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谜踪 作者:舞马长枪
旧事,所以我们才知道东北大局这码事,看见墓碑上老太爷的大名后,确实有些吃惊,不敢相信,以为是重名重姓呢,但是结合墓相来看,我还真有些拿不准了。
我这么说也是紧捏着一把汗,如果董三爷敢承认他是董大愣的孙、子,那必是多尔衰的后代,一切自然都水落石出了。往大牙身上推,一是因为董三爷对大牙不是很了解,二是大牙一直时不时往出冒点黑话,估计董三爷多少也会有点印象。
果然,董三爷看了半天后,冲大牙笑了笑,然后点了点头,眼睛低垂,好像是在想着什么事情,好半晌,才抬起头,对我们说,这件事恐怕世上除了他自己,也就只有我俩知道了。
董三爷把茶水重新续好。这才慢慢的和我们说了起来,说是他也是听他父亲讲的,解放前的那一仗,整个寨子都被打平了。当时他父亲还没成家,死里逃生,好不容易捡了条命,逃了出来,但是也负了伤,当时的医疗条件也不允许,这伤也就没有及时医治,最后,竟然连累至死。
在那个。年代,像他们家这样的成分,比地主、土豪还要惨,抓起来就得关监狱去,还能不能出来就不一定了。所以也是东躲西藏,日子自然过得艰苦。在他十六岁时,他父亲就去世了,而母亲竟然也失踪了。
那时候,正赶上知青下乡的大潮,他在城里也没有什么事情做 稀里糊涂的就上了车,去了农村,在农村一待就是八年。
后来知青返城,改革开放了,他从农村跑出来后也没事可做,就跟着当时的一些人干起了个体户,做上了“倒爷”好在他父亲去世后,还给他留下了三维二旨饰,卖了此钱做为本钱“带着一千块钱就去了卜海 刚批发了二提包围脖,每提包正网能装五十条,一共一百条。
跟着那群人就挤上了火车,去了海拉尔,海拉尔那地方当时经济落后,满目凄凉。什么都没有,当时都眸子,都说那里“轻工业是被服厂,重工业是挂马掌”他们这些倒腾商品的交易市场异常火爆,两提包围脖放脚下一放,不到两个小时,就被抢购一空,这一出就能净赚一千元。
一千块钱在当时那也是不得了,干了没几年,用今天的话来说,也算是发了,有了本钱,加上从小就见过些金银古董啥的,就做起了古玩儿生意,也算是苦尽甘来吧。
这些事在董三爷口中娓娓道来,我们听着就像是在说着不相干的人一样,说的虽然极为简单,但是不用想也能猜到,肯定也不会是一帆风顺,吃了不少的苦。
等董三爷说完后,我赶紧接过茶壶,给董三爷续了杯水,然后装作很随便的样子,问他知不知道祖上的事情。
董三爷看了看我,呵呵一笑:“小兄弟,你说的并没有错,我家祖上的确有做高官的,位至公卿也不足为过,我家先祖正是多尔容。
一听这话,我手里的茶壶差点就掉了下来,故意装作很惊讶的样子,张着大嘴“啊”了一声,然后打妾了一下董三爷,煞有介事的点 了点头,自言自自语道:“的确是龙气护泽,只是我也没有想到。您家祖上竟然是这么个大人物。”
顿了顿,我告诉董三爷,墓地的事情,我已经有了打算,这块墓地需要重新移坟,要选择曲水之山,蝉翼之穴,才能化掉墓地的那缕怨气,让死者安生。至于他爷爷的尸骨的问题,估计是找不到了,但是也不能像现在这样立空坟,这样于风水不合。我会想些办法,把这件事处理好,毕竟祖坟荫五代,这个是不能大意的。而而具体的操作时间,我还要回去好好推算一下,等都准备好了后,再给他打电话。
董三爷自是感激不尽,不停的说些感谢的话,最后一拍大腿,冲我们说:“唉!你偿看我这记性,昨天本来要送件礼物给你们的,但一打岔还给打过去了,这样吧,我自作主张。送你们一件礼物,虽然不是很贵重,一般人也未必能喜欢,但是估计你们肯定会很感兴趣。”
说着,从书架上取过来一只盒子,放在了我们面前。 别看董三爷嘴上说的简单,但是我心里明白,他能拿出来的东西不可能像他嘴里说的那么轻松,所以赶紧把盒子又推到董三爷面前,一脸为难的说道:“三爷,您这么着,我俩可真是太没眼力见儿了,无论如何我俩也不能收,总不能连吃带拿啊,您真是太多心了。”
董三爷看了看我,突然笑了笑:“要不你们打开看看,要是不喜欢再说。”
盒子不大,很普通,但董三爷这么一说,我还真是有些好奇,想不透为什么董三爷执意要送我们件东西,又这么有把握我们能喜欢,再转念一想,反正打开也未要一定要收下,就笑了笑,看了一眼董三爷,然后轻轻的把盒子打开了。
盒子里面除了两颗珠子以外什么都没有。
这两颗珠子一黄一红,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我看了看小心的拿起一颗,感觉大小到是有些熟悉,仔细的端详了一下,心里就是一惊,我愣眉愣眼的看了一眼大牙,然后把珠子递给了大牙。
大牙不明所以,接过后,迎着灯光看了看,网要放下来,突然好像也意识到了问题,赶紧又握在手里,闭上眼睛摸索了一阵,好半天才慢慢的睁开眼睛,冲我眨巴了几下眼睛。
董三爷一直在眯着眼睛盯着我俩,见我俩看的差不多了,这才呵呵一笑,指着这两颗珠子说:“没错,这两颗珠子一颗是黄玉的,另一颗是红珊瑚石的,与你们先前带过来的解碟魄珠应该有些渊源。这两颗珠子对于别人来说,仅仅是两声品相上乘的有一定收藏价值的宝石而矣,但是对于你们来说,真正的意义远大于他的表面价值吧,怎么样,我的礼物你们还喜欢吗?”
我和大牙其实也猜到了,这两颗珠子正是我们一直寻找也没有找到的另外两颗珠子,但是这事太过于突然,心里一直打鼓,有些不敢相信,听董三爷言之凿凿的讲了出来后,顿时热血沸腾,真的有些不敢相信这是真的,还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董三爷呵呵的笑了一阵,不紧不慢的喝了口茶,然后告诉我们,这两颗珠子是前段日子无意中碰到的,别人都没怎么在意,不过他倒是一眼就想到了我们先前的那颗解碟珠子,于是就把珠子直接就买了过来。
听到这里,我赶紧小心的问道:“三爷,那您知道卖珠子的那人是谁吗?家是哪里的?”
董三爷摇了摇头,告诉我,运行里的规律,不能盘路,不能多问也不能多说。
我有些不好意思的冲董三牙笑了笑,解释说一时之间有些着急,倒是让三爷为难了,我也并没有别的意思,只是有些好奇。
董三爷摆了摆手,招呼我俩别光说话,喝点茶水,然后他又取出一只档案袋,交给我们,告诉我们,珠子上的文字都在上面,还是一样,上面的文字他也不认识,如果有需要,还是去找柳老师问问吧。
我赶紧连声道谢,看了看桌子上的这两颗珠子:“三爷,多谢您费心了,不过,这珠子我们不管怎么说,我们不能腼着脸就给拿走了,这个实在是说不过去,这样吧,我们把档案袋带走,如果有需要,我们再到您这来借。”
董三爷冲我叹了口气:“你也太客气了,客气的到显的有些生分了,这样吧,东西就当先借给你们的,用完了,你再还回来总行了吧?”
大牙在旁边往前凑了凑,冲董三爷呵呵一笑:“没问题,三爷,您的好意我们心领了,真要是再不接着,倒显的我们有些太不识抬举了,那我们就先收着,谢谢您哪三爷!”
董三爷摆了摆手,往靠背上一仰,似乎是有些累了。我见状,赶紧冲大牙使了个眼色,客气了几句之后,离开了这里。,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 , ,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第一第二十章 北斗聚全
六天发生的技系列事情,大多都是我始料不及的。函知…盘根错节,交织混杂在一起,脑袋登时给塞的满满了,根本就理不出来个,头绪了。线索不多时倒还好,突然一下子冒出这么多条线索,反倒是扰乱了思想,一时之间反而倒是不知道该先抓哪条线了。
回到家后,我从冰箱里拿出两瓶啤酒,打开后,递给了大牙一瓶,也没顾得上先看珠子和档案袋里的东西。而是拉着大牙,先把今天的这些事情从头到尾的捋了一遍,顺顺思路。 这董三爷现在终于露出了真身,身世也浮出了水面,但是最关键的就是,在我们背后捣鬼的那只老狐狸到底是不是他?还是另有他人呢?
大牙认为,通过他对董三爷的察言观色,接情度理,认为是董三爷的可能性不大。
如果真的是董三爷在背后阴我们,就不可能这么轻易的把他自己先暴露出来,主动往咱跟拼凑,这无异于自己往枪口上撞,这不是找死嘛!这事他要是心里有鬼,就不可能痛痛快快的带我们去墓地,而且还直截了当的承认这一切,以他的阅历,不可能会犯这么低级的错误。
这种想法到是也合情入理,反过来想想,假设董三爷就是幕后的黑手。那他当初想要花钱买我们手里的解操珠子,应该是他知道这珠子与他们家有关,并且了解这珠子的底细。可是如果他知道这些珠子的事情,怎么又会这么爽快的把他手里的珠子送给我们了呢?
这是一个大大的冉号。
我和大牙详情度理,层层分析,分析来分析去,都觉的董三爷不太像是幕后捣鬼的人,应该是另有其人。可是能会是谁呢,这人也实在隐藏的太深了,太神秘了,我们打过照面的这些人里面,实在是想不出来,谁会有如此的心机。
直到一瓶啤酒见了底,心情才稍稍顺当一些,这才把董三爷给我们的珠子取了出来,连同我们手里的五颗,并排都摆在了一起。
这七颗珠子终于都找术了,望着这桌子上的五颜六色的这些珠子,心里一时说不上来是什么滋味,酸甜苦辣,一言难尽。
欲解真相,北斗聚全。
今天这“七星。终于是聚全了,那是不是离真相也就越来越近了呢?
至于真相是什么,到了现在,我们一点也不兴奋了,心里都明镜似的。一天找不到背后的那个人,就算是我们找到了真相,十有八九也是帮人家忙活。没什么意义。人家在暗,我们在明,我们根本就不在一个起跑线上,斗不过人家。
珠子这事到底还牵扯着什么。暂时来说并不怎么重要了,我们现在最关心的是我们自己的命,究竟还有多长,而那老五廉贞究竟去了哪里。有没有留下一些线索,可以解除这“魅诅”。
大牙叹了口毛后,从档案袋里掏出了两张纸,纸上的珠宝鉴定部分。我们都不太感兴趣,而是真奔主题。
那颗黄玉的珠子背面的文字是“三”。应该是老五廉贞手里的;而那颗红珊瑚珠子背面的文字是“八”应该是老七破军手里的珠子。至于前面的文字,仍然是那种托忒符文。虽然我和大牙不认识,但估计黄玉珠子上肯定写的是“廉贞。中的一字,而红碧垒珠子上写的则是“破军”中的一字。
大牙看完后,摇了摇头,冲我说道:“来亮啊,咱还真猜着了,人骨地图还真和这珠子有些关系啊!当初咱们猜到这两颗珠子中肯定有一颗上面标明的是“三”对应的是《十月之交》的第三节,还真给蒙对了啊!那不用想了,肯定还有个秘密就藏在这诗中的第八节里了
我点了点头,在网上按了搜这首诗,很快就查到了这首诗,诗中的第八节共有八句话:
悠悠我里,
亦孔之悔。
四方有羡,
我独居忧。
民莫不逸。
我独不敢休。
天命不彻,
我不敢效我友自逸。
我念叨了好几遍,也没读明白这里面会有什么隐申的含义,看了看这节诗的解释,说的是,绵绵愁思没有个尽头,整天劳心伤神病恹恹的。全天下大多数人都雀跃欢欣,唯有我自己忧虑心不安。别人全都享安逸,就我劳苦不敢闲,老天不循常道,哪怕效仿别人贪图安逸。
大牙摇头晃脑的也琢磨了半天。最后冷哼了一声,说是写诗的这人整的跟怀才不遇似的,郁郁寡欢。也不知道图个啥玩意儿,写的也不朗朗上口,也不知道当初写这诗的人是怎么想的,咋就不整个合辙压韵的呢?
我看了一眼,本来想告诉他这《诗经》里的诗和唐诗宋词有一样,但是也懒的张口,由他自己去吧也懒的再琢磨了,源身垂新坐回沙发!,盯着泣此珠甲知小欺来。
心里犹豫不决,不知道这事是应该继续查下去还是要就此而止。如果继续查下去,目前最麻烦的事儿就是没有柳叶的帮助,以我和大牙对这古诗词的理解,真要是悟出个子丑?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