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谜踪 作者:舞马长枪
饭馆也不是很大。进门靠右手边有三间用木板简易分隔出来的包房,对着门的方向。则顺排一溜摆着三张餐桌,那汉子直接挑开一间包房上的门帘,把我们让了进去。
随便点了几道菜,喝了口茶水后,等着上菜的工夫就和那汉子攀谈,这才知道他就是这里的老板,而这间小店是他们夫妻俩开的,也没有什么服务员,他负责外面跑堂。他媳妇负责后厨上灶。
镇上平时很少来外的客,大多都是本地的人来吃饭,生意也不是很好,就是对付着。至于旅馆,常年也没有多少人来住,反正也是自己家的房子,屋子多也住不过来,就收拾出来两间,有住宿的就在这儿将就一宿,价格倒是很公道。
我递给老板一支烟。那老板推辞了一番后就顺手接了过来,先给我们点着火后,自己这才点上。
估计是他刚才出去时注意到了我们的车牌号,所以问我们大老远的咋从北京过来了。
我轻轻的吐了一口烟,告诉他说其实我们都是这里的人,十多岁后才搬走的。现在家里老人岁数都大了,有生之年也回不来了,人老了,就念旧,天天没事就念叨这里,这不,我们几个才特意回来看看,一是看看几家老亲戚。串串门子,再者寻思着,顺便拍点照片,回去也好给老人四愕刃念叨。就当是回来旅游玩了。 那老板听我说完后,喷了一口烟,眯着眼睛说:“嗨,这破地方有啥玩应儿啊,旅啥游啊,都是大土坷垃,要不就是荒草甸子,还有前边那片野山,没啥看头。你们就是城里住惯了,看啥玩应儿都新鲜。”
正说着,门帘一掀就进来一个四十多岁的妇女。扎着围裙,把手上的菜放到桌子上后。瞅了瞅我们三个:“你们要是没来过。这里也有点能看的东西,不像他说的那样,不是还有个边壕和边门嘛,还有个大庙,瞅瞅也行。”看这情形,这女的就应该是老板娘了。
“边壕?边门?还有什么大庙?”我听后很感兴趣。
老板冲老板娘挥挥发她接着炒菜去了,然后一边给我们拿着碗碟,一边说:“她说的是大沟村北面不远,听老人说那里是赫尔苏边门,有一条很长的“边壕”据说当时壕南面是汉人,壕北里就是满人,那壕可老长了,听说有几百里地长,和长城差不多,不过你们在北京,看过长城后再看这个就是个大土包子了。”
我一听觉得有点意思,这个什么边门还有边壕的也在大沟村附近,估计和我们要去的地方应该不太远,就有些好奇的问那老板:“这边门和边壕是啥年代的事啊?边门是干啥用的?”
那老板见我们对这个感兴趣,就拉了把椅子坐在不远,一边抽着烟一边说:“边门和边壕应该是清朝以前的事了吧。咱这疙瘩以前是满人的地界,边壕差不多也是个分界线吧,把汉人和满人分开,隔个五六十里地就有一座“边门”是放哨用的。东边头一道门就是咱这儿,叫“赫尔苏门”往西还有“半拉山门棉花街门乌拉堡门
说到这里,那老板往前探了探身子。很神秘的对我们说:“这边门听以前的老人说。那可是当时是“过边,的通道。如果不在边门上过,而是冲过边壕。被抓住就是当场杀头,会丢命的。
那老板一边招呼我们几个吃着东西,他一边说给我们听,倒也打听出了不少东西。
据说在这道赫尔苏边门的附近以前清朝时还盖过一座“九堂神尸庙”庙里供奉的是关二爷。当时的大庙有前后大殿,钟、鼓二楼,里面的神像是用金子镀的,眼睛是用玛瑙镶嵌的。金光闪闪,栩栩如生,活灵活现。当年庙里的钟声能传出几十里,十分气派。
又过了几年。开始跑“毛子老毛子”把庙给毁了,里面的东西都给抢跑了,就剩下个残垣断壁的旧址现在还能看到。而现在的庙是后来村里人集资修建的,位置也不是先前的地方了,里面的老道接连换了好几拨,据说是这庙一般的道行根本就镇不住。
“老毛子”源于中国人对洋人欧罗巴种的的贬称,据说是由于早先见到的外国人既野妾又浑身长满了红毛。所以贬称为“老毛子”在沙俄侵占东北后,大批俄国人来到东北定居,于是“老毛子”这个词逐渐变成专指俄国人的词。
不过听到“九堂神尸庙”这个,名字,我们几个都感觉有些奇怪,不知道为什么会起个这么古怪的名字。
那老板也晃了晃脑袋,说是老人都这么说,谁也不知道为啥。
那老板看这屋里也没有别人,就把椅子又拉近了一些,压低声音说:“有些事说出来怕你们不信。你们不知道啊,那庙跟前不远处据说埋了一万多人,都是当年努尔哈赤打仗时杀的人,全给埋到这边壕里了,听说当时把边壕往下又挖了五六米深,挖了几里地长,才把杀死的人都埋下。”
“不过以后这块可就不太平了,一到晚上就能听到鬼哭狼嚎的声音,吓得根本就没有人在附近住了,都说是杀的人太多,冤魂索命啊!后来听说是努尔哈赤知道这事后,把他手下的一个大将给斩了,埋在了那里,说是收拾那些死鬼。后来又在上面修了这座庙。请了关二爷,这才镇住这里。不过你还别说,自打那以后还真就风平浪静了。真假咱就不知道了。”
听到这里,我们三个都隐约的噢到了一丝气息。有努尔哈赤的地方,我们都不会轻易放过,而这九堂神尸庙,如果真像这老板说的这样,的确是有些诡异。
我赶忙让柳叶掏出地图,让这老板给指下大概的位置。那老板看了半天地图,才弄明白东南西北,估计也是以前很少看地图的缘故,大牙比比划划说了半天,那老板才搞明白地图上我们的位置,又自己鼓捣了半天,最后用着一个。地方,很肯定的告诉我们,他说的边门和古庙的位置就在那里。
我们三个伸脖子看了看,倒抽一口冷气。
第七章 东方蛮蠊
那老板指的地方不是别处。正好在我们这次要去探查的范围之内,接近中心的位置。
凭着人骨地图上粗略的标注,我们把目标区域圈成方圆三里地的一个大圈,本来打算打好持久战,一点一点的排查,也正在犯愁不知如何下手呢,这老板说的故事却让我们有了目标,位置也在我们这次预期的范围之内,凭直觉,我们都觉得这个赫尔苏边门,还有那座九堂神尸庙大不简单。
尤其听到努尔哈赤在边壕上炮制的“万人坑”后,我心里隐隐抓住了一丝线索,因为这种“万人坑”在风水上的作用就是利用冲天的阴气、死气来克制蓬勃的生机之气,这种做法在秦汉年间一直是破坏大型山水灵气最常用的方法,只不过太过于残忍,有悖天道,所以在唐代以后就很少有风水师这么做了,而努尔哈赤在这里大肆屠杀后又集体埋葬,是偶然还是早有预谋呢?
吃饱了后,我们上了二楼,唯一的两间客房让我们给包了下来。屋里面没有什么配套设施。就连电视都只是个摆设,还是黑白的,这种电视估计连几十元都不值了,还没有一本A3纸大。每间屋子里放了四张床,两个小柜子,除此之外什么都没有,虽然很简陋,但是收拾的格外干净。
晚上临睡前我们三个一起聊到了半夜,话题自然都是围绕着边门、万人坑和那座九堂神尸庙。
当柳叶和大牙知道了“万人坑”的作用时,都是直吐舌头,估计根本没想到会有这么残忍的方法去镇风水龙脉。打开电脑找了半天,网上关于孟家岭镇的这座“九堂神尸庙”的网页只有三四篇,只是只言片语就一带而过了。
只记载着孟家岭镇大沟村的北侧,现有古庙和“边壕”的遗迹,据调查,这里就是赫尔苏边门,而古庙是清朝政府拨款建造的“九堂神尸庙”。
找了半天都是这段话,除此之外再也没有什么记录了,大牙把电脑的一合,伸了个懒腰:“这地方太偏僻,网上找不到什么有用的东西,只能靠咱们的聪明智慧了,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我看也商量不出个啥玩应儿了,抓紧睡觉吧,养足精神。明天去看看就一目了然了。”
也只能如此了,我们简单的洗漱之后,可能是一路奔波有些累了,不大一会就进入了梦乡。
一大早吃了点东西后,在镇子上又买了一些食品,塞在背包里。这才延着乡道往大沟村驶去,在这种地方基本上地图已经没有用了,这种村路地图上根本就没有标注,只好一路打听着走,还好距离不是很远,最后把车开到一片荒野中,再也找不到前进的路了,只好下车开始步行。
不远处就是重重叠叠的野山,附近看不见一个村庄。这些野山就像喝多了的老头似的,病病歪歪,挤在一起,一个靠着一个,也不知道沉睡多少年了。
从山脚向上远远望去,山上也已经泛绿了,春风拂面,一股特有的田土气息吹了过来。夹杂着青草的味道,闻着就让人精神振奋。我们要去的地方就在这片山的山坳里,眼着歪歪扭扭的山头,根本看不到有什么上山的小路,看样子平时根本没有人来这里。随处可见到就要坍塌下来咄咄逼人的山石,岩壁里偶尔会跳出一簇簇不知名的野花。
我和大牙背着沉甸甸的背包,拉扯着柳叶一起往山腰上爬去,这种野山看着不是很陡,但实际爬起来却很累,山石纵错,看着挺结实,用脚一踩就往下滚,弄得心惊胆战,心脏都提到了嗓子眼了,只好步步为营,用手拽着裸露的树根,一点一点的往上爬。
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我们都是汗流浃背,气喘吁吁了,不过好歹算是爬到了半山坳。
这里的地势相对比较平坦,就像是在半山腰用刀更砍出来的一片平地,抬头往上瞅了瞅,山势变得异常陡峭。这处平台的面积不太大,长宽也就五米左右,爬到这个平台上后,把背包取下来,倚着休息了一阵,渐渐的缓过来气了,只是累得谁也没有心情多说话。
这里正是向阳的山坡。阳光这时刚好晒过来,身上像是盖了一床金色的被子,暖融融的,索性眯着眼睛,晒着太阳,微风拂面,顿时有些心旷神怡。
歇了一会儿,体力恢复了一些,我慢慢的睁开眼睛,抬头向上看了看,心里暗自叫苦。也不知道是我们走错了路还是这座山根本就没有路,再往上几乎都是七十度角的陡坡,看着都有些眼晕,我不禁担心的看了看柳叶。
但是现在如果再下山重新选路,估计浪费的时间会更多。没办法,只好让大牙从包里取出绳子,我爬在最前面,用绳子尽量的兜住一些树干,然后拉紧,这样紧跟着的柳叶和大牙就可以拉着绳子往上爬,多少能节省一些体力,虽然这样的爬山方法笨拙了一些,速度缓慢。不过好在安全有了保障。
本来不长的距离,足足爬了三个多小时,才终于又攀到了一处平地,眼看着离山顶不远了,看看时间也过了中午,肚子也有些饿了,干脆在这里休息一下,吃些东西。
柳叶打开背包,很麻利的铺些塑料布和防潮垫,又取出些吃的和水,招呼我和大牙一起吃。
我和大牙这才睁开眼睛。用手拄着地面,好不容易挪了过去。刚才还不觉得有什么,现在却感觉浑身上下的关节就像上了锈一样,动哪儿都疼。
大牙伸手抓过一盒午餐肉,没有用上面自带的开罐器,而是很拉风的用匕首在罐头盖上切了一个十字形,然后用刀尖把铁皮剥开,之后一扬手,刀尖冲下深深的扎进了地里,这才把罐头放到我们中间。
我看着有点来气,就埋汰大牙:“你装得是哪国的雇佣兵啊?有开罐器不用,费这个鸟事,装什么屁啊!”
大牙还不服气:“你懂什么,野餐吃的就是这个情趣,在这儿地方,你咋不吃个地三鲜,打包一盘锅包肉上来啊?你啊,一点情调都没有,一辈子也就这样了,猛的一看还行,仔细一看还不如猛的一看。”
柳叶在旁边不知道是累了还是怎么了,也不说话,一边喝着水,一边看我俩的热闹。
我和大牙斗着嘴,但也不忘往肚子里填东西,毕竟接下来还是要靠体力的。
虽然都是些火腿肠或是面包什么的,但是今天吃的却格外的可口,狼吞虎咽的谁都没少吃,吃的差不多了,都半眯着眼睛,各找了一处地方,倚着背包开始打盹。
刚休息了不到十分钟,意识刚刚有些模糊,就听到柳叶“啊”的一声惊叫,把我和大牙直接吓得就坐了起来,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下意识的就把匕首抄了起来。
就看见柳叶脸色煞白。用手指着旁边的刚扔的火腿肠的袋皮,结结巴巴的说:“有……有……有虫子!”
我和大牙一听差点没气乐了,以为出了什么大事,一只虫子用得着这样嘛,这女人就是喜欢小题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