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犯罪现场
梅11点多钟回来之前约十几分钟的样子,瞎眼婆婆听到有人开锁进入楼下租赁屋,听脚步声不是关小梅,很快又有出门锁门声。关小梅回来后,她还在想,楼下不知道在搞什么名堂。
瞎眼婆婆的听力绝好,所以她的说法是可信的。肯定在关小梅回屋之前有人先行进入,时间不长又锁门出去了。最让文静怀疑的是,假如是瞎眼婆婆听错了,这人还是关小梅,可是为什么她要锁门呢?如果是她,她又在十几分钟后返回,大约是临时有事外出,而且外出不远。既然如此,她就没有必要锁门,她居住的租赁屋里没有一件值钱怕丢的物件。也可能是陆万平或者杨姓厨师,可他们也没有锁门的必要。
会不会是除了关、杨和陆万平之外的人进入?
这个人进入,关、杨和陆万平知不知道?
他为什么要锁门?
假如是另外的人进入,而且关、杨和陆万平不知道,那么他锁门的目的就是不想让人知道他曾经进入。为什么不想让人知道?显然是有充足的理由。他无可偷也无可抢,充足的理由可能就是关联关小梅与陆万平,甚至与此案有关联。究竟是何种关联,现在还无法推测。
但是,若是真有与此案关联的人在关小梅等人不知晓的情形下进入过租赁屋,那么案情就不像上述结论那般简单。这就多了一种可能,多了一种移尸到租赁屋的可能,那么租赁屋还不是犯罪第一现场。
其次,从常理推测,关小梅与杨姓厨师在租赁屋里杀死陆万平并肢解尸体后,最可能是就地取材寻找包裹残肢之布。而且租赁屋里有那种低廉但实用的窗帘布可资利用。可是他们没有动现场的窗帘布。文静派人查过,包裹断臂的窗帘布属高档窗帘布,价格不菲。这就让人怀疑了。关小梅的租赁屋形同猪圈,连睡的床都是凑合着用砖头垫起来的,她会为这样的居住环境去买如此高档的窗帘布吗?她绝对不会,她不会,陆万平也不会,杨姓厨师更不会,那是从哪里来的?这就有可能是随着尸体一起来的,既如此,那么包裹尸体的就不是关小梅与杨姓厨师,肢解尸体的也不是,最后动手杀的也不是,租赁屋也就不是犯罪第一现场了。
再其次,关杨二人主要是图财,若是选择租赁屋为犯罪第一现场,风险他们不会不考虑的。杀人后他们没有时间彻底清理现场,总会留下蛛丝马迹,就像警方在租赁屋里发现了陆万平的血迹一样。即使是没有发现情人坡上的断臂,警方依据租赁屋里的血迹就得以怀疑命案的发生,更何况陆万平中大奖之后必成六店子村的特大新闻。可是从现场情况看,关杨二人却一反常规在就在租赁屋里动了手,反常规往往就是怀疑的起始原因,反常规就有可能让人怀疑陆万平不是死在租赁屋内。
文静越想疑念越重,可惜的是,没有进一步的证据证实怀疑的合理性。目前最为直接的做法,就是尽快寻找到关杨二人的下落。找到关杨二人,更多的证据就有了。
警方发出缉捕嫌疑犯关小梅、杨姓厨师的通缉令。
专案组继续在六店子发掘有关线索。
专案组进驻六店子的第二天,有人报告关小梅和杨姓厨师大致去向,这一下子便让案情调查取得突破性进展。
报告人名叫苟小林,今天33岁,六店子村人,原是汽车修理工,后来见营运六店子至大坪区段的公交车效益红火,便约村里的人承包了这一条线路的中巴车,一共十几辆车,开车卖票的都是清一色的六店子村人。承包后不久,在与公交车的竞争当中,利用土生土长,利益一致的优势,没多长时间,就使得公交车步履艰难,直至无力营运,最后干脆停运,让出了这一条线路,
苟小林是众多司机中的一位。
据苟小林说,他一般在晚上收车后,都会把车停在关小梅的小饭馆门口,进去吃一碗小面。这一习惯已经待续了很长时间了,至使关小梅生意再清淡,都会等到晚上11点多钟以后才关门回家睡觉。
8月24日晚上, 苟小林跑车跑到11点的时候,见乘车的人三三两两,便想收车回家,打发售票员回家后,途经关小梅的馆子时,见馆子里面灯亮着,门却是关着的,苟小林停下车,推开虚掩的门,见杨姓厨师正收拾东西,神情很紧张。杨姓厨师见是苟小林,一开口就说他一直在等。苟小林先时没有弄懂,以为是一直在等自己来吃面,还没有等他说出话来,杨姓厨师又很急迫地说,今天你一定要帮帮我。苟小林问什么事?杨姓厨师关好门后,说让苟小林把他和关小梅连夜送到长寿去。苟小林一听就火冒三丈,说你有没有搞错,累了一天,车况又不好,吃错药了才连夜跑长途。杨姓厨师央求说,今天不走不行了,并明说是和关小梅私奔。最后答应付二千元钱,苟小林这才心动了,心想要是走新开通的高速路的话,最多也就是二个多小时,只当晚收了两个小时的车,于是同杨姓厨师谈好先付钱并且由他们承担高速路费的条件后,就答应了。杨姓厨师立即给苟小林煮了一碗面,交待说等会儿在关小梅租赁房的路边等他,并请他出去的时候,顺便把灯关上,把门锁好。
苟小林吃完面后,开车到关小梅租赁房附近路边时,杨姓厨师已经等候在那里了,见车来了,他匆匆往回跑,不大的工夫就和关小梅一人提了一个编织袋上了车。本来苟小林准备往东走,经石油路到后工加油站加油,可是杨姓厨师非要他往西走,说是可以到马家岩加油站加油。
在警员问及到中途都在哪里停车时,苟小林说车开到税干校附近的时候,杨姓厨师喊停车,说是要下车方便。苟小林停下车后,杨姓厨师便下车消失在一片档敝校奔浠雇Τぃ搅寺砑已壹佑驼荆钚粘τ忠奖悖缎×旨堑盟刮适鞘裁疵。钚粘λ道亲印#罄丛诟咚俾分型居窒铝艘淮纬怠N始把钚粘ο鲁凳笔掷锬米攀裁炊魇保缎×炙得蛔⒁狻?br />
这一重要情况,与先前的调查合拢了。
关小梅与杨姓厨师肢解尸体后,分装在两只编织袋里。关杨二人都知道苟小林有收车吃面的习惯,于是就想到租苟的车逃到长寿县,还可以在中途以拉肚子为由下车散尸。按照苟小林反映的情况推测,在去往长寿途中,杨姓厨师一共下了三次车,第一次是税干校附近,就是情人坡。第二次在马家岩加油站,估计是那附近的池塘。第三次是高速路的中途,也许是山坡。因为尸体肢解得零碎,分成若干小块包裹,所以杨姓厨师下车时苟小林注意不到他手里的东西。三次弃尸后,余下的部份大概是带到长寿散弃了。
果如警方所料,警方在马家岩加油站旁边的池塘里打捞出第二具残尸,包裹的窗帘布与情有坡发现的断臂是同一块窗帘布裁剪下来的。法医确定为同一尸体。但后面就让人灰心丧气了。高速路的中途,具体位置苟小林无法确定,长寿县的搜寻也毫无结果。
文静决定亲自带队赴长寿追捕关小梅和杨姓厨师。
临出发前,文静回了一趟家。
文静一进门,发现丈夫没有去上班,左边腮帮子肿得老高,又犯牙病了。一犯牙病,他是吃不下饭睡不着觉,无论吃什么药都无济于事,非要拖那么几天,自己就好了。文静说这是上火,吃青菜少了。
丈夫很关心文静的案子,特别是陆万平是彩票大奖得主,除了想知道他为何选择连号填以外,还为预测到要出事而至今都在洋洋得意。
文静一边收拾着行装,一边大略地将案情述说着,丈夫用湿毛巾捂着腮帮子,一言不发地听着,待文静讲完了,这才自言自语地说:低智商,低智商,要是我,我才不用苟小林的车逃跑呢。
文静没有再意,仍是一边收拾着,一边开玩笑般地问:〃那你怎么逃呀?〃
〃既然肯花二千块钱,何必租熟人的车呢?〃
〃租谁的车?〃
〃有钱还怕租不到车?要是我,先喊辆出租车,随便到什么地方,然后再换租,这样倒上几回,谁也不知道我最后到哪个方向去了,最后再租车到长寿。事发后,你们查吧,这么多出租车,你们肯定会先从六店子查起。问出租车司机,谁在那个时间在六店子拉了一男一女,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总算查到了,司机告诉你们,一男一女上车后,走到某个地方又下了车,下车又以后他们去了何处出租车司机是无法知道的。再查吧,查到第二辆车,他也只知道又拉到某个地方下了车,只要多换租几辆车,最后往东往西,谁也不知道。〃
文静停下手里的事问:〃你的意思是苟小林的说法不可信?〃
〃我看不可信。〃
〃说说看?〃
丈夫换了一条毛巾,充当起私家侦探。
〃苟小林开的是417路中巴车,我到那去过。这条线路是往返六店子到大坪之间,对吧?从大坪到六店子路程不长,单程也就是十来分钟的样子,一般车到大坪终点或是到六店子终点都不会停留很久。 前几天报纸上讲过一件事,有乘客反映,417路中巴车况差,车也少,几乎什么时候都是人满为患。于是纷纷要求增加车的数量,没有想到,承包这条线路的人一致抵制,他们从自身利益考虑,认为增加了车,虽然乘客方便了,可是他们的经济效益就无法保证了。为此,这些人还专门自己给自己立了一个规矩,车到终点再发车时按先后次序发车,不管你开得快还得慢。发车时也不是以往那种非要等到乘客挤破了门时才发车,而是按固定时间发车,哪怕车上一个乘客都没有,到时间也得开出去。他们是想用增加来往发车的趟数来缓解车少人多的矛盾。〃
〃你想说什么?〃
〃说什么?仔细听。24日晚上,陆万平9点半收看电视摇奖实播,将近10点到彩票发售点讲自己中奖了。而关小梅晚上11点回到租赁屋,假如是关小梅和杨姓厨师操刀肢解尸体,那么在这近一个小时内,关小梅的小饭馆不会是开着门吧?既然门是关着,也许灯也是关着,从行业不成文规矩看,饭馆关门就等于说停止营业了。在这种情形下,苟小林呢?在这一小时之内,他至少要往返经过关小梅的饭馆门口好几次,三次总有了吧,三次都可以看见小饭馆的门是关着,收车后他还会仍到这里吃面吗?〃
〃他说他收车路过时,看见小饭馆的灯是亮着的?〃
〃灯虽亮着, 但门还是关着,灯亮只能说明里面有人,而门关着却说明已经停止营业了。没有哪个饭馆营业时间关着门。即使是有些饭馆关门不让空调冷气外泄,不也总是在门口竖块儿招牌,写上醒目的正在营业之类的字吗?〃
〃有意思,再说说看?〃
〃苟小林说杨姓厨师直接对他说想与关小梅私奔,这也不可信。即使真的私奔,完全可以找找其它的借口,值得连夜往长寿赶的借口好找,几乎就是俯拾皆是。更何况关杨二人重罪在身,对于往何处去,为什么去一般都是讳莫如深,怎么可能坦然得就像回娘家一样呢?〃
〃行啊你,我看你也别当医生了,调公安局好了。〃
〃别急, 还有呢。苟小林是司机,关杨二人是乘客,虽然关杨二人是出重金雇车的乘客,可是从道理上讲,只要把关杨二人送到指定的目的的就行了,至于从哪条路走,应该是司机考虑的事。苟小林原想走石油路到后工加油站加油,这是出于对那个加油站熟悉的缘故,司机都愿意到熟悉的加油站加油,这是因为对油的质量,价位心里有数。后来苟小林改变了初衷,仅仅就是为了杨姓厨师的一句话,一句没有任何理由的话,他就问都没有问一句就改道了,这不正常。〃
〃也许苟小林本就无所谓走哪条道。〃
〃也许。但杨姓厨师提出的路线就不是无所谓了吧?〃
〃那是,他是想散尸。〃
〃这又不对了。 杨姓厨师把活生生的一个人杀死后又肢解了尸体,他心里一点儿恐惧都没有那是不可能的。那时他的心理首先想到的是尽快逃到警方找不到的安全地方,其次才会考虑如何处置尸体。从苟小林的说法中,杨姓厨师的心里顺序倒过来了,这正常吗?就算是他想早点儿处理掉尸体,免得路上出什么差错,但是他把尸体肢解得七零八碎,目的是为了分散弃尸,也就是说,在去长寿的途中他不可能一次性完成散尸。这样看来,路上散尸散不完的话,被人发现的风险倒更大了。我觉得不对,杨姓厨师做得太从容了,仿佛他杀的不是一个人,而是一只鸡。〃
〃你的牙还痛吗?〃
丈夫活动了一下腮帮子, 惊喜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