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登时代
你是一个男人!“苏菲-索玛很大胆的暗示他。
“我不是一个随便的男人!”萧逸臣感觉苏菲-索玛柔软的娇躯在不断的刺激着他的身体,在女人面前,他还是缺乏足够的自制力。
“而你认为我是一个随便的女人?”苏菲-索玛的外衣不知什么时候已经不在她的身上,她从正面抱住了萧逸臣,白嫩的双手就像一条水蛇缠绕在了萧逸臣的脖子上。她在萧逸臣的耳边轻轻的呢喃道:“为什么不放开你的**?”
萧逸臣只感觉一股热烈涌遍全身,他发现自己的意识再也难以控制住身体里那股本能的**,他只知道自己的脑中一片空白,之后的一切都仿若在梦里一般。他忘记了自己是怎样将苏菲-索玛抱进卧室,只记得在床上两人都十分的疯狂,直到最后精疲力尽。
苏菲-索玛不愧是一个天生的尤物,萧逸臣在她的身上近乎耗尽了自己所有的力气,几番**之后的他沉沉的睡去,丝毫没有注意到枕边人已经悄然离开。等他醒过来的时候,房间里已经不见了苏菲-索玛的影子。在枕边,萧逸臣最后发现了一张字条,上面却是两句中国古诗:“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
苏菲-索玛竟然懂中文,而且从她留给萧逸臣的这首诗来看,她似乎对中文了解的还很深,可惜一夜春梦了无痕,她的离开已经明明白白的告诉萧逸臣,他已经没有机会去真正的了解这个女人了!
第六十三章 张忆谋和《活着》
和苏菲-索玛的这一场露水姻缘并没有给萧逸臣的生活带来太多的改变,或许是有些回味,萧逸臣在这家酒店又住了一晚,但是第二天他就从当地的报纸上看到了苏菲-索玛和安德列-左拉斯基复合的消息。照片应该是在昨天晚上拍的,苏菲-索玛在离开酒店之后应该就径直回到了戛纳,她和安德列-左拉斯基联袂出席了当天的一个晚会,照片里她和左拉斯基亲密无间的表情让萧逸臣是十分怀疑那个在酒店里和自己一夕欢好的女人究竟是不是苏菲-索玛。而且萧逸臣同时还想到了一个很严重的问题,自己这样做,算不算是给安德列-左拉斯基戴了一顶大大的绿帽?
萧逸臣这是已经无暇去考虑苏菲-索玛为什么会在离开的时候留下这两句诗,他也不会去想苏菲-索玛为什么为懂中文,或许正如苏菲-索玛自己所言,或许是她和安德列-左拉斯基缺少了**,所以她需要从萧逸臣身上寻找**。两人之间,注定有缘无份,那一夜情或许就是两人留给彼此最好的记忆。
萧逸臣离开了巴黎,他并没有回戛纳,而是坐上了飞往波兰的航班,他准备去看一看斯皮尔伯格,顺便了解一下影片《辛德勒的名单》拍摄的最新进展。
“我觉得回去应该应该给你加工资,我从没有见过你对一部电影会这样的用心!”萧逸臣在摄影棚里找到了一脸疲倦的斯皮尔伯格。
“我准备把这部电影所有的报酬都捐给大屠杀纪念博物馆!我觉得自己拍的不是电影,而是我内心未曾泯灭的良知!”斯皮尔伯格的申请看上去格外的沉重,“我想这部影片的拍摄将成为我人生最痛苦的记忆!”
“经历痛苦往往会造就一个人的伟大,我相信这会是一部伟大的电影!”没有经历影片的制作过程,萧逸臣根本无法理解就连回忆都是一种痛苦的感觉。斯皮尔伯格对犹太人困难执着的回忆给了萧逸臣很大的触动,他突然想到了同时代发生在中国人身上的苦难经历,他突然萌生了想要拍摄一部有关中国人苦难的电影。但萧逸臣知道现在的时机还不成熟,但这个想法由此在他脑子扎下了根,也正是这个想法,在十年之后提前催生了《拉贝日记》。
一个星期之后,萧逸臣不得不离开了剧组,戛纳电影节已经接近了尾声,颁奖典礼也将在三天后举行,而这次戛纳电影节,萧逸臣其实还有一个十分想要见的人,谈到中国电影,其实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并不是李安,而是张忆谋,他的成长经历其实才更能代表中国本土电影的发展。萧逸臣对他的兴趣,甚至还要超过李安。
所以回到戛纳的第一件事,萧逸臣就通过大会主办方联系上了张忆谋。得知萧逸臣想要见自己,张忆谋第一个想法是疑惑,他有些拿不准这位好莱坞著名的编剧主动找到自己,究竟想要干什么。萧逸臣的电影此时在中国大陆上映的还不是很多,但张忆谋在香港看过萧逸臣的不少电影,说实话他很佩服这位年轻的华人编剧,主要是萧逸臣的才华让他惊叹不已。他这些年担任导演才渐渐意识到,一部优秀的剧本对一部影片的成败有着多么重要的影响。他目前拍的几部电影,都是改编自中国当代最优秀的文艺作品。就连他的新片《活着》也是靠着原著作者余华独特的视角以及对那段历史深刻的反省,才能够使这部电影走上戛纳的红地毯。一部影片的内涵,就是这部影片的灵魂,没有灵魂的电影,是很难得到人们的认同的。
萧逸臣和张忆谋下榻的是同一家酒店,所以两人的见面也就被安排在了酒店二楼的咖啡厅中。萧逸臣已经习惯了按照美国人的习惯准时到达,但张忆谋面前的快要喝完了的咖啡却告诉他,这位中国导演来了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张忆谋此时正值壮年,萧逸臣在他脸上依稀还可以看到当年他在由程小东执导的影片《古今大战秦俑情》中的样子,这部影片曾经获法国巴黎奇情动作电影展大奖。在90年年代,中国电影在法国确实获了不少的奖。
“没想到张导提前就到了,但是让您久等了!”萧逸臣有些抱歉的和张忆谋握了握手,这才坐到他对面的沙发上。
酒店的侍应生为萧逸臣端来咖啡的同时,顺便也帮张忆谋换了一杯,“这东西不如中国的茶好喝!”张忆谋随口说了一句。
“咖啡象征着高雅、时尚和浪漫,能够极大的满足人们的虚荣心,但苦涩难懂不解渴,再好的咖啡凉了就没法再喝。茶清新爽口,也许缺少了炫耀的资本,但可以实实在在的解决你的需求,而且会随着岁月渐老,越来越有味道。两者的高下,其实很难评判,有的人看重的是短暂的**,而有些看重长远的存在!”张忆谋的这句无心之言却触动了萧逸臣内心的感慨。
“其实美国和中国的电影文化之间的差异也不正是如此吗?”萧逸臣的一番感慨让张忆谋想到了东西方在文化上的差异。
“哦?”萧逸臣做出了一副洗耳恭听的模样。
“中国的电影背靠着五千年的悠久历史文化,要想了解中国电影,就必须了解中国的文化,但是这就像烹茶的过程,只有在无数道历洗之后,才能品味出最悠远的韵味。这个漫长的过程其实会让很多的人失去耐心。中国的电影,其实需要看很多次才能够真正读懂导演和演员所要表达的意境。但美国电影却更像一杯咖啡,与茶的萧散冲淡不同,咖啡积极地拥抱这个快速节奏的社会,在灯红酒绿的城市,尤其受宠的是速溶咖啡。只需一杯开水冲下去,浓郁的芳香便马上扑面而来,有什么比这种饮品更令现代淑女和绅士们欢欣的呢?——快而不失方寸与优雅,却更是一种身份和品味的体现。就像好莱坞的电影一样,不需要太多的理解,人们就能够迅速的接受。我在中国的很多城市都看到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喜欢上了喝咖啡,或许这也就是好莱坞影片在全球获得巨大的成功重要原因吧!”
“张导这是在指责好莱坞电影缺乏足够的底蕴啊!”萧逸臣苦笑着说,他没想到一个咖啡和茶的话题,能让张忆谋联想到这么多东西。
“谈不上什么指责,美国原本就是一个新生的国家,好莱坞只不过是在表达着这个国家最真实的思考!”张忆谋对好莱坞电影还是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那张导觉得未来的华语电影能够达到好莱坞电影今天的成就吗?”萧逸臣问。
“我觉得华语是在不断的被好莱坞电影文化所改造,华语已经开始失去自己的坚持,或许将来也只会沦为好莱坞电影的一个附庸!”也许是刚刚拍完《活着》的缘故,张忆谋整个人看上去都有些悲观,他对华语电影的未来也受到了这种情绪的感染。
“其实华语电影还是有很多东西值得我们去挖掘的,我个人其实是很看好华语的电影的未来的!”萧逸臣不知道张忆谋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好莱坞电影的成功倒并不见得就是美国文化的成功,我觉得这更多是一种模式的成功。在未来的商业化社会,华语的发展也必然会套用这样的模式,但所表现出的内涵完全可以超越好莱坞电影。作为拥有5000年传承的中国文化,其实在文化的扩张力上是要远远超过美国两百多年的这一点点文化的积淀。”
“萧先生真这么看?”张忆谋没想到萧逸臣作为好莱坞最成功的编剧,却更为看好中国的文化,当然这或许也和萧逸臣自己就是一个华人有很大的关系。
“这只是一些我个人粗浅的想法,中国电影发展的过程会或许会很漫长,而且改革也会带来阵痛,但我相信中国电影的未来,中国在文化上的软实力是美国这样新生的国家无法替代的!”
萧逸臣这次来找张忆谋主要就是想见一见这位后世的大导演,见面也并没有想要取得什么实质性的成果,所以两人整个谈话的主题都围绕电影展开,聊的都是一些轻松的话题。萧逸臣和他这次谈话给了正处在迷茫之中的张忆谋很大的触动,以至于他在后来每每回忆起与萧逸臣的初次见面,都会谈到这么一句话:“虽然但是他(萧逸臣)是以一个好莱坞编剧兼制片人的身份出现在我的面前,尽管他是一名美籍华人,他对中国的文化充满了信心,我在这个年轻人的身上看到了华语电影的未来!”
第六十四章 投资的目光
张忆谋的新片《活着》以中国内战和新中国成立后历次政治运动为经,男主人公富贵的一生为纬,反映了一代中国人的命运,用黑色幽默的方式对中国社会进行了嬉笑怒骂的讽刺和批判的一部影片,虽然这部影片在中国大陆因为评审没有通过而被禁播,但影片在戛纳电影节上却是载誉而归。~~~~影片获得了这届戛纳电影节的评审团大奖、人道主义精神将,而葛忧这斩获了戛纳影帝的桂冠。担任现场最佳男演员的颁奖嘉宾,正是萧逸臣本人。
似乎你每一次出现在戛纳的颁奖典礼上,都能够给中国人带来好运!“和萧逸臣一起担任颁奖嘉宾的还有法国著名影星朱丽叶-比诺什,早在斯皮尔伯格筹拍《侏罗纪公园》的时候,他就曾经考虑过朱丽叶-比诺什。在那时候,斯皮尔伯格还特意征询过萧逸臣的意见,但由于她但是已经接下了基耶洛夫斯基的《蓝色》,所以她最后拒绝了斯皮尔伯格的邀请,这让斯皮尔伯格和萧逸臣都感到很遗憾。不过基耶洛夫斯基对于人生的独特感受和比诺什细腻、精湛的表演,使得《蓝色》这部影片在不久前荣获了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而比诺什则摘取了最佳女主角的桂冠。这也是戛纳主办方邀请她和萧逸臣一同颁奖的缘故。
“中国人能够在戛纳电影节上获奖,靠的可不是我带来的好运,能来到这里的中国演员都非常的优秀!”朱丽叶-比诺什的话已经提前揭晓了此次戛纳最佳男主角的获奖人,但萧逸臣却及时纠正了她的说法。在法国电影圈的丽人中,朱丽叶-比诺什算不上是最漂亮的,也不是作品最多的,却是演技最棒、最富智慧、最具国际影响的法国女演员,有人称其为法国的梅丽尔-斯特利普。萧逸臣想要借此机会纠正朱丽叶-比诺什对中国电影错误的认识。
你这样的人要是生活在中国,下场会不会也像影片《活着》主人公那样的悲惨?“朱丽叶-比诺什好奇的问。
“新中国成立之后,很多在海外的华人都知道回到中国之后会遭遇艰苦的生活环境,但崇高的民族情节还是让他们义无反顾的回到了自己的祖国。我觉得影片《活着》所要向世界展现并不是中国的黑暗,而是中国人在那种艰苦环境之中还能够顽强的活下去的那种坚韧。萧逸臣回答说。
“如果我生活在那样的环境下,我是绝对没有活下去的勇气的!中国人是一个令人尊重的民族,所以我们还等什么呢,就由你来揭晓最后的结果吧!”朱丽叶-比诺什巧妙的把话题绕回了颁奖典礼。
“获得本次电影节最佳男主角的是影片《活着》主人公富贵的扮演者,恭喜来自中国的葛忧先生!”萧逸臣大声的宣布了最后的结果。
在台下一片热烈的掌声中,葛忧走上了前台。他和萧逸臣拥抱了一下,“真没想到这么快又再见到萧先生,而?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