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谜踪 作者:舞马长枪
切馐恰浅逋獍诘模墒窍衷冢忝强矗馊词浅遄趴弧坏姆较颍∥移绞彼跏倍蓟嵝⌒牡陌研砗茫庖坏阄铱梢钥隙ǎ厣系男稀隙ㄓ腥硕!?br /> 我和大牙赶紧伸长脖子看了看,果然她的那双靴子很随便的扔在地上,一前一后,就像勿忙爬上炕后随便甩下去的一样。
是谁动了柳叶的鞋呢?
看来肯定不是魂魄离体,否则地上的鞋是不应该动过的,那就说明昨天夜里柳叶肯定出去过,既然柳叶出去过,那么大牙估计也就不是什么魂魄离体了,只不过他们昨天夜里的记忆都好像被抹掉了一样,无论我如何提醒,他俩根本就想不起来,他们昨天夜里的记忆都是空白的。
我们三个面面相觑,谁也说不清楚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我从头到尾的想了想,最大的问题估计出在那只黑猫的身上。那只黑猫突然的出现证实了大仙的指示是没有错的,看来我们这次来这里却有个意外的收获,那只黑猫竟然真的在这里。只是不知道为什么,那只邪性的黑猫竟然在最后关头放过了我们,没有把我们直接都给掐死。
我仔细的回忆着夜里发生的事情,甚至是每一个细节,当我说到黑猫对柳叶的亲昵时,大牙和柳叶都是一脸惊愕,柳叶也惊恐的伸出胳膊看了看,好像不相信自己会主动去抱起那只黑猫。
穿戴整齐后,推开房门,清晨的院子里静悄悄的,十分静谧。
一抬头就看到院门果然敞开着,甬路旁的雪地上还赫然放着那只碗……
第一第九十三章 寻穴
何大爷吃过早饭后就张罗着要给骨骸入土安葬,我想了又想,还是告诉了他关于这骨骸入土的一些需要格外注意的事项。[]
何大爷听我说了半天,明显有些不太相信,也难怪,这些事情根本就不像是我这个年龄应该知道的,从我嘴里说出来,多少都让人感觉有些招摇撞骗的感觉。
大牙在旁边又把国家民俗文化保护协会事给抬了出来,也别说,这个还真管用,说的何大爷一家也是一愣一愣的,到最后都是深信不疑。再一打量我们三个也真不像是农村人,也就相信了我们此行的目的就是在搜集整理一些民间的民俗文化。
我们只能编个理由说是协会准备出版一批图书,书的内容都是全国各地流传的民间故事,而我们三个则是负责整理四平地区的民间故事。这是一项针对中国民间文化遗产的抢救措施,是一项很重要必须要完成的任务。结合昨天我们一直打听的关于狐狸洞沟的故事,这套瞎话还真是说的天衣无缝。
其实何天城老爷子的魂魄已经被那黑猫给收了,或许都已经魂飞魄散,彻底的消失了。但是这件事情我没有提起,毕竟这些事越说越麻烦,还是留给他们一个念想,了却他们的一桩心事得了。
而这种无魂无魄的骨骸已经生气全无,风水中称为“蚀骨”,无阴无阳,不生不长,源于混沌,灭于混沌。也要埋在生气回旋之所,否则极易形成大凶之象。
等到把何天城的骨骸埋好后,已经是中午了。吃过饭后,我们也不好意思再打扰他们家,就提出来要走,何长军嗑嗑巴巴的问我们:“三……三位同……同志,你们来……来这里不……不是为了狐……狐狸沟吗?还……还没弄……弄明白,就走……走了?”
何川国老爷子也一个劲的挽留我们,他说农村人没啥讲究的,要是不嫌弃就在他家住几天,这两天也看出来我们不是什么坏人,让我们不用跟他外道。
我们三个心里都是一阵苦笑,想起昨天晚上的事,真害怕连累人家,万一有个三长两短,我们可就真得内疚一辈子了。但是也不能说这些,只是笑了笑后告诉他们,我们要回县城去汇报工作,过几天要是再回来一定到这儿。
见我们这样说,他们也就不再坚持了。
下午我们三个回到了镇上,从村里到镇上开车用了十多分钟,找了一家看着还很干净的旅店,这里住宿很便宜,只是条件差了一件,好在我们也只是有个落脚点,也就对付着了。
我们都对昨晚上发生的事情一直耿耿于怀,现在心情恨不得立时就找到那只黑猫,弄个明白,看看天色还早,我们三个简单的收拾了一下东西,做好充足的准备,柳叶驾车又直奔狐狸洞沟而去。
经过和何大娘的聊天,也知道了以前那条小河的大至方位,我在那片树林子里来回走了十多遍,不断的测量着距离,挖着土层,找当年小河的位置,然后在地上插了一些树枝子,折腾了好长时间,总算把当年的那条小河的大概位置给标示了出来。
等到把这些都忙活完后,我们累得也是筋疲力尽了,倚了会大树,稍稍休息了一会。
一边抽着烟,一边四外张望,附近实在找不到可以俯瞰全局的高地,我看了看身边的这棵老杨树,心里苦笑,到了现在看来也只能如此了,不显露点真功夫是不行了。
打定主意之后,我让大牙过来,仔细的交待了一下,然后我在七八米外就开始助跑加速,到了树下,双手扶着大树,“蹬、蹬、蹬”连跑上了三步,就在身子要往下栽的时候,才紧紧的搂住这颗大树,让大牙在底下撑住。
大牙咬着牙用肩膀顶着我,我也开始手刨脚蹬的往上扑腾。
对于爬树这事其实我从小就积累了很多经验,最终总结出最适合我的方式就是四肢并用式,也就是从脸到裆部紧贴树干,四肢搂抱树干像蜗牛一样往上爬,速度不快,虽然是最普通的一种入门级别的爬树方式,但我一直认为这种方法的动作要领也是很难掌握的。
小时候也练习过脚登手扒式,就是两手扒住树干,同时两脚登住交替移动手脚,是比较高级的一种上树方法,但是使终没有学会后来也就放弃了。至于最有个性的方法是倒爬式,也是四肢并用,头下脚上,倒着往上爬,当时要是哪个小伙伴学会这种方法爬树,是很受人尊敬的,也会被视为英雄。我曾背地里偷偷的试验了几次,摔得实在不轻,啃了一嘴的泥,就再也不敢这么上树了。
眼下这棵大树实在是太粗了,像我这种上树的方法根本就搂不住树干,后来全凭大牙呲牙咧嘴的硬把我顶了上去,费尽了九牛二虎之力,总算爬到了距地挺高的一个大树杈上,骑到这树杈上就好办了,上面的树杈很多,我手脚并用,不大一会就爬了能有六七米高,找了一个舒服一点的位置坐下来,放目远眺。
这种寻龙点穴先要看来龙,如果有生成之龙起止分明,则必有生成自然之穴,必有天然坐向。结穴的地点肯定是“水曲山随归”,也就是说结穴之地肯定是水流弯曲回转之地,我运足目力一点一点的审视这条我们标示出足有一百米的河流,再结合周围依稀可辨的地势地貌,慢慢的在寻找着。
地面上还不觉得,趴在树上却明显感觉到小风嗖嗖的拉扯着我的衣服,不大一会就把我吹个透心凉,冻得哆哆嗦嗦的,牙齿都直打架。好不容易上来的,也不能就这么的灰溜溜的就下去,丢面子是小事,关键是再爬上来我可实在是没有这个勇气了,估计大牙也告饶了。
足足在树上瞪眼看了将近一个小时,最后我把范围确定在了第二个土包东南方十五米左右的一片洼地上。虽然这片洼地两侧的土包矮的可怜,现在来看根本不成局势,但是估计一百年前或许会比现在高出很多,这里山环水抱,穴形也正合“虾须蟹眼”之局。
我让大牙跑过去,我在树上大声的指挥着,让大牙画出了范围后,我这才小心的从树上又爬了下来,脚挨到地上的时候,已经麻的没有什么知觉了,好了一会之后就像有蚂蚁一点点的啃着骨头,酥麻难受。
柳叶看我坐在地上一直呲牙咧嘴的用手抱着腿,一动不动,估计也知道是我腿麻了,小心的帮我揉了揉腿,也不知道是心理作用,还是人家的手法好,倒真是很见效果,我缓缓的站起来,用力的跺了几下脚,冲柳叶很感激的笑了笑,柳叶却像没有看到一样,别过了脸。
我跑到大牙那边,四周看了看,然后点了点头,告诉大牙和柳叶,如果猜的没错,那狐狸洞就在我们附近的地下。
柳叶看了看刚才大牙画的这个圈子,直径足有七八米,有些疑惑的问我:“胡哥,这么大的一个圈子,狐狸洞不会有这么大吧?我们还要一点一点的去挖,这个工程量可是不小啊。”
大牙也咧了咧嘴,计算了一下土方的工程量,也直摇头:“来亮,这范围是不是有点大了,照咱们三个那个挖法,运气好了也得一星期,运气不好一个月也未必挖着啊,谁知道洞上现在又盖上了多少土,怎么地也得挖个一米五左右深度吧?”
我听大牙和柳叶说完,脸一红:“这个,正常来说如果这里的地形地势没有被破坏的这么严重,我还可以把范围缩小一半以上,但是现在这里的地形破坏的太严重了,我也是实在没办法啊。”
柳叶和大牙听我说过后都很理解的点点头,也不说话了,都瞪着眼睛打量着这个圈子。
我看了看这个长八米,宽六米左右的圈子,把施工“放线”的方法活学活用,让大牙帮我,把这片区域划分成长宽各两米的格子,一共分了十二个格子,指了指格子,对柳叶和大牙说:“现在没有别的办法,一共十二块地,我们一天挖两块,估计最多也就一星期就搞定了,要是运气好说不定也就是三四天的事情。”
柳叶和大你看了看眼前用树枝和绳子拉好的格子,点了点头,至少这样挖有规则,目的性明确,除此之外,一时之间也想不到别的办法。
这块地偏僻的很,大冬天的更是没有人来,这倒是方便了我们,不用晚上偷偷摸摸的来了。回到车上,暖和了一会后,决定趁热打铁,先挖一块看看。
这个季节虽然天气还冷,但也都是北风的关系,地面已经冻得不再那么结实了,况且本来就是庄稼地,土质松软,我和大牙抡着膀子挖了两个小时,累得胳膊都抬不起来了,才挖了一米五左右的深度,估计一百多年的土层也没有多深,又往下深挖了几锹后也就罢手了。
我和大牙抬头相互看了看,都是一脸的汗水,快和泥了,淌得一道一道的。都是唉声叹气,摇头苦笑,看来是出师不利,而这工程量还真是不小,绝对的力气活。
第一第九十四章 盗洞
转眼就过去了四天,每天都是早出晚归,起的比鸡还早,睡的比狗还晚,天天都累得腰酸胳膊痛,但是一直也没有什么进展。
第五天一大早吃过早饭,像往常一样准备好吃的和用的东西,轻车熟路的又到了狐狸洞沟,把车子停在路口,我们则背着背包走了下来。
现在才后悔以前没怎么锻炼,接连这几天的高强度体力劳动,我和大牙都有是体力严重透支,筋疲力尽了。抬眼看着还没有挖开的那三块地,只好咬着牙,自己给自己打气,硬着头皮勉强支撑着。估计也是经过了这几天的挖坑训练后,不断的摸索总结,我们的作业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挖坑的技巧明显有所长进,速度也比前几天要快了不少。
天寒地冻,风刀霜剑,我和大牙却干得是热火朝天,四马汗流。不知不觉中就过去了两个小时,突然“镪”的一声,伴着金属的交鸣声划破了寂静,这冷不丁的响声把我们都吓得不由的一激灵,赶紧围在了一起。
一听这动静,就像打了强心剂一样,眼睛顿时就放了光,我抬眼瞅了瞅柳叶和大牙,手中的铁锹向下用力的剁了几下,“镪、镪、镪”,果然是下面碰到了硬物,连续几天失落低迷的情绪一扫而光,都是喜笑颜开,欣喜异常。
我和大牙撸胳膊挽袖子,铁锹上下翻飞,舞动如花,不大一会,就清理出来一块长宽近两米的石板。
我仔细的看了一下这块石板,厚度有十五厘米左右,表面粗糙,应该是青石板,这种石板属于沉积砂岩,质地密实,强度中等,看这石板的颜色,就知道里面的氧化硅含量不低,估计硬度差不了。
大牙弯腰看了看这块石板,砸巴了一下嘴:“来亮,这下面不会就是狐狸洞了吧?你说里面那只赤眼火狐是不是早死了?妈了个巴子的,要是没死,可够咱们戗啊。”
柳叶也盯着这块石板直皱眉头,看了看大牙:“如果这底下真是狐狸洞的话,假如没有另外一个出口,存活的可能性几乎为零,狐狸又不是地下生物,先不说这种黑暗无光的环境能不能生存,单单是在里面不吃不喝这么多年估计也早就饿死了。”
想到打开石板后,万一真的窜出那只赤眼火狐,我们几个人能不能搞定心里也是没谱,但是柳叶说的还是有?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