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种部队武器装备揭秘





纯扇∠碌弧?br />   该枪的机械瞄准具由带荧光点的平头棱锥形准星及护圈、缺口式照门组成,枪上也有瞄准镜座,可配M53式光学瞄准镜,使用光学瞄准镜时,将机械瞄准具向下折叠即可。
  瞄准镜和它的校准工具、瞄准镜座一起装在一个经纬仪箱内单独携带。瞄准镜座右侧有两个与机匣顶部卡口适配的凸耳,左侧有一个与机匣顶部卡口适配的凸耳。将瞄准镜座的凸耳插入机匣卡口,旋转瞄准镜座后端的螺栓,使其向前顶住机匣的后端面,瞄准镜座便固定在步枪上了。在瞄准过程中,只要转动瞄准镜座与瞄准镜之间的塑料环,就能将瞄准镜的“十”字调到零风偏修正状态。当瞄准镜的“十”字与瞄准孔重叠,并对准目标时,便完成了瞄准,可以拧紧调整螺。
  该枪的枪托用胡桃木制成,底部有硬橡胶托底板。可以根据射手需要,在枪托上装贴腮板,生产厂家设计了两种高度不同、装有软皮的贴腮板作为随枪附件,一种高8毫米,另一种高17毫米,枪托上预留有插贴腮板的孔,使用时将其插入即可;同时在枪托底部也可以加装一块或两块木板,厂家同样设计了两块厚度不同的木板供用户选择,厚度分别为20毫米、40毫米。两脚架采用可折叠的两节伸缩式架杆,可根据射手的需要调整两脚架的高低,不使用时可向前折叠,放置于枪的前护木下面。
  枪口装有兼作防跳器的消焰器。由于FR-F1式狙击步枪有两种口径,为了方便部队使用,在发射不同枪弹的步枪的机匣左侧刻有“7.5毫米”或“7.62毫米”字样,以示区别。
  FR…F2
  FR-F2式狙击步枪是在FR-F1式狙击步枪的基础上研制的,其基本结构如枪机、机匣、发射机构都与FR-F1一样。主要改进之处是改善了武器的人机工效,如在前托表面覆盖无光泽的黑色塑料;两脚架的架杆由两节伸缩式架杆改为三节伸缩式架杆,以确保枪在射击时的稳定,有利于提高命中精度。另外在枪管外增加了一个用于隔热的塑料套管,目的是减少使用时热辐射或因热辐射产生的薄雾对瞄准镜及瞄准视线的干扰,同时还降低了武器的红外特征,便于隐蔽射击。这些改进使得武器的总体性能得到极大提高,也使其成为当今世界最优秀的狙击步枪之一。
  FR-F2式狙击步枪也有两种变型枪:FR-G1式狙击步枪和FR-G2式狙击步枪。这两种枪与FR-F2式狙击步枪的主要区别是将塑料护木换成木护木,取消了套在枪管上的塑料隔热套管;FR-G1式狙击步枪与FR-G2式狙击步枪的区别是前者采用固定两脚架,后者使用伸缩式两脚架。
  FR-F2式狙击步枪没有机械瞄准具,只能用光学瞄准镜进行瞄准射击,除配有4倍白光瞄准镜,还配有夜间使用的微光瞄准镜,从而使该武器具有全天候使用性能。
  “三无”弹射器 FLY…K TN8111弹射器
  这里介绍的这种法国军队装备的“三无”弹射器是由法国蒂坦耐特公司研制和生产的,其正式名称为FLY—K—TN8111。TN8111的前身其实是比利时在1960年代时研制的NR8111发射器(在80年代改进,称为NR8111A1)。这种外形像小型迫击炮的武器在英语里被称为“toe mortar”或“jet-shot grenade launcher”,在国内则被称为榴弹弹射器,这种武器与传统的迫击炮看上去很相似,都是采用前装式拄地击发,但发射器和弹药的结构与迫击炮却有着很大的区别,发射时无烟、无火光、无声(其实也是有声音的,不过声音极低,不是完全寂静),因此也常常被称为“三无”弹射器。
  FLY—K系统主要由TN8111弹射器和配用的5种弹药组成。其发射原理是把发射药装在全密闭的发射装置内,这个发射装置是一个高强度的薄壁圆筒,顶端处有一个活塞。发射前把榴弹插入发射器的定向筒内,定向筒内有一根定向杆,会插进发射装置内。当点火后,发射药膨胀,推动活塞,活塞把压力传递给定向杆,定向杆的反作用力就把榴弹抛出发射筒。当活塞移动到发射装置的未端时,会被圆锥形的制动装置停止其活动,从而把燃气密闭在发射装置内。因此发射后基本没有噪声、火焰和烟幕等现象。由于噪声低(在100米处声音低于52分贝),加上没有烟无火,因此使用这种弹射器时不易被敌方发觉发射阵地,对射手本身的影响也很小。
  FLY—K系统配用的弹药有5种,与比利时的NR8111A1配用的弹药种类一样。分别为TN208杀伤弹、TN209照明弹、TN210烟幕弹、TN315惰性弹头训练弹和TN316发烟训练弹。弹药的外形、结构基本相同,只是战斗部有区别。其中TN208杀伤弹的杀伤半径为16米,预制破片数量为580个,所以其杀伤效果要比一般的枪榴弹高。而TN209照明弹的照明高度为200米,燃烧时间为30秒。
  FLY—K系统被法国海军陆战队和空降突击队装备,取代了由FAMAS步枪发射的枪榴弹,但其明显不如枪挂式榴弹发射器携带方便,而且要单独占编制。一般的编装为:每10人的步兵班配备1具TN8111发射器;每个步兵排配备3具发射器。平均每具发射器配备100发弹,包括75发TN208杀伤弹、15发TN209照明弹和10发TN210烟幕弹。
  GIGN法航AF8969号班机人质营救行动
  GIGN也被人们称为快速反应部队,其主要任务是针对大规模的恐怖事件进行快速、精确的打击和摧毁活动。作为一个维护社会秩序的国家安全部队,它同时也执行一些如解救人质这样的防暴任务。当然,反恐战斗才是他们的大戏。
  建立之初,GIGN分为两个平等的实体。GIGN1负责法国北部,主要是首都巴黎周边的警备安全;GIGN4负责法国南部,主要是以蒙特马森地区为主的安全警备。直至1976年这两支部队才合编为一体。整个部队含四个分队,每个小分队各15人。而且还补充了经验丰富的行政人员、医务人员、军械专家和高智商的作战指挥官。但有一点要强调的是GIGN的配备人员从未超过90人。GIGN的反应速度是惊人的,它每时每刻都处于战备状态,他们的要求是在事发后的半小时内必须赶到现场并且立即达到随时可以作战的状态。
  GIGN的第一次反恐行动是在1976年2月,地点在吉布提。
  1976年2月4日早晨8点,6名手持AK—47枪的“索马里海岸自由前线组织”恐怖分子挟持了一辆公共汽车,车里面的法国空军基地的30名儿童成为了对方的人质。驻当地的海外部队迅速包围了这辆公共汽车,目的是防止当地的武装来支援这些劫匪。但是在GIGN赶来之前,这支部队没有轻举妄动。布鲁托中尉带领9名GIGN狙击手乘飞机秘密飞到了吉布提,在最短的时间内9名狙击手各就各位,只待命令的下达。经过十多个小时的等待,布鲁托中尉下达命令:射击绑匪、解救人质。在命令下达完的这一瞬间,就有5名匪徒被子弹穿过大脑当场毕命。剩下的一名匪徒在逃跑时也被击毙。但是这名匪徒在逃跑之际血腥的枪杀了一名5岁的儿童。其余29名儿童都安全得到解救。
  1977年,GIGN又成功的营救了在克雷佛监狱暴动中被犯人当作人质的监狱守卫。
  纵观之,GIGN最显赫于世的是1994年的那一次营救任务。当时正是平安夜,还有几个小时就是圣诞节了。阿尔及尔国际机场上一架法航编号为AF8969——从阿尔及尔飞往马塞的空中客机被恐怖分子劫持。当时机上载有277名乘客和12名机组成员。乘客中大多数都是法国的妇女和儿童。
  当时,这架客机正准备起飞时,四名身穿蓝色套头罩衫、佩戴阿尔及尔航空站通行证的青年人强行登上了飞机,声称要进行安全检查。在一番匆忙而又快速的检查结束后,他们突然关上舱门并亮出了AK—47自动枪,宣称这架飞机已经被GIA(阿尔及尔的恐怖组织)所控制。他们还恐吓飞机上的所有人员,如果不合作便同归于尽。
  星期六中午12点,GIGN的执行长官梅杰·丹尼斯·法维尔向国防部和交通部致电,他已下令GIGN的所有成员迅速赶往巴黎附近的空军基地,并乘坐同样型号的客机赶往事发地点。对于经验丰富的梅杰·丹尼斯·法维尔军官来讲,他完全意识到这个突发事件肯定是由GIGN来执行营救任务的,所以在未获得正式通知之前他已经将部队派往了现场,这一决定为这次营救任务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在客机上,GIGN成员认真地研究了飞机的内部构造,猜测着绑匪藏身的大概位置和经常活动的范围,以及如果双方开火后,匪徒可能利用哪些地方当掩体等。也就在这个时候,劫机者开始残杀人质,两名人质的尸体被扔了出来,落在了飞机的跑道上。GIGN意识到事情是不可能通过谈判来解决了,他们再次接受着生死之战的考验。
  12月25日凌晨2点,在接受了劫机者微不足道的要求后,一些妇女和儿童被放了出来。之后,劫机者又提出要求让政府释放其恐怖组织的领导人,被拒绝后便枪杀了机上的一名法国大使,尸体被抛出了机舱。法国政府感到了事态的严重性,如果不立即采取行动,所有人质都会有生命危险。
  法国政府要求阿尔及利亚当局,无论目前什么状况,都必须对人质进行强制解救。但这一请求遭到阿尔及利亚方面的坚决反对。阿尔及利亚政府考虑到人质的安危,允许劫机者离开阿境内。匪徒选择了法国为目的地。就这样,1994年12月26日凌晨2时被劫持的法航AF8969号班机起飞前往离马塞25公里远的马格纳机场,机上还有有172名人质。
  就在飞机抵达马塞的时候,法国政府想立即与机上的绑匪联系,无论谈判如何,都必须保证绑匪情绪不能激动,因为这关系到人质的安危和营救任务的成败。但是绑匪并不与法国政府进行沟通。在飞机降落法国的12小时后(即15时30分),绑匪释放了两名老年人,依然不与法国政府进行过多的交涉。
  16时50分,绑匪终于通过无线电与法国政府取得了联系。十分钟后,GIGN的武装成员从机尾方向靠近飞机,作好了随时战斗的准备。这样的营救任务虽然在演习中已训练多次,但实践还是第一次。GIGN将改写它的历史。40名装备、经验及战斗水准都是超一流的战士这时已荷枪实弹,整装待发。狙击手也已占领有利位置,准星定在了机窗里的匪徒身上。靠近飞机并不难,难的是进入机舱内部。GIGN队员化装成机场工作人员趁加油、检查机件的机会在飞机内外活动了多次,偷偷在机内装设了精密的监听器。通过窃听来的舱内情况,又近一步制定了营救计划。过程是GIGN队员由机尾迫近飞机前门,由前机门进入机舱内,一部分队员对付劫机者,另一部分队员解救人质。时间是趁劫机者不备时立即实施。
  正当攻坚队员趴在前机门边,等待梅杰·丹尼斯法维尔的命令时,一名劫机者突然打开驾驶舱风挡,朝塔台一阵射击,这时GIGN队员快速反应,向打开的驾驶舱风挡内投出一枚闪光爆震弹,紧接着又是一枚准确地投入引爆。与此同时,前机舱门被打开,攻坚队员一拥而入;随后是一场残酷的枪战。其他在机外的GIGN队员随机应变,分别从三个入口进入,迅速由前向后及由后向前搜捕乘客舱内可能藏匿的劫机者。同时他们尽快地疏散着人质,以免劫机者引爆预先装置在机舱内的炸弹。整个解救人质过程虽然在不到一分钟之内就完成了,但在这个过程中,有的队员及人质还是相继遭到子弹击中,伤员们通过预先架设好的逃生垫滑出机舱,近50辆原地待命的救护车将伤者紧急送往
  医院救治。
  机舱人质救出后,所有的GIGN队员将枪口朝向驾驶舱。而此时唯一剩下的人质是副驾驶员。幸运的是他趁劫机者不注意,机警地从开启的驾驶舱风挡跳出,尽管在落地时摔断了腿,但这使得GIGN队员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到与劫机者的正面战斗中。
  真正的战斗开始了,数枚爆震弹相继投入驾驶舱,在不到半分钟的强大火力压迫下,所有的劫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