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书童
起,曲线柔美的下颌竭力后仰,任凭赵子文亲吻着她的粉颈部
第二百五十五章 中书省
二人情动之时,都忘记这是赵府大厅,并非厢房,宝儿环顾四周,连忙急急道:“大哥,我们……去你的厢房吧……”
赵子文醒悟过来的,连忙将宝儿横腰抱起,向他的厢房走去。
二人在厢房的红木床上翻滚着,暖被将他们的身躯遮掩住,赵子文的手指滑过充满弹性的双乳后后,继续伸向宝儿平坦细腻的小腹。
宝儿黑色的长发散乱在红枕上,露出光滑白皙的美颈,赵子文温柔地吻着她的玉颈,宝儿的胸膛起伏的越来越剧烈,赵子文解开她的衣带,将宝儿的长裙向下褪到膝弯,红灯下,宝儿羞涩地捂住俏脸,热情却终于还是被赵子文的抚摸和亲吻撩起。
她用力搂住赵子文的头,扬起俏脸,娇艳的樱唇迎向赵子文,两人的嘴唇凑在一起互相吸吮。
“大哥,宝儿也想为你生个宝宝,”宝儿美眸看着大哥刚毅的脸庞,痴痴的道。
赵子文嘿嘿笑道:“生十个都没问题,大哥养得起!”
“大哥……”宝儿娇羞无比的扭着柳腰,酥胸摩擦着大哥结实的胸膛,轻轻的道。
一向温婉的宝儿今日却是妩媚的快滴出水来,真是个小妖精,赵子文更是火热的将宝儿揽入怀中,抚摸着她绸缎般光滑的肌肤。在激烈缠绵之中。宝儿地长裙已经被他褪下足踝,玉腿因为赵子文身体的阻隔而不得不分开,他品味着伊人的樱唇。极度膨胀地身体用力摩擦着她玉腿间的那点诱人娇嫩。
宝儿的娇躯变软,玉臀却用力抬高,对赵子文而言,等待他的已经是无法抗拒的诱人陷阱,他轻轻蠕动,在宝儿适应了他的动作之后,猛然全力一击。
宝儿失声发出一声娇呼,双臂搂住赵子文的身躯。娇躯向前,玉颈极度后仰,雪白的双峰在红灯下泛起性感而充满媚惑地光晕,她兴奋的剧烈喘息着,享受着赵子文充满深情的冲击。
小妮子咬住左手的手指,竭力控制的不要发出声音,然而她越来越急促的喘息声,还是暴露了此刻真实的感受。娇躯宛如像飘浮在半空之中,美眸之中充满了迷乱的情欲。
“大哥……”宝儿的声音颤抖,痴痴的叫道……
赵子文感受到她体内突然湿润地热力。他用力抱紧了宝儿,用尽全力的挤压着她诱人的娇躯,一股股滚烫的热流从身体内爆发而出
宝儿发出凄艳哀婉的呻吟,她的双手用力将赵子文的身体拉向她,两人用力相拥,久久不愿分开。
“大哥,我以后再也不要与你分开!”宝儿脸上的红潮还未褪去,美目盈盈的道,与大哥缠绵后,更感觉相思之苦是如此的难受!
赵子文看着如此痴情地小妮子。以后怎会忍心再抛下她?他的大手依旧抚弄着宝儿的两点相思豆,点点头道:“大哥以后绝对不离开你。”
“呜……”宝儿喉咙间发出呻吟,又是被大哥挑逗的娇躯滚烫,双手搂着大哥地脖子。更加的痴缠腻着大哥。
真是小别胜新婚,二人热情似火,简直可以用干柴烈火来形容,宝儿更是希望能为赵家开枝散叶,一夜的细语温柔,自不用言表……
数日后,不停放慢脚步的匈奴千人大军终于快要到邯郸了,最慢也两日之内就会抵达荆都。而老皇帝对此依旧不闻不问。不过不是他不想问,而是他身体一日不如一日。最近连早朝都不愿上,他又怎会知道?
赵子文这几日皆是在中书省所在的府院中办事,不是审核各地方官员递上来的奏章,就是听取朝廷各个部门的信息,忙的是天昏地暗,还好有宝儿这个可人儿每日服侍着他,才没有感觉太过疲惫。
中书省乃是为秉承君主意旨,掌管机要、发布政令地机构,在荆国,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同为中央行政总汇,由中书省决策,通过门下省审核,经皇帝御批,然后交尚书省执行,故赵子文每日都需要审核许多繁杂地事情。
中书省设立在一座山庄之中,里外都是有御林军严密看守,以防止荆国重要信息外露,而整座山庄转依山而建,山势水韵尽在其中,沿途嘉木成行,满是花树。清溪如带,蜿蜒于小山丛树之间,地上生满鲜花,两旁柳芽舒青,柔条毵毵,充满生意。
“赵大人,这是皇上拟的旨意,还请过目,”就在山庄内偌大地大厅内,数张案桌上,十多位官员在忙碌着,而只有赵子文翘着二郎腿,坐在红椅上呼呼大睡,只见一位侍郎怯弱的在他耳边轻声道。
赵子文缓缓睁开眸子,见尖嘴猴腮的侍郎站在眼前,手中端着金盘,里面放着一封已经拟好的圣旨。
在明朝以前,皇帝的圣旨还必须经过中书省(归宰相管理)同意,才能算正式生效,否则只能算中旨,官员可以拒绝执行,荆国也是这种模式,所以中书省可是一个老皇帝的命门。
以前是这苏太师代为掌管的,若不是苏太师掌管中书省,上回封赵子文宰相的圣旨又岂能奏效?
这老皇帝好几日都没有动静,似乎又是病的不清,赵子文也没去打搅老皇帝,所以王万贯的事也一直搁置在那,只好等到机会再向老皇帝说。
其实赵子文的权利并非想象中的那么大,要论青史以来势力最大的宰相,也只能属荆国第三位皇帝在位时的宰相,那时候大荆差点就让这宰相改国换姓,这位宰相在位时,直接控制朝政,举凡国事,必须经他批准方能实行,基本上架空这荆国第三位皇帝,使之君权受限,无法直接插手政务。
当初这位宰相可是呼风唤雨的主,可惜赵子文对这权势看的很淡,没有兴趣去弄这么大的权势,不过他想弄这么大的权势也是不能的。
如今中书省,有侍郎二人,舍人六人,主书四人,通事舍人十六人,其中势力安王与苏太师的各占一半,而怀王占一小半,达到暂时的平衡。
赵子文不紧不慢的接过侍郎手中的圣旨,打开一看,默默念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匈奴单于愿与大荆修秦晋之好,特此派使者前来朝贺朕大荆皇朝,并向安宁郡主提亲,朕念匈奴礼仪有加,特许将安宁郡主许配给匈奴单于,望大荆永世与匈奴处太平安康。”
当默念完最后一句,赵子文脑袋嗡嗡作响,这老皇帝真的愿意牺牲安宁郡主换这太平一时?为八皇子夺嫡而铺路?
此时的他内心很复杂,不知该说什么,如果将安宁郡主嫁给匈奴,对于他来说是最好不过的,因为暗处的人绝对会等待某个时候,将这件事作为威胁他的条件,而匈奴人思想比较开放,不会对不是处子的郡主耿耿于怀,所以安宁的远嫁其实是帮他消除潜在的威胁……
可是赵子文愿意吗,难道要眼睁睁的看着“血脉相连”的女人嫁给蛮夷而无动于衷?可项安宁早已恨他入骨,他如今也不知该如何决定,是解决这个暗处的威胁,还是救这个恨这个自己的女子?
“不能将安宁郡主远匈奴!”一位怀王的亲信舍人,愤怒的拍案而起道。
另一位侍郎怒视这位舍人道:“我同意皇上的旨意,能与匈奴结亲,暂时停止战争,安定民心,这是最好不过的!”
“我也赞同樊大人的看法,”站在赵子文身旁的侍郎,高声道。
这两位侍郎,一位是安王的亲信,一位是苏太师的亲信,如今二人站在统一战线,说不出的可笑。
安王与怀王对立多年,当然希望能报复这怀王,而苏太师是老皇帝的近臣,什么都听老皇帝的,两边势力相同的意见,也是在所难免。
顷刻间,大厅内吵成一团,赵子文对此已是见怪不怪了……
第二百五十六章 口谕
赵子文静静的看着这还未盖上玉玺印章的圣旨,思绪万千,久久没有说出一句话……
而大厅中力量悬殊的辩驳早已停止,苏太师与安王的势力站在统一战线,这势力最小的怀王党派,能与他们相抗争吗?
怀王的亲信官员,神色皆是黯然,他们虽然知道赵子文与怀王的关系还不错,可宰相大人并不能主导一切,他还是需要顾及到各位官员的意见,毕竟这宰相大人刚上任不久,也不能不顾众人意见,和各位大人闹翻脸。
“木已成舟呀,”怀王的亲信舍身人,颇为伤感的道。
赵子文身边的侍郎接着在他耳边道:“赵大人,既然多数大人同意,圣旨是否可以转交给皇上盖上玉玺?”
这玉玺一盖,圣旨就会变成一道死命令,任谁都不敢不听从,可想而知,这玉玺盖上去后的后果是什么,就像赵子文当初当宰相一般,玉玺一盖,任他安王的势力再大,也不敢反驳!
赵子文神色一凛,没有立刻回答,他对这小辣椒的郡主没有什么好感,甚至有几分讨厌,可赵子文并非无情无义的主,错误的发生那件事后,无论如何,他与小郡主总是有一股“血脉相连”的感觉,他怎么可能忍心小郡主远嫁蛮夷,去一个陌生的环境,更要嫁给一个从来不认识的匈奴单于……他咬咬牙。良久方才道:“不行,我不赞同!”
他地声音很洪亮,大厅中的中书省所属官员都为之一怔。他们脸上各个都是惊讶之色,苏太师党派官员惊讶他为何连皇上的话都敢不听,安王党派官员则是惊讶宰相大人为何不与他地手下官员达成一致?而怀王党派微微一楞后,顿时面露喜色,再怎么说,中书省乃是宰相管理,掌握中书省的生杀大权,也许这件事有挽回的余地
不过他们的想法马上就会被人破灭……
本以为赵大人是个见风使舵的主。没想到他拒绝的如此坚决,苏太师党派与安王党派同时面露忧色,这宰相大人要是坚决不同意,他们也不敢与他闹翻脸,谁叫中书省是由宰相管理,弄不好赵大人矛头就对准一个人,他们谁都不愿意当这出头鸟,同时皱着眉头在想其他办法。
赵子文露出狡黠的笑容,看着这些刚才叫嚣的官员,现在却是一副要死不活地样子。不由的心中乐道,这个宰相之位还真是挺管用的。
宰相大人身边的侍郎面不改色,仿佛早已是胸有成竹,他淡淡的道:“赵大人,皇上还有别的口谕——那就是此事不能由大人一人做主,由各位大人的意见为主!”
侍郎的话如同惊雷般在赵子文耳边炸响,让他全身一震,他怎么也没有想到老皇帝会玩这一招,不禁沉下脸来,老皇帝的这一招完全架空他宰相的权利。由各位大人地意见做主,也就是少数服从多数。
他刚才来中书省时,老皇帝就向中书省的各位官员规定,一切事物都由宰相大人最终决定。很明显是颇为信任赵宰相的,可如今老皇帝来这手,想必是老皇帝铁了心要嫁安宁郡主。
形势骤然变化,苏太师党派的大臣皆是面露喜色,安王党派更是乐的老脸快要笑开花,看着这赵大人,心中嘲笑道,如今有皇上的口谕。我看你还能怎么办?
“我赞同安宁郡主嫁给匈奴。换我大荆安宁!”安王的亲信侍郎立刻高声道。
“我还是赞同樊大人的意见,安宁郡主嫁匈奴单于。不仅能让我大荆能修养身息,又能安定民心!实乃好计策!”赵子文身边的侍郎,不顾他的存在,高声附和道。
“我也赞同……”
顷刻间,两派官员纷纷唱喏,高呼安宁郡主必须嫁给匈奴,而怀王地为数不多的官员的反对声早已被他们的声音所淹没,起不到丁点作用,无奈地他们气的老脸通红,各自都没有再出声。
若是等下这圣旨经过中书省,转交给老皇帝盖上玉玺,那么真的是木已成舟……
此时的赵子文,真的有点后悔当初不该和老皇帝说——不能将安宁郡主远嫁给匈奴,反对这门政治婚姻,不然老皇帝也不会留有后手,也不得不承认老皇帝的老谋深算。
他又想起项安宁绝望眸子和空洞洞的眼神,宛如一根毒刺直刺他的心脏,让他疼地说不出话来。
本是妙龄少女地小郡主,不仅被人算计,如今又要远嫁匈奴,两重打击也不知她能不能受的住。
中书省地大厅内,依旧议论纷纷,认为这份圣旨定然是要奏效的,还有的更说现在就该送往皇上那,让皇上盖上玉玺,明日就召告天下!
“赵大人,既然有皇上有口谕,那么这份圣旨,是不是明日就转交给安公公!”侍郎在赵子文耳边试探的问道。
“不如现在就交给安公公吧!”另一位侍郎阴险的笑道,要是安王知道怀王的宝贝郡主要远嫁匈奴,非高兴坏不可,嘿嘿……
有皇上的口谕在,加上两派官员纷纷赞同,而且赵子文根本没有亲信官员,即使依靠怀王的势力,无疑对他们也是捞痒痒,起不到任何作用。
难道真的要安宁远嫁匈奴?可我又能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