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书童
“唉”众人有叹息的,有意犹未尽的,各自向书院外走去,书院的花园内也渐渐人去园空。
“赵小哥,明日要上早朝,四更时我坐马车来接你,”赵子文刚要准备离去,秦观就走到他耳边,悄悄道。
老皇帝平日都不爱上早朝的,赵子文思量半晌,便明白,新年的气氛已过,真正的战争明日即将展开,到底谁能夺嫡,还是个未知之数。
赵子文点点头,也没再说什么,拉着大小姐与夏萍的小手往书院的厢房走去,明日上早朝,不得不早点睡。
秦观与苏东坡看着赵子文的背影,神色严肃的久久没有说话,因为他们也知道,从明日开始就,大荆就要开始风起云涌,暗潮涌动了,也不知赵将军能不能一直这么出色下去。
“安儿,人都走了,还看个什么?”李格非打趣着李才女道。
“爹爹!”李才女立刻脸颊生晕,娇羞无限的娇嗔一句,转过娇躯,羞涩的躲开调笑她的爹爹。
“该死的赵子文,我一定要让你好看,”滔天怒吼,在花园内爆发出来。接着是一位少女气鼓鼓的踏着大步,恨恨的出学院门而去。
秦观与苏轼对视一眼后,终于忍不住笑意,哈哈大笑起来
金碧辉煌地太和殿,今日是寂静一片,两排的文武百官皆是严肃的可怕,老脸没有一丝笑容,让整个大殿显得有些阴森。
而此时赵子文依旧站在他的小角落里,不停的打着哈欠。这四更起床真不是人干的,也不知今日有什么重大的事,难道匈奴明天就来?应该不会这么快,匈奴千人军队骑马而来,起码还要半个月才能到。
“皇——上——驾——到——”一声尖利的长喝,惊醒了大殿中的文武百官。
“参见皇上!”大殿中众人纷纷磕倒在地,而赵子文站在角落,谁会转过身关注他,不跪也罢!
“都起来吧!”皇帝往龙椅上一坐,双手虚抬。威严喝道。
“谢皇上!”众人皆都起身位列两旁。皇帝虎目一扫殿中文武百官,微笑道:“匈奴使者,还有多少日才到?”
兵部尚书许大人连忙从安王一排中站出身来,抱拳道:“启禀皇上,匈奴使者应还有十天到邯郸!”
老皇帝点点头,龙袖一挥,示意许大人退下,接着又道:“诸位爱卿,有什么重要地事启奏吗?”
他语一毕,安王立刻从位置中站出。抱拳道:“皇上,臣弟有事启奏!”
老皇帝脸色略有不快,这安王什么货色,他当然知道,又不知要出什么馊主意,淡淡道:“王弟请讲!”
安王不紧不慢道:“皇上。大荆皇族的皇陵已多年未修筑。先祖的太庙中的佛像也是陈旧不堪,还望皇上能下旨将皇陵翻新,佛像重新镀金。
太庙位于大荆皇宫前广场的东北侧,是大荆历代皇帝祭奠祖先的家庙,占地三百多亩,整座太庙根据“敬天法”的传统礼制建造的,高大的佛像有好几座,若是全部翻新与镀金。这花费的数目可是大地惊人。
还真是个阴险家。看似是为大荆先祖,其实想挖空大荆的国库。让大荆无力与匈奴一战,也许还能从这大工程中捞一把,赵子文站在角落,却将这安王的话一字不漏的听进耳中,分明就想陷大荆于水深火热之中。
如今大荆国库本就是空虚,还要花费如此大的数目,简直就是搬石头砸自己的脚,老皇帝眼神飘忽不定,他若是拒绝,显然是对先祖的不敬,答应的话,到时对匈奴,国库无银两,这又该怎么办?
“皇上,皇陵破旧,佛像陈旧,难道你忍心,眼睁睁的看着皇家历代先祖安眠于此地吗?”安王演戏精湛,眼角泛着泪光,声泪俱下,让任何人听得都为之感触。
与安王对立的怀王,此时脸一阵青,一阵白,他也没想到这安王会出这么一个损招,他若是阻拦,也会被看做是个不孝子孙,只得咬着牙,没有出声。
秦观与苏轼等一批大人暗自恼恨,这安王地做的真够绝的,皇陵与太庙确实破旧,可如今大荆国力衰弱,哪有银子去翻新?
老皇帝浑浊的眸子冷光闪烁,刚才“深情”的表演更是逼的他无法拒绝,他注意到角落地赵子文,仿佛找到救星般地微微笑道:“夏文,你对此事作何看法?”
赵子文半靠在角落中,见老皇帝叫他,连忙上前抱拳道:“草民夏文参见皇上!”
老皇帝挥一挥龙袖道:“免礼,你说说对此事的看法吧。”
赵子文笑道:“草民认为,安王做法完全正确,皇陵历代先祖为我大荆做过贡献无数,我们理应如此!”
这一句让满座皆惊,秦观与苏轼瞪大眼睛相视一眼,苏轼忍不住在秦观耳边道:“赵将军怎么变糊涂呢?”
李格非也是打量着赵将军,非常不明白他为何突然站在安王一边,性格急躁的怀王气的老脸一白,恨不得冲上前去,揪住这书童的长衫,问个究竟。
安王眼中满是得意的笑容,这个损招还真是没人敢拒绝,安王党派的官员更是轻蔑的看着这书童,还真是个见风使舵地小人。
老皇帝眸子惊诧,却没有说什么,他不相信这赵将军会这么快就倒戈相向,也许他另有目地。
“皇上,重修皇陵事在必行,恳请皇上下旨,”安王突然跪下,向老皇帝哽咽道。
“恳请皇上下旨,”安王的官员瞬间都跪下,高呼道。
“不过”赵子文语调一转正色道:“若是为大荆先祖修皇陵而花费大量地银两,倒不如让我大荆历代皇帝名留千古,万古流芳!”
老皇帝听的心里一咯噔,浑浊的眸子顿时一亮,急急道:“夏文,你这是所说何意,快快说来!”
万古流芳,如此的造势,任何人听的人都一阵热血沸腾,而安王心中感觉不妙,似乎这书童有计策破他的阴谋,可他也猜不透这书童到底说的什么意思!
秦观与苏轼对视苦笑,看来这赵小哥又要语出惊人!
赵子文思量片刻,方才缓缓道:“匈奴能直驱我大荆腹地,就是因为我大荆北方无险要之地可守,草民恳请皇上,在北方修筑一片万里长城,以防御匈奴大军的进攻!”
万里长城!众人听的直冒金星,这声势大的吓人,不少官员嘴巴大张,都能塞进一个鸡蛋了。
大殿内寂静一片,这个伟大的梦想把他们脑门都是劈的楞了半天,老皇帝挥一挥龙袖,让赵子文继续说下去。
赵子文接着道:“草民的想法是,长城起山西边界处的偏关以西,东行经雁门关、平型诸关入河北,然后折向东北,经来源、房山、昌平诸县,直达居庸关,然后又由北而东,至怀柔的四海关、与”外边“长城相接,以紫荆关为中心,大致成南北走向,翻越巍巍群山,穿过茫茫草原,跨过浩瀚的沙漠,奔向苍茫的大海”
众人听着他的话,听的头晕目眩,这万里长城简直是个不可能实现的梦想,若是能建成当然是能让大荆皇帝名垂千古,万古流芳,可这个巨大的工程要耗掉多少银两?
老皇帝苦笑一声道:“夏文,你的设想非常好,可惜我大荆无力去实现”
安王与他党派的官员眼中满是嘲讽之色,这巨大的工程,根本不可能实现!
赵子文坚定的道:“长城工程巨大,可以算的上是一个奇迹,可我们有子子孙孙,有我华夏的千万子孙,生生不息,即使我们完不成这个奇迹,但总会有子孙能够实现这个奇迹,皇上乃是这个奇迹的发起者,不仅能为中原挡住匈奴创造有利条件,又能让世人惊叹长城的浩大,即使万年,所有人都会记住皇上的伟大功绩!”
朝中一片寂静,无人敢说话,几可听见针尖落地的声音。
连绵万里的长城仿佛在不久的将来呈现在眼前,文武百官都是听的一阵激动,若是他们作为发起者,华夏子孙肯定能永远记住大荆的功绩,而皇上更是能万古流芳!
第二百二十四章 诬陷
“好,好!”老皇帝双手一拍龙椅,倏地立起,脸泛潮红,大喝道:“即使在我有生之年,不能建起又如何,我就要做这个万里长城的发起者!”
安王党派知道阴谋落空,国库银两都拿去建万里长城,何谈修皇陵?他们脸色顿时一白,均是用眼角的余光,愤怒的盯着这该死的书童。
见皇帝决心已下,无人再敢反驳,安王看了赵子文一眼,又道:“皇上,眼下我大荆男丁稀少,从何处找男丁建筑长城?”
皇帝脸色顿时一沉,可见赵子文依旧面不改色,愁眉顿解,笑道:“王弟莫急,夏文有话未说完呢,夏文,朕观你春风满面,定是胸有成竹,你可有办法?”
老皇帝好像是我肚子里的蛔虫啊,他怎么知道我有办法?赵子文疑惑的往前看去,只见老皇帝满脸殷殷的笑容,笑着望着他。
赵子文轻跺几步,笑道:“如今大荆有数十万江南子弟兵,可惜都是文弱书生,战场上根本无法作战,不如让他们去建筑长城,就当是练兵吧,练完一批就转入战场,再让新兵来建长城,这样不仅能锻炼将士,提高军队的战力,而且还能建筑长城,如此一来,循环渐进,总有一天,连绵万里的长城总会耸立在我大荆的国土之上!”
文武一听就知道这事百分之百能成,劳动力由军队出,大荆就出点材料钱。不成才怪!
苏轼不禁赞叹道:“这赵将军真是个奇人,连忙万里的长城他也能想到,真是不拘泥陈规,善于思索!”
秦观微笑道:“的确如此,如今江南子弟们都是群文弱书生,皇上根本不敢轻易将他们派上战场,这赵将军地计谋不仅能锻炼这群文弱书生,又能建长城抵挡匈奴攻势,更是让我大荆名垂千古,这等好事。皇上非答应不可!”
李格非在二人身后轻声道:“今日听赵将军一言。胜过苦读十年圣贤书。”
这朝堂之上,自然不能大声喧哗,说说悄悄话已是最大的极限,三位大人说话声音压得极低。无人听的到。
“说的好,我大荆就要做这万里长城起始者。让后世都知道我大荆的功绩!”老皇帝激动的老脸通红。浑浊的眸子满是精光,高声道。
怀王也是颇为激动,万里长城定能让后世记住大荆的创举,更会关注大荆的青史,那么每一位大荆先祖都能名垂千古,万古流芳!作为皇族子孙的他怎能不兴奋?连忙道:“皇上英明!”
秦观与苏轼率领地大臣连忙齐齐跪下,大喊道:“皇上英明,万岁万岁万万岁!”安王强压着怒火。半天没出声。只得率他党派下地官员也跟着跪下喊老皇帝英明。
“那便这么定了。”皇帝微笑道:“火速拟谕旨,三日内派正在练兵的江南将士去北方修筑长城。由兵部尚书许爱卿监管。”
这皇帝老爷子这么快就答应呢?赵子文细细一想就明白这老皇帝的意思是,他只愿做个起始者,国库空虚,修筑长城的事急不来,让江南兵慢慢建筑,繁琐地长城留到后世者去建造,而他只是当这个奇迹的启发者,不过也足以让他名垂千古。
“微臣遵命!”安王党派地兵部尚书许大人见大局已定,根本没有办法去抗旨,只得苦着脸跪下听命。
这一招玩地漂亮,没想到老皇帝倒挺聪明的,正好趁机把这安王一党的兵部尚书派去北方,瓦解这安王在朝中的势力,赵子文忍不住心中偷笑道。
这兵部尚书许大人本来就是管理兵部的,大军的调遣当然由他策划,安王根本无从拒绝,脸色铁青的站在那,不过他心机深沉,铁青的脸色稍纵即逝,又是露出淡淡地笑容。
北方长城地建筑,无非就是将战国时期留下稀稀疏疏的长城连成一体,让他成为连绵不绝地形势,匈奴自然不漏洞可钻,不过战国留下的长城和康朝时期所建造的,也只是几座稀疏的长城,要建造万里长城,这条路肯定会艰难异常。
如今匈奴南下,只有几条必经之路,只要在他们的必经之路开始建造长城,将其练成一体,那么匈奴就很难攻的下,所以必须要在连绵的长城还未完全建好的情况下做好防守,让江南兵好早点完成艰难任务。
老皇帝浑浊的眸子满是兴奋之色,一反常态的没有委靡不振,扫视大殿下的文武百官道:“还有什么事情要启奏的吗?”
“皇上,臣弟还有事启奏,”刚刚退回去的安王又站出声来,向老皇帝抱拳道。
老皇帝立刻是眉头一皱,显然是担心这安兴又不知道有什么阴谋,皇帝眼中有几丝不耐烦的味道,冷冷道:“讲!”
安王不以为意,淡淡的道:“启奏皇上,臣弟要弹劾户部尚书严大人私吞国库银两!”
私吞库银?这一声如炸雷般让在场的文武百官惊诧不已,这个罪名要是成立,可是会满门抄斩的!这可不是小事,众人怎能不吃惊?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