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谜踪 作者:舞马长枪
司机大哥一听这个,来劲了,大嗓门的接着大牙的话说:“兄弟这话说的,不知道节气咋种地啊?立春晴一日,耕田不费力。腊月立春春水早,正月立春春水迟。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灯。这些嗑打小就听老人说,多少年了,没有不知道的。”
我和大牙也是点头附和着,聊着聊着就拐下了乡路,奔了村道,司机大哥一边小心开车一边问我们在哪儿下车,有没有站脚的地方。
我和大牙相互看了一下,心说,要是有站脚地方就不用和你瞎白话了,但也不能说,就告诉这司机大哥把我们先送到村委会,先见见这里的村长谈一下工作。
这里的村委会只是五间大瓦房,就在村口不远,很快就到了,车刚停下,就看到院里走出来一人,黝黑的皮肤,披着军绿的老式大衣,一脸络腮胡子,正往这里张望着,司机大哥一瞅,告诉我们这人就是这村的村长。
没等我们说话,那司机摇下车窗却先冲那人嚷上了:“赵老四,城里来人了,要来你们村找找文化,村儿里要出名了啊!”
这下可好,不用我们为难如何开口了,心里顿时对这司机大哥很是感激,给大牙递了一个眼色,大牙心领神会的去给司机大哥付车费,就看到司机大哥眉开眼笑,按了两声喇叭就绝尘远去。
这时叫赵四的那汉子向我们这边走了过来,一边走,一边大声的问:“你们有啥事啊?找谁啊?”
我和大牙紧走两步,然后点点头,象征性的打了个招呼:“这位大哥,我们是中国民俗文化保护协会的,您听说过吧?我们的职责是抢救保护民族民间文化遗产、推进‘民间文化之乡’建设,进一步挖掘整合中国民间民俗文化资源,通过档案保护、博物馆保护、教育保护等一系列措施,使传统文化得到传承与发展。做为公民,每一个人都有义务保护民俗文化,并有义务配合相关人员工作,您明白吗?”
这一通官话盖下来,估计是把那个叫赵四的汉子弄得有点晕了,眼睛瞪的挺大,伸着个脖子,听我说完了,不住的点头,小心的说:“哦,原来是政府工作人员啊,我是这村的村长,我叫赵国正,村里人都感我赵四。不知道需要我们村咋配合?有啥事你们就吱声。”
我们一听,心中暗笑,不把他唬住了,这事真不好往下开展。大牙舔了舔嘴唇,对那叫赵四的村长说:“赵村长,国家的政策形式,你做为村长肯定是了解的,我们新农村建设在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的同时,而民俗文化作为土生土长的乡土文化却在建设中却逐渐被淡化。
国家有相关政策指出,新农村建设与民俗文化保护是相辅相成的,在新农村建设中有着很大的作用,所以我们在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同时同样不能忽略民俗文化的继承与保护。
我们这次过来,主要是为了考察一下村子古时留下的相关民俗文化,听说我们这个村子名子的由来是因为村里曾经有一座娘娘庙吧?”
有时候不得不说,大牙说谎话的时候比说真话时要流利多了,严正义辞。连我在旁边都听得跟真事似的,就别说那个赵村长了。听大牙这一通说,似乎才明白我们来的目的。
赵村长搔搔头,叭嗒一下嘴:“要说起这娘娘庙,据说以前还是有过,但是究竟在哪疙瘩,我还真整不太准称,不过村里有几个老户,一直在这儿住好几代了,备不住他们能知道。要不我带你们去看看?”
我看了一眼大牙,然后对赵村长说:“既然这样,就有劳赵村长了,将来汇报时一定会向上反映赵村长的支持态度,您这样支持我们的工作,也是在帮助中国的民俗文化建设,中国的民俗文化是属于全中国人民的,您这也是帮了全中国的人民,功德无量啊。”
大牙也接着说:“我们经常在下面村子里走,一年有大半年在不同的地方东奔西走,还是农民朴实啊,到哪儿里都很热情,吃的、睡的都安排的很尽心,我们心里也很感动,都是国家的政策好啊。”
那赵村长听我和大牙一唱一和,也有点激动,一边在前边带路,一边回头对我们说:“嗨,农村也就这样,也没啥好东西,难得啊有你们这样的城里人肯下来,要是不嫌弃啊,就在村子里对付住下,村委会有地方住,村民家也都有地方,就是怕你们嫌弃。”
我连忙说:“哪儿能嫌弃,都是农村里出来的,庄稼院的生活习惯的很,有个能住的地方,落个脚就行,我们也就是三两天就要回省里去汇报了,这次我和程主任只是来看看路,并没有专业的人员跟过来,也没有文件批文,主要是走访一下,如果有可挖掘价值,我们还会再来,那时候电视台、报纸、广播都得来这儿访,对咱们村也是件好事。”
听我这么一说,赵村长嘿嘿的乐了,一个劲的说我和大牙实在人,好交。
第一第四十一章 神仙道姑
据赵村长讲,村子里的住户大多都是解放后开荒过来的,坐地户没有几家,村东头老孟家和老古家都是老户,估计他们能知道点,要是他们也不知道,估计这屯子里也没有谁能知道了。/|';()更新超快/|
这个村子有四十来户人家,都以种地为主,没有什么别的收入来源。镇里前几年开了一个砖厂,靠挖土烧砖带动点镇里的经济,而村子里有些壮劳力在农闲时就过去找点活干,对付多挣几个钱。绝大多数的人还是以地为生,靠天吃饭。
这几年政策越来越好,每家日子也都过得有声有色了,很多农户都建起了大瓦房。这里的人虽然日子过得很一般,但都是些老实巴交的农民,从来没有招惹过官司之类的事,可以说是村清风正。
跟着赵村长东拐西绕,到了一户宅门前,红砖院墙,四四方方很规整的大院,大门是铁板门扇对开的,伸手推开院门,是一条红砖斜拼的甬路,正对着房门。正房是三间大瓦房,新漆不久的窗户和门色彩鲜艳,看着很喜庆。窗户外面钉着一层塑料布,影影绰绰的看不清屋里的景象,东边有两间厢房,西边是牲口圈,一匹骡子和一匹马正守着槽子吃着草料。
刚进院后赵村长提高嗓门就喊了一嗓子:“老孟大爷在家没有啊?”
话音刚落,房门很快的从里面被推开了,一个十来岁左右的黑瘦的男孩扒门往外瞅了瞅,看我们有点眼生,就抬头问赵村长:“四叔,我爷在家呢。”回头又冲屋里喊了一句:“爷,四叔来了。”
赵村长看见是这孩子开门,一边招呼我们进屋,一边拍了拍那小孩的脑袋,嘿嘿笑了笑:“孟星啊,作业写完了吗?没出去玩啊?我带两个人过来,找你爷问些老事。”
进了屋里,一眼看到在东屋炕头上坐着一个老头,有些精瘦,头发已经谢顶了,一脸的皱纹,只穿着粗蓝布的旧棉袄,也没有套件外衣,正眯着眼睛坐在炕上抽着烟袋。我正打量着的工夫,赵村长率先打了个招呼:“孟大爷,您老在家没出去看看牌去?身子骨还硬朗不?”
那炕上的老头显然与赵村长很熟悉,见是赵村长过来了,干涩的脸上带出了一丝笑意:“四小子啊,来,炕上坐吧,还出去玩啥玩,在家猫冬得了。你咋这么闲来我这儿坐着?”说完,又瞅了瞅我和大牙,看了看赵村长。
赵村长一笑,指着我和大牙说:“孟大爷,这是城里来的人,来了解咱们这村的什么民俗文化,您在咱这村也是老户了,没有你不知道的事,这不,就领你这儿来了,和您唠扯唠扯咱屯子的事。”
孟老头一听这个,又打量了打量我和大牙,点了点头就算打过了招呼,让我们都坐下说话,然后说:“嗨,咱农村人也没啥说道,你们有啥问啥,我老头子也就是多活了几年,今年这不也八十多岁了,老糊涂了,记性是不行了。”
我听那孟老头说完,附和的笑了笑,很有礼貌的问:“孟大爷,您好,我们是中国民俗文化保护协会的,其实没啥别的事,就是想问问您知道不知道咱村子以前有座娘娘庙?庙里还住过一个很有本事的道姑?”
孟老头低头狠吸了两口烟,好像在努力回忆着,过了半天,好像记起来了什么,伸手把烟袋锅里的烟灰在炕边上磕了磕:“我们老家是关内的,当年也是第一拨来这儿疙瘩开荒的,一直种地,也没啥文化。这娘娘庙啊,我打小就听说几百年以前还真有,就在村子东南那边,小时候那阵子还能找到些砖头瓦片的,上面刻着一些花纹,瞅着也挺带劲的。
也是听人家说,当年那庙可是贼气派,占了老大的地方,好几间大房子,里面还有神仙下凡,能治百病,有啥事去求点药,可灵了。当时烧香许愿的人那可是老鼻子了,后来不知道咋地了,一场大火就给烧没了,啥都没剩下,连个人影都不见了,都说是天上的娘娘私自下凡犯了天条,又被天上给收回去了,你们说的啥道姑倒是没有听说过。”
听这孟老爷子说完,我和大牙对视了一眼,我们自然是不相信神仙下凡这一套,不过老头说的这些话至少可以断定两点,其一就是历史上这里真有娘娘庙,其二就是庙里也确实住过高人。只是不知道老百姓口中的那神仙娘娘是不是我们在资料上看到的那个会法术的道姑,也不知道这事和我们找的珠子这事有没有关系。
既然来了,就了解清楚再说,大牙冲着老爷子点了点头:“大爷,看您老这鹤发童颜,神采奕奕的,比我们这些小伙子都有精神哪,真有福气啊。您说的那个娘娘庙离咱这儿能有多远啊?”
孟老爷子听大牙这一夸顿时笑容满面,一个劲的夸大牙会说话,然后心里核计了一会后告诉我们那个荒网子距这个村子也就是三里地左右,就在前头偏脸子村的村东头,现在就是个破荒土堆了,因为种啥也不长,一直就摞荒了。
“偏脸子村?”我和大牙都有些疑惑。
赵村长见我们不太知道,就对我们说:“咱这村子的南边还有一个村子,叫偏脸子村,村子不大,比咱这村子小了不少,以前可挺穷的,人口也不多,这不是前两年修了长平高速公路,占了村里的挺多地,给补偿了不少钱,家家都分了点,日子也都好的不善了。”
赵村长又给我们解释了半天,他说农村都这样,这村子的名子都是多少年前就这么叫起来了,像这镇上一共有十多个村子,叫什么爱国村、横道子村、敬友村、拉腰子村、孟家村、娘娘庙村、下坎子村啥的,而这偏脸子村在这儿也有些年头了,但是具体啥时候有的,还真说不清。
我们和孟老爷子又一起聊了一会,老爷子倒是很健谈,东拉西扯的,什么都说,不过也没有什么有价值的东西。
离开了孟老爷子的家,那个开门叫孟星的孩子也正是寒假,闲着没事,也非要跟着我们去老古家溜达去。
一路上我和大牙与村长都在聊着关于以前那座娘娘庙的事。一直在边上听我们说话的那个叫孟星的孩子插话说:“我爷说的那个荒岭子我总去,总在那里玩。去年,小鱼儿说他爷在那儿挖出来一个石头像,还让我们一起去看,可她爷又说没有,说是小鱼儿瞎说的。为这事,小鱼儿被我们笑话了好几天,还哭了好一阵子。”
旁边的赵村长告诉我们孟星说的那孩子,就是一会要去见的那古老爷子的孙女,农村小孩儿都呼唤小名儿,那孩子大名叫古淼渔,小名叫小鱼儿。又拍了拍孟星的脑袋,告诉我们孟星这孩子就是刚才那孟老爷子的大孙子,虽然有点淘气,不过学上得很好,很聪明,将来肯定能有出息。
孟星听赵村子这一夸,脸有点红了,明显有点不好意思,腼腆地笑了笑,就自个儿跑到前面去了。
村子也不是很大,很快就到了地方。小孩儿腿脚快,早就跑没影了,等我们刚到大门口,屋里就有人迎出来了。
跑在前面的是孟星和一个十多岁小姑娘,应该就是小鱼儿,后面不远则跟着一个老头,看起来年纪也就七十多岁,比孟老头要年轻不少,身子骨很硬实,背也不驼,腿脚也挺利索,眼神看着就很犀利。
赵村长一见老爷子,主动就先打招呼:“老古大叔,吃了没有啊?今年你家可不得了,苞米没少卖钱吧?”
那老头听完后,哈哈一笑:“四小子,我刚才就听那老孟家的小子说城里来人了,真的假的啊,找我老头子有啥事啊?“
赵村长这才忙着给我们相互介绍,我和大牙也客气的打了招呼,就见大牙又开始了那套说辞,听的老头一愣一愣的,我也怕大牙整过了,一个劲的打圆场。
那古老爷子听大牙白话了半天了,好不容易等大牙说完了,这才冲我们一笑:“嗨,俺们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村人,不怕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