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僧志
再者,八戒说这乌巢禅师曾经想收其为徒,只不过八戒没有答应罢了,看来这乌巢禅师却是希望收服八戒的。他收八戒为徒干嘛?他既然知道“前方有水怪”即将会成为自己的徒弟,当然也不会不知道八戒这“野猪”也会成为唐僧的徒弟,那为什么还有收八戒为徒的心思呢?这家伙想干嘛?
还有一个细节,就是这超级大BOSS乌巢禅师一开始说认识唐僧、认识八戒,却就是不认识悟空,这怎么可能?悟空的曝光度可是比唐僧和八戒高得多的,而且乌巢禅师后面说了一句“多年老石猴,那里怀嗔怒。你问那相识,他知西去路”,这说明这乌巢禅师是知道悟空的底细的,那为什么知道悟空的底细,却又装作不认识他呢?
唐僧不由得想起,悟空的授业祖师“须菩提祖师”曾经对悟空说过,不让悟空说是他的弟子,不要悟空说起与他的关系。而这里的乌巢禅师,明明认识悟空,却还说不认识,就不得不说这乌巢禅师的身份有问题了。除了须菩提祖师,其他人,还用得着如此撇清和悟空的关系么?
想到这里,唐僧再看这浮屠山时,还真与那传说中的灵台方寸山,三星斜月洞的风景极其相似,而且这两处地方的名字也十分的玄妙:
灵台方寸,其意思不就是“心”么?那个不大的思想神游的空间;而“斜月三星”是象形法,“斜月”是一撇勾儿,“三星”是三个点,合起来还是“心”字。而“灵台方寸山”首尾暗含“灵山”两字,不就是象【炫|书|网】征着佛门之地么?
而浮屠山的乌巢呢?“浮屠”意思是佛陀、佛教、僧侣或佛塔,所以“浮屠山”就是“佛山”。乌巢便是那佛山中的一点,代表着“心灵一点”。
由以上种种,唐僧可以推断出,这乌巢禅师是不是就是悟空的授业师父——须菩提祖师呢?
当然,这个“须菩提祖师”当然不是如来的弟子“须菩提”,不仅因为“须菩提祖师”不仅佛道精通,而且其修为也实在是可以与如来相媲美的,因为须菩提祖师在灵台方寸山传道时,竟然连如来佛祖都不清楚,足可见须菩提祖师的功力。而“须菩提祖师”这个名字,也十分有玄妙,读起来的音调就如同“需不提诸事”似的,需不提诸事,诸事是什么事?他不想提的事情是那些事情?
而乌巢禅师,他明明住的是一个大鸟巢一般的东西,却不说鸟巢,而要说是乌巢,这又是为何?乌巢乌巢,乌岂不就是黑的意思,巢不就是窝的意思?天呐,这乌巢竟然是一个黑窝!
一个黑窝,又“需不提诸事”,那这黑窝还能有啥事情好做?当然做的都是黑事了!只有黑事、见不得光的事情,才不能提起!
什么是见不得光的事情?唐僧不清楚,但这乌巢禅师如果真的是悟空的授业师父“须菩提祖师”的话,那这家伙的心思就有些只得揣摩了。他先是收了悟空这天地所生的灵猴为徒弟,传授其法术,结果这猴子就去天宫大闹了一场。
而又想收八戒为徒,八戒是也是因为大闹广寒宫而被玉帝打下了凡间,这超级BOSS总是收一些与天庭有仇的妖怪干什么?难道他想聚集这些与天庭有仇的人,来反攻天庭?呃……这个可能性实在是有些爆炸性!
如果须菩提祖师想要反攻天庭的话,那他是一个人在战斗,还是有同伙?这个问题,唐僧几乎可以肯定——绝对有同伙,否则再再强大的神仙,也无法与整个天庭作对。天庭众神齐齐反对的话,那么即使他打得过所有的神仙,所有的神仙也不会心服于他的。
从另一点来说,悟空会地煞术七十二般变化,而八戒却也会天罡术三十六般变化,皆都是道家变化之法门,说明这八戒曾经的授业祖师,即使不是须菩提祖师的化身,也可能是与须菩提祖师关系十分密切的神仙——其实,这猪八戒已经成为了须菩提祖师团伙中某人的弟子了。
或者说八戒就是须菩提祖师的某个化身的弟子!因为须菩提的化身貌似很多,虽然他的实力堪比如来,但他的行为毕竟是比较阴暗的,所以必须打一枪换一个地方,就如同那灵台方寸山一般,在悟空离开后不久,便也荒废了,悟空后面去找须菩提祖师的时候,看见的只是一番破败荒芜的景象呢。
所以,唐僧有个大胆的猜想,那就是:悟空与八戒,虽然表面上是被观音点化,跟随了自己去西游的,但他们其实早已经是别的势力的成员了,成为唐僧的弟子,貌似皈依佛门,其实只是须菩提祖师团伙设在佛门的“间谍”!他们的任务就是保护唐僧或者是监督唐僧,唐僧不由得再次想到:那他们为什么要保护或监视我呢?他们到底是真心的保护,还是真的监督呢?
从对西游的了解来看,唐僧觉得,这里面保护的意味还是更多一些的,那他们身为须菩提祖师的手下,保护我一佛门弟子干嘛?难道就因为我是如来的弟子金蝉子么?
金蝉子,金蝉子……唐僧忽然想起,如来的十大弟子中,似乎并没有金蝉子这个人,如来的十大弟子貌似分别是:一、大迦叶,二、舍利弗,三、目连,四、须菩提,五、富楼那,六、迦旃延,七、阿那律,八、优波离,九、阿难,十、罗侯罗。十大弟子中,又哪里有金蝉子这个名号?那佛门为何说金蝉子是如来的二弟子,又要渡其成佛,还要设置九九八十一难,这些表面上看起来的磨难,其实质又是怎样的阴谋呢?
想着想着,唐僧仿佛有些迷失了,又仿佛抓住了某根线索,他忽然觉得,自己陷入了一个宏大的阴谋之中,自己只是这个阴谋事件中一枚小小的棋子,也是一枚跳得最欢的旗子,却也是一枚众神佛瞩目的棋子!
【卷二】:梦话西游 【090】、造化会元
想到自己是这场阴谋的最为关键的棋子,唐僧不由得联系到了自己的身份和际遇,难怪这西天取经之事,别人无法完成,而非得他来完成,因为他是金蝉子转世,一个身份十分复杂的角色。
那金蝉子又是谁呢?唐僧不由得苦苦寻思了起来,如来的弟子中不曾有“金蝉子”这号人物,就连佛门弟子中,仿佛还没有金蝉子这个说法,反而是道家经常说起“金蝉子”呢!而金蝉子在道家也有着一种特殊含义,道教中将羽化成仙比喻为“金蝉脱壳”,意思便是那些修炼有成的人可以像蝉脱壳一样在抛弃掉身体中的无用部分(注意,不是抛弃掉整个躯体)后,以一种被丹家称为“圣胎”的形式永生不灭。
靠!唐僧推来推去,竟然把自己这一代圣僧推测成了道家的人。这玩笑开得有点大发了吧?去西天取佛经的人竟然是一个道家的人!如果自己真的是道家的人,那么一路之上,那么多道家神仙无偿地帮助自己,也便能够说得通了。而这西游之旅,到底是道家的阴谋?还是佛门的阴谋?或者佛道两家共同对付第三方的阴谋?唐僧不知道!如果真的是对付第三方的阴谋,那第三方肯定不会是几个妖界妖魔那么简单的了。
摇了摇头,唐僧心中暗道:“管他娘的阴谋阳谋,我都得为自己而谋,只有自己的实力强大了,才不会沦为各个势力指挥来指挥去的小棋子。”
而怎样才能提高自己的实力呢?唐僧心中暗道,除了那无上佛光大法之外,还有那欢喜大密法呢!不仅是欢喜佛特别为咱哥们儿推荐了此项技能,而且今天这乌巢禅师也向咱哥们儿推荐了此项功法,虽然这俩哥们儿极有可能是同一个人或者是同一个势力的,但唐僧觉得,他们暂时不会害自己的命。只要有命,咱就不怕!
唐僧的心中正在做着复杂的斗争,却听那乌巢禅师又发话了:“圣僧为何还在此停留?”
唐僧愣了一下,以为这乌巢禅师就是一万年老宅男,待在他的乌巢里就不肯出来了呢,没想到这会儿居然又冒出来了。于是唐僧微微苦笑道:“心中忽然多了些迷茫,所以多想了片刻。”
乌巢禅师呵呵笑道:“造化会元功,万法皆规律。圣僧啊,贫僧劝你一句,只要不去特意地阻止造化、逆造化而行之,便不会有那么多的迷茫了。而那些逆造化而行之的,自然会在漫长的造化中消失或者是改变。”说完,乌巢禅师却不等唐僧再说什么,便驾着他那七彩闪闪的乌巢飞走了,转眼消失不见。
唐僧无暇管那乌巢禅师离开,只是为他的那句“造化会元功,万法皆规律”的话感到激动,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不就是说的自然界有那自然繁衍发展的功能么?当然,造化会元,还有一层追求长生不老的意思,而这样以“自然而然”为宗旨,以“长生不老”为追求的教派,不是道教还会是哪个教派?这乌巢禅师,难道也是一名道家之人?!
唐僧又想起了《西游大事记》扉页上的诗句,也就是老吴所著《西游记》的开篇诗句:
混沌未分天地乱,茫茫渺渺无人见。
自从盘古破鸿蒙,开辟从兹清浊辨。
覆载群生仰至仁,发明万物皆成善。
欲知造化会元功,须看西游释厄传。
“欲知造化会元功,须看西游释厄传”。原来,整个西游的过程,竟然表现出的都是造化会元的,都是表达“长生不老”的!
唐僧仔细想想,可不是么?唐皇要唐僧所求的乃是“度亡脱苦,寿身无坏”的真经,妖怪想要吃唐僧肉所求的也是“长生不老”。
当然,长生不老是一种追求,而那顺其自然则更是另一种升华,即便是神仙和佛陀也无法永生,无法永生,那么便需要持续不断地繁衍再生。唐僧便不由得想起乌巢禅师最后说的那句话:“那些逆造化而行之的,自然会在漫长的造化中消失或者是改变。”
乌巢禅师所说的“逆造化而行之”的到底是谁?这已经不言而喻了,说的就是佛门!佛门要求世人斩断情丝,看破红尘,遁入空门,这显然是不符合“造化”的。人类生儿育女,传宗接代,才是规律。
而因为佛教的一时昌盛,甚至导致过某些地方的人口锐减,人类后继无人,如果继续禁欲下去,世界上将会无人出生,已生的人们也会慢慢死去,最后世界上将一个人都不剩。也因此,佛教便开设了一门密宗欢喜禅法,在肯定万物的基础上,密宗认为阴阳两性的结合是宇宙万物产生的原因,从这一点来说,唐僧倒是觉得这与道家的太极阴阳两仪关系颇为密切。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的本源,竟然还是个“道”!万物的发展规律,也基于一个“道”!
这一刻,唐僧忽然间悟了——自然无为是道,长生不老是道,成仙成佛是道,阴阳结合是道,传宗接代是道,万物发展是道,造化会元也是道!世间所有,无论漫天神佛,还是遍地妖魔,疑惑是芸芸众生,他们所做的事情,无一不是道!
而唐僧现在所追求的,也是一个“道”,而唐僧所修炼的欢喜禅密经,竟然还是一门符合大道之法门!那这么说来,自己岂不是真的可以修炼欢喜禅密经了?好激动啊!
“师父……师父?”正在唐僧激动的时候,却见眼前忽然间多了一张毛脸,吓得唐僧连忙恢复了常态,对悟空道:“什么事?”
悟空道:“刚才见师父发呆,是不是在为那乌巢禅师的话感到疑惑?俺说师父啊,你管他干嘛?你自己只管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便可,就像俺老孙,想去喝酒了,便直接飞去龙宫喝酒呢!”
八戒却是不满道:“你这臭猴子,天天跑出去喝酒,也不说给我老猪带点好吃的回来。哼哼!”
“去你的,你自己不会去找啊!”悟空嘿嘿笑着道。
八戒道:“我要保护师父,哪有时间去找吃的?要是真让我去,说不定找不到那些水果,只能打些野鸡野兔呢!可惜师父又不让吃!”
唐僧呵呵一笑,道:“就算打回野鸡野兔又能怎样?无火无调料,总不可能生吃吧!师父可不是野兽!”
两徒弟听唐僧这般说,却只是笑笑,完全没有体会到唐僧心境的变化,唐僧又道:“闲话少说,咱们赶路吧。”
。
【卷二】:梦话西游 【091】、做自己的唐僧
唐僧悟了,却也不敢说自己悟的便是绝对正确的,但唐僧的心境的确已经变了,自己只不过是一个相当于玩西游游戏的玩家而已,何必遵循那些条条框框的限制?如果那样的话,这游戏还有何意思?不管是佛是道,不管阴谋阳谋,不管天道人道,唐僧决定,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就好。唐僧现在忽然想起,自己当时一心想要西游取经,便不是为了唐皇,也不为观音,不为如来,不为佛教,不为别人,只为自己!
穿越不高兴,不如回家去种地;穿越不快乐,不如去学校上课;穿越不好玩,不如在家当宅男!唐僧决定,既然来到这个世界,自己就要玩得高兴,玩得快乐,玩得嗨皮!
想到这?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