
想到这里,唐森干咳了两声,恢复那淡淡的神情,道:“大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这是世界万物发展的规律。”
“大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好句子,好句子啊!”李员外兴奋地道,跟唐森聊得久了,也差不多快要习惯唐森的说话方式了,真是随便说出来的一句话,也堪称经典啊。
李员外命人记录下这句话,又笑着问唐森道:“听陈公子的话的意思,难道说你自己比曹子建还要强么?”
唐森淡淡一笑,道:“我只是说说我自己的看法而已,员外可以不必当真的。”
李员外却是有些不甘心,激将道:“曹子建才高八斗,不知陈公子自以为几斗呢?”
唐森皱了皱眉,道:“谢灵运曾经说过:‘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不过那已经是曾经的事情了,如今我大唐盛世,就算曹子建再世,也只不过是我大唐中的众多杰出诗人之一罢了,岂能占到天下才学十分之八呢?谢灵运也太小看天下人的实力了。”停了一下,唐森道:“李员外,天色已经不早了,你还得赶路回去呢,为了不耽误你的时间,我送你最后一首诗吧。”说着,唐森便执笔,在纸上飞快地写下了几句诗来。
“三曹诗篇万古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一口气写完,搁笔。
唐森淡淡道:“今天三首诗已经完成,还请李员外收好之后,不要忘了小子的笔墨钱。天色不早,李员外还要赶路,小子也就不继续留员外了。”言下之意,你就赶紧给钱走人吧。
李员外是何其精明的商人,怎么可能连这话的意思都听不出来呢?想是因为自己拿曹植跟他比较吧!不过把他与曹子建相比,应该不会对他造成辱没啊,这小家伙怎么就生气了呢?哎,有才的人性格就是古怪啊,不过这却让李员外更加的兴奋了,心中直呼发现宝贝了。
李员外按照唐森的意思办了,收了三篇诗稿,付了三百两银子。不过在走的时候,李员外还是和和气气地笑道:“如此,便多谢陈公子的三篇杰作了,以后陈公子有时间来江州游玩,还请赏光到我李元宝府上做客啊。”
原来这家伙叫李元宝,能够时时刻刻保持一副商人的和气笑脸,倒也真是不容易啊。于是唐森不爽的表情也便缓和了一下,自己也没必要跟一个笑脸相迎的人黑着一张脸,于是也淡淡笑道:“那便先谢谢李员外的盛情了,他日有时间去江州,一定前去李府拜访,到时候李员外可别怪我叨扰了你啊。”
两人一番谦让,最后唐森还是把李元宝给撵走了,恐怕这家伙赶一两个时辰的夜路,回家也便是深夜了吧!唐森摇了摇头,自言自语道:“李员外,你可别怪我心狠啊,一个是咱哥们儿家实在是没地方住这么多人了;二个嘛,当然是要靠你帮我增加声望啦。嘿嘿,相信一个江州城有名的富翁被人连夜撵回了家,这也算是一个炒作点吧,更重要的是,你这个富翁还很兴奋!这就更让别人有了解这件事情的yu望了。炒作吧!让炒作来得更猛烈些吧!我的声望就靠你了。”
******
PS:首日一万二更新完毕!每日保底2更,上推荐时加更,推荐票可观时更要加更!收藏收藏收藏收藏收藏收藏!投票投票投票投票投票投票!
【卷一】:大唐小僧 【005】、名动江州
李元宝携带着唐森的三篇诗稿兴致勃勃地连夜赶回家,然后连夜请人来装裱了三首诗,悬挂在书房之中。由于这家伙表现得实在是有点兴奋,又有点神秘兮兮的,仿佛揣着什么秘宝似的,再看李元宝这几天总是一脸笑眯眯的样子,十分的高兴,所以便有人猜测——江州第一富翁李元宝偶获至宝,便连夜赶回家将宝贝藏好,传说这宝贝能让人心情愉悦、延年益寿,如果使用得当,还能长生不老呢!
只要话题一跟“宝贝”搭配在一起,那就不愁没有人传播,这事情一经传出,便有无数人猜测,越猜测越玄乎,越玄乎越有人传播,一时间江州城内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李元宝得了一神奇无比的宝贝,得到之后便可长生不老,甚至飞升成仙。
本来李元宝也是江州城内一牛叉哄哄的彪悍人物,对于这样的话题也不想过多解释,但是没想到随着这个话题的广泛传播,竟然有一些梁上君子光顾李元宝家,一时间闹得鸡飞狗跳的,无奈之下,李元宝也只好站出来细心解释了一番,说自己当天只是去求了一名天才神童的三首诗稿而已,并没有得到什么至宝。如果自己得到那可以长生不老甚至可以飞升成仙的至宝了,自己还会在这里待着吗?早已经成仙去了。
众人听他这么说,大多数人便也相信了,但还是有一些人不相信,虽然觉得李元宝说得有道理,但还是要寻根究底问个清楚,非要他说出去求谁的诗,并且要求他把那三首诗拿出来给大家看看。
李元宝为了息事宁人,便也同意把唐森写的那三首诗拿出来,三篇诗稿已经被他装裱得十分精美,看上去也颇有一点华贵的气息。
三首诗《ju花》、《山居秋暝》、《论诗》一经展示在众人面前,便引起了轩然大波,唐朝诗风昌盛,许多人都会作诗,当然还有更多的人读诗,自然能够读懂诗的好坏。唐森所盗版的这三首诗能够流传千古,说明这三首诗也是非常优秀的,一首写ju花,一首写环境,一首写心境,不仅说明这诗人擅长写的领域比较宽泛,更说明此诗人的才学之高。
读到这样精彩的诗篇,众人便忍不住想要继续寻根究底,看见每一篇诗文的落款皆都是“江流”,有的人便不明白了,几乎是所有人都不知道“江流”这个诗人的存在,如果他写的诗很好的话,那他的人也应该很出名才对啊,怎么都没听过这个名字呢?
就在众人猜测这“江流”到底是谁的时候,有一个人突然间叫了起来,道:“这江流名字好熟悉,莫非是那个写《草》和《秋词》的江流吗?就是那个传说中的天才神童!”
李元宝见有人知道江流的名号,便连忙点头道:“不错,江流就是他,本来我还不相信他的才能,但这三首诗的确是我和他在一起的时候他随口作出来的,而且还是不假思考便出口的。而且,这三首诗中的前两首,还是我给他出的题目,万万不可能作假的。由此可见,这个江流的确有过人之处,所以我便以一百两银子一首诗的价格买了他三首诗收藏,相信这江流以后肯定会闻名天下的,到时候再想让他亲笔写诗,那恐怕是一字千金咯,呵呵……”
“一首诗一百两银子?这也太贵了吧!”众人立刻哗然,一百两银子是什么概念?恐怕是普通人家好几年的全部收入吧?人群中颇有一些人不相信。
李元宝见此,呵呵笑道:“就算是一百两银子,人家还不肯多卖呢,最后好说歹说,才答应卖给我三首诗!如果还要再写,那就是十倍的价钱呢!”
“哗……”众人再一次哗然,这个江流,实在是太高傲了吧?
见众人议论纷纷,李元宝心中嘿嘿暗笑,心说自己把江流的诗弄出来展览一番,也不完全是坏事,至少可以让江流更加的出名,而引得江流出名的诗正是自己手中的这三首诗,这样一来,自己手中的三首诗,岂不便身价倍增了?等候数十年之后,江流名满天下之时,这三首诗别说是一百两一首了,恐怕是一个字都不止一百两银子了。嘿嘿……
想到这里,李元宝也不会制止这群人去传播这些话题,作为一名成功的商人,他有一种很敏锐的感觉,他能够洞察到,世人的口口相传,就是一个人出名的基本途径。所以,让他们议论去吧,议论得越厉害越好。
…………………………
唐森出名了,至少已经名动江州了,虽然很少有人知道唐森长得是个啥模样,但江州无人不知唐森的笔名“江流”,而唐森,也已经获得了巨大的奖励,那就是,他发现自己的声望指数已经达到了268点。也就是说,这一件事情,就送给了唐森足足200点的声望,这让唐森感到十分的满足。
不过唐森也明白,以后还想再获得声望,那恐怕就难了,如果自己不走出江州,是根本无法再获得大量声望的,要想获得更多的声望,就必须走出江州,享誉大唐。
但是,唐森却知道,要想走出江州,却是不那么容易的。想要凭借人们的口口相传,就让另一个地域的人钦佩自己,那是很困难的。
这个时代没有电视、报纸、网络等传媒,一个人就算再牛逼,也不可能迅速地传遍全国,而通过人们的口口相传,也只能局限在一个地方而已。如果传到别的地方去,就会和别的地方的名人相冲突,别的地方的人肯定会拥护他们自己地方的名人,怎么可能会拥护外来的人呢?这个情况可以用“地方保护主义”来解释。
而要想让别的地方的人接受自己,那么最好的办法就是——科举考试,倘若能够一举夺得状元,便可得到皇帝昭告天下,那时候就真的名满天下了。不过,想要参加科举考试,再怎么也得十八岁以后吧,否则考官看自己小,就算自己有才也不会把自己封为状元吧!这个时代的考试可完全是考官主观判断的。
想来想去,唐森决定,还是先修炼佛法精通吧,看看自己的属性:
角色名:唐僧
修行状态:5级凡人
生命状态:良好
声望指数:268
佛法精通:0
功德值:198
功法技能:无
生活技能:无
拥有物品:无
特殊物品:《西游大事记》
看到三大基本属性中“佛法精通:0”这一条时,唐森就不由得苦笑起来,不知道这佛法精通到底应该怎么练才有效果,是否能够通过天天念佛经来提高呢?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受得了这样的枯燥!
。
【卷一】:大唐小僧 【006】、惊到了【求收藏、推荐】
法明大师说一切都要看自己的造化,要看自己是否与他佛有缘。而身为新时代知识分子的唐森却知道,即便是缘分,也是需要创造?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