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登时代
耸钡男奶?br /> “想在好莱坞取得成功,一开始您只能演配角!”萧逸臣觉得真要让程龙放下身段还是有些困难,所以他话锋一转,“不过这次我为您安排了一个男二号的角色,这算不上是配角,但也不是绝对的主角。不知道和金凯瑞先生搭档,您是否感兴趣?”
今天有事,提前上传,晚上的那一章可能也要晚一些,每天两章,雷打不动!
第七十六章 好莱坞和香港的约会
“您是说让我去演一部喜剧?”程龙知道金凯瑞是好莱坞最近才走红的喜剧明星,他原本以为会是一部动作片,这个结果多少让程龙有些失望。
“准确的的说,这是一部结合动作元素的喜剧!”萧逸臣看出了程龙脸上的失望,“你应该看过由金-凯瑞主演的《神探飞机头》吧?派拉蒙正在筹备拍摄影片的续集,而续集中金-凯瑞还缺少一名搭档,我觉得这个角色很适合您!我准备将这个续集拍成了汇聚金式幽默和中国功夫为一体的喜剧电影。”
“我可以看一下剧本吗?”程龙提了一个要求。
“很遗憾现在我手上还没有剧本,这个安排也是我今天早上才想到的,我可以保证在两个星期之后把剧本拿出来!”萧逸臣准备亲自操刀《神探飞机头》的续集,他会创作出剧本的主体框架,但具体的细节肯定还是要交由X-TMD工作室来完成。“而且这个剧本我准备将故事背景放到香港,所以剧组很可能要在香港完成整个拍摄!”这是萧逸臣临时冒出来的想法。
“到香港拍摄?”程龙立刻被萧逸臣这个诱人的条件吸引住了,他知道好莱坞影片一旦要离开本土拍摄,基本都是大制作的手笔,萧逸臣的态度至少向他说明了一点,派拉蒙准备重金打造这部续集影片,而萧逸臣也并不是随便拿一个角色来糊弄他。
“但凡是由我完成的剧本,这些东西我都是可以说了算的!”
萧逸臣的话给程龙打下了一剂定心针,“那我就静候萧先生的佳音了!”
和程龙谈妥之后,萧逸臣立刻和《神探飞机头》的导演兼制片人的汤姆-沙迪亚克取得了联系,当他向汤姆-沙迪亚克说明自己的想法之后,这位原剧本的作者当即同意了萧逸臣撰写续集的想法。其实汤姆-沙迪亚克在拍摄《神探飞机头》的问题一直和主演金-凯瑞有些分歧,金凯瑞主张续集的拍摄,但汤姆-沙迪亚克则认为影片虽然获得了观众的认可,但从业界的评价来看,这部影片的续集并不被看好。除非他们能够找到金凯瑞搞笑表演之外的卖点。
但是萧逸臣告诉他可以将中国动作电影的元素加入到其中,并且汤姆-沙迪亚克还看过刚刚在美国上映的《红番区》,程龙诙谐幽默的表演加上出色的动作打斗,和金凯瑞搭档确实是一个不错的想法。尤其是萧逸臣提出将这部影片的背景放到香港,这也使影片跳出了本土拍摄的桎梏。最重要的是萧逸臣愿意接受续集剧本的创作,到目前为止,萧逸臣的写的每一个剧本都是经典。既然他主动提出这样的请求,那么应该是有了十足的把握。由萧逸臣编剧,影片至少可以摆脱第一部那样被评论界贬的一无是处的厄运。
在解决了剧本的版权问题之后,萧逸臣开始着手大纲的创作,原剧中那种搞笑却很幼稚的情节他自然不会采用。他考虑了许久,然后一个简单的故事开始在他脑海中成型。由金凯瑞扮演的侦探到香港度假,却在无意中卷入了一宗毒品交易案。而程龙的角色则是一个刚刚由于工作失误而被停职的倒霉警察,两个人因为这个案件而意外的聚到了一起,期间又发生了一些搞笑离奇的故事,最后两人联手侦破了这个案件,一举捣毁了幕后的黑恶势力。情节走的是好莱坞常用的套路,影片的关键卖点就是金凯瑞的搞笑本领和程龙的精彩功夫,因为在香港拍摄,萧逸臣还准备将影片的场面做得大一些,增加一些特技镜头,以满足观众的视觉需求。
大体的情节提纲出来之后,萧逸臣就把接下的工作交给了X-TMD编剧团队,由他们来负责细节的处理。不到一个星期的时间,X-TMD就将完成的剧本交到了萧逸臣的手中,他自己又做了一些修改,最后才把定稿拿给了汤姆-沙迪亚克。萧逸臣的剧本明显区别于汤姆-沙迪亚克和金凯瑞合作的剧本,搞笑的风格也不再延续上一部的无厘头,而是充满了耐人寻味的经典式幽默,其间倒是颇有几分卓别林幽默电影的气息。
金-凯瑞在看过这个剧本之后很感到震撼,萧逸臣的这个剧本从某种程度上改变了他对喜剧的认识,这对金凯瑞后来的喜剧风格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金-凯瑞毫无疑问的接下了这个剧本,同时他也对自己的新搭档表现出了很大的兴趣,事实上,他也是一个中国功夫迷,他最崇拜的电影偶像就是李小龙。
程龙在接到这个剧本之后的惊讶并不亚于金-凯瑞,按照剧本的情节安排,其实他和金-凯瑞在影片中的戏份都差不多,也很难分出一个主次。而且萧逸臣为他安排的这个角色可以说是他非常熟悉的,他在之前的影片中不止一次扮演过香港警察,对于这个角色的把握,他可以说是纯熟无比,程龙甚至有一种感觉,萧逸臣的这个角色,就是专门为他量身定制的。
而剧本经过派拉蒙的高层的审核之后,董事会同意了萧逸臣有关这部影片5000万美元的投资预算。导演依旧由汤姆-沙迪亚克担任,但在动作指导的问题上,萧逸臣却有些拿不定主意,袁何平肯定是无暇抽身,其他的动作指导萧逸臣接触得不是很多,他这才感到手上的人才储备的缺乏。最后还是程龙帮他解决了这个困窘,他向萧逸臣提供了两个人选,一个是成龙在元家班的大师兄洪金宝,一个就是《红番区》的导演唐纪礼。
恰好这时唐纪礼就在美国,萧逸臣当然不会舍近求远,通过程龙,他很快就和唐纪礼取得了联系。由于之前有程龙在中间穿针引线,唐纪礼很快就同意了担任这部影片的动作指导。而之前,他和程龙就这个问题曾进行过一番深入的交谈。
“你觉得Xylon萧这个人怎么样?”唐纪礼对萧逸臣说不上了解,所以收到他的邀请之后有些犹豫。
“如果忽略掉年龄的问题,我觉得他和六叔、邹老板是同一类人,但显然他比这两个人都更要厉害一些,当然我指的不是心机手段,而是个人的能力。我真不敢想象一个年仅23岁的华人青年竟然在短短的五年时间里白手起家,在好莱坞闯下了偌大的名头。和他相比,都有些感觉自己这些年像是在白活一样!”程龙有些自嘲的说。
“个人有个人的机缘,要真像你所说,我倒是不好拒绝这样的人物了!”唐纪礼从没有见过程龙如此评价一个人,他本能的感觉到自己不应该拒绝萧逸臣,况且这对他而言未尝不是一个展现自己的机会。
和萧逸臣的见面更加笃定了唐纪礼的判断,和萧逸臣在一起的还有影片的导演汤姆-沙迪亚克,三人共同商讨了一些影片拍摄的细节问题。由于影片的拍摄地点选在了香港,汤姆-沙迪亚克本人还没有去过香港,所以唐纪礼在影片的拍摄上更具有发言权。其实亚洲适合取景的地方很多,香港未必就是最佳的选择,但唐纪礼知道萧逸臣此举很大程度上是有提携华语电影的味道,所以他顺势提到了女主角的问题,他向萧逸臣和汤姆-沙迪亚克建议,既然选在将取景地放在香港,那么片中的女主角也可以尝试启用一些香港的女演员。
汤姆-沙迪亚克对这个建议没有表态,因为在这部影片中金-凯瑞和程龙才是绝对的主角,女主角是香港演员还是好莱坞演员,这个并不是一个对影片成败关系很大的问题。见汤姆-沙迪亚克不表态,而萧逸臣明显有些心动的样子,唐纪礼借机向他们提出了几个不错的候选人。萧逸臣看了唐纪礼写下的名单,王组贤、张蔓玉赫然在列。
萧逸臣在这个问题上显得很慎重,他知道如果同意了唐纪礼的提议,这对于好莱坞电影来说将会是一次大胆的尝试。这样做的好处就是能够让华人女影星的面孔更早的出现在世界电影的舞台上,但同时也会有很大的风险,在东西方审美差异的文化背景下,萧逸臣不敢保证欧美的观众也能喜欢由华人女明星出演的电影。
权衡利弊之后,萧逸臣最后选择了张蔓玉。他认为王组贤在《倩女幽魂》中留给人们的柔弱形象是在是太深刻了,而之所以选择名气和口碑都还要弱她一筹的张蔓玉,其实是出于两人相貌的特点。张蔓玉和王组贤的相貌不相伯仲,但或许是由于地域的差异,出生台湾的王组贤和成长于香港的张蔓玉在气质上给人两种截然不同的感觉,萧逸臣觉得张蔓玉长得更独立开放一些,这一点使她身上偏向于西方女性的特征要明显一些,按照萧逸臣的话来说,或许在东方人的审美中很多人都会倾向于王组贤,但张蔓玉更具有国际影星的气质。
还是回来晚了,二更奉上!
第七十七章 派拉蒙不能缺少的人物
派拉蒙公司直接和张蔓玉的经济公司取得了联系,对于好莱坞伸出的橄榄枝,张蔓玉自然不会拒绝,她的经纪人甚至没看过剧本就替她接下了这个角色。确定了主演的人选之后,汤姆-沙迪亚克携唐纪礼和程龙浩浩荡荡的杀向香港,但是萧逸臣并没有与他们同行,奥斯卡颁奖典礼的临近让他暂时无法离开美国。
这次派拉蒙总共有两部影片入围奥斯卡,它们分别是《勇敢的心》和《这个杀手不太冷》,这两部影片将会角逐超过8项奥斯卡大奖,,而且这两部影片的获奖呼声都很高,在萧逸臣和雪莉-兰辛的领导下,派拉蒙似乎已经找回了一些昔日王者的霸气。
入围结果公布的第二天,一篇题为《派拉蒙-睡醒的雄师》的评论员文章就出现在了《芝加哥太阳报》娱乐新闻的头版,文章的作者回顾了派拉蒙的发展历史,文中还特别提到了巴里-迪勒离开派拉蒙之后,这个好莱坞巨头的发展走入了低潮。维亚康姆的入主不仅为派拉蒙带来了充足的资本和新鲜的血液,尤其是作为制片人的萧逸臣为派拉蒙带来一批获利重大的项目,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当属《阿甘正传》、《肖申克的救赎》和《勇敢的心》这三部作品。而这三部作品对派拉蒙的崛起的影响都是具有标志性意义的。
而《纽约时报》的头版使用的新闻条目则更加的具有震撼力,巨大的封面图片使用的是一张萧逸臣双手在胸前做出一个聚拢姿势的照片,这是在一次新片发布会上一位记者无意中拍到的。经过图片处理,萧逸臣巨幅照片的下方被印上了四座奥斯卡奖杯,在最后一座奖杯上,有一个鲜红的问号。图片的下面配了一个非常霸气的标题:《派拉蒙第三帝国的崛起!》同样是回顾派拉蒙的历史,《纽约时报》的编辑将这家好莱坞传奇电影公司的发展史分为了三个阶段:派拉蒙电影公司创建于1912年5月,比环球电影公司还要早上一个月,在好莱坞八大公司中资格最老。创建之初,派拉蒙就拥有大量的电影院,同时兼营制片业务。从创建到1949年这一阶段,是派拉蒙的黄金时期,公司代表人物是公司创始人阿道夫-楚科尔,这是派拉蒙第一帝国。
六十年代,派拉蒙已经落到了时代后面,因为仍在掌权的阿道夫-楚科尔已经80多岁,这家公司可悲地不能够理解新一代观众想要看什么电影了。到了1966年,公司落到了海湾西方工业公司手中,楚科尔时代正式谢幕。新总裁罗伯特-埃文斯虽然是电影界的无名之辈,却长袖善舞,在他的主持下,派拉蒙制作出《爱情故事》、《唐人街》和《教父》这样在商业获得上巨大成功的名片,恢复了元气。罗伯特-埃文斯当了八年的派拉蒙船长,到了1976年,出身于电视业的巴里-迪勒登场了,他的两个助手迈克尔-艾斯纳和杰弗里-卡曾伯格后来也都成了电影业的大人物,这个三人组合把派拉蒙重新带到好莱坞的顶尖位置。这一时期派拉蒙从衰落中东山再起,代表人物自然是巴里-迪勒,文章的作者将其称为派拉蒙第二帝国。
1993年,维亚康姆成功收购了派拉蒙,刚刚从人才流失中缓过气来的派拉蒙迎来了它的新主人,随后接连推出了几部叫好又叫座的影片,迅速的挽回了之前的声誉。虽然派拉蒙的现任主席是雪莉-兰辛,但笔者却认为这一时期派拉蒙的代表人物是萧逸臣,他才是引领派拉蒙第三帝国崛起的关键人物。其实就连雪莉-兰辛本人也曾经在公开的场合下承认,“派拉蒙可以没有雪莉-兰辛,但不能没有Xylon萧!”
雪?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