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唐
李持盈微微一笑,回头静静地望着崔颖。
崔颖俏脸一红,本心里,她着实不愿意在今天这种场合里出风头招蜂引蝶,但既然杨贵妃这么说了,她也不好不给贵妃面子。
起身向杨玉环敛衽一礼,轻轻道,“娘娘,颖儿遵命。”
……
……
年年柳絮飞满天
岁岁青丝度何年
独唱独酬还独卧
淡洗残妆倚阑干……
崔颖指尖飞扬,琴声悠扬,而她的歌声则是异样的空灵婉转,如川谷的黄莺。只是这歌词略有伤感,充斥着孤芳自赏的落寞。
在场众人听得入神。玉真公主李持盈有些怜惜地凝视着崔颖,回头来与杨玉环相识一叹,虽没有说什么,但却一切尽在不言中了。
对于自己这个义女,李持盈太过了解。她不仅才气过人,心气儿也是高极,心思儿又极细腻,一般的男子根本难以入眼,虽有怀春之意却仍怅惘至今。最近张瑄横空出世,才清高人才更是出类拔萃,无疑就挑动了崔颖心底的那根深藏已久的心弦。
按说两人本是未婚夫妻,对于张瑄的嬗变,她本该欢喜和从容才是;但眼看着一个昔日倍加鄙夷的浪荡子与自己心目中的佳偶形象渐渐吻合,她的心乱了,心头的心结越结越深。
崔颖一来过不去自己这一关,二来心高气傲不愿意主动俯就,三来更不知张瑄的心意为何。只是她后来听兄长崔焕说,当日父亲崔琚上门去退婚,张瑄似乎表现的无动于衷。这个消息让崔颖的心更加怅惘和迷乱,却无人倾诉。
见崔颖自弹自唱完毕,落寞而回。李持盈心里长叹一声,知道自家女儿心中的结指望自解怕是不太可能了。以崔颖这种极强的个性,如果这个心结解不开,很有可能是要郁郁终老一生的。哪怕是嫁给了张瑄,也未必能够幸福。
李持盈暗暗咬了咬牙,回头凝望着一脸若有所思的张瑄,心头不由有些恼火:你这小厮,颖儿为你悲苦至斯,你竟然无动于衷?真是可恨!
想到这里,李持盈嘴角一挑,突然朗声道,“张瑄,你与颖儿有婚约在身,今日宴会,你也不是外人……何不为颖儿吟诗一首以为助兴?”
张瑄闻言,心头一动。他下意识地转头扫了一眼目露星星妒火的李鸿和萧复,知道自己不能再保持沉默了,必须要表明态度。
他长身而起,清澈的目光从崔颖瘦削柔美的肩头上划过,向玉真和杨玉环躬身施礼,慨然道,“玉真殿下,张瑄遵命。张瑄今日真情实感,便和诗一首。”
“十里长亭艳阳天,青丝何必愁华年?顾影自怜望相护,只羡鸳鸯不羡仙。”
张瑄的声音清朗有力,诗中其意昭昭,旁人纵然不懂,崔颖又如何能不懂?
崔颖听闻浑身一震,猛然抬头来凝视着张瑄,两人目光流转交接,心头各自有一种别样的滋味在心头。
“好一个只羡鸳鸯不羡仙!”李持盈拍案叫绝,回头来意味深长地瞥了崔颖一眼,心道颖儿啊颖儿,张瑄此意明显,如今可解了汝之心结?
崔颖霞飞双颊,心头剧烈地颤抖起来。
杨玉环听得痴了,良久才轻声叹息道,“张家小郎君出口成章,句句皆是妙语,饱含深情深意,让本宫听了怎不感慨万千。”
第050章 傲骨铮铮便是白衣卿相!
虢国夫人眸子里闪烁着复杂的光芒,端坐在那里,没有跟随众人一起鼓掌喝彩。裴徽原本轻轻叫了一声好,却见自家娘亲这般模样,就悄然闭住了嘴巴。
张瑄心头也有些感慨,作为一个现代人,以这种极富有大唐特色的方式来表达出自己对一个女子的心意,别有一番感觉在心头。
耳边传来众人或赞赏或艳羡或复杂的窃窃私语声,张瑄抬头与不远处萧复那阴沉闪烁的眸子相对,心头不禁起了一丝厌烦。
张瑄心里冷冷一笑,转头来凝望着俏脸生霞的崔颖,又朗声吟道,“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
……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崔颖低低呢喃着,忍不住痴了,两颗珠泪津然而下。
“卿若有意,可与张瑄琴歌相合一曲为大家助兴,如何?”耳边突然传来张瑄清朗而和若春风的声音,崔颖缓缓抬头来,这个时候,她脸上的红霞却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淡淡的从容和无言的欢喜。
所谓解铃还须系铃人,张瑄才华横溢又充满情意的诗句,如同春雷一样震颤在崔颖的心底,生生就把那一点貌似顽固的心结炸了个粉碎。
两人本有婚约,既然郎有情、妾又何必娇柔作态?
在众人的瞩目下,崔颖盈盈起身向场中走去,而她身后的两个侍女在李持盈的示意下赶紧抬起摆放古琴的案几跟随其后。
张瑄微微一笑,向崔颖拱了拱手,“有劳小姐。”
“郎君有意,妾莫敢辞。”崔颖温柔一笑,长袖挥舞间便趺坐了下去。
见两人如此“柔情蜜意”且崔颖话语间自称为“妾”,旁观的萧复肩头忍不住轻颤了一下,手里紧紧捏着一个果子,目光阴狠如刀。
新昌公主皱了皱眉,忍不住回头来扫了自己儿子一眼。萧复对崔颖有意,新昌公主并不怎么知晓,只是今日见萧复表现有异,这才猜出了几分。
坐在新昌公主一侧的泗阳郡王李鸿脸色陡然阴沉下来,略显稚嫩的脸上阴云密布,却扭头去向草地上狠狠啐了一口。
崔颖凝神肃穆,张瑄向她投过一瞥,然后两人颇有默契的同时起了头——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
张瑄的歌声清越,歌令更是清雅飞扬。崔颖纤纤玉指连连拂动,一曲与歌令意境相合的琴音在她的指尖倾泻而出。
玉指纷扬的瞬间,两人目光交汇,张瑄旋即朗声又唱道——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崔颖心头犹如过了电流一般,指尖抖悬,琴音中带上了些许不经意的颤音,却也跟张瑄的歌声更加契合严丝合缝。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张瑄唱到最后,崔颖的琴音即激越流畅又百转千回,待张瑄唱完最后一句,她的琴音也及时走向了尾声。嗡地一声,琴弦发出绕梁三匝的颤音,崔颖缓缓起身凝望着张瑄轻轻道,“君不负妾,妾不负君。海枯石烂,此心不移。”
说完,崔颖向张瑄敛衽一礼,然后盈盈退了下去。
见两人竟然当众琴歌相合,互诉衷肠,再定鸳盟;郎才女貌可谓是天造地设一双——李持盈意外之喜,忍不住开怀畅笑。而众人也在沉默片刻后,爆发出雷鸣般的鼓掌喝彩之声。
萧复脸色阴沉地几乎能掐出水来,如果不是顾及风度,他早就离开了,眼睁睁地看着张瑄与崔颖好事成双,他心里嫉妒得几乎要发起狂。
而李鸿毕竟是皇孙高高在上有需必应惯了,兼之少年心性,见自己的意中人投向别人怀抱,心里即痛苦又愤怒,也顾不得失礼不失礼了,铁青着脸起身冷哼一声意欲拂袖而去。
李鸿的这一声冷哼很不合时宜,也很刺耳。
众人复杂的目光投射过来,李鸿更加难堪,恨恨地挺直身子,扬手指着张瑄冷笑道,“张瑄,几句歌令而已,何必如此得意?闻你素日浪荡花间招蜂引蝶,这艳曲儿怕不是从哪里剽窃而来?”
“你一介布衣,如何能配得上崔家小姐?”
按说李鸿皇家子弟,本不该如此失态。可此情此景之下,能不能得到崔颖的美人芳心倒尚在其次了——问题的关键在于,他这个天潢贵胄天子皇孙,当众示爱,竟然输给了一个白衣士子,这让李鸿如何能接受地了?
少年痴狂,加上妒火熊熊,早已失去理智了。
杨玉环和李持盈不约而同地皱了皱眉,作为皇室在场的长辈,李鸿今日的言行举止着实失却皇家体面,让她们感觉大为丢脸。
对于李鸿,张瑄原本不怎么放在心上。皇孙又如何?终归不过是一个小屁孩而已。他两世为人志存高远,怎会跟一个小屁孩去争风吃醋。只是李鸿如此咄咄逼人,张瑄却不能不正面回应。
他前些时候在曲江池诗酒宴上谩骂李林甫,不畏权贵的名头早已传扬了出去,此时自然不能沉默。
“郡王殿下此话,张瑄不懂。正如殿下所言,不过是几句歌令而已,不过是助兴之词,何足道哉?”
“至于说配与不配的,更不消说了。张瑄与崔家小姐本有婚约在身,长安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前日皇上曾下口谕,某家正择吉日,与崔家小姐完婚……难道郡王殿下不知?”
“身份若何,张瑄一介士子,与殿下皇孙身份自然判若云泥。但张瑄饱读诗书,牢记圣人之言——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傲骨铮铮,便是白衣卿相!殿下如若定要无礼取闹,刻意羞辱张瑄,张瑄又有何惧?”
“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傲骨铮铮,便是白衣卿相!好!说得好!”一个豪迈威势的声音从场外传来,一身明黄色便袍的李隆基龙行虎步大步向场上行来,身后跟着目光闪烁的高力士亦步亦趋。
“拜见皇上,吾皇万岁万万岁!”在场众人包括玉真公主李持盈在内,尽皆拜伏在地,而李鸿则面色如土地也拜伏了下去。
杨玉环却笑吟吟地起身迎了过去,“皇上怎么来了?”
第051章 李林甫之死
“众卿平身。”李隆基朗声一笑,虚虚摆了摆手,示意众人起身。
待众人都起身来,李隆基阴沉而威势凛然的目光从李鸿身上一闪而过,李鸿心里忍不住一个激灵,暗暗出了一身冷汗。李隆基的这些皇子皇女加皇孙们,没有一个不畏惧他的,见皇爷爷目光不善,李鸿心里颇为忐忑。
好在李隆基似乎没有追究他的意思,见李隆基笑吟吟地牵起杨玉环的手来,坐定,玉真公主等人谈笑生风,李鸿心里非常不安,趁人不注意,悄然退去。
不过,他心里对崔颖的心思,并没有因此而消散。
与玉真谈笑了几句后,李隆基转头凝望着张瑄,淡淡一笑道,“张瑄今日又出佳作,朕在一侧倾听多时,颇为嘉许。汝之才,远胜昔日那狂生李白,倒也承受得起朕赏赐你的金牌小郎君的雅号。”
张瑄恭谨一笑,躬身拜去,“皇上厚爱,张瑄实不敢当。”
“汝也不必过分自谦。想我大唐天下,人才济济,此为兴盛之兆……汝即有大才,当苦读诗书以备将来报效朝廷。明年春闱,朕在金銮殿上等着你。”
“力士,取青玉鸳鸯佩来,赐张瑄与崔颖。”
高力士应声出列,吩咐随身的小太监取过早已准备好的青玉鸳鸯佩来,朗声一笑,“张家小郎君,崔家小姐,还不叩谢皇上恩典?”
张瑄和崔颖赶紧并身一起拜了下去,齐声呼道,“拜谢皇上隆恩,吾皇万岁万万岁。”
李隆基爽快地一笑,摆了摆手,“罢了,起来。朕观你二人郎才女貌有情有意,实乃天作之合。朕今日就赐尔二人青玉鸳鸯佩,待来日尔等完婚,朕当亲自为尔主婚。”
张瑄心头一喜,就连崔颖心头都起了一丝莫名的欢喜。
皇帝这么当众赏赐青玉鸳鸯佩,这相当于皇帝的公开变相指婚,有了这种御赐信物,两人的婚事已成定局。
原本坐在另一侧的崔颖的父母——崔琚和郑氏夫人见状也不敢怠慢,也随即起身走到近前拜了下去,“臣崔琚(臣妾郑氏)叩谢皇上隆恩。”
李隆基扫了崔琚一眼,淡淡道,“崔琚,你倒是好眼力,人道张瑄乃长安城里一纨绔,唯独你崔琚慧眼识人……”
崔琚脸色一红,明知皇帝话语中微含讥讽之意,却也不敢回言。
“退下吧。”
李隆基挥手屏退崔琚夫妻,然后示意歌舞继续进行。
皇帝的到来让今天的玉真观宴会达到了一个高潮。一曲歌舞毕,李隆基正要举杯与众人畅饮,却见场外跌跌撞撞冲进一个人来,40多岁的年纪,身材中等,脸色惨白,正是李林甫之子——将做监李岫。
李岫冲进场中,泣不成声地拜倒在地,声嘶力竭地喊道,“臣李岫奏明圣上,臣父病发不救已薨……请圣上做主!”
李岫这一嗓子震惊全场。
李林甫死了?!这怎么可能?众人震惊地面面相觑,互相交换着不可思议的眼神。
李隆基虽然对此早有思想准备,但李林甫死的噩耗还是来得太过突然了一些。同时,他感觉有些伤感。毕竟不论李林甫是不是奸臣、是不是把持朝政祸乱大唐,但都是跟随了他数十年的忠诚臣子,如今突然归天,李隆基心里也颇为不是滋味。
……
……
本次宴会因为李林甫之死的消息,而草草结束不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257 258 259 260 261 262 263 264 265 266 267 268 269 270 271 272 273 274 275 276 277 278 279 280 281 282 283 284 285 286 287 288 289 290 291 292 293 294 295 296 297 298 299 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