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登时代
“很快,一个名为‘自强会’的华人秘密组织开始被组建,随后他在这个组织中发现了一个名叫穆德的年轻人。这个年轻人有胆有识,很快就获得了他的青睐,所以他决定交给这个年轻人一个重要的任务。”
“他让老穆帮他打理他之前经营的那些分散在各地的产业?”萧逸臣已经猜到了后面的结果。
“一开始只部分,后来随着穆德的商业才华被逐渐的发掘出来,他开始放心的将他手中的产业全部交给穆德来打点,而穆德也没有辜负他的厚望,他能干而富有商业才华,一个庞大的经济帝国在穆德的足智多谋的规划下开始成形。这期间发生的故事,穆德应该已经告诉你,我在这里就不老生常谈了。”
“事实上老穆只告诉了我‘自强会’解散之前的故事。”萧逸臣补充了一句。
“他这也是为你好,有时候知道得太多,并不见得就是好事。后来确实发生了很多事情,但这和我们今天的谈话并没有太大的关系。而最后的结果,其实你已经知道了。穆德非常的优秀,他对这个经济帝国的贡献与它的创建人几乎是不相上下。然而有一天他却突然说自己累了,然后就跑去成做了一个园丁。他的事业还没有完成,失去他,其损失无法弥补。这个经济帝国的庞大超乎了你的想象,要驾驭它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我身体没有衰落之前,我自己要干也不是那么轻松。”
老人又沉默了很长一阵子,这带有提问的暗示。后来他又说:“可能你会感到奇怪,你明白我的意思吗?”
萧逸臣低声慢慢回答说:“我想我已经能够猜出来了。”
“你真能猜出来,在我这冗长奇异的叙说之后,你还能猜出其他的事情?”
刚才老人叙说的时候,萧逸臣听得十分认真,这反而让他来不及完全领悟其言外之意;此时,他仔细的思量,却被震惊得说不出话来。当他的大脑得出必然的结论时,他便憋不住,结结巴巴的冒出话来:“这看来是不可能的,然而结论又不能不是这样,这是惊人、奇特的结论,这简直不可思议,但我还是有能力相信它!”
“那是什么呢,我的孩子?”
萧逸臣激动得浑身颤抖,不知是什么原因,他并不想隐瞒自己得出的结论,“那位脑中继承来自后世记忆的陈全依旧活着,他就是您!”
老人提出要喝茶提神,谈话暂时终止,萧逸臣并没有感到奇怪,因为这样的长谈是非常累人的,他本人也对这样的暂缓感到满意。这次谈话他得到了太多的信息,他需要时间来处理脑中的这些信息。
沉默一直持续到了茶碗被端走,萧逸臣这时候相当平静的说:“现在我们来恢复刚才中断了的讨论,事实上您还没有对我刚才的假设给与评判。”
“你猜的很对,我的孩子。”
“这件事你没有告诉过老穆?”
“没有。”
“那为何我能有次荣幸呢?”
“因为我几乎已经可以肯定,你和我是同一类人!”老人浑浊的双眼闪烁出一丝智慧的光芒。
“同一类人?”萧逸臣觉得自己应该没有露出任何的破绽,但老人脸上笃定的神情却让他有些迟疑。
老人又恢复到了原来那种 消逝的小草 毫无感情浮动的语调,“我承认你是一个很谨慎的人,但你却忽略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按照我的了解,你的父亲是香港人,而母亲则是台湾人,你出生在台湾。”
“您说的没错。”
“这就让我产生了一个疑问,你的父母从没有到过中国大陆,而且你又是出生在台湾,按照常理,你的中文发音应该闽南腔。但是刚才你似乎忘记我们一直在用大陆标准的普通话在交谈!”
“这似乎说明不了什么问题,普通话或许是我后来在与别人交流中学会的。”萧逸臣并不想那么轻易的承认自己的身份,尤其是在他无法充分相信对方的前提下。
“要知道,我手上掌握你所有的资料,你之前从没有到过中国大陆,和中国大陆的接触也是寥寥无几,所以你的假设我并不接受。当然如果仅凭你的口音,我依旧无法笃定自己的判断,但是结合了你在好莱坞的成长经历,我却已经可以完全肯定,在你身上,肯定发生了和我一样令人不可思议的事情。”
在沉默了一会儿之后,萧逸臣说道:“那您究竟想要我做什么?”
“我的孩子,你提这个问题的态度让我有说不出的快乐。在我漫长的人生阅历中,从未有人能够用如此冷静的语气提出这样问题,我遇见了几乎所有可以想象的态度——愤怒、痛苦、暴怒、怀疑,甚至歇斯底里的大发作,可就从来没有像你这样只怀有兴趣的。你今天表现出兴趣,那么明天你就会表现出关心,最终有可能,我将会获得你的承诺。”
“这似乎超出了我想做的承诺。”
“你的重重疑虑让我感到欣慰——这可是取意深远而信念坚定的基础。如果你很干脆的答应我的条件,或许我就应该考虑自己的决定是否正确。但是现在我们无需争论,你已经有兴趣,便足够。”
“可我什么都没有说。”萧逸臣苦笑着说。
“我的意思,其实你已经明白,只是你内心不愿意承认罢了。”老人看穿了萧逸臣的心思。
“我只是好奇,但这并不表示我会感兴趣。”
“如果你知道你将会掌控怎样一个势力庞大的组织,或许你就不会这么草率的下结论了!”
“那是你与命运抗争的工具,但并不是我所追求的目标。如果只是单纯的为了获得利益,只要再给我十年的时间,您所谓的那个经济帝国再强大,我也有自信将它踩在脚下,可那并不是我想要的!”
“我感觉自己能够留在这个世界上的时间已经不多了,但我依旧愿意用这为数不多的时间来等待,所以我期待着下一次见面的时候,你能够回心转意。”
第一百四十二章 教父外传
惑。这倒并不是他视金钱如粪土,面对那么一笔惊天的财富可以无动于衷。萧逸臣明白世界永远没有免费的午餐,你得到了多少,就要以等价的失去为条件,在这一点上,上帝时每个人都是公平的。
老穆一直在教堂外静静的等着萧逸臣,谈话并没有却得预期的效果。老穆对此丝毫没有感到意外。无论是教堂里那位老人,还是萧逸臣。都不是轻易愿意妥协的人。正是两人身上的相似之处,促成了这次的见面,但也正是由于这个缘故,两个人几乎很难达成一致。
萧逸臣神色古怪的是出教堂。老穆心中暗暗松了口气,教堂那位为了达到目的,从来都是不择手段。马基雅维利‘《君主论》中“手段是为目的而服务”的经典名言被他演绎得淋漓尽致。在这件事·,他并没有对萧逸臣用强,这大大出乎了老穆的意料。他抬头看了一眼阴沉天空中灰暗的塔楼,那个谜一样的男人,他花了一辈子的时间来琢磨那人的心思,可最后却发现原来自己根本就不了树他。
“有收获吗?”老穆问。
“他的故事讲得很精彩,那里的茶也很好喝,仅此而已。”萧逸臣笑笑,有关时间旅行者的秘密,是他和那位老人共同的秘密。首先他并不确定老穆是否能够接受发生在他们身上那种离奇的经历,其次如果老穆知道了这件事情,萧逸臣不确定教堂里的那位老人是否会容忍老穆这样多佘知情者的存在。基于这两点考虑,萧逸臣并没有将他们谈话的内容告诉老穆。
“他用茶接待了你?”老穆一脸不可置信的模样。
“以茶待客,这原本就是我们中国传统的待客之道,这有什么不妥么?”萧逸臣从老穆的神情中本能的感觉老人给他喝的那种茶并不简单。“难道里面有毒?”萧逸臣脑中突然冒出了一个荒谬的想法。
“那种茶十分的稀少名贵,一克茶的价值几乎可以和一盎司黄金等值。”老穆用有些羡慕的语气说道,“你是第二个和他一起喝过那茶的人,看来他对你还真不是一般的欣赏。
“能得封他那样人物的赏识,我是不是应该感到荣幸?‘’萧逸臣有些懊恼的看了他一眼,”但是我心里一点都高兴不起来,所以我很明确的拒绝了他!“
“他可不是一个轻易放弃的人!”在离开的时候,老穆不无忧虑的提醒说。
“我也不是一个轻易妥协的人!”萧逸臣发动了汽车,“没有人可以强迫我做我不喜欢做的事情,即便是他也不例外!”
自己并非是漫漫时间旅途中的独行;,虽然找到了一个和自己有着共同经历的人,但萧逸臣自己却一点也开心不起来。且不说和自己一向反感的黑帮势力有了不清不楚的瓜葛纠缠,还惹上了一个大麻烦;就连台己一直在准备的那个黑帮电影个剧本,至今依即没有头绪。
莽逸臣手里现成的故事倒是有,但那都是一些有关华人黑帮的幕后真相,作为知情者萧逸臣就已经觉的够麻·烦的了,要是·真的把这些事情写进剧本之中,然后拍成昝影。那么萧逸臣以后的生活只怕是永无宁
但是华人黑帮电影确实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尤其是在种族平等和民权问题上,萧逸臣可以大做文章,所以他并不愿意就这样放弃这一选题。如何在真实和艺术之间取得平衡。既可以揭露·一些现实问题,又不会触动某些组织的敏感神经,萧逸臣决定是一次钢丝。
剧本的主体背景选在了年代的美国纽约,这一时代种族平等和民权问题在美国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但也是育盾冲突最为沌烈的时代,明面上的争斗和暗地里的博弈都很激烈。混乱的局面是黑帮成长的
故事还是以一个华人黑帮头领的成长经历为主绒,从sO年代开始他的发家史开始讲起,一个黑道教父如何避开政府的调查,转变成为一个金融大亨。全剧的矛盾冲突形成的**集中在70年代,一个具有双重身份的,如何被裹挟在历史的浪潮中。在不知不觉{i推动了历史的发展。
这样的故事设定,算了一个擦边球,萧逸臣在剧本中着力揭示的还是华人在美国真实的生活历程。一个稚嫩的青年,如何慢慢的被生活改变成一个心狠手辣的黑道枭首,之后又是如何在权力和**中找到自我救赎的道路。当他通过一系列
段登上了黑道顶峰的时候。自己得到的不是满足,而寂寞。他厌倦了罪恶和阴暗,所以他渴望走出阴·影。他千方百计的将自己见不得光的产业漂白,一心只想做一个本份的商人。
但是事与愿违,似乎从他踏入黑道的那一刻起,他就注定要一条路走到黑。他想要放手,但是他的对手却不愿意放过他。原本美满幸朝的家庭,毁于对手的疯狂报复,命运又一次将他拉入黑暗的深渊。为了惩治幕后凶手,他不得不重拾久违的黑道权力,再次化身黑道教父,与对手展开一场斗智斗勇的暗战。
主角出入于华尔街的各种高级酒会,明面上的身份光洋而令人羡慕;在背地里,他控制数量庞大妁黑社会产·业,谈笑间可以决定手下很多人的命运。两种身份的矛盾冲突体现了萧逸臣当初对故事的一个基本设定,人性就有如一枚硬币的正反两面,罪恶与善·艮、正义与邪恶、成功与失败在本质上都是一格的。人的一生就像在抛一枚硬币,你永远都只能得到其中的一面,而压制另外一面。
在全剧的最后,他终于战胜了对手。但是他也在无意中杀死了代表正义的检察官,那是已经死去的对手给他铍下的黄后一个词套。那位检察官临死前和主角的对话发生在一个教堂之中,主角离开的时候告诉将死的检察官:“如果可以选择的话,我只想做一个好人!”
他离去时萧索的身影和检察官视线中逐渐失去生命色彩的画面,被萧逸臣写成一个颇具象征意义的结尾。
导演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并不是第一个看到这个剧本的人,剧本完成之后萧逸臣首先想封是老穆。因为在这个人物的设定上,他多少有些参照了老穆的真实经历,尽管很多地方都是经过了艺术的加工,但萧逸臣还是坚持认为他写的就是老穆。
在看过萧逸臣的剧本之后,老穆只是徼笑着摇摇头,“我很喜欢里西的这个角色,因为他给人一种很真实的感觉,善与恶的争锋、人性的剖析都很深刻。我比他幸运,因为我还有,选择成为一个好人的机会
老穆的回答多少让·萧逸臣有些失望,但剧本到了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手上却是另一番境遇,用‘惊为天人)这样的词语形容他看过剧本之后的反应一点都不过分。上一次是萧逸臣跑到纳帕河谷请他出山。但这次接到剧本之后,他自己却主动跑到了洛杉矶,甚至不够萧逸臣助理的阻拦,直愣愣的闯进了萧逸臣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