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登时代
“小伙子,可以将你手中的这份报纸看完之后转手给我吗?我愿意出高价买下它。”李桉决定要买下这份报纸。
萧逸臣抬起头,他觉得眼前这个中年男子有些眼熟。而李桉也有同样的感觉,他总觉得在哪里见过这个年轻人。“这是一个星期以前的报纸,你确定你想要买下它?”萧逸臣问。
“无所谓,反正从美国过来的报纸到台湾都会晚几天,我愿意出10台币,买下你手中的这份报纸!”李桉很认真的告诉萧逸臣。
“你是李桉导演?”眼前的这位看上去有些腼腆的中年男子让萧逸臣想到了一个人,而且他马上就肯定了自己的判断。
“你是?”听到萧逸臣说出自己的名字,李桉也有些纳闷,他不能肯定自己从前是否见过萧逸臣。
萧逸臣没想到一场暴雨虽然延误了自己的行程,却让他遇到了后世鼎鼎大名的华人导演,世事弄人,让萧逸臣很是感慨了一番。“你好,我叫萧逸臣,是一个美籍华人!”
“我们之前有见过?”李桉还是想不起来在那里见过这个名叫萧逸臣的青年。
“我的英文名字叫做Xylon萧,之前我看多您的电影!”萧逸臣知道自己的介绍有些问题,事实上他的英文名才更为人所知。
“你就是Xylon萧先生?”李桉终于想起了自己曾经在报纸上看到过萧逸臣的照片,但当他亲眼见到这位好莱坞编剧之王的时候,他还是为萧逸臣的年轻感到惊讶,“您怎么会在这里?”
“我想我留在这里的原因和您的差不多,外面的大雨留住了我!”萧逸臣这时开始有些庆幸自己遇上这么一场暴雨,不然他也不会这么巧能够遇到李桉。“我这次是陪父母回来探亲,没想到在这里能够遇到李桉先生,看来我还得感谢这场突如其来的大雨啊!”
“哪里哪里,能够在这里遇见Xylon先生才是我的荣幸!”李桉很客气的说。
“李先生可以直接称呼我的中文名字,我不太习惯自己的同胞叫我的英文名!”自己的英文名字从中国人的口里说出,萧逸臣觉得很别扭。
“萧先生倒是不忘本!”萧逸臣的举动给李桉留下了很好的印象,他立刻更改了对萧逸臣的称呼。“萧先生这是准备回美国?”
“暂时还不回去,我今天本来是打算去香港的!”萧逸臣很无奈的看了看窗外,这场大雨显然延误并不仅仅只有李桉。
“您打算去香港?”李桉有些不可思议的看着萧逸臣,“这太巧了,我也正准备去一趟香港,我想我们乘坐的应该是同一次航班!”李桉之前询问过机场的服务人员,今天由台北飞往香港的只有一次航班。
“这恐怕就是我们的缘分吧!”萧逸臣有些感慨的说,“我听说李先生最近刚刚拍了一部新片?”
“想不到萧先生对华语电影也有所关注!”李桉这话算是默认了萧逸臣的说法。
“其实我更关心的是如何将华语电影带进好莱坞!”萧逸臣苦笑着说,原本《精武英雄》是一个不错的契机,但好莱坞似乎不太愿意接受华语电影。这也是萧逸臣这次考察香港电影市场的一个重要原因。
“我倒想听一听萧先生的想法!”萧逸臣的说法立刻引起了李桉的兴趣,其实这也是每一个关心华语电影发展的人都很关心的话题。
“华语电影中的功夫元素对好莱坞电影很有借鉴的价值,我想先将中国功夫元素引入好莱坞大片,其实我这次去香港就是想找一些有意到好莱坞发展的电影人,尤其是武术方面的演员和导演!”萧逸臣告诉了李桉自己的打算,因为他打算拉拢这位未来的国际大导演,“不知道李桉先生对好莱坞电影是否感兴趣?”
“我?”对于萧逸臣的盛情,李桉有些受宠若惊,他现在只不过在华语影坛略有薄名,但萧逸臣却是好莱坞顶级的编剧,而且还是派拉蒙影业的副主席,他知道萧逸臣这话是认真的。“我何德何能,竟然能蒙萧先生如此青睐?”
“李先生不比妄自菲薄,我看好的并不是您现在的成就,而是您在之前的影片中表现出来的潜力,我相信您总有一天会成为国际上知名的大导演!”萧逸臣这话一半是依据后世的记忆,一半却是自己的判断,他看过李桉之前的导演的几部影片,他明显的感觉到李桉并没有发挥出最好的水平。
“萧先生的建议,我一定会认真考虑的!”李桉很郑重的向萧逸臣承诺,如果他决定到好莱坞发展,第一个就找萧逸臣。
第四十九章 香港见闻
萧逸臣在香港机场和李桉分手道别,他入住酒店之后并没有急着联系陈阳中,而是根据前世的记忆详细的规划了这次在香港的行程安排,需要见哪些导演、准备和哪些演员洽谈、要和哪几家电影公司合作,萧逸臣都列出了一个详细的名单,然后他才拨通了陈阳中的电话。
得知萧逸臣人已经到了香港,陈阳中立刻就赶到了他下榻的酒店。萧逸臣向他说明来意之后,陈阳中当然不会放过这个做顺水人情的好机会,所以他毛遂自荐,自愿充当萧逸臣这次香港之行的中间人。
要了解香港电影,萧逸臣觉得自己绕不开两个人,一个是邵逸夫,一个是邹文怀。“邵、邹二人都头脑优秀,有魄力。无邵逸夫的勤奋,香港电影不能如此‘高速起飞’,形成继好莱坞之后的‘制造梦境的工场’;无邹文怀的善于放权,不能从工场解脱而迅速建立独立制片人制度,在工场衰落后,香港电影就不免会有一个时期处于低潮如美国、日本。两人先后相承,维持了香港电影二十余年的繁荣局面,不得不说是气运。”萧逸臣记着在后世一本名为《回顾香港电影三十年》的书中,当事人张彻如此的评价邵逸夫与邹文怀这两位香港电影史上重要的制片家,也很到位的指出了他们俩的作用与地位。
萧逸臣首先想要见的是邵逸夫,最重要的原因是他执掌的TVB王国是目前亚洲最大目内容的供货商,在本港有着近乎垄断的竞争态势;邵氏出品的影响力,甚至在港资还未全面启动北上掘金潮之前,便已先行渗入内地,TVB制作的《霍元甲》、《射雕英雄传》等电视剧在上个世纪80年代的内地引发了万人空巷的盛况,至今仍被一代人奉为“经典”;香港演艺圈的“黄金一代”也基本出自邵氏。
不仅如此,邵逸夫对推动香港电影的发展亦功不可没,他可以被视为是华人电影史的“活古董”。在上世纪的二三十年代,他与几位兄长联袂称霸整个东南亚的电影市场,在新加坡、马来西亚、爪哇、越南、婆罗洲等地拥有110多家电影院和9家游乐场。1932年,邵氏兄弟在香港摄制完成第一部有声片《白金龙》,开创了中国由邵逸夫独掌大权的局面始于上世纪60年代。1957年,他只身赴港创业,一年后,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成立。20世纪六七十年代,邵氏兄弟出产了1000多部电影;在日本、泰国、新加坡、澳大利亚等几十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200多个发行网点,专门放映邵氏公司拍摄的中国影片;当年风靡亚洲的影星,如胡蝶、阮玲玉、李丽华、林黛、凌波等无不出自邵氏门下。
对于这位缔造了香港影视黄金时代的标杆性人物,萧逸臣是心存敬意的。而得知好莱坞老牌电影公司派拉蒙的副主席亲自登门拜访,年过九旬的六叔依旧热情的接待了来访的萧逸臣。
“看得出萧先生对香港电影很感兴趣。”邵逸夫虽然已经上了年纪,但精神健硕,思维也很敏捷,萧逸臣只是和他客套了几句,他就猜出了萧逸臣的真正用意。其实从萧逸臣出任派拉蒙的副主席,邵逸夫就已经开始在关注他。除了那些花边新闻,他还知道很多有关萧逸臣的事情。尤其是《精武英雄》在美国的成功上映,更是让邵逸夫萌生见一见萧逸臣的想法,可没想到萧逸臣自己就送上门来。
“不止是香港电影,我觉得未来华语电影在国际影坛上都可以大有作为,当然香港电影就是其中杰出的代表。”萧逸臣并没有直接表明自己的意图。“邵氏电影更是其中的佼佼者。”
“可我听说派拉蒙影业背后是维亚康姆集团,而萧先生更是年少有为,既是维亚康姆的董事会成员,又是负责投资事宜的副总裁,恐怕萧先生不仅仅是对华语电影感兴趣吧?”邵逸夫一针见血的指出。
“维亚康姆正在努力向全球扩张,香港市场自然是公司的一个战略重点,遗憾的是现在还不是投资香港的时候,所以邵老先生大可放心,维亚康姆公司暂时还没有对TVB有什么其他方面的企图!”萧逸臣很刻意的强调了暂时这个概念,他这是很明白的告诉邵逸夫,现在他还不准备将触手伸到香港,但未来香港市场他也势在必得。
“看来雷石东先生的胃口很大啊!”邵逸夫表面上不动声色,但内心却有些担忧,TVB的情况已经大不如前,如果维亚康姆真的在这时候发起收购,邵氏很难顶住压力。
“其实收购并不是唯一的途径,如何可以形成有效的合作机制,实现双赢的局面,这才是我们最希望看到的!”萧逸臣特意补充了一句。
“那萧先生这次来是……”邵逸夫有些搞不懂萧逸臣这次来香港的真正意图。
“这次来我只是考察一下香港的电影市场,顺便寻找一些愿意到好莱坞发展的导演和演员!”萧逸臣很直接的告诉了邵逸夫自己的想法。
“萧先生准备将华语电影引入好莱坞?”邵逸夫已经猜到了萧逸臣此举的真正意图。
“其实我更想用好莱坞的老瓶,来装华语电影的新酒。如果华语电影永远角逐的都只是奥斯卡的最佳外语片,那么只能说明华语电影还没有真正的走向世界!”萧逸臣毫不避讳的说道。
“好一个老瓶装新酒,但萧先生有没有考虑过东西分化上的差异?”邵逸夫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萧逸臣还是有些年少轻狂了。
“文化上的差异可以慢慢的磨合,好莱坞大片既然可以在亚洲大行其道,那么华语电影为什么就不可以畅销好莱坞?”萧逸臣的反问让邵逸夫无言以对。
“逸夫,刚才在客厅里那个少年仔是谁,竟然让你如此看重,把人都请到了家里!”萧逸臣走后,邵逸夫的夫人方逸华来到了客厅。
“派拉蒙的副主席!”邵逸夫随口答了一句。
“派拉蒙有这么年轻的副主席?”方逸华一脸不可置信的样子。
“他还是好莱坞最年轻的华人编剧。”邵逸夫轻轻的叹了口气,“未来的华语电影,怕是这个少年仔的天下了!”
第二天,萧逸臣专程到嘉禾拜访了邹文怀,对于这家捧红过李小龙、程龙的电影公司,萧逸臣已经有了初步与其进行合作的打算。在五十年代后期的凋条的电影环境里,邹文怀与邵逸夫一起相辅相成,成就了香港电影的起飞;也是他,以深远的眼光看到了独立制片的前景,并善于将权力下放于下属,促使香港电影在八十年代走向全面的辉煌。嘉禾电影有限公司的英文名字为GoldenHarvest,这也是当时亚洲影展最高荣誉的英文;其制作的影片也标上“嘉禾出品,最佳影片”的标签,可见从成立最初邹文怀就具有以邵逸夫一争天下的野心,事实上,他也做到了这点。而嘉禾手上有大批的动作导演,还有像程龙这样的功夫影星,这些都萧逸臣想要从香港引进好莱坞的人才。
邹文怀对萧逸臣的到来表示了极大的欢迎,他一直在寻求与好莱坞电影公司的合作,这是他将嘉禾推向国际舞台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尽管萧逸臣表示自己此次前来只是以个人身份向邹文怀了解一些香港电影的情况,但邹文怀个人却不这么看。他对萧逸臣的关注,并不比邵逸夫要少。他知道萧逸臣算得上是派拉蒙的实权人物,而且很得幕后老板萨纳姆-雷石东的信赖,他所以相信萧逸臣不会平白无故的跑到香港来。
邹文怀像萧逸臣介绍了一些嘉禾的现状,而且他并没有避讳嘉禾现在遇到的困难,在资金上,由于邹文怀大量的投资香港地产,使得公司的资金链很紧张。这也是他为什么迫切的想要打开国际市场,分享更丰厚的市场利益的重要缘故。他甚至还邀请萧逸臣参观了嘉禾的片厂,一些电影制作的环节,邹文怀都很大度的让萧逸臣自由参观,在他看来,嘉禾的片厂和派拉蒙在好莱坞的影视基地根本没有可比性,邹文怀知道萧逸臣这次来找他肯定另有他图。
不出他所料,萧逸臣对嘉禾电影的拍摄流程没有多大的兴趣,在离开片厂的途中,萧逸臣终于向他提出了想要租借几位武术指导和功夫演员到好莱坞拍戏的想法。
“武术指导我可以给你,但演员坚决不行!”邹文怀并没有完全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