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谜踪 作者:舞马长枪
方便,就做成了这样,平时就开小门扇就行,也不费劲,要是进车就打开大门扇,这个还有啥讲究咋的?”
“古大爷,门板两扇要一样大,左大换~妻,右大孤寡。孤寡门再加上‘哭子伤亲坑’已经形成了煞局。而且你后挖的那个菜窖在东边,东方为震位,五行属木,这个方位立窖远为吉,近则为凶,称之为张口坑,这窖离房子也就这么几米远,如此之近已经构成大凶之相了。
人体的肝脏五行属木,你在东方动土挖坑,泄了此地的生气,所以才会影响肝的疏泄条达,五行生克环环相扣,肝的功能受损,就会使脾的运化不顺而致脾虚水仃,最终导致气滞而血瘀。
您老伴是去年过世了,我估计这窖也就是这两年才挖的,时间不会太久远。”我说完后,看着老古头似乎有些一知半解,就简明直白的解释了一遍给老古头听。
老古头明显有些无法接受这些玄之又玄的东西,但是事实发生在自己的身上,也由不得他不信。只是这突然来的打击怕是一时之间难以接受,气色不太好,感觉突然间的苍老了许多,干涩浑浊的眼角竟然有些湿润了,好半天之后才喃喃自语有些自责的念叨着:“都怨我啊,要不是我当年非得要挖这个菜窖,小鱼儿她奶也不会走得这么早了。”
我见老古头说得有些动情,情绪有些波动,赶忙给他倒了点茶水。老古头喝了点水后心情缓和多了,摇了摇头,苦笑了一下。
我这才告诉他因为孤寡门又加上哭子伤亲坑,才会使大娘先应了验,要不应该是他的大儿子先应验才对,即使是这样,他的大儿子身体也一定不太好,尤其是在家住的时候。
老古头听了之后不住的点头,这才告诉我们他的大儿子也就是小鱼儿她爸,住在家里时三天两头的胸闷,上不来气,地里活也干不动,这才和小鱼她妈一起出去打工对付挣点钱。农忙的时候,他大儿子才回来帮着忙活两天。不过说来也怪,小鱼儿他爸在外面一点事没有,在建筑工地跟着盖楼,一把子力气,使也使不完。可是一回家,就病病怏怏的。
老古头一边说着这些事,一边又装了一袋烟,点上火后吸了两口:“大侄子,大爷没把你当外人,你有啥就说吧,也不用有啥顾忌。”
我笑了笑,如实的对古大爷说:“这种格局虽是风水煞局,但还不致于这么快的就能要了人命,这煞局并不是风水上的血光十煞局,也没有那么大的煞气。
但是现在看来倒是有些异常,我觉得以目前的宅相来看这种格局会导致大婶患上肝病不假,但绝不会这么快的就病发致死,这种情况只能说明那里的土气过于阴晦,没被木克制,反而侮木,菜窖里这股阴晦的土气是从何而来,我也确实是觉得有些蹊跷。”
老古头听我说完,也默不作声,似乎在想着什么。
大牙听我说完,叭嗒了一下嘴:“是不是里面有啥东西受潮了?”
我摇了摇头:“这种阴晦之气大多应该是古墓或者长年埋在地下之物,所以才会有这么强的阴气,如墓葬物品、尸骨什么的,但不是金属之器,应该是土石之物,但一般菜窖里都是放些白菜或是杂物什么的,不会有这些阴秽的东西。”
老古头一直都在旁边冥思苦想着,也没有听我和大牙说些什么,突然拍了一下大腿:“我想起来了,也不瞒你们啥了,那菜窖里确实有一个东西,备不住就是那东西整的。
那是我两年前种地时意外挖出来的一个石头像,我拿回家一看也不像现在的东西,没敢放在外面,怕让别人看见,就放在东边新挖的那个小菜窖里了。
前几天你们还问过我这石头像的事,我也没说,寻思一是怕你们给收走,二是因为这东西再说不是什么好道上来的,再惹出些麻烦。”
一听这话,我和大牙真是喜出望外,无心插柳,却歪打正着。没想到这老爷子自己倒是说出了这石头像的下落。本来我也只是想临走之前也算还老古头一个人情,指点一下他家里的宅相问题,不成想却有了意外收获。
我看了看大牙,又看了看老古头:“古大爷,这事既然我说破了就要帮到底,门板你抽空儿重新做两扇一样大的,顺便最好把门往东面移三米,使这个门不要处在院墙的正中间,而是偏东南一些,就是旁边那个垛子那。那里我看过了,是二十四向中的的丙门方位。
老话说的好‘坐北向南丙门昌,天南吉星号贪狼,居此生门财门旺,大吉大利永安康’,这是吉门,起家运。还有就是尽快要把菜窖里面的东西取出来,腾空,日晒,通通风,然再选个吉日把坑填上,这样也就不会再有后患了。”
老古头听我这么一说,十分感激,说什么也不让我们这么快的就回走,非得要留我们在他家多住几天。我心里明白可能是他想让我直接选个日子帮他把窖填上,料理完了再走。想想我们也是没有什么别的事,柳叶还得一两天才能翻译完,在哪儿呆着都一样,反正都得等着柳叶的消息,也就没怎么推辞,爽快的答应了。
老古头这人性子很急,说话的工夫就下了地,就要去把菜窖里面的东西取出来。我和大牙见状也紧忙下地,跟着老爷子出了屋。总不能让这老爷子忙活,毕竟人家岁数不小了,上上下下的,再伤个筋扭了腰啥的,于是我和大牙听从老古头的指挥,把菜窖打开了。
刚一掀开菜窖的顶板,一股阴暗发霉的气息就涌了出来,有种让人窒息的感觉,我和大牙捏着鼻子都跳到了旁边,晾了半天,空气流通后味道才不那么明显了。
地窖深度也就是三米左右,沿着一架颤巍巍的木头梯子下去后,发现里面的存放的东西并不是很多,角落里堆着一堆木头和房瓦等破烂,在一堆咸菜坛子的旁边发现了那个石头像,个头不是很大,底面直径估计有三十厘米左右,高也就半米左右,很不起眼的杵在那里。
我和大牙费了很大劲才把那石像给拎了上来,这个东西阴气太重,不好直接带到屋子里,而是直接放在院子里,晒晒阳光。
我和大牙围着这石像转了好几圈,越看越是惊讶,这石像刻得十分精细,简直就是鬼斧神工之作,刻工流畅,栩栩如生,兽首人身,脑袋有点像鸟头,配上人的身子,看那神态,总有点阴森森的感觉,不知道哪里透着那股子怪异。
这种形态诡异的石刻与在古建筑和古墓葬的前面的“翁仲”倒是有些相似,翁仲就是立在古墓葬前的石人、石马、石狮之类的石雕。不过我看了半天这东西,看这个头与形体都不太像是翁仲,倒是有点像是镇墓兽。
镇墓兽是我国古代墓葬中常见的一种怪兽;是为镇摄鬼怪、保护死者灵魂不受侵扰而设置的一种冥器。最早见于战国楚墓,流行于魏晋至隋唐时期,五代以后逐渐消失。不过一般主要都是陶质或是唐三彩制成的。像这种石制品极为少见,所以也不敢断然就下结论。
这个石像从身上服装的风格上也看不出是哪个朝代的,身体魁梧,穿着威风凛凛的武将铠甲,但看得久了就感觉有点不对,尤其那双眼睛,不论从哪儿个角度看过去都好像一直在盯着我们,顿时感觉头皮有些发麻,浑身发冷。
老古头见我们在外面站了有一会了,就招呼我们进屋暖和暖和,我和大牙也觉得浑身有些不太自在,就搓着手进了屋。
老古头又把茶壶里的水加满,对我们说:“这石头像在我这有段时间了,我倒也没啥用,当时就是觉得是个老玩应儿,应该能值俩钱,但是也不敢让别人知道啊,谁不怕惹上事啊。你们要是觉得有啥用,你们就拿走吧。”
“古大爷,您误会了,我们不是要这个石像,我们只是职业病,对这东西有些好奇,见到这类东西就想研究研究,我们不要这个。”
老古头看出我和大牙对这东西比较感兴趣,以为我们是不好意思要他的东西,一再的说这东西对他没有啥用,真是想要给我们,让我们拿走。在我和大牙的再三解释下,老古头才相信了我们只是想研究一下,并不是真的想要,也就不再多说了。
我算了算日子,告诉老古头四天以后适宜动土,到时候我和大牙帮他整利索完再走,老古头一听这话喜笑颜开。晚上说啥也没有让我们走,执意要留我们一起吃晚饭。晚上喝了点酒后,老古头就睡觉去了,我们也就在他家睡下了,反正农村的房子都有地方,我和大牙就住进了西屋里。
我和大牙白天时用相机把那石像拍了几张照片,晚上闲着没事就把相机里的照片导入到了电脑里翻看着,只是也没有看出什么端倪来,虽然看着有点像镇墓兽,可是也不能肯定。而这个东西对我们有没有什么参考价值,也是一无所知,后来干脆给柳叶发了封邮件,把图片都发了过去。
隔了一会后拨通了柳叶的电话,能感觉到柳叶似乎很疲惫,我把这边的事情简明扼要的说了一说,当我说起那神秘石像的时候,柳叶似乎也很感兴趣,一边收着邮件,一边说她回北京后这几天的事。
原来柳叶回到北京后,就在家里全力开始翻译那老道留下的手册。参考了很多的工具书,因为小册子里用的文字不全是托忒文,也有些八思巴文和满语夹杂其间,所以翻译进程很缓慢,但随着不断的深入,也有了很多惊人的发现,听柳叶说,估计再有一两天就可以全部翻译完了,等整理好后再一起说给我们听,到时候大家再讨论。
正说着间,突然电话里传来一声惊叫,这一下子把我可吓得不轻,赶紧问柳叶出了什么事。
柳叶电话里连声说着对不起,之后才告诉我,是因她打开了我刚发过去的邮件,图片上的那石像她认识,是乌萨的“神鹊护法”。
石像上雕的那只鸟头就是神鹊,其实也就是乌鸦,乌鸦是东北土著先民“满族”的喜神和保护神。有“乌鸦救祖”(清太祖努尔哈赤)的传说,满洲后世子孙,俱以乌鸦为神,不得加害,东北山民们进山打猎也有“扬肉洒酒,以祭乌鸦”传统。
清顺治帝入关后,在北京故宫内设立“索伦杆”保持了人类对乌鸦的最高规格的崇拜。并在沈阳(盛京)城西专辟一地喂饲乌鸦,不许伤害。在《东三省古迹逸闻》中曾记载:“必于盛京宫殿之西偏隙地上撒粮以饲鸦,是时乌鸦群集,翔者,栖者,啄食者,梳羽者,振翼肃肃,飞鸣哑哑,数千百万,宫殿之屋顶楼头,几为之满。”
而这种人身兽首的神鹊石雕一般常见于“乌萨”道场内,用于开坛做法时的护法,一般应该是八尊石像,四文四武,分列在东南西北等八个方位,我们发现的这尊是武将的打扮,相对应的还有文官装束的“神鹊护法”石像。
发现这种石像就足够证明了一点,就是这里一定与后金朝,也就是努尔哈赤的那个年代有关,只有在那个年代,也只有乌萨才会使用这种神鹊石像做为护法。
到了大清以后,乌萨像是一夜间就悄然消失了,而满洲的“萨满”已经没有了先前“乌萨”的那种呼风唤雨的神通,也可以说“乌萨”在历史上只存在于一个特定的历史时期,行地七公的归隐山地,也使乌萨之术就此断代,没有更好的被传承下来,而萨满的巫师也只是窥得其中一二,半知半解,所以萨满教的巫术与神通也大打了折扣。
我和大牙听的是瞠目结舌,继尔又有些莫名的兴奋,因为照这样来看,至少我们这次并没有白来,现在可以确定这里一定与“乌萨”有关,或许也与我们要找的“行地七公”有关。无论如何,看来都要找时间去娘娘庙的遗址探一探究竟。
第一第四十四章 古家族谱
经过这件事以后,老古头对我们的态度又有了明显的变化,极度热情,把我和大牙当成自家人一样,有啥说啥,丝毫没有了以前的那种戒备之心,我和大牙整天没事就和老爷子坐炕上胡侃,从民国侃到解放,从台湾侃到西藏,日子过得倒也是逍遥自在。
一天早上起来,吃过早饭,和古老爷子正在屋里闲聊,开着电视,喝着茶水,你一根,我一根的开始喷云吐雾,不大一会屋里就烟气缭绕,根本看不到人,只能听见声音,阳光映射下屋子里像是罩了一层灰蓝色的纱幕一样。
电视里正演着古装大戏,应该是康熙爷微服私访的故事。古老爷子有一搭没一搭地对我和大牙说:“嗨,你们不知道啊,其实我们这家子和老孟那家子也是有点来历的,我们家的老祖宗都是旗人,侍候王爷贝勒的。要是在过去,那也是穿绸裹缎的人家,现在是不行了,土里刨食,看天吃饭了。”
我和大牙一听这个有点意思,没想到这古老爷子还有点故事。闲着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