旷世奇材
少回去打理。可这才几个月,怎么转眼就成了别人的了?
“香港的那些生意,我不在的时候一向是交给另外两个人负责的,他们一个是负责财务的主管,一个是负责生产销售的主管。这两个人趁我回大陆办厂,和另一个公司里应外合,把我给坑了。不仅如此,他们还做了不少假账,把外面欠的很多材料款都栽到了我头上。”陈法林向他们两人简单地说了这件事,表情无比沉痛。那可是他十几年来的心血,突然间就化为了乌有,这让陈法林几乎难以承受这种致命的打击。
陈致远脑门上的青筋暴起,站起来瞪着眼睛骂道:“居然有这种事!我砍了他们这些狗娘养的!”
赵启明听了这事心里也恨极了,眼睛眯成了一条线,牙咬得格格响。陈法林是他最敬重的人,在他心目中的地位和父亲差不多,出了这种事让赵启明感同身受。
一飞冲天 第一百一十章 卑鄙的阴谋
“冷静一点!你年纪也不小了,总这么冲动怎么行!”张廷冲陈致远摆了摆手,示意他坐下。
陈致远喘着粗气坐了下来,赵启明也深吸了口气努力让自己的心情恢复平静:“陈叔叔,这事通过法律途径有办法解决吗?”
陈法林苦笑着摇了摇头:“没办法。这是个蓄谋已久的阴谋,基本上很难找出证据告倒他们,从法律角度上讲,我是由于自己经营不善被迫转让公司的,转让手续一切齐全。这事也怪我,太相信这两个人了,回安徽之前我为了把这边的事情办好,将公司大部分权力交了出去。没想到他们跟着我干了十年,竟然会在这时候出卖我……”
他所说的大部分权力,是指除了资金调用和投资以外的所有管理权。虽然陈法林在走之前做了一些预防措施,而且他们每个月也会把相关的报表传给陈法林。但这两个人掌管着公司的要害部门,对内部运营了如指掌,在联手做了几个月的准备之后,还是把陈法林给害了。
陈法林的重大失误在于,他担心的只是其中某一个人会出问题,万万没想到这两个家伙会合起伙来坑自己。智者千虑必有一失,他现在后悔也来不及了。
“他们栽赃给您的欠款大概有多少?”赵启明心里想的是尽快解决这个燃眉之急,据他所了解的知识,既然公司因为经营不善转让给了别人,这和申请破产保护就是两回事,欠款要在限期内还清,否则会被告上法庭。
“一共是430万。其中有220万要在这个月底之前给付,其余的今年12月31日之前付清。”提到这些令人痛心的数字,陈法林难受得几乎要支持不住了。
这些钱还只是小数目,他在香港的工厂和公司总资产至少价值四千万港币,眼睁睁的变成了别人的囊中之物,这口冤气换了谁也咽不下去。况且国内的药厂和公司才刚起步,连投资的款项都处于短缺状态,还有不少资金压在股市,根本没办法在短期之内还清这笔欠款。
张廷安慰他道:“你也不用着急,事情既然出了,大家一起想办法。我看还是先把即将到期的那笔钱付清,还有两个月的缓冲时间解决余下的那笔钱。”说着他看了看赵启明。
“张总说的对。陈叔叔你尽量放宽心,钱的问题事小,身体事大,渡过这个难关,咱们总有机会跟那两个家伙算账。”赵启明想到了刘光伟,天底下这种没良心的人咋就这么多呢?
陈致远越想越难过,站起来走到陈法林的身旁:“爸,有没有钱无所谓,我和妈这些年早就穷惯了,咱们一家人好不容易才团聚,你一定要保重身体啊!”看到父亲憔悴的面孔,他的心里一阵酸楚。
此刻的陈致远忽然感觉到父亲对自己的重要性,也品味到了他这些年在外面奔波的辛劳,一时间感慨万千,摸着父亲略显斑白的鬓角,忍不住流下两行热泪。
他这句话充满了儿子对父亲的亲情,让陈法林听了无比激动,这还是陈致远第一次喊自己爸爸。
陈法林知道儿子对自己没有尽到做父亲的责任始终耿耿于怀,所以大半年以来他什么也没说,然而心里却一直在盼着这一天。对他来说儿子从内心深处接受自己,这比什么都重要,相比之下,荣华富贵又算得了什么?
“好儿子,爸爸没事的。你能这么懂事我……我已经知足了!”陈法林哽咽着,泪水在眼眶里打着转,他拍了拍陈致远的肩膀,拉他坐在自己身边。
赵启明和张廷见到此情此景,由衷的为他们父子俩感到高兴,就连陈法林被骗带给大家的阴霾在真挚的亲情之中也显得无足轻重了。
“我觉得张总的意见很好,还是先把欠款还上一部分再说,大家别忘了股市里还有个吴伟良在等着给咱们送钱呢!”赵启明笑着说道。
张廷的脸上也露出了微笑:“老陈,你暂时别把这些事放在心上,先把内地这边发展好,回头再打回香港,让他们全都扑街!”他和赵启明一唱一和,说得意气风发,让大家的心情全都为之一振。
听到这句话,赵启明脑子闪出一个主意来:“陈叔叔,您的公司在香港上市了吗?”
“没有。去年张总帮我办过这事,第一次审核的时候公司规模不够,香港证监会没有批准。我原打算过了今年把怀圣堂并入香港公司再去申请上市,但现在……”陈法林说着叹了口气。
赵启明劝慰道:“这事不能只看坏的一面。幸亏你没来得及这么办,要不然连怀圣堂都成别人的了。”他接着转脸问张廷:“张总,我记得你说内地的公司也能申请在香港上市,程序上复杂吗?”
张廷不知道这小子又在想什么鬼主意:“理论上香港证券市场不排斥任何国家和地区的公司在香港上市,只不过内地还没有公司申报过,估计审查过程会的更严格。你不是打算拿怀圣堂去香港申请上市吧?基本要求至少要经营三年以上的企业才够资格申请,可我们公司成立连一年都不到,这事不太可能。”
“嘿嘿!规矩是死的,人可是活的呀!现在的关键问题是咱们手里没钱,等收拾了吴伟良就好办了。”赵启明奸笑两声闭口不语了,把几个人说的云里雾里地看不见太阳。
几个人随后一起去吃了个饭,陈法林的遭遇无论如何对大家来说都是一个打击,以至于陈致远很长时间都没再提起魏含嫣,平时除了认真上课以外就呆在宿舍里看书。
连赵启明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不过他还是庆幸自己遇到陈法林、张廷这样的人。在商界里混了这段时间,他自己被刘光伟骗过,连陈法林相处了十来年的人都会背信弃义,可见想找到值得依赖的合作伙伴绝不是件容易的事。
一飞冲天 第一百一十一章 事出有因
陈法林第二天回了淮南,天大的事也没有把握住怀圣堂的生产经营重要,这是他东山再起的唯一希望。对于香港的遭遇他当时只说了个大概,赵启明总觉得以陈法林的精明,不可能这么简单就被人给坑得这么惨。
这个最大的疑问一直困扰着赵启明,他当着陈法林的面没好开口问,只有私下里向张廷打听,通过张廷的介绍,赵启明弄清了陈法林的发家史,这都是陈法林过去从未提及的事。
陈法林在香港的企业主要生产电烫斗、压力暖水瓶这类家用产品,销售市场以欧洲和东南亚为主。三家公司的财务主管是陈法林十来年以前刚起步的时候,跟着他一起创业老部下了,也是七十年代从大陆过去的偷渡客。此人名叫罗强,张廷和他打过几次交道,给人的印象老实谨慎,工作上很负责任,从没出过问题,表面上看起来不像是背信弃义的人。
另一个负责两间工厂生产的是香港本地人,名叫关传文,此人工作能力很强,八零年因为做生意赔了本混得穷困潦倒,是陈法林收留了他。
像陈法林这类企业在香港有很多,都是由早期手工作坊式的小工厂发展起来的,普遍规模都不大。这些厂子生意的基本上是面对海外市场,刚起步的时候都是通过一些贸易公司从欧、美等公司接订单,生产出来之后,再通过贸易公司交货。
陈法林也是这么苦心经营了几年之后,亲自跑到欧洲和东南亚开辟市场,最终才摆脱了贸易公司这些中间商,自己成立了一家公司。随着公司经营状况越来越好,他又办了另一个工厂,并且自己也干起了转口贸易。
他与罗强、关传文之间的信任就是从这个时期建立起来的。一般的贸易公司从供货厂方中赚取的差价为15%左右,为了将这部分利润节留下来就必须要有自己的销售市场。因此,陈法林有一年多的时间一直在外面奔波,经常是刚从马来西亚回到香港,第二天就得赶去意大利见客户。
这种情况下,工厂里生产上的事全部交给关传文负责打理,而财务工作随着时间的推移和逐渐建立起来的信任,就慢慢交给了罗强。他们俩人在陈法林经常不在香港的这段时间,工作一如既往地认真负责,这让暗中观察他们的陈法林相当满意。
由于陈法林自己是白手起家,靠着苦干实干一步步拼出这个局面,因此他对公司账目和生产方面都非常精通,也不怕这两个人会搞出什么问题来。
陈法林在这种情况下经营了两三年,听说大陆正在推行改革开放政策,这才带着资金回到阔别已久的家乡办厂。可惜他百密一疏,万万没想到罗强和关传文这两个家伙会在这个关键时刻出卖自己。
看来陈法林的问题在于对罗强两人的信任和过于自信。不过十来年的合作关系,而且他们以往又没有任何不可靠的迹象,换了任何人也难免会栽在他们身上。
听完张廷的一席话赵启明虽然弄明白一些事,但心里的疑问更多了,首先是罗强和关传文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应该不会发生这么大的转变,这其中肯定有别的原因。此外,陈法林的公司并没有上市,他是唯一的老板,公司转卖必需要通过他的认可,要说跳过他把公司卖了,简直是不可思议的事情。
“张总,接手的那家公司你听说过吗?”赵启明想弄清楚自己心里的疑问,这些人究竟凭什么本事能把别人的公司弄到自己名下。
张廷点头道:“对方是老陈合作比较密切的广茂实业有限公司,规模比较大,是一家上市企业,在香港小型家用电器行业的知名度很高。”
赵启明心里跟明镜似的:“看来这家公司对陈叔叔是垂涎已久了呀……!”
张廷苦笑着摇了摇头:“这事盘根错节,老陈也没跟我细说。总之罗强和关传文在几个月以前就开始着手准备,曾经分几次给老陈签过几份和广茂合作的相关文件,这些文件看起来并没有什么漏洞,但在一些细节的地方做了手脚……。”
张廷只知道这些阴谋是分为几步进行的,最早的一次是在几个月以前,陈法林接到关传文的传真,说是广茂公司接到西班牙一家贸易公司的订货合同,由于购货量很大,他们对方一家吃不下,找陈法林一起合作。
陈法林当时还跟张廷提起此事,说这份单子利润不小,可如果到期不能按时按要求交货的话,广茂公司要求陈法林一方要负一半责任,并借口交易量大,已经和购货商签订了Standby Credit(备用信用证),要求陈法林以其中的一个厂子做为抵押。
按期交货是所有行业的规矩,生意一向都是这么做的,只不过一般是在合同里注明违约责任。开具备用信用证的做法陈法林也是知道的,这是在大宗生意中购货方经常要求的一种信用方式。
紧接着他又询问了关传文这件事详细情况,又让他调查西班牙那家公司的情况,得到的答复是肯定的。之后陈法林亲自回香港查验了广茂公司的备用信用证,并没有看出什么问题。考虑到广茂公司与自己的合作一向比较融洽,以往从没发生过任何纠纷,虽然抵押工厂的做法有点不太合适,他还是同意了此事,并且签署了这份合约。
三个月后据关传文报告,这笔生意顺利完结了,陈法林看到公司当月的财务报表才松了口气。可他根本没想到自己早已经掉进了陷阱,直到昨天才知道这笔生意从头至尾就是个骗局,而且当时看到的财务报表也是假的。
赵启明对香港的进出口贸易并不是很了解,现在算是长了回见识。显而易见那家西班牙公司是广茂公司自己弄的个空壳,再加上关传文和罗强的里应外合,把陈法林坑了个一清二白。
一飞冲天 第一百一十二章 拉高大盘
不知道这事的详情赵启明还没那么恼火,这会儿气得直翻白眼,跟这些人比起来,骗了自己几十万的刘光伟简直就是他妈的天使。
赵启明此刻发自内心地觉得自己懂得太少了,他的感受越来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