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登时代
谈起以二战历史为背景的好莱坞战争片,留给人们印象最为深刻应该就是描写诺曼底登陆实况的《拯救大兵瑞恩》和讲述日本袭击珍珠港事件的同名电影《珍珠港》,在萧逸臣的记忆中,《珍珠港》这部电影的导演就是此时正坐在自己面前的迈克尔一贝,这也就不难解释迈克尔一贝为什么会和布鲁克海默出现在一起。《珍珠港》这部电影,就是由布鲁克海默筹资拍摄的。
“偷袭珍珠港无疑是历史上的重大时间,它是美国最惨烈的悲剧之一。但也证明我们可以东山再起去争取最终的胜利。虽然这是一次失败。但归根结底,我们还是希望以经历那层浩劫的军人和平民为中心。捕捉到那今年代的精髓,从而向那些英勇无畏的人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布鲁克海默这样解释两人准备拍摄《珍珠港》的想法。
“一开始我们对珍珠港事件的了解全部源自历史书籍,而且从未深入研究。当我在圣迭戈见到那些幸存者,透过他们年迈的双眼看到灵魂深处的痛楚和倾听他们的亲身经历时,我终于意识到了”美国的纯真已经一去不复返,的真正含义,他们中间的每一个人都是不折不扣的英雄。他们的故事必须有人讲述!“迈克尔一贝随后又对布鲁克海默的说法进行了补充。
“那么我能够为两位做点什么呢?”萧逸臣看着这两个群情激奋的“愤青”在听了他们的解释之后。他脸上的疑惑反而更加的浓重,布鲁克海默是好莱坞著名的独立制片人,而迈克尔一贝也算得线的导演,他们两个凑在一起,而且已经有了成熟的想法,那么还来找自己干什么?
“并先还是资金上的问题,要把珍珠港事件辽阔的历史背景展现在大银幕上,拍摄将会是一个无比艰难的鸿篇巨制,同时资金的投入量也是一个不小的数日。但是这样的题材遭到了很多同行的反对,我认识的那些投资商们也不愿意为这部影片冒险”布鲁克海默声音越说越小,独立制片人外表看似风光,但是没有雄厚的资金作为基础,很多时候投资都要看别人的脸色。
“所以你们想到了让派拉蒙来投姿拍摄这部电影?”从布鲁克海默的语气中,萧逸臣已经明白他的困境。
“资金是很重要的一斤小因素,当然另外一个考虑是我们现在还没有一个完整的剧本。”迈克尔一贝一脸为难的说道。
(迈克尔一贝再度回归,呼唤大家手中的月票!))
第二百六十四章 重铸《珍珠港》(上)
摩登时代第二百六十四章重铸《珍珠港
,你们怀没有找到合适的剧本“既然迈苏和布剩叭”一帆都已经聚到了一起,那么这部影片的编剧呢?就在萧逸臣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他的目光无意间掠过了放在办公室橱窗里的那五座仿制的奥斯卡奖杯(真的自然是被他留在家中),然后一个念头闪电般的从他脑中掠过,对影片《珍珠港》的编剧,萧逸臣的印象并不是很深,但是他记得这个编剧还创作了另外一个剧本,而那个原本应该属于那个人的小金人,现在却成为了萧逸臣私人藏品。
在萧逸臣的记忆中,《勇敢的心》和《珍珠港》的编剧都是同一个人,既然《勇敢的心》署名变成了自己,那么也就可以解释为什么原作者在这个时候还没有出现,或许在这个时空里,那么作者根本就不存在。想通了这些问题,萧逸臣脸上终于流露出了释然的表情。
“毫无疑问,您是编写这个剧本最合适的人选!”迈克尔一贝错将萧逸臣的反应理解成了他已经明白了自己的意思,而且对这斤小题材同样充满兴趣。“布鲁克海默,还记得我之前跟你说过的话吗?狙咖是一斤小热心肠的人,我知道他一定能够帮我们这个忙的!”迈克尔一贝这话是悦给布鲁克海默听的,但是萧逸臣却觉得他这话更是像是说给自己听的。一顶高帽戴在头上,让萧逸臣想要拒绝都有些不好意思了。
“我可以试试,但这需要一段时间无论什么样的答复,萧逸臣总是会给自己留足后路。他之所以答应迈克尔一贝的请求,一方面考虑到他和迈克尔一贝今后肯定还会有合作,关系不能搞的太僵;另一方面他也不希望看到因为自己的缘故,《珍珠港》这部影片就此从好莱坞的历史上消失;当然还有更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他记忆中的《珍珠港》虽然是不折不扣的大片,但并非佳作。
从影片《珍珠港》的成绩单来看。迈克尔一贝同学偏科还不是一般的严重:狂轰滥炸四分。历史政治的分,三角恋情0分。他选择这一重大的二战题材显然很不明智,直接导致观众们不仅不去反思历史缅怀先烈。反而为一场乱世里“乱爱”的曲折多磨而垂泪揪心,为无数航母、飞机被炸开了花而拍手称快、大呼过瘾。出现这样的结果,恐怕是连他自己都没有想到的。
不少人都认为《珍珠港》的失败是因为迈克一贝太沉迷于大场面的打造了,这个观点萧逸臣是不能认同的。相反在《珍珠港》中,在剧情全面失控的情况下,那四十分钟的轰炸戏才是唯一成功的地方。迈克一贝不是沉迷于特效,而是陷进那段理不清的三角恋里抽不出身了。大场面是他的看家本事,别的方面人们都可以指责他,可是特效方面他是大师,即便是在名导云集的好莱坞也没有几个人能跟他比肩。
显然是《泰坦尼克号》的成功。让迈克贝的心眼活动了。在萧逸臣的记忆中,在这斤,片子没出来的时候,就有很多报道都拿这部电影与《泰坦尼克号》相同是一段三角恋故事,坚贞的爱情都被放在灾难的大背景下等等。
从这一点上看。《泰坦尼克号》的横空出世确实对后世的好莱坞大片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在这之后人们对“大片”这个概念都有了全新的认识,迈克贝也对此有所触动,大概他觉得自己一个玩特技的。永远都成不了电影大师,非的弄出来一段不朽爱情才能证明自己的实力。
萧逸臣知道迈志贝拍这部电影其实有他更大的野心,以前是,现在也是。他想要再实现一次《秦坦尼克号》的空前成就,无论怎们说,他拍《珍珠港》都有点急功近利了。
萧逸臣一直在想迈志贝为什么要拍这部电影,为了可以通过轰炸来展现他对大场面的掌控?萧逸臣觉的不是,因为就算电影拍得再漂亮。炸的再猛烈,炸的也都是美国的舰队。这就有点像中国人看南京大屠杀似的,也许能让大家受点爱国主义教育,可如何让大家得到享受呢?
萧逸臣认为这部影片最大的缺陷还是在剧本上,一开始剧情的设定还不错,两个情深意重的好兄弟,而战火也能够让他们这种友谊变得弥足珍贵,但是原剧本的编者显然犯了不少的错误,而这些错误直接导致了整部影片在剧情上的缺失。
首先是
“正小角的塑造不够彻底,怎么看那此女辛角同丹尼在起聊先,断也可以让观众认为她是爱上了丹尼的。可是雷恩回来后,她的痛悔的表现立马就把前面的一切推翻了。她并没有爱上丹尼,她始终爱的是雷恩。那么前面的缠绵还有其必要吗?剧情的三心二意使得这个原本与传统相比有些不同的女主角叛逆得不够彻底,她就不可以同时爱上两个男人吗?
在确定主流观众肯定不会接受这样的结果后,以是编剧就硬生生地把一个原本有点深度的女性角色塞回了传统花瓶的轨道。而这时女主角已经怀上了不爱的那行,男人的骨肉,那就让他们在轰炸中互相该原谅的原谅,该告别的告别,该死去的死去吧,这样灾难与爱情两条线才能得以融合和贯通,才够干脆果断。
可是还是为了照顾美国主流观众的情绪,美**队不能只挨打不还手啊,在珍珠港事件里展开必要的还击想法虽然是好的,可美国人也不敢如此公然地篡改历史,于是编剧只好画蛇添足地在轰炸后又加上了美国报复的一幕,本该在轰炸中解决的感情危机也就只好安排在后面的报复行动中来了,以保持悬念。
这个爱情故事如此复杂,就算单独拍摄一部电影也不过分。原来编剧有点对这个故事过于热衷了,而这个故事又确实乱了一点。他认为战争会把一切问题解决的。但是观众本来就心情不好,这回又赶上了日本飞机偷袭。
这大段的轰炸戏是全片最成功的亮点,然而外国观众看着挺过瘾的东西,美国人看着肯定特别窝心,这不是往伤口上撒盐么?网把这段历史忘得差不多了,又把它提出来了。即使本阿弗莱克和乔什哈奈特联手干掉了几架飞机,可跟自己的损失相比,这点成绩能让人心理平
么!
可是此时纵有未了的感情挣扎和精彩的空中战斗那也是无力回天了,在经历了四十多分钟精彩轰炸后的观众已经是精疲力竭、无意欣赏了,此时都盼着影片结束呢。本身就也精彩不怎么精彩的大轰炸结尾“**”戏也就只能给人一种**后的感觉,沦为鸡肋似的东西了。
除去的分钟以昂贵特效堆积起来的华丽战争场面外,这部电影剩下的只是个鳖脚的三角恋故事。无深度、松散的故事将二战变成一首愚蠢交响乐,在花去亿美金的爆炸操面背后,是两个卜时陈腐的浪漫戏。
用中国的老话的来说,这部影片就是“雷声大、雨点小”前期宣传很卖力,也确实很吸引人,但是整部影片却是乏陈可味,虽然电影没赔着,但也没赚多少。这对于从《勇闯夺命岛》到《魔兽争霸之龙族魅影杀来,过关斩将从来没失过手的迈克尔一贝来说多少有些脸面无光。而放在这个时候,那样的电影萧逸臣也绝对不会进行投资。同样的投入,用来拍摄其他的电影获得收益会更高。
但是迈克尔一贝却将这个“烫手的洋芋。又重新丢给了萧逸臣,不进行剧本的改编,肯定无法满足观众的胃口。而且新的剧本在剧情安排上还要充分的考虑迈克尔一贝的拍摄特点,要让他善于大场面打造的优势充分的发挥出来,这对与萧逸臣来说算是一斤,不小的挑战。
当然萧逸臣这也算是“自食苦果”既然抢了原著作者的风光,那么现在为他来“擦**”也是应该的。
萧逸臣原本打算慢慢的修改这个剧本,但是迈克尔一贝三天两头的来电话向他询问剧本的编写进度,季得萧逸臣很无奈,为此他不得不延迟了之前已经计戈好的中国之行,留在美国专心的来完成这个剧本。
面对手上的这么一个“烂摊子。”原剧中倍受诟病的三角恋肯定是不能保留的,但萧逸臣首先修改的还是剧情中出现的明显历史性错误。在原来的剧本中,雷夫被派到英国参战,随后被报阵亡,这是一个典重的历史错误,在二战欧洲战场打响之后,严守中立的美国没有再向英国派遣过飞行员。
所以在萧逸臣修改的剧本中,雷夫是接受了美国政府在欧洲的一项秘密的任务,但是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他的驾驶的飞机不甚被击落,这样的设定就避免了历史逻辑上的错误。)
第二百六十五章 重铸《珍珠港》(中)
摩登时代第二百六十五章重铸《珍珠港》(中)
训除了,些基本的历史性错误之逸臣开始对原来糊港》剧本大动手术,对于他来说,那些发生在硝烟中的奇闻轶事更像是一趟特殊的历史课,他说:“珍珠港的那段历史不再抽象,它不再是一种。而是有血有肉的真实故事,萧逸臣首先面临的问题就是让影片的故事如何开始。
故事的开头萧逸臣还是沿用了原剧本的情节,对雷夫和丹尼的尤其进行了浓墨重彩的渲染,两人从小就是死党,而且对飞行都有着很执着的热情,时值二次大战的期间,两人一起加入了美国的空军队伍,在受期间,雷夫结识了美丽的护士凯瑟琳,两人迅速坠入爱河。
故事发展到这里都没有太多的改变,随后美**方决定在欧洲展开一次针对德军秘密行动。这项任务必须挑选精英飞行员来完成,为此军方开始秘密的挑选合适的飞行员。雷夫和丹尼都是美国驻珍珠港某空军基地的王牌飞行员,听说这次挑选的是精英中的精英,两人都跃跃欲试,并且开始暗中较劲。
最后经过层层的挑选,雷夫和丹尼都脱颖而出,这时候负责改项行动的美军长官告诉他们这次行动的危险性,行动一旦失败,能活着回来的机会微乎其微,而这次行动成功的机率很低,要执行这项任务,就必须抱着为国捐躯的决心。尽管两人并没有触碰到有关这项行动真正核心的机密,但是从他们被叫进长官办公室以后,两人中就必须有一斤,人站出来去完成这项任务。
在残酷的现实面前,雷夫和杰米发生了严重的分歧。雷夫认为从小到大都是自己一直在光照着丹尼。自?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