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桥惊魂(完本)





  有过三次结伴钓鱼的交往之后,二人开始渐渐就有朋友的感觉,主任见他一直未再提招投标的事情,竟然主动聊给他听,
  “老兄你从部队下来时间短,我就费舌多说几句吧,”主任旁顾近处无人,一边垂钓一边说,“其实,政府的工程或采购,都是由各主管局具体经办的,比如医药和医疗器械,就是归卫生局,市政道路桥梁,就是归交通局,河道改造,又归水务局,污水厂则归环保局,如此等等。”
  甄文斌眼睛全神盯着水面上的鱼瞟,似听非听,内心却是激动异常。
  “明里是要委托招标中心,保证公平、公正、透明,实际就是走一过场而已。”
  “何以见得?”甄文斌心不在焉地问,双目仍然对着水面。
  “听说过公务员招聘中的萝卜招聘吗?工程、采购招投标也一样,大同小异。”见甄文斌终于侧过脸,不解地望着他,主任索性放言一叙。
  “初选的条件是什么?评标的依据是什么?专家组哪来的?”他自问自答,“入围条件是主管局划定的、标书是主管局编写的、专家组是主管局请的,主管局想让谁中标,提前把合适的萝卜坑挖好就行,哈哈、哈哈。”主任说起这些,自己都忍不住笑出声音。
  “真有这样的事情?”甄文斌终于开口问他,表情已依旧十分随和。
  “经常有参加投标的公司老板告诉我,中标单位早已内定了,只是来走个过场而已,劝我不必太认真。开始我还不信,后来每次都能被他们说中,由不得你不信。”他稍稍停顿,“当然,一些千万以下的小工程,较多是没有内定的,超过一个亿,借用网络语言,都是萝卜招标。于是才有招投标过程尚未履行,施工队早已进场施工的怪事,类似的工程越多,就见怪不怪了。”
  甄文斌不禁暗暗吃惊,工程招投标的水如此之深,他用询问的表情,锁住主任的目光,像是要继续挖掘出更多的东西。
  主任呵呵一笑,“你盯着我没用,招标文件、专家小组,各局有各局的专业,各局有各局的圈子,我们中心是插不上手的,那些长期做政府工程的老板,谁都比我们清楚,就是最最公正透明的价格竞争,也只是一层纸糊的门脸,合同只是预算价、暂定价,所有合同内都包含了图纸变更、主材调价等条款,实际就是按实结算。”
  “这让我想起明清的官场腐败,正是这帮十年苦读、考取功名的官僚,在明清历律之下,把官场的游戏规则,表演的淋漓之尽,”甄文斌轻声感叹道,“结果明明是邪恶的,深究其每一过程,都是合法的。”
  在司法实践中,甄文斌已有亲身体会,这种灰色的游戏规则,已经遍布各个行业,它最大的软肋是,只要其中某个环节超越法律的许可,并且暴露出来,整个利益链就会豁然崩裂。
  正好有一条鱼咬钩,主任瞬时起杆,一条七八两的靑鲢被钓上来,他把鱼装进浸在岸边水中的网兜,“你上次不是砮江大桥招投标,问有没有插曲吗?还真的有一个,怒江大桥工程初选入围名单确定后,在正式评标前,招标文件内容,有一次重大的改动。我们有纪律,不能再多说了,只能告诉你那家经常拿到桥涵工程、又突然被淘汰的公司,你亲自去了解下,也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整个下午,甄文斌一条鱼也没钓着,身为检察官,他清楚知道,自己今天已是收获颇丰。甄文斌掏出随身携带的纸笔,记下了主任提供的信息,滨江市溢晔桥涵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洪晔胜。




 第四章 迷局1

  周一上午,烈日当头,盛夏的热浪把整个滨海市早早催醒,甄文斌先去办公室拨通电话,以群众来信为由,去拜访滨海市溢晔桥涵工程公司。
  溢晔公司位于市区北端的江边,三排二十余米的房舍,围成一片正方形院落,中间停了许多工程机械、车辆。入口处,是四米多高的钢结构的大门,横顶上一领公司的牌匾。甄文斌穿便装漫步度入,竟然觉得其气势远逊于公司的名头。
  建筑屋都十分简陋,正面是平顶红砖建筑,两侧却是工地上常见的二层轻质板房,每排屋前都栽了一溜绿篱,靠路的围墙内,是十余棵茂密的小叶榕,把阴凉洒在院内。
  因为事先桶过电话,在红砖建筑内的洪晔胜,透过窗户玻璃望见他,赶紧迎了出来,“不好意思,太简陋了。”
  二人进入总经理办公室,屋内的空调让在酷暑下脱身的甄文斌感觉异常惬意,略略环顾屋内装饰,耐磨砖地面和矿棉板吊顶,墙面是涂料和铝合金窗厩,可以说是毫无奢华。甄文斌不禁记起建设局小会议室里的精湛装饰,真是有天壤之别。
  “鄙人洪晔胜,请甄检查官多多关照。”洪晔胜恭恭敬敬递上名片,又拆开一包新的中华烟,给他点着燃。
  “不必客气,”甄文斌示意他坐下,才抬眼细细看他。
  洪晔胜肥脸短发,穿着一件宽大的T恤,给人一种宽厚、随和的感觉,他冲好茶,主动介绍,“公司看着是简陋,不瞒你说,我这是五年前才成立的股份制企业,没有国企的家底,就这块地还是租的,租期十五年。”
  “您知道,同样是股份制公司,国企改制的、或国资委控股的,与我们大不一样,虽说表明上分灶另过,他们还是有爹有娘照顾着。”洪晔胜似是无心闲话,其实已经为后续的话题做了铺垫,投射出洪老板打拼出一方领地的老道。
  甄文斌怕他过于警觉,语调尽力顺和,“就是有几封人民来信,牵涉二年前怒江大桥工程的招投标,听说你司当时也入围了,才过来找你随便聊聊。”
  “确有此事,当时初选入围有六家企业,是市一建、市二建、市建安总、中建某局六公司、省路桥建设总公司、滨江市桥涵工程公司。”他见对方听的很认真,便放慢了说话的速度,“经过专家组和交通局评标,是市建安总中标承揽了砮江大桥的工程。”
  “这些入围企业,你倒是记得很清楚哦?”甄文斌似是不经意地问他。
  “没办法,商场如战场,必须知己知彼。”洪晔胜挠了挠短发,嘿嘿一笑。
  “另外这五家,既已花力气投标,就轻易放弃出局?”他放下茶杯,抬眼盯住对方,“我是说,难道没有激烈竞争?”
  “按照常理,这么大的一单生意,是要竞争一番的,”洪晔胜既不愿说的太透、又不想放过打击市建安总的机会,免不了遮遮掩掩、欲盖迷彰,“只是,哦,砮江大桥是主管副市长督办的重点工程,我们也不好。”
  甄文斌见他话中有话、支支吾吾,便单刀直入,“听说正是在评标前,突然改变了评分标准?”
  洪晔胜内心暗自吃惊,思忖对方必有来历,表面上却丝毫不露声色。笑道,“既然检察官有备而来,我就直说给你吧,”
  他舒声缓气,娓娓介绍,市一建、市二建、市建安总是一个爹妈的三个儿子,都是陪标的,真正跟市建安总竞标的是中建某局六公司、省路桥建设总公司、滨江市溢晔桥涵工程公司。评标前,按照市高层的指示,又增加了两条,第一,为了保障本地企业的职工福利和退离休人员待遇,本地企业优先;第二,为了保证工期和质量,注册资金必须一亿元以上。
  洪晔胜喝了口茶,润润嗓子继续说,这两条理由都是利国利民、无可厚非吧,结果呢?中建某局六公司和省路桥建设总公司属于非本市企业,滨江市溢晔桥涵工程公司注册资金不够,三家企业全部淘汰出局。
  甄文斌立时恍然大悟,评标条件的稍稍变动,对结果的影响是致命的。暗自思忖,市高层的指示,莫非就是彭大富女儿信中指的大人物?不禁又追问,“市一建、市二建呢?他们也不挣了?”
  “他们挣啥?三家是一个老子,内部早就订好给谁做了,当然啰,中标的市建安,要分别支付一建二建各二百万元费用,”洪晔胜见他有些迷惑,进一步解释道,“其实,一建和二建的标书也是中标的建安公司撰写的,要由他两家公司盖章、并且派人参加招投标过程,才能确保中标后的合同不会太差、价格不至太低,所以有这笔费用,这是行规,也叫潜规则吧。”
  “这不等于公然围标吗?二百万也非小数字,日后不会惹出麻烦?”甄文斌意图抽丝剥茧,从这笔费用上细细挖掘。
  “这三家公司之间,常常相互分包工程,经济往来多如牛毛,要想查清这两笔款项,比大海捞针还难。”洪晔胜显得十分不以为然,“再说三家都是国资委控股企业,即便查出有串标、围标行为,只要款项未进入个人腰包,又能如何处理?”
  甄文斌突然觉得,眼前的路被堵得严严实实,也真正理解到招标中心主任的苦衷。一切都在合理、合规、合法的潜规则下运作,可以说无懈可击,督查机构何以去纠偏?舆论喉舌怎样去呐喊?
  这让他记起,某城市教师公寓的那场大火,若非发生灾难性的后果,整个招投标过程,不也是冠冕堂皇、无懈可击吗?这些灰色的经济规则,已被某些工程企业玩得烂熟,它对社会的侵蚀,决不亚于黄赌毒、黑社会暴力。
  然而,有潜规则、就必有权钱交易,但是,凭自己的能力,能揭开砮江断桥事件的深层玄机吗?甄文斌陷入迷茫之中,满脑子浮现狗咬刺猬的景象,恍恍惚惚中起身辞别。
  洪老板知他是坐公交来的,见临近中午、室外暑气逼人,急忙安排下属驾车送他离去。
  其实,滨江市溢晔桥涵工程公司,是洪晔胜仗着市交通局长的关系,于五年前才注册成立的。这之前,他在省路桥建设总公司做项目经理,滨海市东区大规模开发之初,他们公司在滨海接过几单工程,作为项目经理,他与市交通局长交往渐密。
  跟所有借天时地利而成立的新公司一样,洪晔胜在攀上市交通局长这颗大树后,筹资成立了溢晔桥涵工程公司,凭着自己的施工经验和交通局的关照,接了滨海市一些千万元左右的桥梁和辅道工程,事业开始蒸蒸日上。
  二年多前,滨海市砮江大桥工程立项招标,洪晔胜也立马嗅到了腥味,自持有交通局长关照,便全力以赴、参与角逐。竟然在功败垂成之际,被潘荏嵩横刀夺爱,当时恨得他咬牙切齿,发动自己的关系四处打听。后来知道,其中利润丰厚的梁箱工程,全部分包给了彭大富,于是怀疑,评标前突然曾加的条件,肯定与彭大富有关。
  此人最早是省路桥建设总公司下的包工头,一直在他洪老板的工地包人工,洪晔胜对他的做事风格了如指掌,为了接工程,敢提着几十万的现金上门行贿。彭大富自从与潘荏嵩接上关系好,就转投到市建安公司门下,趁着企业改制后,一把手潘荏嵩权力愈大,彭大富这几年做的风风火火,到砮江大桥竣工结算,其财富早已超越溢晔公司。
  洪晔胜断定,能顺利拿到梁箱分包这块肥肉的彭大富,在砮江大桥项目上,必有钱权交易。因涉及到犯罪,没有真凭实据,他不敢对甄文斌乱说,反而期望非官方渠道的何雪,能找到突破口,扳倒潘荏嵩及其后台,替自己出快恶气。自从砮江大桥工程之后,潘荏嵩屡屡把手伸到交通局主持的政府项目,明摆着是在他碗里抢食。
  送走甄文斌后,洪晔胜立即给何雪去电话,告诉她,市建安公司当年建设砮江大桥的工程管理人员,如今全部在河东区新建中的市图书馆工地,如访到当时的施工人员,一定能有线索。
  放下电话,洪晔胜心中莫名地欢畅,望着停在院内的施工机械,自言自语,“哼,跟老子抢食,看你如何收场。”




 第五章 迷局2

  在河东新区距离砮江大桥约二公里处,就是正在建设中的滨海市图书馆,西区的老图书馆,因为地处繁华商业区,一年前已经被拆除,让位于滨城商厦的开发建设。
  新图书馆紧靠开发区的主干道,在河东新城是绝好的地段,完全现代化设计,共有三幢主楼,呈品子布局,左右两侧是12层高的临街建筑,一二层被设计成通空的商场,以备将来对外出租。这也是近年来,除医院和学校外,政府公共建筑的习惯模式,临街的商业价值绝不容浪费。
  三楼至七楼在首层有独立的电梯厅,朝着图书馆院内开门,一栋用以图书馆的办公和培训场所,另一栋是文化馆、文联、协会等,归口市文化局的各事业单位办公室。两栋楼的八至十二层,都是预留对外出租的写字楼。
  品字中间的主建筑,是只有五层高的图书大厦,宽逾五十米、进深达三十米,建筑物中间有长宽各二十米的宽敞阅览厅,由三层直通五层的玻璃天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