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谜踪 作者:舞马长枪
我们沿着湖边的公路往前慢慢的行驶,过了堤坝不远,出现了一排很整齐的村宅。红砖灰瓦,看着很有韵味,村头有块很大的石碑,刻着三个隶书:二龙村。
这个村子也是沾了不少旅游景区的光,家家都开起了“农家乐”每家门前都是门庭若市,人进人出,十分热闹。我们也有些饿了,就在村东头找了一家院子挺大的人家,把车刚停好,里面的人就迎了出来。
出来个老头。很热情的把我们招呼进屋洗手、洗脸。然后手脚很麻利的拾掇出一张桌子。桌面擦的锃亮,都能照出人影来。
这家“农家乐”是老两口开的,老头儿姓孙,我们直接叫他孙大爷,让他给介绍点儿当地的特色小吃。孙大爷介绍起吃的来,还相当专业。告诉我们在这嘎儿吃东西就得吃特色,什么猪肉炖粉条、朝鲜冷面、饺子、包子等等,并且隆重向我们推荐了他们这里的熏肉大饼。
我们看着这孙大爷有些憋不住笑,就告诉孙大爷不用介绍这么详细,做三个菜,再来点他说的董肉大饼就行了。
工夫不大,菜都上齐了,有鱼,有山珍,还有一道小炒,看着很不错,食欲大增。盘子里一切为二的大饼应该就是孙大爷隆重推荐的黄肉大瓶了,看着厚薄均匀,中间夹着大块的熏肉,有点像汉堡,抓起来咬了一口,嗯,还真不错,肉香、饼韧、大葱生猛、酱料的插科打革,配
我们这一路上也是饿透了,时间不长。三张大饼。三盘菜最后都见了底。我们也撑的东倒西歪了。
订了两间房后,然后把车停在了这里,和孙大爷打了个招呼,说走出去转转,消化消化食儿。
孙大爷不住的点头,告诉我们尽管放心去玩。车放在这里啥事都没有。突然又叫住了我们,然后一溜小跑回了屋,不大一会儿,取出一张导游图来,冲我们一晃:“这?有地图。你们可以按着上面的路线玩。这样能省点体力,少走些冤枉路。”
我们对视了一眼,笑了笑,连声感谢之后。接过了导游图,沿路往南走了下去。
不远处就是北岸八百米长的堤坝,远远看过去,十多米高的石面护坡,威武宣昂。
站在长堤之上。极目远眺,湖面广阔。湖风吹谦。十分凉爽。
看着眼前这片湖面。大牙咧了咧嘴。看了看我和柳叶:“我说,会不会是的图搞错了,这里可是一大片湖水啊。咱们又不会水上漂,怎么找啊?找什么东西啊?”
我瞅了一眼大牙,摇了摇头:“你问我,我问谁去?”
人骨的图出错的几率基本上没有,我们依照上面的标识找到的两种地方都是正确的,不至于最后一处地方是乱标的,既然指示的是这里,一定是我们还没有了解其用意。
水底下更不可能,估且不说当年有没有先进的潜水设备,能潜到水底,就按风水常识来说,风水眼怎么可能在水下。
这里怎么看都不像是我们耍找的地方。但是即然来了,也没有别的办法。我们延着长堤走了一圈,又顺着上山的台阶一直登到山顶,山顶有座很漂亮的亭子,叫“二龙亭”雕梁画栋,古香古韵,从上往下俯瞰,湖心岛景色更显秀丽,游人如织,整个二龙湖尽收眼底。
从山顶上下来后,感觉腿肚子都有些转筋了,腰酸腿疼,走了大半天了。也没有什么收获,实在是没有体力再走了,索性慢慢的回到了老孙头家里。
老孙头见我们刚出去一会儿就回来了,很是吃惊,估计从来没有像我们这样旅游的,出去还不到两个小时就打道回府了。老孙头赶紧给我们倒了几杯凉茶。让我们坐下来歇歇。
喝杯凉茶,才不觉得口话燥了,我看了看老孙头,问道:“大爷,这二龙湖除了大坝还有那个岛之外,还有啥好玩的地方没有?”
老孙头手里摇着蒲扇,见我问他话,身子转了转,面向着我们笑了笑:“嗨。好玩的地方多了去了,山顶上有座二龙亭,那个可是国家总理给题的字,老气派了。湖里可以划船,再往前边走一段,还可以漂流,咋玩不行啊,我还纳闷呢,你们咋这么快就回来了?”
我们三个相互对视笑了笑,大牙拍了拍腿:“大爷,不瞒您说,我们有点、走不动了,这两天没休息好,体力有些不支了除了你说的那些好法,有没有什么名胜古迹啥的?”
“名胜古迹?”老孙头嘴里反复的念叨着。
“就是几百年前留下的老地儿。房子啊,庙啊啥都行啊?我们对这个比较感兴趣。”大牙进一步解释道。
老孙头这才弄明白,一拍大腿:“有啊!”
一听“有。”我们几个都坐直了一些,眼睛放着光,赶紧问老孙头是啥地方。
老孙头用手里的蒲扇往左前方指了指,那边离咱这不远,就在北葳子屯。听说那可是战国那眸子的燕国边城,离现在可有两千多年了。那城现在收门票了,以前我小时候,随便进去玩,是座四四方方的石头城,城墙都是用黄土和砂石堆砌成的。
城里偏北那块有一个高台子,好像是什么点将台。听说有考古的来了好几拨了,在城里挖到过不少宝贝,我们先前还在里面捡过一些瓦片,那瓦可挺真带劲。上面刻的都是花哩胡哨的花纹。
一听说是战国时期的边城,我们有点泄气了,年代差的有点太远了,不太贴边。
大牙往前凑了凑,咧嘴笑了笑:“大爷,你说的这城我们明儿得去瞅瞅。我们就愿意看这些古城啥的,这里除了这座古城,还有没有清朝那眸子的遗迹呢?哦,就是清朝留下的房子啥的?”
老孙头摇了摇头,我们一看就知道没戏了。
不成想。本来靠在椅子上的这老爷子突然一下子就坐直了,眼睛瞪的溜圆。看了看我们,手里的扇子不停的指指点点,告诉我们,还真有座古城,好像是当年满清那眸子叶赫国的城池。
叶赫?听到这词,我们就跟打了兴奋剂一样,激动的差点从座位上站了起来。齐略帝的盯着老孙头。
第一第六十一章 千年古城
右孙头没料到我们会众种反应,愣眉愣眼的看了看我们 心掰着手指头低头算了半天,这才抬头告诉我们,这事说起来应该有六十多年了。以并这块儿确实有座古城,叫赫尔苏城,是当年叶赫国内很繁华的大城。不过现在却被淹在二龙湖底下。成了水晶宫了。
“啥?把城给淹了?”大牙咧着嘴瞅着老孙头,有些不太相信。
老孙头说到这儿冷哼了一声,狠狠的骂了句脏话,然后告诉我们,那还是解放前的时候,当时日本鬼子好像是说要在这块开发水田,在这儿种植水稻,于是就修建了二龙湖水库。
指着水库的方向,老孙头不住的骂着脏话:“要说这小日本鬼子,不知道安的啥玩心眼子,你说这水库修哪不行,偏偏就修在了这坐古城附近,这不,好好的一座大城就被淹在水库底下了,现在可好,成了龙王爷的地盘了。”
听到这件事,我们可着实吃惊不对日本鬼子干的一些坏事听到了不知道有多少例,但是像这样放水淹城的事情,还真是头一遭。
老孙头顿了顿,然后冲我们说:“我也是听说啊,说是城里有座大寺庙。香烟缭绕,香火很盛。城里的一条大街有三里多长,城中是满、汉人交易买卖的地方,还有挂着大戏幌子的饭馆、驿站,逢集时。商贾云集,车水马龙,人流熙熙攘攘,比庙会都热闹。”
“唉,世道天天变哪!赫尔苏城没了,赫尔苏河也改叫东辽河了。”老孙头一阵感慨。
正说着话,又来了一拨客人,一行十多个人,都戴着红色的太阳帽。一看就是旅游团。
带队的是个长得挺漂亮的苗条姑娘,也就是二十来岁,红色的太阳帽趁着皮肤很白哲,无框眼镜,眼睛水汪汪的,红扑扑的小脸看起来精神头十足,瞅着好像是刚毕业的大学生似的,一直在张罗着让她的队员坐下。
看着大家围着桌子坐的差不多了,苗条姑娘双手拉着桌子,蹦豆一样的说起话来,声音清脆悦耳:“大家都坐好了,很高兴在这里见到大家。首先我代表我们公司 “牵手旅行社,为大家的到来表示衷心的欢迎!”
下面围坐的一伙人噼里啪啦的鼓了阵掌。这姑娘说了几声“谢谢”然后托了托鼻梁上的眼镜:“很幸运地成为了各位的导游,我姓林。大家叫我小林就可以了,接下来由我和大家一起领略二龙湖优美的湖光山色!请朋友们注意下我们的车是红白相间的金龙车,车牌号的后两位是据,也就是我们的团号,希望大家上下车时注意识别,知道了吗?”
“知”道”了!”下面懒洋洋的声音参差不齐。
不过显然这姑娘已经习惯了这种场面,依旧情绪高涨,丝毫没受一点、影响。
我和大牙在旁边看得捂着嘴偷着乐,柳叶狠狠的瞪了我们一眼,我们这才不再笑了。
旁边那桌开始陆续的上菜了,那些游客吃起饭来显然比说话要整齐多了,一个个端起饭碗,谁也不吱声了,都闷头吃了起来。
我看了看那个导游姑娘,心里突然有了一计,就小声和大牙嘀咕了一阵,大牙看了看我,一肚子不乐意。不过看了看那导游姑娘,又看了看我和柳叶,叹了口气,算是答应了。
就叫大牙站起身来,左右变摸了一圈,最后抄起桌子上的可乐瓶,把盖子扣紧,用力的晃了晃,然后悄悄的走到那导游姑娘的背后,假装仰脖喝可乐,盖子刚一扭开,里面的可乐一下子就喷了出来,不可避免的溅到那姑娘后背上。
我和柳叶看到这一幕,都有点傻了,这大牙真是英雄啊?这种下三滥的招术竟然也用的炉火纯青。看来我们都一直小看大牙了,这人不简单啊不简单。
可乐汁刚刚溅到那姑娘的背上,那姑娘就像被电击了一样,身子一激灵就转过头来,看了看大牙,刚要说话,就见大牙嘿嘿一笑,一脸诚恳的冲那姑娘说:小姐,实在是不好意思,不小心溅到了你的身上,真是对不起啊!”
那姑娘看了看一脸忠厚的大牙,眼眉挑了挑,随之笑了笑:“不客气。”说完就要转过身去。
大牙赶紧上前仁乒,歪着脑袋问那姑娘:“请问您是导游吧?”
那姑娘见大牙问她话,只得把刚转过去的身子又转了回来,冲大牙点了点头,问大牙有什么事吗?
大牙呵呵一笑,指了指我和柳叶:“我们三个也是来这里游玩的。瞎看热闹也看不汇”;名堂来,听说众里有座水了的士城。不知道是真是假 那姑娘愣了愣,看了看我们,又看了看大牙,冲大牙笑了笑:“你说的是赫尔苏城吧?这个是真的,而且是一座千年的古城,文化背景深厚。”
大牙一见有戏,故意装出很吃惊的样子,张着大嘴,“啊”了半天,然后就装成一幅天真的样子,不停的问东问西,套那姑娘的话。
那姑娘毕竟还哪斗得过大牙这只老狐狸,三套两套,就把话给套了出来。虽然说的都是些固定的导游词。但是运些东西对我们来说帮助可不了解细情的同时还长了不少知识。
我们这才知道这座赫尔苏城也叫黑尔苏城,是因为境内有一条赫尔苏河而的名的。赫尔苏河就是现在的东辽河。古代称为南苏水,明代称为艾河。清代柳条新边以南的上游被称为赫尔苏河,下游柳条新边以北则被称为东辽河,差不多是梨树县与公主岭市的分界线。
这座城是一座至少有一干年以上历史的古城。据《资治通鉴》记载,:“乾封二年,高侃进至金山与高句丽战,薛仁贵拔南苏、木底、苍岩三城。”这里的金山就是今天双辽市境内的大哈拉巴山;而南苏城则就是赫尔苏城。可见,唐代时这有这坐古城,而赫尔苏城是比梨树境内叶赫城更早的古城,曾经是东辽河流域经济、文化的一个中心。
赫尔苏城曾经是叶赫部城塞之一,万历四十一年九月初六,努尔哈赤借叶赫老女东哥悔婚为由,率兵四万人。向海西女真的最后一族部落叶赫发动攻击,叶赫毫无防范,被打了个措手不及。于是包括赫尔苏城在内的大小共十九座城塞先后陷落。
建州四旗铁骑所到之处,尽数焚毁房屋,掠夺谷物,掳劫人口,赫尔苏城也未能幸免于难,几近屠城,血流成河,一夜之间,一座大城几乎就成了废墟。
后来日本人占了东北”咙年,日本鬼子以开发水田,在孤家子平原生产稻米为由,修建了二龙湖水库,而千年古城“赫尔苏城”遂淹没在水库之中。成为一座水下古城。但每逢枯水季节,赫尔苏庙台等古建筑址仍能露出水面。
那伙游客吃完饭后,导游姑娘把手中的小红旗摇了摇,点了点人数,开始出发了,临走,还朝我们挥了挥手,我们也赶紧和你家挥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