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唐





  嘉措脸色阴沉地翘首凝望着远端位于高坡上的唐军大营,那遮天蔽日的旌旗之下,隐隐可见一个挺拔高大的英挺背影。
  ……
  ……
  “大帅,如果吐蕃人铁了心固守城池不出,我们只能硬行攻城了。我军孤军深入,粮草不多,最多只能维持十几日,若是长期滞留此处,怕是正中了吐蕃人的圈套。”郭子仪抱拳施礼道。
  “攻城不易啊。”张瑄叹息一声,“乌海城坚固无比,非三角城可比。若是攻城,子仪你有几分把握?”
  “大帅,乌海城东侧是大湖之畔,地势狭窄,我军施展不开,无法从这个方向攻城。而北面则是崎岖山地,亦不利于大军行动。因此,我军若是强攻,就只能从正面和西侧两个方向展开。而末将观来,吐蕃人正是将主要兵力都布防在正面与西面……”
  郭子仪沉吟了一下,便胸有成竹地道,“只要我军部署得当,两面进攻,血战一场,当可拿下乌海城!只是伤亡或许会大一些。”
  说着,郭子仪也沉默了下来。
  郭子仪同样也是一个爱兵如子的将领,不要说大面积地伤亡,哪怕是一个军卒死在他的眼前,他的心都会巨痛。只是战争哪能不死人,尤其是这种攻城战,不付出海量的人员伤亡,怎么可能拿下吐蕃人重兵固守的城池!
  作为军中将领,他只能用一颗铁血冷酷之心掩盖住内心的一丝侠骨柔肠。
  张瑄沉默无语,心念电闪。
  不到万不得已,他不愿意下这种攻城战的命令。一来是伤亡肯定很重,二来也未必就一定能攻下城池。他心里明白,吐蕃人既然已经准备固守,就是做好了充足的守城准备。
  这种攻城战,只要一次攻不下,伤亡过重,大军的士气就会大降。
  到了这个时候,张瑄心里更是将张同恨得牙痒痒,若不是张同违抗他的军令,擅自用兵,打破了他的整体谋划,这一战又怎么会变得如此艰难!
  郭子仪等诸将焦急地望着张瑄,等待着张瑄做最后的决断。
  拖而不绝,围而不攻,对唐军来说是大为不利的。孤军深入,粮草随时会有不继的危机。
  良久。
  张瑄缓缓抬头望着郭子仪等人,目光变得无比的坚毅果决,他挥了挥手沉声道,“子仪,分兵两路从正面与西面准备攻城。但是在攻城之前,本帅要先让吐蕃人尝尝我撼天雷的味道!”
  第287章 史诗之战(9)
  郭子仪等诸将听闻张瑄终于下达攻城令并准备动用火器,不由都长出了一口气,目光中隐隐跳动着激动而兴奋的光芒。
  对于火器尤其是撼天雷的巨大威力,郭子仪等人可是亲眼目睹并倍加期待的。
  在郭子仪看来,如果张瑄舍得将所携带的500枚撼天雷全部施放进乌海城中,吐蕃军马必然军心涣散伤亡惨重,这个时候,唐军猛攻城池,有极大的把握拿下乌海。
  可郭子仪等人也知道这火器制作成本高昂,张瑄轻易不肯动用,所以也就没有一个人敢当面建议使用火器。
  张瑄清朗的目光从众将身上一一滑过,知道众人的心思,不由暗叹。
  他本来不想过多使用火器,以免给唐军造成某种心理依赖,无形中降低唐军的士气和战斗力。可是为了避免大批量的伤亡,他也顾不上许多了。
  如果拿下乌海,沙柳河就唾手可得。进而挥师北上,将整个柏海地域全部占据,可以将整个两宁州的范围向外延伸方圆四百里。这是一片辽阔的、水草丰盛的肥美土地,张瑄可是谋划已久了。
  若是这批火器能换来这片土地,也算是值得了。张瑄默然思量着,断然挥手大声道,“好了,各自准备!申时一刻大军攻城!”
  “诸位,能不能将我们脚下这片肥美的土地纳入大唐版图,尽在此一战!本帅希望诸位戮力同心,不惜一切代价,尽快拿下乌海城,然后我军挺进沙柳河,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攻破嘉措的老巢!”
  “开战!”张瑄奋力大喝一声,声音非常嘶哑。
  他本来就得了感冒,这么高声呼喊嗓子疼痛难忍。
  “大帅威武,末将等将誓死作战!”
  “拿下乌海城,扬我大唐军威!”
  郭子仪等诸将肃然躬身,向张瑄拜了下去。
  ……
  ……
  郭子仪率军一万正面进攻,而南霁云和雷万春则分兵一万,负责从西侧攻城。
  数十辆刚刚组装起来的大型投石车分别出现在乌海城正面与西面的空场上,而唐军大军也整体压了上来,城楼上瞭望观察的吐蕃哨兵旋即反应过来,唐军这是要展开攻城了!
  哨兵吹响了刺耳的牛角号。
  嘉措率吐蕃诸将从城楼上的临时指挥部冲出来,俯视着城下黑压压一片的唐军,都面色变得凝重和紧张起来。
  唐军终于还是按捺不住,要攻城了。吐蕃士卒很少有这种守城战的经历和经验,心里难免都有些忐忑。
  而嘉措则紧紧盯着出现在正面与西面的数十辆大型投石车,眉头紧皱起来。
  拉巴凑过来压低声音道,“大人,这是唐军的投石车,是用来攻城的。那皮囊里装的都是大石块,飞射进城中来可造成伤亡。”
  “请大人暂避!”
  嘉措点点头,“传令下去,所有军卒做好防护,命城中紧门闭户不得外出,免得造成无谓的伤亡。我就不相信,就凭几辆投石车,抛几块石头进来,就能破了我的乌海城?笑话!”
  如果是普通的投石车,虽然会给城中造成一定的伤害,但不会影响到乌海城的防卫根本。只要唐军开始攻城,投石车就只能停止,否则只会伤了自己人。
  但嘉措做梦也没有料到的是,唐军的投石车不是一般的投石车,经过张瑄的建议和工匠无数次的试验改造,这种新型的投石车不仅射程更远、更有爆发力,而且石弹中交杂着威力无穷的撼天雷,这种伤害力和破坏力就无与伦比了。
  正面与西面各有十五辆投石车,这是唐军这次出征所携带的全部了。
  数百名唐军配合默契地操作着投石车,而投石车之后,就是一排排高举着攻城器械面色肃然蓄势待发的唐军士卒。攻城战的命令已经下达,而战前的动员也鼓舞起全军的士气,就等火器弹雨显威力了。
  一辆投石车每次可发射弹五枚,而这其中就有一枚是撼天雷。如此搭配着使用撼天雷,也是张瑄的安排,这样可以尽最大可能地节约撼天雷并发挥其威力。
  军卒装备完毕,南霁云猛然挥舞着手里的军旗。
  呜咽的军号声响起,播荡四野。
  得到号令,两面的操作投石车的士卒同时施放出了第一轮弹雨。
  漫空的弹雨呼啸着,在空中划着一道道摄人心魄的圆弧,向乌海城里飞射落去。
  多数落入城楼之上,而少数则深入城中。
  吐蕃军卒躲避在掩体中紧张地仰首望着破空而至的石弹以及那夹在其中难以分辨的撼天雷,还没有来得及反应过来,一声声震天动地的爆炸声就传进他们的耳朵,硝烟弥漫,火花四溅,城楼都有了些许轻微的震颤。
  有不少掩体被石弹击中,这还倒是幸运的,那些被撼天雷直接命中的掩体,躲藏其中的吐蕃军卒直接就命丧黄泉,被炸得面目全非惨不忍睹。
  城楼上被炸出或者被砸出了一个个小坑洞,单单是一轮的弹雨袭击,就震动了整个乌海城。无论是城楼上的军卒还是城中的平民奴隶,各种惨叫声震动声都此起彼伏。
  更重要的是,有些民居已经因为爆炸而起火,城中零星的火光开始泛起。
  嘉措大惊失色,不顾诸将的劝阻,冲出掩体查看情况,见城楼上一片狼藉,瞭望塔都被炸翻了半截,他刚要说什么,突然又听见呼啸的破空中,下意识地仰头看去,只见又是一阵弹雨铺天盖地地飞射过来。
  “大人,小心!”
  两个吐蕃军卒猛然扑上去,将嘉措压在身下,就在嘉措左侧不远处,一枚撼天雷和石弹几乎是同时坠地,轰地一声,撼天雷爆炸将石弹也炸飞四溅,巨大的冲击力和爆炸力顿时将一侧的城墙掀翻了一截。
  而爆炸的弹片大半穿透入保护在嘉措身上的两个军卒身上,两人猛然惨呼嚎叫着,血流渗透在身下的嘉措身上,身子剧烈地抽搐着,渐渐就没了动静。
  嘉措面色如土地被军卒救回,躲入了掩体之中。
  “这是何物,怎地如此威力惊人?”嘉措颤声道。
  他身旁的拉巴眸光里闪过一丝畏惧,低低道,“大人,小将听说当日赤柱被陇朔大都督张瑄战败于鄯城,就是吃了唐军这种火器的大亏……”
  “大人,唐军火器如此威力,持久施放,我军恐怕很难坚持守城啊……”
  拉巴哀叹道。
  嘉措面容抽搐了一下,狠狠地一拳击打在掩体的墙壁上,拳头上都渗出了血迹。
  其实吐蕃的伤亡并没有拉巴想象中的惨重,只是撼天雷的震撼力太强了,已经让吐蕃军卒心寒丧胆,军心散了。
  ……
  ……
  投石车发射了两轮,就停了下来。
  这是郭子仪的命令。此次攻城战,由郭子仪全权负责指挥,张瑄已经不再插手。
  郭子仪意外发现,这石弹加撼天雷对于乌海城吐蕃军马的震撼和打击,远远超过了他的想象。为了取得最大的打击效果,他命令投石车没隔一刻钟施放一轮,每次施放30枚撼天雷。在郭子仪的计划中,要施放300枚撼天雷之后,唐军才开始攻城。
  与乌海城吐蕃军马与平民奴隶的惶然绝望相比,城外唐军则非常兴奋,呼喊必胜的声音一浪高过一浪。撼天雷的杀伤力越强,唐军的信心就越足。
  如果是连续的一次性的施放,吐蕃人或许咬咬牙就熬过去了。但怎奈,郭子仪竟然采取了这种定点定时打击的做法,带有极强的攻心意味,这对于吐蕃人来说,几乎是一场灾难般的梦魇。
  一轮弹雨掀起一场风暴,而就在吐蕃人紧张等待下一轮袭击的时候,唐军却又沉静了下来。可当吐蕃人稍稍平缓了心态,新的一轮弹雨又呼啸而来。如此循环往复,吐蕃军卒的心理防线在紧张等待与恐惧惊惶中相互交替、一步步沦丧。
  而乌海城中,已经火光四起,有不少宅院房舍起火,火光冲天。
  高坡之上,张瑄俯视着,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他回头望着萧十三郎,“兄长,这郭子仪真是坏透了,如此施放撼天雷,攻心胜过攻城,真是妙不可言!”
  萧十三郎也是朗声笑着,“不战而屈人之兵啊,如此一来,吐蕃人肯定军心涣散,无心守城,不战而退或许都有可能!”
  “若是如此,当然最好。”张瑄笑着摆了摆手,“避免了无谓的伤亡,这些撼天雷也算是值了。”
  就在郭子仪继续组织弹雨袭击时,乌海城中已经出现了极大的混乱。城中的大小吐蕃权贵各自带着自己的私兵,惶然聚集在城楼之下,呼喊着要求嘉措打开城门,放他们逃去。
  混乱中,有不少私兵与吐蕃军卒发生了冲突。
  从天而降的撼天雷震天动地,这些吐蕃人已经被吓破了胆。这根本就是无法抗衡的神兵利器,唐军拥有这种武器,乌海城怎么可能守得住。与其留在城里等死,不如在私兵的保护下从北门冲出去或许还有一线生机,因为北门并无唐军攻击。
  第288章 史诗之战(完)
  又是一轮摄人心魄的弹雨袭击,乌海城内烟火四起,要求打开城门弃城而逃的呼声越来越高涨。
  嘉措的守城正规军与城内各吐蕃部落贵族蓄养的私兵发生了激烈的冲突,等嘉措反应过来,已经不可控制。
  大大小小的贵族趁着唐军还没有包围东、北两面的当口,呼喝号令私兵杀死把守城门的吐蕃军卒,然后打开东门与北门,仓皇地逃离乌海城,拖家带口向着沙柳河的方向窜去。
  贵族们这么一逃,带动了城中平民也开始携带家私逃。嘉措的军卒阻挡不住,飞报嘉措。
  正在唐军发射弹雨的空挡,嘉措得到这个消息,脸色变得极其狰狞可怖,愤然抬脚,一脚就踹飞了报信的军卒,连骂“废物”不止。
  拉巴急急道,“大人,大事不好啊,城门洞开,若是让唐军趁势从东北两面攻入城门,我军危矣。”
  正说话间,半空中又是一阵刺耳的破空声,吐蕃诸将面色惨变,赶紧用盾牌遮挡住身体四周,埋首下去。轰然的爆炸声再次响起,这狭隘的城楼之上,地面已经被密集的石弹和撼天雷炸出了一个个小型的坑洞,地面有着明显的震颤。
  桑巴错咬了咬牙,“唐军用这种武器攻城,我们很难守得住乌海,不如放弃乌海退守沙柳河……还请大人决断!”
  嘉措猛然抬头冷冷地怒视着桑巴错,桑巴错有些心虚地垂下头去。
  嘉措心里其实早已有了退意,只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