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谜踪 作者:舞马长枪
?br /> 韩叔听了后,忙接着说:“难为啥难为,还不是为我们自个的事,倒是真麻烦胡家老爹了,我也不会说啥话,也不说些客套话了,回头完事了,一定上我家喝酒去。”
说完,就奔着村子走去,因为小宝还在病着,所以没有跟我们出来,一直在家躺着。韩叔见这边忙完了,才回去接小宝过来。
见这些弄得差不多了,等着韩叔回来的这段时间,我仔细的又看了看坟坑。我也是好奇地转到坟的背面方向,惊异的发现,在坟坑的正面,就是正对着墓碑的那个方向,有一个洞,一直向前延伸着。
突然的想到小宝的腿陷进去的那个洞,莫不是那个黄皮子窜出来的洞是与这坟内部相通的?可是这洞明显不是黄皮子自己打的洞。这个洞很平整,有很明显的人工痕迹,更像是有人特意凿出来的,可是为什么凿出这个洞呢?这黄皮子是凑巧后钻进来的还是一直就活在坟里呢?
越想感觉越不可思议,头皮发麻,感觉身后冷风直窜,从头一下子凉到脚。等我捅咕大牙,告诉他我的这些疑问和猜测时,大牙的表情和我一样,张大了嘴,一点动静也没有了。
爷爷一直忙活着,可能也是有点累了,坐在苇席子的旁边,手里熟练的卷着旱烟,而略显浑浊的眼睛却盯着这个坟坑目不转睛,不知道在想着些什么。爷爷告诉过我们只能在外面看着不能走得太近,我也不敢去找爷爷,只能和大牙小声的嘀咕着。
就在现场刚有些安静下来不多久时,听到远处的人群里开始骚动起来,抬头远远看去,韩叔已经把小宝背过来了。
第一第七章 起坟开棺
拾金,也称拾骨。
一般都是埋葬后大约五至七年,把坟墓打开,拣出骨头,擦掉泥土;重新入敛。
根据各地不同的风俗,在人死了十几年以后,要将坟挖开,具体时间也不固定,一般来说就是未满十六岁死亡者不拾骨,三十岁内死亡者,死后五年拾骨,四十岁死亡者为六年拾骨,而五十岁往上的则是六、八、十、十二、十四年不等了,基本上是年岁越长的,拾骨的时间就越晚。
拾骨,原因有很多说法,有人说是拾了骨,进了“坛”,才表明他们在阴曹地府之中有了个正经八百的位置才不会被人欺负,也有人说是因为尸体长年在地上棺木都已经腐烂,容易导致被一些蛇虫或者积水的侵害,先人在坟墓里边会过的不安宁。
这几天里,小宝的病情倒是没怎么恶化,还是老样子,夜里依旧发烧胡说,白天还好一些,可以昏睡一阵,也一直没有去上学。我和大牙也感觉到这事与我们有点关系,心里也是不落忍,没敢往小宝家里多跑。
五天转眼而逝。
拾金当天的天气还是不错,气温虽没有什么大的变化,但是风似乎小了许多,没有了北风肆虐,顿时感觉阳光可爱了许多。
爷爷在村里找了几个大小伙子,因为“拾金”这事,有时煞气冲坟,体质虚弱的容易出事。当天在坟地四周围了很多人,这样的事大家都觉得新鲜,想看看热闹。
冬天是农闲,整天也没有什么事,难得在农村有这种新奇的事,于是三三两两都络绎到场,只是都在远远的观看着,爷爷告诉过大伙,不能近前。尤其妇女小孩更要回避一些,家畜则更不得近前。
爷爷难得的换上了一身较为干净的衣服,在农村,基本上都是干农活,平时都穿不了啥好衣裳,倒是每家每人都会有身行头,逢年过节的,串个门子时才套上,说是好衣裳,其实也就是相对少了些补丁而矣。
爷爷仔细的拂掉墓碑上的树枝杂草,端详了一下。碑身被岁月冲刷有些光滑了,奇怪的是碑上只字未有。
爷爷似乎早就知道了一样,丝毫看不出有什么吃惊,用手小心地弄掉冻在上面的雪块和土块,连带打扫了一下碑下的墓石,动作很轻也很仔细,就像怕打扰了墓里的死人一样,打扫完毕了才发现碑身已然有了裂痕。
对于墓石而言,可以很好的反映出下葬人及后代的状态。一般讲墓石从上而下分为三部分。石碑部分,掌天时;基石部分,掌地利;石碑与基石中间的部分掌人和。
风水上一般认为,墓相的好坏,关系到家族兴衰之历程。家相的好坏,关系到一家的兴旺之命运。人之长相好坏,左右了一人的命运。所以,墓相的好坏影响巨大。
再看这无名之坟的墓碑中央呈现出了飞云一样的黑色,墓台石相对还是完整,只是颜色有些发灰白,爷爷看过后心里更清楚了,这样的墓相注定了要有不吉祥事发生,不知道这墓里的主人及后代到底经受了什么样的灾难。
爷爷略微的摇了摇头,这才定下神来,然后从包里拿出来了一些东西,有烧纸、香还有一个陶罐,把陶罐的封口拍开,冲着石碑浇了下去,嘴里念叨着:“喝碗无根水,封住死人嘴!”
无根水是一般都是指古代服药时常用的一种药引或制药时用的材料。用于服药或调制解痈肿毒的敷药等。无根水是取水方法的一种,因时,因地,因具体条件便宜从事。如有些茶人取初雪之水、朝露之水、清风细雨中的“无根水”(露天承接,不使落地)。爷爷这些估计是雪水的可能性大一些,也没有仔细的问过。
也不知道这样的做法还是爷爷念的词有作用,顺着水浇下的部分竞然飘起了丝丝白气,竟然全部的渗入在石基内,就像在海绵里浇水一样,看得周围的人全是目瞪口呆。
敬过无根水,爷爷又点着了一把香,然后把烧着的香分别插在了坟顶和坟的四周各一柱,剩下的那些则是全部摆在了墓碑的顶上。紧接着又把烧纸压在了坟地的四周一大圈,挨个点着了。我数了数一共有摆了二十四堆,后来听爷爷说这是二十四山向,过路阴阳。
在北风的吹动下,香和纸着的很快,不消一会就烧完了。
这时爷爷便招呼了一个膀大腰圆的人过来,只知道村里人都叫他“胡子”,姓伊,四十岁左右的年纪,也是村里的“大姓”。这人除了平时一样的种地秋收外,还会一手杀猪的手艺,村里谁家杀猪都会找他,是个杀猪老手。
我也见过他杀猪的情形,眼疾手快,一刀封喉,很快,尖亮的猪叫声,慢慢低沉,渐渐沉寂在黎明的村庄农家和田野山间。这一刀稳、准、狠,太重要了,如果扎歪了,几个人也按不住垂死挣扎的老猪了,只能满村子去撵疯跑的老猪了。
爷爷说起过,像胡子这样的人身上的煞气重,一般鬼邪不侵。
爷爷让他率先起坟,也就是动士。煞气也就是阴气,阴气凝而成形时,就是平时人们说的鬼,只不过阴气凝结成形也不是很容易的事,需要天时、地利等诸多条件都符合时才会使煞气凝而成鬼。
农村里一般都流传着版本不同的鬼故事,鬼体属阴,也有克制的,流传最多的无外乎是童子尿、黑狗血、黑墨汁什么的。
其实风水术数中,鬼五行属土,制鬼自然用五行属木的物件,以木克土制之。化邪避煞可以用五行属金的物品,以土生金泻之。这个是五行生克的简单理论,所以大多的道士会用桃木剑、柳树枝打鬼,镇宅用八卦铜镜、五帝钱、铜狮、铜麒麟等金器。
胡子五大三粗的,对这事也是大大咧咧。拿着铁锹,抡着洋镐开始干了起来,因为还是冬天,虽说坟头土不实,但也冻了厚厚的一层。几镐下去,冻土层渐渐的松动了,胡子不知道为什么打了个冷战。
唾了口吐沫,胡子正要接着去挖,爷爷突然叫住了他,让他离开几米,歇一歇。这胡子刚要说声“不累”的话,再一看爷爷的表情,也没有说什么,就退了几步。
据爷爷事后说,在胡子刨开冻土层时,背后开始反光,这就说明了墓中煞气太重,冲天而起,应当避一下时辰。
本来是上午十点左右就到了,经过这一番折腾,现在也将近十一点了。
大概等到了十一点半左右,爷爷叫来四个大小伙子,分西北、东北、东南、西南四个方向一起开挖,要同步进行,相互照应着点,挨排儿有顺序的每人动一锹即停,然后下一个人再动一锹。几个人听着吩咐开始下锹开挖。刚开始是普通的土,渐渐地不断的挖出一些红色、黑色的土块出来,看起来像是赤硝或是木炭啥的,估计是用于防潮的。
北风不知怎地,突然阴冷的吹起来了,周旁枯草、树枝凄凉的随风摇坠,现场却一片的寂静,只有偶尔的咳嗽声或是跺脚声,所有的人都屏住了呼息。
一会的功夫就挖出了一个大坑,中间的棺木孤零零的露了出来。
过了这么多年,棺木竟没怎么腐朽,不知道是用了什么木料和工艺。棺材的两旁分别画着两条正在腾云驾雾的黄金龙追逐戏弄着宝珠。龙的周围画着“八仙”用的兵器,也叫“暗八仙”。特别引人注目棺材的正面材头上画的是碑厅鹤鹿,琉璃瓦大厅上空展翅腾飞着两只仙鹤,仙鹤的嘴张开着,嘴角各衔着一件东西,也看不出是什么。在大厅两旁是苍簇盛旺的青松,柏树,大厅前面是芬芳百艳的青青草地,草地的中间是通往大厅的石阶路径,显得十分清洁幽雅,整幅图画将整个棺材头装饰的犹如仙境居室,只是在大厅之上画了一个人正面威严的站着,满身琳琅满目的配饰,尊贵大气,只是脑袋却看着很不舒服,像是整个头部旋转了九十度,又像是只有半张脸一样,整体的比例与人身很不相符,透着一种怪异。整个棺材庄重大方,色彩层次分明,绚丽有序;线条飘逸流畅;这样精美的画工,质地上乘的棺木看得让围观的人都砸舌,都在指指点点,交头结耳,好像只有我才注意到上面的画面吧,当时也不懂得看棺材的质量,只懂得看图画。
那阵子的农村基本上都是土葬,对于棺材,很多人以死后如能得到一副好棺木为最大幸事。人们为了让死者到另一个世界过得更好,就为死者准备了华丽的棺材。
但在农村,一般的因受经济条件的限制,大众化的棺材用松木、柏木加工而成;上好的,特别讲究的棺材就用很名贵的楠木,楠木棺材也只是代代口传,都是听老人讲起,却都未亲眼见过。
就在大家都在砸舌,议论时,突然传来“咔……咔……咔”的声音,每一声都像撕着人的心肺一样,听着就揪心的难受,就像用钢钩子划着水泥墙差不多。立时,所有人都鸦鹊无声,胆小的差不点就喊出来,人群都不约而同的向后退了几步,做好了折身就跑的准备。
大家当时能想到的就是一个可能:诈尸!
第一第六章 观气断坟
本来村子就不大,一户挨着一户,一家挨着一家。谁家要是大声喊一嗓子,半个村子都听得见。
小宝家这一折腾,整个村子没有不知道的。
刚走出小宝家不远,就被我爷爷喊了过去。
我爷爷当时也就是六十多岁,还很精神。习惯穿老式的灰布褂子,嘴角总是叼着纸卷的旱烟。打小我就和爷爷比较亲,不仅仅是爷爷很疼我,主要是爷爷有讲不完的有趣的故事,让我很着迷。长大了以后才知道,当时爷爷讲的故事对我以后有着莫大的帮助,不过在当时,只是当个故事听听。
我和大牙来到爷爷跟前,爷爷家是三间土房,奶奶去世的早,只有爷爷一个人在这里住,没有什么像样的家具,都是些老式的箱柜,但收拾得很整洁。
这种土坯房子不高,农村的正房都是座北朝南,中午的阳光正好照在房前,就这样,一个老的,两个小的就坐在房前,一边晒着太阳,爷爷一边问我:“来亮啊,听说小宝昨天和你们一起回来的,去哪儿玩了?”
我当时也不知道爷爷为什么这样问我,就一五一十的把经过告诉了爷爷。大牙在旁边时不时的再补充几句。
爷爷听着听着表情开始变得奇怪起来,听到我们被困“鬼打墙”撒尿解围时还摸了摸我的脑袋笑了笑。爷爷看了看天,正是大中午,就对着我们说:“走,现在正是晌午,带爷爷去瞅瞅那疙瘩。”
我和大牙也是放了学,闲得屁事没有,听爷爷这么说,乐不得的在前面领路。路面上的积雪早就压实了,光滑的像镜子面一样,大中午的阳光射下来,雪地的反光很是扎眼,只能眯着眼睛走。
不大一会,就顺利的找到了那个地方。洞口还在,可能是一夜的大风,雪和别的杂草遮住了一些洞口,虽然看着比昨天夜里感觉小了一圈,但还是很显眼。
爷爷先看了看那个洞,在洞里掏了把土,用手捻了捻,又闻了闻,然后就前后左右围着旁边的那座大坟转了好几圈。我和大牙闲着无事就又在旁边的树上踅摸起来,看看能不能再找几个昨天没找到?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