旷世奇材
这小子什么时候变聪明的!赵启明被他这句话噎得哑口无言,看来人总是会在经验教训中不断成长的。
“好在昨天你走了之后,他终于答应我等考完大学再谈去香港的事。嘿嘿,这么看来出卖朋友还是有好处的!”陈致远接着补充了一句,笑得像只偷到鸡的狐狸。
“操你大爷!”赵启明怒不可遏地骂了一句,陈致远的口头禅他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学会的,看来还真是近墨者黑呀!
1991年是邮市开始升温的第二个年头,通过各种方式的信息传递,加入到这个行当中的投资者越来越多,资金力量的积蓄达到了高速发展的阶段。
也就是在这一年,上海的股票市场开始受到国人关注,假设当时的中国没有股票市场,邮市的火爆场面或许会提前展现出1997年攀上顶峰的风采。即便是这样,对于资金雄厚的内行来说,这里面的高额利润还是让他们爽到连做梦都会笑醒。
正如赵启明和李胖子等人的谈话中所分析的那样,市场的内在变化决定了投资走向。刚开始的时候,只是少部分手头有点钱的人收购保值性比较高的几个邮票,这里又要提到最具代表性的庚申猴,可以说庚申猴在邮票市场最初阶段起到的作用,类似于后来上海股市举足轻重的龙头股:四川长虹。
于是乎很多人都去购买发行量相对较少的早期邮票,这种自发性行为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明显,最终形成了强大的凝聚力。在市场强势力量的作用下,数量不多的早期邮票很快被推到了一个高峰,其价位高到让所有人都有点难以接受的程度。这时候,很多类似赵启明的聪明人找到了新的切入点,那就是价位相对较低的新邮票,尽管这也是一种自发行为,但却使邮票市场真正进入了炒作阶段。
陈法林还是当年文革时期大串联的时候来过一次上海,好在上海不是淮南那种麻雀小城,早已经有了出租汽车,要不然他还真摸不着局门路的邮票交易所在什么地方。
到了邮票市场,事先得到通知的刘光伟陪着他在里面逛了大半天,关于这位突然冒出来的陈先生的一切,奸商赵启明什么也没告诉刘光伟,只是把他称作:对咱们都有好处的人。
陈法林先是被这里熙熙攘攘的人群给感染了,香港恒生股市在牛市时期的热烈场面也不过如此。接下来他仔细观察了别人的交易流程,又了解了部分邮票的价格情况,由于是第一次接触邮票,在专业性的知识方面他眼前是一片漆黑。
刘光伟虽然不知道这位陈先生是干什么的,但电话里赵启明的语气让他感觉到来的是位有份量人物,见到陈法林本人之后,刘光伟更是肯定了自己的看法。暗想这位小赵同学真是古灵精怪,结交的人也不一般。尽管半天下来陈法林什么也没多说,但他对邮票的兴趣,让刘光伟认定这是赵启明找来的新投资者,心里对这个中学生的评价又提升了一个高度。
当天晚上,赵启明打电话过来询问行情,刘光伟就问起了关于陈先生的事,赵启明足足吊了他一天的胃口,这会儿觉得该透点底了,于是告诉他:这位陈先生给了自己八十万代为操作这次的生意。
蓄势待发 第三十八章全都套进来
刘光伟听了这话傻眼了,心里顿时变得酸溜溜的,操,这小子真他妈的有能耐,这么大的一条鱼也能让他给钓上来。今天没跟陈先生好好套套近乎,真是失策呀……!
刘光伟这边的酸劲儿还过去,赵启明就说出了自己的一个想法,听完他的话,刘光伟心里的醋意忽然间又全没了,放下电话之后咧着嘴傻笑了半天……
这是陈法林在生意场上第一次把自己的钱交给别人运作,而且对方还是个孩子,他不得不慎重。半天转下来,对陈法林来说虽然并没有什么收获,但赵启明对市场进行的分析在他心里的份量更重了。
敢于把两百万港币交给赵启明操作的主要原因,不仅仅是出于长远打算。在正确的投资方式下,钱是必须要赚的,但与其让自己并不了解的成年人来办,不如交给赵启明,虽然这孩子头脑很好,却不会像成年人那样包藏祸心。
只可惜他并不知道赵启明骨子里是个什么样的人,在这一点上完全高估了他的人品。
剩下的时间陈法林在上海的一家银行开了账号,将第一百七十多万人民币转进了户头,这样免去了赵启明在今后操作过程中提款的麻烦。那时候中国的银行业远不如现在这么建全,七七八八的手续弄了几个小时才办妥,搞定这件事之后,他就赶回了淮南,把这本存有第一百多万现金的存折和便于存取的长城信用卡当面交给了赵启明,还跟他签了个象征性的合约。
看着存折上填的那个数字,赵启明的手里全是汗水:“陈叔叔,你真的敢把这么多钱交给我来办这事?”
陈法林笑道:“你陈叔叔不是傻子?放心干吧,我可等着你帮我挣钱呢!”
“成!我不会让您失失望的!”赵启明小心翼翼地把存折放在书包里收好,想想不放心,又把它贴身放在了身上。
“我前几天买了辆汽车,还请了位司机,这里交通太不方便了,只要你需要,随时可以调用。”陈法林看着这个谨慎的孩子,想起了当年自己离开大陆的时候,一路上手里捏着几张十块的人民币,也是不知藏哪才安全。
“那可太好了,我真怕坐火车,又慢又不安全。”赵启明听到这个消息,更高兴了。有钱就是好呀!很多难办的事情有了钱之后就简单多了。那年头有私家车可是普通家庭想都不敢想的事,对于一个中学生来说,更是跟梦一样,但书里的真知卓识使赵启明并不像同龄人那样有着幼稚的虚荣心,有辆车可以提高办事效率却是他非常重视的。
接下来的几天里,赵启明每天都给上海的张志诚和刘光伟打电话,《夜宴图》一天一个价,但涨幅不大,到本周的星期五,三天里从原先的十七块一版,涨到了十七块五。为了不在收购战初期阶段造成太大的影响,张志诚联系了不少客户,同时向他们收购好几种新票。他向每个客户买进的邮票品种都不一样,但其中肯定包括《夜宴图》,其它掩人耳目的几个品种随后就平价出手了。
这个做法是赵启明在收购开始之前故意提醒张志诚的,虽然他知道对方肯定能想到应该怎么干,但由自己主动提出来,能显得他赵启明也不是白长了个脑袋,这么做让大家相互之间的信任度更高。
朋友之间不在乎谁比谁聪明,但在有着共同利益的生意上,最好大家做事的时候都精明一点,赵启明非常清楚该在什么时候表现自己。
这几天把李胖子累得像条到处撵兔子的狗,身上的肥肉都少了几斤,他在四天之内转战合肥、蚌埠、六安、淮北四个皖北城市,战绩颇佳。星期六回来之后,赵启明按约定的时间去了他家,两人统计了一下具体的数字:此战共消耗十三万四千多块,收获是七千两百多版,外带几百套散票,算下来版票的收购均价是16块8毛,散票3块9。算完了账,赵启明一脸天真,对李胖子笑道:“哈哈,胖叔这次的收获不小呀!”
李胖子一巴掌拍在赵启明的脑袋上,故作生气的骂道:“你小子倒好,把咱们全推出去当苦力,自己在家里享清福,我算是上了你的贼船了!”
“天大的冤枉呀!我这可是为您着想,您这年纪,应该出去多走动走动,一边挣钱一边锻炼身体,多好啊!再说,我在家也没闲着,为了帮大家挣钱,我这件事上做出了让你想象不到的贡献,你猜怎么着……?”他摸了摸脑袋,眨着眼睛卖起了关子。
李胖子星期二就出去了,其间只回过一次家,不知道这家伙这几天又干出了什么惊人之举,伸手又要拍他的后脑勺:“奶奶的,在老子面前耍宝。快说!”
赵启明闪到一边,笑道:“我找了个有钱人加了进来,他给了我第一百万,让我用这笔钱炒邮票!”他把钱打了个半价,大笔资金投入的事必须要让大家都知道,以起到鼓舞士气的作用,不仅如此,他还把这笔钱在操作上做了分配,除了刘光伟,他还准备让李胖子也尝点甜头。
李胖子挥出去的手定格在空中,眼珠子都要掉下来了:“你说什么?一……第一百万,给你?……你不是生病了吧?”他上上下下打量了赵启明一番,这小子面色红润神采奕奕,不像是有啥毛病的人呀?
赵启明咧着嘴笑道:“真的呀!不过我只是代劳,投资方答应给我两成的利润做回报,嘿嘿,不错吧?!”
李胖子挥出去的手定格在空中,眼珠子都要掉下来了:“你说什么?一……第一百万,给你?……你不是生病了吧?”他上上下下打量了赵启明一番,这小子面色红润神采奕奕,不像是有啥毛病的人呀?
赵启明咧着嘴笑道:“真的呀!不过我只是代劳,投资方答应给我两成的利润做回报,嘿嘿,不错吧?!”
李胖子自叹不如,第一百万的本钱,就算只能翻一倍,两成也有二十万块的好处费,更何况到时候肯定不止这个数。真不知道这小家伙是怎么找到人愿意投资者给他的,搞得跟神化传说似的,他摇了摇头道:“小子,真有你的……”
他话还没说完,就被赵启明打断了:“胖叔,回头大家问起,你就说这笔钱是你的,我年纪太小,这种事说出去,太不方便。等买卖干完之后,我分了钱,再给你两成。”
李胖子一听这话,心花怒放,却假模假样的摇头道:“这怎么好意思……”
“没什么的,咱们这么熟,再说您以前又经常照顾我,我捞到好处怎么着也不能亏待您呀!”赵启明脸上一本正经,说得跟真的似的。
李胖子屁颠屁颠地咧着嘴,这下他是心满意足了。
直觉告诉赵启明,为了让这次的投资不出现任何人为的失误,必须要对李胖子和刘光伟加以充分利用,而且还不能让大家有贰心。陈致远的爸爸这么相信自己,把这笔巨额资金交给自己运作,哪怕出现一丁点差错,那就不是对不起人的事了,以后也别再想让他再往自己身上投资了,第一次合作,一定要把所有可能出现问题的不良因素都考虑进去。
拿到钱的时候赵启明就觉得不妥,这可是将近两百万呀,而且回头操作起来不可能瞒得过李胖子和刘光伟等人。中国不少人经常会生这么一种病:宁可自己不挣钱,也不愿意别人比自己挣得多出几倍来,这就叫红眼病……
眼下这么一分配,大家皆大欢喜,这个危险就解除了,起启明并不担心他们会起歹意,反正任何人用钱都是从他支出去的,收来的票也是放在张志诚的保险箱里,而且自己回头会亲临前线。至于张志诚倒不用考虑进来,人家的本钱本来就不少,红眼病是不会有的,赵启明之所以相信他,是因为回头为了这事情他要去上海跟大家签个合作协议。
“我在咱们邮市另外找了一个人,他去安庆、芜湖、马鞍山一带收票去了。你猜猜这人是谁?”李胖子笑眯眯的问道。
“谁?总不会是……”赵启明见他问得出此没水平,马上想起一个人来。
“呵呵……,是黄大牙!这家伙成天就想着发财,没等我把主意刚说完他就跑了。不过看他那样子,肯定没打算跟咱们一起干。”李胖子说道。他这时候的态度和语气一点都不像是在跟一个能当自己儿子的人说话,这就达到了赵启明预期的效果,他就是要让这些年长的人真心实意地佩服自己,不把自己当成个毛孩子看待。
“那种人,一辈子发不了财,顶多也就是饿不死。胖叔,这些天你辛苦了,走,我请你吃饭!明天咱们一起去上海。”赵启明把一切能想到的手段在李胖子和刘光伟身上,用得是淋漓尽致。
与此同时,赵启明的父母这时候正在家里接待着陈法林,对方买了一些礼物,说是专程来感谢他们的,搞得赵爸赵妈莫名其妙,听了原委才笑着跟陈法林聊了起来。原来陈法林说自己儿子自从跟赵启明交上朋友之后,有了很大的改观,从一个坏孩子变成了爱学习的好孩子,这会儿正和赵启明在自己家里做作业呢……
不用说这也是赵启明的主意,为了便于今后的操作,必须要有人把父母那边搞定,不然做起事来束手束脚的。
陈法林虽然不主张用这种欺骗行为替赵启明掩饰,但一时也想不出别的办法,只好这么干了。事后他规劝赵启明还是要继续读书,这小子表面上非常诚恳的接受了陈法林的意见,转脸就把这事给忘了。
星期天一早,赵启明就借口去陈致远家学习,拿起书本就跑了,和李胖子、陈致远三人坐着车去了上海。让陈?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