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侯争霸
说氖虑榫退忱沓烧铝耍绞焙蚰切┬】驼唬【坡プ匀徊辉谑悄烟猓刂屏司坡ィ驼痪偷扔诳刂屏苏龀刑斐悄诘某宰×椒矫妫苯佑跋煺鍪谐∩系氖卟耍甘臣鄹裾欠还飧瞿康淖匀徊荒芪馊说馈?br />
“这个自然是动心,不过薛掌柜这般说,却是让我们有些糊涂了,既然不是收购,那怎么个合作法子呢?”
薛明呵呵一笑道:“这个薛某自然有章程,两人且看看我提出的条件,在决定不迟。”薛明说着递上两张纸,分给两人,这纸张上的东西都是薛明从上头得来的,也就是搭伙,跟现代的股份制一般,薛明敏锐的看了两人的反应,当然重点还是胡掌柜的,因为这个老家伙脾气倔强,但在行内却颇有声望,只要拿下了他,余下的人自然不成问题。
“你真打算将吉庆楼的招牌菜拿出来!”胡掌柜有些不敢相信的道。
“恩,只要胡掌柜同意交换三成股子,并加入咱们的酒楼联盟,同进同退,吉庆楼日后出了什么招牌菜各位都能学到,同样各家要是有什么招牌,也可以拿出来共享,有钱大家赚。”
“这个让我在考虑考虑。”胡掌柜略显犹豫的道。
“胡掌柜想通了可随时找我。”
灵夏城,后宅,周紫晴等女围坐在土炕之上,一边逗弄着两个小家伙,一边聊着天,夏梓裳托着厚厚的账本对着周紫晴念着帐:“三月的从燕国累计换出金币五万六千枚,银币六十七万五千余枚,收回黄金三万四千两,白银一百一十万两,盈利二十一万两,从辽国累计换出金币八万二千枚,银币两百万枚,收回黄金十五万两,白银一百八十多万两,盈利四十余万两,从后金,李梁等地换出金币九万多枚,银币一百万枚,换回黄金五万多两,白银一百七十万两,盈利三十余万两,扣除各类分利,铸造费用,以及铸造节省盈余七十余万银币。按照我们的大致统计,灵夏银币的流通数额在燕国占据了三成以上的比例,银币,金币兑换两的交易在大幅增加,百姓对灵夏币已经有了很多的印象,根据我们在各地的商铺回报,很多百姓都比较喜欢用灵夏币来交易,在辽国占据了不超过两成的比例,辽国本身铸造的马蹄银仍然牢牢占据着市场,不过马蹄银铸造技术含量不高,而且差额最高能达到一钱多,携带也不方便,所以灵夏币目前也有一定的市场,不过还没有达到影响辽国的地步,至于后金,李梁,货币则十分的混乱,李梁发行的明通宝制造低劣,银两依旧使用剪碎银,所以咱们的灵夏币在后金,李梁市场最好,不过限于以往的制造速度和运输所以一直没有统一市场,不过随着两个新的钱币作坊投入使用,以及这回挖回大批的金银,咱们已经储备了一定的量,准备陆续投放在三地市场,加快灵夏币的流通。”
周紫晴听着夏梓裳说完,点了点头,道:“做的不错,不过金银的比例可以适当的放缓,接下来咱们要加强基础流通货币,也就是铜币的投放,铜币才是日常使用最平凡的货币,只要占据了铜币市场,咱们才可能控制住三地的经济。”
周紫晴话音未落,谭欣茹却插言道:“可是置换铜币根本就无利可图,甚至是亏本买卖,会不会有些得不偿失啊!”
周紫晴笑了笑,道:“铜币本身的价值就略高一些,按照现在的市场,一个灵夏币所耗用的铜大约要比一枚烽火铜币高上不少,一比一兑换自然是亏本的买卖,不过我们目前是培育市场阶段,随着咱们换回的铜币越多,在外面流通的灵夏铜币也越多,当老百姓,甚至的那些商人都更加认可灵夏铜币,灵夏钱成为市场消费的主流钱币的时候。我们就可以提高铜币的价格,比如两枚灵夏铜币兑换三个烽火钱币,甚至是一枚灵夏铜币兑换两枚烽火钱币,到时候兑换比例就由我们来控制,而我们兑换来的烽火铜币完全可以远航到其他地方去使用,而这其中将会有一个巨大的利润差,到时候我们是稳赚不赔,而随着我们的钱币在其他诸侯的地盘上流通,我灵夏的影响力自然而然的深入百姓的心中,潜移默化中,这些百姓对我灵夏也不会那么的排斥。而且控制了金融的好处远远不止这些。我们的每一个决定都会对对方的经济造成影响,而从在经济上同化对方。”
“听说内阁那边要推出新的政策,打算降低劳动力的薪金,并提高各种商业的税收,这个是不是真的啊!”一旁的白素问道。
“呵呵,你的耳朵可真够尖的,这个倒是确有其事,这主要是为了今后做打算,目前咱们灵夏人均月收入太高了,主要是因为当初劳动力严重匮乏,导致劳动力的薪金不断上涨,不过随着大隋纳入灵夏,人口突然增多,劳动力的问题自然缓解了下来,隋地一个百姓每月的收入不过两三钱银子,相差近十倍,所以降低薪金是肯定的,至于税收,提高也是正常的,因为之前为了鼓励商业发展,所以制定了低税收政策,以鼓励商业发展,不过随着灵夏逐渐走上正轨,商业也逐渐发展了起来,在维持这种低税收损害的只能是国家,所以提高各行业税金势在必行,虽然咱们商会的利润会下降许多,不过只是从这个兜里放在另一个兜里而已。”周紫晴笑着道。
第三百一十四章税收和户籍改革
安洛城攻防战落下帷幕,驻扎在安洛城内的二十五万兵马战死四万余人,重伤近万,轻伤者无数,不过此战之后,却是重创了日益强大的兽群,不过为了稳妥起见,夏羽之派出部分人马接收了安洛周围的州县,而紧挨着大明河的邺县等地则只派出斥候,安洛之战结束一天后,灵夏十二万兵马在公孙康,尚师徒以及韩擒虎三人的带领下,北上明州卫,取明州卫西面的齐州,叶州,庆州,角鹿县,潭州等州县。
自从法库城被玄兽大军攻占之后,明州卫就被断为东西两截,而接连失利也让明州卫的实力大损,只能固守东北数州偏远之地据城而守,而明州卫西面的各州县则是群龙无首,虽然仍有数万兵马支撑,却是一盘散沙,这种机会夏羽怎么可能会放过,三路大军分三路北上。
而夏羽则和杨林等一干众人南下上都郡,顺着晋水进入辽河,然后一路入夏湖,回到中夏城,在中夏城转坐马车,向灵夏城奔驰而去,三月的春风依旧带着一丝凉意,不过这条从中夏城通往灵夏城的数十里驰道上却是车如流水马如龙,放眼望去,满载着的马车队连成一排,马车夫不断的挥动着鞭子,赶着驽马前进。
夏羽靠在柔软的饿兽皮椅子上,身边是随身的侍从幽蓝,幽蓝穿着一身紧身的裙装,端坐在夏羽的身边,身上没有那种野蛮人身上的腥膻味道,反而有一股淡淡的芳草馨香,幽蓝手中捧着一厚沓从各地送来的折子,此时正简略的对夏羽说着。
二月下旬,赵云和冉闵带着各自招募到的数百手下拿着兵部下发的募兵令来到沐风郡,随后两人在薛仁贵的帮助下,快速的从十万燕军降兵中选拔出两万上过不少次战场的老兵填充到手下,驻扎在沐风郡,而薛仁贵也腾出手来带领主力前往商郡。
商郡西南的铜山连绵数百里,巍峨绵延,拥有大小山峰数百座,光是有记录的就有近百座,山中蕴含铁矿,铜矿以及煤矿等等矿藏,储量丰富,而在铜山周边也形成了一个个以资源开采为主的村寨,而以此还形成了灵夏第三大兵器作坊带,铜城,铜城位于铜山东二十里,从这里到四周的矿场不需要半日的时间,道路四通八达,可以说是商郡经济仅次于商城的城市。
就在安洛城血战进行的时候,铜城也爆发了几次小型的兽群暴动,不过规模都在万余左右,除了刚开始的时候,有几个矿村被屠外,损失并不大,不过铜山附近的矿场却都陷入了停产之中。
薛仁贵带着主力到来之后,对着铜山周边的山川进行了数次的清剿,杀了数十头低级奇兽,铜山边缘地带也算是安稳了下来,薛仁贵并没有带着军队进入大山去寻找神器,铜山的地形复杂多变,就算是十万大军进山,怕也有进无出,而为了防止兽群再次来袭,薛仁贵让人在各个矿场内修建一个小型的土堡,里面带有一个烽火台,土堡内存储大量的食物和水,一旦兽群来袭只要躲藏到土堡之中,并点燃烽火,从铜城就能看的一清二楚,半日之内就可以发出援兵,虽然这样要花费不少的钱财,但对于这些矿主来说,停产一天造成的损失可比造个土堡要高多了,总之西线无战事,到三月一直都很平静。
相比起西线的安静,东线却是四处起烽火,二月,在大金地界分别爆发了十余次大小战斗,其中东大营陈庆之与完颜兀术在岞山镇,祝镇,柳阳城接连爆发三次较大的战斗,陈庆之率领主力大军中猛攻岞山镇这个柳阳县的西南屏障,被阻岞山,连攻不克,后陈庆之以水军一部偏师从晋水北上,奇袭了柳阳,断去了完颜兀术的后方,兀术为了不被包了饺子,只能从岞山镇撤离,南下筑州,岞山镇克,灵夏拿下了柳阳县,随后,陈庆之没有大军南下奔袭筑州城,而是从岞山镇再次的退出,走克州,通州,突然从筑州的西面出现,拿下了重镇祝镇,威胁着后金的筑州和南面青州的中腹,完颜宗望只能抽调青州的驻兵前往青州西北要镇谢家堡驻扎,保证两州不失。
而南线,程咬金,秦叔宝则打下了中州和天兴府,并在图伦州西南与皇太极的兵马大战白水,双方互有胜负,僵持不下。
而在大金地界的两面进攻,成功的吸引了后金和大金残余力量的注意力,二月二十六,位于图诨水寨的浑河大营与大凌河水营战船合并一处,马不停蹄的杀向浑河和太子河两河交汇的地带,占领上面的一个不足两千的小镇,开始扩充码头,三十日,徐荣率领北大营兵马从陆路登陆后金最南面的州县乌禄,乌禄县本身就人口稀少,而且地带多丛林,发展十分缓慢,加上地理位置比较偏僻,所以只驻扎着不到五千人的两个后备甲喇,徐荣一日行进八十里,攻克乌禄县,并沿着太子河东岸北上,向着费拉阿城进发。
灵夏的军事行动还算是顺利,然而并非只有好消息,坏消息也不少,比如苏唐独立面对着努尔哈赤和李成梁两人的三十万兵马,兵力已经开始捉襟见肘,三月本身就是青黄不接的时候,加上苏唐又损失了北面三州,在两路军马的夹攻下,苏唐局势堪忧,不过夏羽此时却是无能无力,只希望苏唐能坚持坚持再坚持,等待灵夏打通太子河水路。
灵夏城内阁,一张巨大的紫檀圆桌上,由谢安向夏羽提交了灵夏最新的税收政策,从烽火元年开始,灵夏的税收都处于一种尴尬的境地,如果不是有每次大战之后劫掠而来的大批财物支撑,灵夏的财政早就已经破产不知道多少回了,收支严重的不平衡,低税收,商业过度膨胀,虽然百姓都很富有,但从某种意义上,灵夏并不富有。
烽火元年到烽火二年,灵夏从村到镇,领地只拥有数县之地,百业待兴,民生多艰,物质基础严重匮乏,百姓能吃饱肚子都算是幸福的,而为了激励百姓开荒种田,灵夏的政策基本上倒贴钱,提供耕牛农具,甚至提供部分免息的银两以鼓励报信垦荒,增加粮食的产量,而这个时候,除了一些特殊的行业外,基本上就只有最基础的人头税,以及低的可怜的田亩税,收上来的钱甚至还不够花出去的钱的几十分之一,全靠着战争中的掠夺维持。
烽火二年是很重要的一年,张居正的出现让灵夏迎来了第一次快速发展期,张居正提出的十令策在一定程度上确定了灵夏的税率,也就是十一税,按照田亩征收税金,并对不同的行业确定了一个基础的税率,这个税率按照不同的行业而有所不同,比如青楼,作为特殊行业征收高达50%的税金,而一些需要扶持的行业比如新兴的作坊大多只收取低于10%的货物税。
张居正的定下的低税政策,主要是为了促进灵夏农业,商业的发展,而这个也是夏羽点头的。
毕竟本来就穷的叮当响,就算收高税也赚不到什么钱,反而会抑制农业,商业发展,万事开头难,而经济更是如此,只要开了个好头,并向着良性循环起来,就会越滚越大,而如果上来就取重税,只会让领地一成不变,难以发展,步步维艰。
不过到了烽火四年,经过三年的发展,灵夏的领地在不断的扩充,农业和工商业等行业都欣欣向荣,蓬勃发展,已经形成了一个良好的产业链条,灵夏商人之富可谓是闻名三河各路诸侯,虽然这个时候灵夏的税收也有了长足的增长,但依旧是入不敷出,与花销相比,仍然差了远,尽管灵夏又得到了一笔新财,但随着灵夏逐步的入主黄金平原,辖下的领地将被扩?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257 258 259 260 261 262 263 264 265 266 267 268 269 270 271 272 273 274 275 276 277 278 279 280 281 282 283 284 285 286 287 288 289 290 291 292 293 294 295 296 297 298 299 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