旷世奇材
赵启明心里有些不高兴了,这小丫头总不至于现在还想着那个家伙吧!?他面无表情地侧过脸去答道:“没什么,闲得无聊去找个人聊天。这种小事眼下也归你管?”
胡雪怡站了起来,看得出表情有些激动:“没那闲工夫!不过我提醒你:别以为自己会挣钱就有多了不起!”说完这句话,她扔下赵启明头也不回地走出了教室。
“操他大爷!”赵启明心头一股无名火起,没等胡雪怡走出门就“咣”的一脚踹翻了面前的课桌,文具书本掉了一地,把几个同学吓了一跳,同时把目光转了过来。
赵启明是真的生气了,这还是他第一次跟班里的同学发火。
一飞冲天 第四十三章 风云再起
赵启明昨天去一中的消息,肖静告诉胡雪怡的,本来没什么大事,更何况肖静知道赵启明不会把刘刚怎么样。其实这也是出于她的一番好意,肖静想让胡雪怡知道赵启明是非常重视她的,可惜是好心办了坏事。
那个刘刚当初因为想好好学习,才和胡雪怡分手的,这事在她心里一直有阴影,赵启明这次的做法让她感到非常难堪。其实自从初吻事件之后,那件让人心痛的往事对胡雪怡来说就算是过去了,虽然她态度上始终不接受赵启明,实际上心思已经全放在了这家伙身上了,只是赵启明一个多星期没搭理她,让她很不开心。
可赵启明这么一来,又勾起了她不愉快的回忆,这种不理睬别人感受擅作主张的行为,让胡雪怡很生气。
两个年青人之间的感情,经常会搞出这种让人恼火的事来,主要还是因为缺乏沟通引起的,小孩子过家家,各想各的,误会自然就不少。
赵启明当时唯一的想法就是要把那个嚼舌头的家伙给揪出来,暴打一顿!可第二天肖静主动找到他,说明了其中的缘由,他连一点脾气都没了:唉……,无论如何肖静的出发点是好的呀。
怒发冲冠的赵启明不知道自己在跟谁呕气,虽然胡雪怡最后说的那句话让他极为不爽,但他气的并不是这事。就在这时,口袋里刚花了两千多块买的摩托罗拉BP机震了起来,这年头普通人很少愿意花钱这东西,买了也没啥用处。赵启明不敢太张扬,走到僻静的地方看了看号码,是李胖子的电话。
“小赵,有空过来一趟吗?上海那边有消息来,刘光伟想跟咱们合伙再干一票,过来咱们合计合计……”李胖子在电话那边的声音显得有点着急,跟丢了钱似的。
刚回来才两天呀!这几个家伙还真够贪的……,赵启明笑了笑,自己又何尝不是?
刘光伟请了个长期病假,一直泡在上海和张志诚一起观察着市场动态,这次两个家伙研究了两天,看中了1990年6月20号发行的那枚《秦始皇陵铜车马》小型张,发行量为962万枚,面值5元,目前市场价为8块。
赵启明在电话里听完张志诚的这个建议,脑子急速转动着:“张哥,过半小时给你电话,我和胖叔再商量商量。”挂上电话,他拿起了《1991年邮票价目表》,仔细翻了起来。
这次炒小型张的主意不错,小票收起来费事,整版的和散票在价格还有区别,收购的量一大,光是算账就累得头晕眼花。而且还不容易保存,每一版都是几大张纸,摞在一起弄不好就会压伤了票面。小型张就不同了,一盒第一百枚,整盒的外面都有邮票出厂时盖的章,收购的时候如果是没开过封的,连数都不用数,票面也比版票小得多,一般只有巴掌大的一枚。
可《秦始皇陵铜车马》这个品种,赵启明不看好。1989年之后几年里发行的小型张,只是面值就比过去高了一倍,原先面值最多3块,一般是2块钱,可打那年之后全是5块钱以上。
不仅如此,发行量也翻了近一倍,都在1000万以上,少说也有900多万。别的不说,光看面值就不值得炒,基价高了点,影响最终的利润,5块钱面值翻到8倍已经是40块一枚了,新票、量大、面值高,这三个因素决定了它们不可能有多大前景。
赵启明翻着价目表里近几年发行的小型张,前几年发行的价位都比较高了,从1985年到1990年,按发行年份排下来,一共是12枚,依次为:《梅花》2元、《熊猫》3元、《白鹤》2元、《木兰花》2元、《壁画》第一组2元、《曾侯乙编钟》3元、《水浒》第一组2元、《兰花》2元、《三国演义》第一组2元、《马王堆帛画》5元、《杭州西湖》5元、《秦始皇陵铜车马》5元。
把这12枚小型张包括它们的发行量一一列在纸上,赵启明和李胖子又确定了一下每枚目前的市场价,记在上面。
后面三枚5元面值的不在考虑之列,前几枚里,《梅花》的市价已经是60块左右,基价如此之高,就自己这几个人的这点资金,想也别想;《熊猫》作为国宝,发行的量太大,炒起来估计没多少跟着煽风点火的人,少了那帮跟风的家伙凑热闹,价钱就别想上到高位;《壁画》、《水浒》、《三国》这三枚都是按组发行的,有后续的第二、第三组撑腰,这三枚作为第一组的小型张,价位全跳上了50块以上,也是不能碰。
最后还剩下《白鹤》、《木兰花》、《编钟》、《兰花》四枚,市价都在15块钱左右,《白鹤》最低,市场价10块。
赵启明把其它的用笔全划掉,抬头向李胖子问道:“胖叔,你觉得这四枚咱们挑哪个玩?”
坐在旁边的李胖子一直在看赵启明手里的笔,每划掉一枚,他的脑子里跟着赵启明的思路在转,最终筛选出的这四枚,李胖子也觉得比较合适,其中的道理当然是不言自明的。
赵启明的那张纸上这样写到:《白鹤》——面值2元,发行量508万枚,市场价10块,1986年5月22日发行;《木兰花》——面值2元,发行量420万枚,市场价14块,1986年9月23日发行;《曾侯乙编钟》——面值3元,发行量396万枚,市场价12块,1987年12月10日发行;《兰花》——面值2元,发行量466万枚,市场价16块,1988年12月25日发行。
李胖子看了半天,他也觉得为难,看起来价位都差不多,想了一会儿,他缓缓说道:“比较起来《白鹤》发行的最早,可发行量最大,价格也最便宜,肯定不大受欢迎;《编钟》量虽然最小,但根据面值计算,涨幅也是最小的。我看咱们还是从这两枚跟花有关系的下手吧……”
他还没说完赵启明就笑了起来:“胖叔你真是我的知己呀!我还有一个看法,题材很重要,您发现没有,凡是跟花有关的价格涨幅都比较大,发行量的重要性却放在其次。比如说1979年发行的《云南山茶花》、1980年的《荷花》,再加上《梅花》,眼下涨得都很高。”
李胖子点了点头,提出了最后一个问题:“没错,不过这两个里面咱们选哪个好呢?”这种筛选极具专业性,尤其是对市场信息的综合分析能力要求很高,因为钱一旦投下去就意味着风险随之而来,即使在邮票旺市的情况下,也仍然是这样。
不过谋划到这一步,他们两个心里总算是有底了,李胖子不禁在心里暗骂刘光伟和张志诚,这两个家伙居然还没赵启明看得明白,几年的邮票真他妈白玩了。
其实这也不能全怪刘、张二人,越是在市场里不停地打探行情,就越容易被变化中的价格所迷惑,反而是李胖子和赵启明两人在不受任何干扰的情况下,能够做出更准确的判断。
赵启明考虑了几秒钟给出了结论:“要我说呀……,我选《兰花》!”
一飞冲天 第四十四章 爸爸的朋友
李胖子见他回答的如此肯定,疑惑的问道:“为什么?”
赵启明解释道:“因为它虽然发行量大了点,发行年份也晚了点,但眼下的市场价却比《木兰花》高了2块钱。这只能说明一个原因:《兰花》比《木兰花》更受人关注……”奸商说到这里停住了,眨眨眼睛,抿着嘴笑了起来。
李胖子被他这么一点,心中顿时透亮,大笑两声补充道:“哈哈!没错!这样到时候跟进的人就会更多,咱们炒起来也会更容易,价钱翻得就会更高!”
如果把李胖子关在家里让他自己分析,并非就整不出这个结果来,可赵启明上次的优异表现,使他对自己的想法不确定起来,人要是学会了尊从比自己更高明的人,往往会不愿意再动脑子,这跟对方的年纪倒没多大关系。
两人商量出这个结果之后,马上通知了上海的张志诚和刘光伟,李胖子在电话里把刚才商讨的过程大致向他们说了一遍,赵启明一看上学的时间快到了,冲着打电话的李胖子打了个招呼:“我那边的朋友这次投200万。让他们俩这次把收购的时间拖久点,动作一定要轻,遇到量大的卖家千万不能一次吃进,免得刚动手就让别人闻出味来。”说完他转身走了。
李胖子点了点头,向走出门的赵启明摆了摆手,嘴里把他的如实话转告给接电话的刘光伟,刘光伟听完之后连声答应下来。
有了第一次的经验,这次操作算是轻车熟路了,赵启明在回学校的路上还想到一个问题。市场不可能持续火爆,趁着现在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资金要在邮市里不停地运转,在这次《兰花》的后期抛售阶段,后续品种的收购就要紧接着进行,这样不会耽误挣钱的时间。
这星期天看来还是要亲自去一趟上海,看看市场上有什么新的动向。其实赵启明是对他们两人不放心,钱的事倒还好说,主要是这次炒作对象的发行量不够大,万一不小心露出了什么痕迹来,到时候只怕是有钱都收不着货。
晚上他又跟着陈致远去了他家,把这次的炒作计划大致跟陈法林聊了一下,陈法林笑着说道:“钱就放在你那,想怎么干随便你,我不插手。如果不够的话,我可以再拿点出来……”
赵启明连忙说道:“足够了!我现在怕的是用不掉。”
陈法林拍了拍他的肩膀:“好。什么时候用车,打司机的寻呼机就行了。对了,学习也不能耽误呀!”
赵启明听了这话满脸堆笑,心里暗想:只要有钱挣,还学习个屁呀。
傍晚的时候回到家,刚打开客厅门就听见父母在他们的卧室里争吵,声音不大,但赵启明听得一清二楚。
母亲说:“……反正我是坚决不同意!杨君筱现在有案子在身上,咱们怎么能随便收留他……”
父亲的声音强硬地打断道:“在北大荒他救过我的命……这次是被人陷害,我不帮他谁帮他!?做人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他的语气不容置疑。
母亲带着哀求的语气说道:“老赵,你也要为这个家、为了启明的将来想想,万一要是出了什么事,你让我们……”
父亲长叹道:“那你说咋办?他已经从蚌埠下了火车正赶过来,我总不能不管吧……!”
赵启明听了几句大概是明白了,他的记忆中,这位叫杨君筱的人几年前来过家里,跟父亲交往多年,家是黑龙江的。这次好像是因为什么事被人诬告,而且公安局正派人要抓捕他,这才逃到了安徽,今天就会到自己家,说是最近在这里避几天。
他故意把客厅的门弄响,里面立刻没了声音,母亲打开门走了出来,表情漠然,父亲也跟了出来,两个人装作什么事也没发生过,然而脸上的表情却出卖了他们。赵启明径直走到自己房间,把书包扔在床上,大嚷一声:“妈!我饿了!”大人的事不归他管,这家伙乐得装糊涂。
夜里,赵启明在正在梦里开心无比地挣钱,忽然被客厅里的动静吵醒了,迷迷糊糊之中,他想起晚上的事,估计是老爸的朋友来了,翻了个身又接着睡。可刚睡着,就被老爸给拽了起来:“醒醒,启明!醒醒……”
赵启明揉了揉眼睛,打了个哈欠,一副睡眼惺忪的样子,嘟囔了一句:“这么晚,捣什么乱哪……!”
老爸轻声说道:“到外面睡吧,让杨叔叔睡这里。客厅的床我给你铺好了……”赵启明极不情愿地从温暖的被窝里爬了起来,连声打着哈欠,抱着被子走到了客厅,沙发临时铺成的床在等着他,迷蒙之中,他看见一个跟自己老爸年纪差不多大的中年人,拿着毛巾从卫生间里出来,冲他笑了笑……
第二天早晨,赵启明回房间拿书包,半夜里来的杨叔叔还没起床,他向床上扫了一眼。只见他皮肤比较黑,一脸倦容,显得有些干瘦,脸上楞角分明,头发也很硬,虽然看年纪也有四十好几了,但总的来说比自己老爸有男子汉的魅力。
杨君筱听见动静醒了,刚睁开眼睛就看见赵启明站在写字台前,脸上露出亲切的笑容:“明明早呀!几年没见咋都长这么大了?昨天夜里把你给坑苦了吧?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