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医古墓(大结局)
帷?br />
我们的右侧是半人高的干枯灌木丛,七步之外,还有一条已经废弃的石砌水沟,深度约为半米,足够做为临时掩体。一旦枪战发生,那里将会成为我们的最佳隐藏地点。
方星轻咳了一声,拉了一下我的右臂,向水沟那边努了努嘴唇。她的观察力同样敏锐,并且总是能跟我想到一起去。
猝变就是在我回头向着方星会心一笑时发生的,一阵飓风呼啸声瞬间充斥了我的耳鼓,还来不及回头,半空里激射着的细密沙粒便直卷到我脸上,打得肌肤火辣辣的疼。
“不好了——”方星只说了三个字,沙粒已经灌了她满嘴,痛苦地低头干呕。
我下意识地抓住她的左手,向右侧灌木丛扑了过去。风沙来临时,找到低于地面的掩体躲避,才是最佳应变策略。风很大,而且毫无方向地乱吹,瞬间便灌满了我的衣领。此时,整个绿洲的天空都是灰色的,风沙呼啸声一阵近似一阵,临近的灌木丛被连根拔走,飞向半空。
“是沙漠风暴吗?”方星狠狠地骂了句粗话,取出一只小巧的望远镜向井口观察着。
进入沙漠后,我们每隔三小时便会收到阿拉伯地区联合气象站的天气报告,今早的最后一次通告里并没有提及有风暴来临的消息,所以这阵风沙来得非常奇怪。
三名枪手的反应有些迟钝,来不及找地方躲避,只能用力把住井口,企图稳住身体。
“我得过去,看看井下的情况!”我挺起身子,但立刻被迅猛的大风吹得身不由己地翻滚着,跌在方星身边。第六感告诉我,一定是井底的流沙出了状况,才带动了异常的天气变化。当然,这句话的因果关系也可以倒过来,是天气突变才导致了流沙出现,就像地震前的井水异常上涨一样。
“沈先生,别冒险了,管它井底怎么样,死得反正是黎文政。”方星继续观察,头也不回,幸灾乐祸地冷笑着。
我向前匍匐前进,不顾方星的态度。假如黎文政知道内幕,就更不能任由他死了,毕竟那是为数不多的线索之一。
水沟的尽头距离井口约有五步,我慢慢爬近,枪手们只顾保命,低头闭眼,无暇顾及我的行动。
我刚刚打算从水沟里跃出去,井口里陡然冲出一条灰色的巨龙,扶摇直上,停留在十几米高的天空中,诡异绝伦地扭动飞旋着。其实那是井底激射而起的流沙形成的,比海面上的“龙吸水”现像更为恐怖。
一名枪手仰头大叫,但他的声音随即被沙粒湮没。
“那里,那里——”他艰难地举手上指,继续大叫。刹那之间,一阵风卷动着他的身体,也斜着飞了起来,一转眼便陷入了灰沙深处,消失无踪。
我借着水沟的遮掩,翻身向上看,半空中的流沙顶上,赫然是黎文政的身体。他平举着双臂,企图稳住自己的身子,但流沙一直都在急速旋转,他像漩涡里的小舟,个人之力根本没办法对抗那种巨大的旋转扭力。
其余两名枪手慌乱地举枪向上,但却无法扣动扳机,因为流沙是不惧怕子弹的,像怪兽但却不是怪兽。即便他们射完所有的弹夹,也无法救得了黎文政。
不知什么时候,方星已经爬到我身后来,此时附在我耳朵上大叫:“让他们去死吧,留下咱们两个,重新开始搜索。”假借大自然之手除掉障碍,是最轻松不过的事,更是黑道人物求之不得的“天助”。
“哒哒哒哒”,枪手们的冲锋枪响了,但多半是紧张情况下的误射,子弹毫无目的地穿过了风沙长龙的中部,毫无效果。
此刻的黎文政如一只简陋的风车,旋转得越来越快。那种情况下,普通人的身体绝对无法承受,只怕连苦胆都要吐出来了。
两名枪手的命运和他们的同伴一模一样,射完子弹的同时,身子也被席卷而去。
“找东西盖住井口,就能把他弄下来。”我在最短时间内发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井口旁边就有吉普车,只要我和方星一起动手,便能推动它。
“沈先生,我劝你不要救他,那对咱们没有任何好处。”方星举起望远镜,冷笑着向黎文政观察,仿佛是在看一场精彩的马戏。
我有自己的打算,无需方星同意,马上飞扑出去,在地上连续翻滚之后,抓住了吉普车的后轮。风沙从四面八方扑来,打得我无法睁眼,只能凭感觉摸索到吉普车的档柄。突然之间,脚下的沙地一下子变软了,沙子淹没了自己的脚、脚踝、小腿、膝盖。我努力地睁开眼,沙子已经将吉普车的四轮没了过去,同时堆积到了我的腰带以上。
其实并非沙地变软,而是井口瞬间涌出大量的浮沙,把我的身体埋住了一半。
“方星,快过来——”我无法扭头去看,但却能够迸发丹田之力呼叫着她的名字。如此汹涌的流沙逆袭过来,隐藏在水沟里的优点荡然无存,反而最容易丧命。
方星大喝一声,弹身而起,跃过了我的头顶。她犯了个可怕的错误,不该飞身离地,被狂风所乘。如果不是我及时抓住了她的左脚脚踝,她也将被吹向沙漠深处了。费了好大的劲,我们才合力顶住了风沙,紧紧地抓住吉普车。
本书首发。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个(*^__^*);都会成为作者创作的动力,请努力为作者加油吧!
正文 2石室狰狞
( 本章字数:10649 更新时间:2009…7…16 22:09:48)
“谢谢,谢谢。”方星脸色大变,但身体刚刚站稳,便举起望远镜向上观察。
风声陡然消失了,我的耳朵里出现了某种听觉的真空,又痒又疼。那条沙龙也骤然低伏下来,向井里回缩,黎文政的身体从我眼前一掠而过。他脸上不再有不可一世的倨傲,只有一大片难言的死灰色,双臂机械地平举着,任由沙龙拖着落向井口。
我没有时间思考,倏的向前扑了出去,左臂一振,攫住了他的右腕。或许我的思想深处早就做好了救他的准备,这才能够迅速抓住稍纵即逝的微小机会。
凭我的轻功和“千斤坠”功夫,百分之百能把他从流沙中拖出来,一起停在井口旁边。这一点,我很有自信,但原本向下回收的沙子骤然一停,由下落转为上升,把我也席卷进去。
“沈先生,我来了!”方星飞扑过来,抓住了我的右手。
可惜,我们两个都算计错了,那卷住黎文政的沙龙力量之大,超乎想像,如同一只巨大的波轮洗衣机一般,把接触到的任何东西都毫不犹豫地拖下水,统统搅在一起。
现在,我紧贴着黎天的背部,胸膛与他的背包挤在一起。
“我们……糟糕了……”方星勉强说了几个字,身子转动了一个角度,与我肩并肩地靠在一起。
流沙再次发力喷向天空时,我极力睁大眼睛,把绿洲里的一切尽收眼底。所有的沙子是从井里涌出的,完全覆盖了我们脚下的绿洲,淹没一切,也吞噬了一切。
很多时候,“人定胜天”是一句毫无根据的废话,像现在的情况,我除了越来越紧地牵住方星的手之外,什么都不能做,轻功更是无从施展。
“沈……先生,这一次真的要……”方星的恐慌溢于言表。就在我们隐蔽过的水沟附近,沙地上出现了数百只黑背毒蝎,密密麻麻地连成一片,很快便覆盖了那辆没来得及发动的吉普车。
流沙瞬间跌落,我放弃了黎文政,双手揽住方星的细腰,把她牢牢抱在怀里。不到最后一刻绝不放弃,这才是我的处事原则。最后一个逃生的机会,应该是在我们三个落到井口附近时,把住井沿,然后向吉普车相反的方向急速逃离。
人在流沙之中,一切听觉、视觉都毫无意义,只能听任脚下的浮沙卷动。终于,我的指尖触摸到了坚实的井沿,立即反手搭住,硬生生地将下坠之力消去。如果能再给我稍稍喘息之机,或许就能带方星离开。
一道刀光骤然飘起,带着黎文政冷森森的阴笑,直削我的腕脉。
我的另一只手仍然环在方星腰上,来不及招架,不得不松手,两个人同时下坠。黎文政的反应出乎我的意料,毕竟我是为了救他才被困流沙的,在宝藏出现之前,我们之间没有任何利害冲突。
方星拔枪,不过我们已经身陷流沙,并且一直在无法自控中下坠,沙粒如流水般挤压过来。我靠近她,摸索到她的嘴唇,然后深吻上去。被黎文政小刀所逼时,我预感到要跌入浮沙层,马上做了一次深呼吸,运用“龟息功”储存到丹田与膻中穴之间。现在,这一口长气能够支撑我和方星暂时渡过一劫。
下落的过程持续了约两分钟,但我却感觉时间仿佛运转了两个世纪,肺部空气消耗得一干二净,濒临缺氧崩溃的边缘。我的右手捧到了一根坚硬棍状物体,本能地牢牢抓紧,再不放手。
沙粒流动的速度渐渐放缓,我睁开眼睛,模模糊糊地看到前面是一条狭长的甬道,光线非常黯淡。
方星向后一挣,两个人的嘴唇一下子分开,同时狼狈地大口吸气,无暇说出半个字,等于是在鬼门关前走了一个来回。
“终于……终于没……死,呵呵……呵呵……”方星仍有闲情大笑,摇了摇手里拎着的一个背包,翻身跃上甬道。浮沙已经离我们远去了,头顶五米高处被一块青色石板封闭,脚下则是另一个深不见底的井口。
我跟在她后面踏上甬道,回身看看,救了我们性命的,是一只巨大的石雕猫科动物,我抓在手里的就是它的尾巴。这里应该是甬道的起始点,除了那口深井和向前这条路,就再也没有第三条通道了。
“死里逃生,还算不错。”方星向井口张望了一下,翻动着那个背包,取出一只强力电筒,向井下照着,后怕地皱起了眉,“这么深?至少得有二十多米,真要落下去的话就彻底死翘翘了。”
电筒的光圈落在井底时,我们能够发现某种蛇虫成群结队游走的迹象,一旦落下去,必定成了虫虿们的美餐。
“感谢这只——黑猫?沈先生,它似乎不能称之为猫,体型这么庞大,跟猎豹一样。”方星晃动着胳膊,袖口里不断地落下沙粒来。
那只猫科动物雕刻得非常传神,双眼灼灼地盯着甬道深处,伏爪躬背,尾巴直直地向后伸展着。它的身体被涂成了黑色,两只眼睛却是血红色,分外醒目,也将诡异的气氛推向了极致。
方星将背包翻转,稀里哗啦地倒出来一大堆东西,一个人翻检着。
我摘下腕表,看着背面的指北针,分辨得出那甬道是东西走向,我们面对的是正西方向。
“那是黎文政的背包吧?”我想到了方星的身份,在流沙四起的环境里,偷黎文政的背包,属于顺手牵羊之举。
“对,他向你动手时,我便轻易得手。嗯,沈先生,你看这包里竟然有压缩饼干和饮用水,似乎背包的主人是打定主意要在某个地方潜伏下来,这应该是单兵三天的用量。他下井是为了探测流沙里的秘密,又怎么会谨慎到先备好干粮的地步?所以,我的结论是,他带我们去的终极目标并非鬼墓,而是这片绿洲,或者说,就是这口古井。”
方星不再笑嘻嘻地开玩笑,表情严肃,已经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她举起一只普通的不锈钢水壶,轻轻晃了晃,眉头皱得更紧了。
我确信甬道里暂时没有危险之后,便蹲在那一堆东西前,想找找有没有地图之类的资料。
“喔,真是个惊人的发现——”方星旋开保温杯的银色盖子,露出中间结着白霜的双层玻璃内胆。隔着玻璃,我看到一只紫色的小瓶,躺在一大块医用药棉中间。
“沈先生,你该知道这是什么?”方星用指尖拂去了玻璃上的霜雪,露出“美国亚佛里亚兵工厂”这行英文名字来。
那个名字曾经频繁出现在全球各国的纸媒上,并且与“生化武器”牢牢地联系在一起。在海湾战争的末期,它几乎成了后者的代名词,被阿拉伯世界的舆论所诟病着。
我小心翼翼地接过保温杯,凝视着那只小瓶:“我知道,是被生化专家们命名为‘死神探路者’的生化毒药。二零零零年研制成功,次年投入使用,据说其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