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鬼实录





黄的旧报纸里,即使隔了这么多年,纸上的油墨味道仍然这么重。 
  这已经是我、李洋和曹颖三个人在图书馆的第二天了。在我强烈抗议外加本来他们也不放心再把我一个人扔在那家古怪的医院里,方蕾他们终于让我出院,然后借着在家养伤的幌子向陈凯请了一个礼拜的假。没想到却被李洋拖到了这里,外面的天气阴沉,而图书馆里倒是明亮的很。空旷的图书馆里人很少,偶尔只能透过高大的书架间的空隙看到人移动的身影,脚步声轻柔而又飘忽,仿佛置身于一个巨大的迷宫一样。 
  李洋就在我的对面坐着,曹颖则不见了踪影。望着身旁堆积如山的旧报纸,我不禁感慨,原来过往竟然可以被记录了这么多,可是真正的历史却往往又只有只言片语,甚至早就被遗忘在了时间里。摊开另外一张报纸,我努力的找寻着昆剧《牡丹亭》这几个字,如果一切真的如那个老人所说的,这出剧曾经在这个城市上演过的话,就一定会留下可以查找的资料。可问题是,直到现在为止,我们都没有发现任何关于这出剧的任何报道。 
  “你们确定不是那个老头幌你们吧?”我轻轻的问李洋。 
  “他骗我们又没有好处的!”李洋连头也没有抬,继续埋头苦干着。 
  没有办法,我只好打消了这个念头,油墨味道让我有点头晕,眼睛因为过度的使用而有点刺痛。看来今天一天也要无功而返了。因为我已经翻来覆去的把这些报纸非常仔细得查看过了,甚至连中缝上的朴告都没有漏掉。 
  “不用查了。”曹颖不知道什么时候出现在了我身后,把我吓了一大跳。 
  “为什么?”李洋抬头看着曹颖,问。 
  曹颖拉了把椅子做到了我旁边,说:“你们难道没有注意到这报纸的日期吗?”说着,指了指报纸的右上角。 
  “什么意思?”李洋看了看问。 
  “1965年7月10日到7月13日的报纸根本没有啊!”曹颖指着7月9日的报纸,然后翻过去,指着后面一张报纸上的日期:7月14日。的确,少了4份报纸,如果这报纸是天天出版的话,那么另外四张又到哪里去了哪?而1965年,正好是老头说的昆剧《牡丹亭》上演的年份,不会这么巧就没有了吧! 
  “你看的还真仔细啊!”李洋夸奖道。 
  “现在不是夸我的时候啦。”曹颖站了起来,“如果说那四张报纸是从这里借出去的话,就应该一定有记录,我们去问问吧!” 
  “好!”我和李洋异口同声的表示赞同,毕竟老坐在位子上看报纸并不是件让人愉快的差使。 
  报刊室的管理员是个长得很清秀的女孩子,长长的头发光滑轻柔,有做洗发水广告的潜力。李洋色狼本性又开始发作起来,盯着人家小妹妹一阵猛瞧,就差没有流口水了,严重损害了作为人民警察的光辉形象。我暗地里踩了他一脚,问:“对不起,请问你们这里的出借记录都还在吗?” 
  “有啊,怎么了?”管理员小姐问。 
  “哦,是这样的。”李洋毫不留情的把我挤到了一边,说:“我们想查1965年7月10日到13日的报纸,没想到没有。我想大概是被别人借去了,就想问问什么时候能够还回来。” 
  “哦,好。你们等一下我帮你们查一下哦。”小姐很温柔的笑了笑,低下头查起了电脑。而李洋,正一脸陶醉的欣赏着美女认真工作的样子。 
  “你朋友都这样的吗?”曹颖在我身旁轻轻的问。 
  “他是特例!”我忙解释,我可不想让美女以为我和李洋是一丘之貉。而曹颖却突然笑了,一脸的暧昧,一副你也差不多的表情,糟糕,好象我越描越黑了!看着李洋不争气的样子,我有种想把脚往他脸上踩的冲动。 
  “真对不起。”管理员小姐一脸的抱歉,“你们要找的报纸恐怕是还不来了。” 
  “哦,为什么?”我忙问。 
  “因为它们已经被借出去快三十几年了,一直没有被还回来过。” 
  “啊?什么?”我和李洋同时吼出了声,唯一的线索啊,就这么夭折了? 
  管理员小姐皱了皱眉,显然对我们的大声喧哗很不满意,曹颖见了忙走上前说:“那能知道是谁借的吗?” 
  “这个恐怕很难啊,我们这个图书馆是新建不久的,原来的一些资料或者是出借信息都还留在老图书馆里哪!”管理员小姐回答。 
  “那…”曹颖想了想,说:“那请问如果我们去老图书馆,可能查得到出借者是谁吗?” 
  “这我不能保证啊,不过这样吧,我打电话过去帮你们问一下吧!”管理员小姐说完就往后走进了一个小房间。 
  过了好一会,管理员小姐才走了出来,对我们说:“我刚刚已经问过了,借的人叫顾招娣。其他的就不知道了。” 
  顾招娣?好熟悉的名字,我看了看曹颖,忽然恍然大悟,这不是心湖命案的第4个死者吗?这究竟只是个巧合,还是别有隐情哪?如果真的是另有隐情的话,不是更能证明这出曾经在这个城市上演过的昆剧《牡丹亭》一定和心湖命案有着莫大的联系,我们也渐渐找到了可以抽丝剥茧的头。这是好事,可相对的,如果真的是她借走的话,那肯定是没有可能再查阅的可能了,人都死了这么多年了,她借的东西也一定不知道跑到哪里去了吧! 
  “我们要不去找找顾招娣以前的住址怎么样?说不定还能找到些什么?”曹颖询问我们的意见。 
  “好啊,说不定还会有线索。”李洋点了点头表示同意。 
  我环顾了一下四周,考虑了一会说:“这样吧,你们去查她的住址,我继续在这里再看看,说不定还能查到点什么?” 
  “那好吧!你自己小心点。”李洋说完,就让我小心,拉着曹颖走了。 
  ※※※ 
  这个图书馆真的很大,我靠在书架上随意的翻着本书,若大的藏书室里好象只有我一个人。周围出奇的安静,只有我翻书的声音。书架上的图书有的很新有的却很旧,大概是从老图书馆里搬迁过来的吧。我把手中的书重新又放了回去,现在我正在戏剧类图书的区域,我想找几本关于昆剧《牡丹亭》的书看看,说不定会有帮助。 
  看了看手表,已经下午五点三刻了,还是借几本回家好了。我抬头扫了一下眼前这么多的书,一下子还真不知道该借哪几本好。不管了,随便抽几本吧,想到这里,我也没有多看,顺手就从书架上拿下了几本书,反正都是讲昆剧的。于是,抱着一大堆的书走向了借书台。 
  ※※※ 
  晚上回到家,老姐林遥竟然又不在。什么嘛,做弟弟的住院也不见姐姐来看一下,我生气的把手上的书一古脑儿的向床上抛去。 
  哗啦~~~的一阵声响,有几本书从床上掉到了地上。可恶,我咒骂了一句,蹲下身。掉在地上的是一本年代颇为久远的书,也许是因为要保护书不受破坏在外面居然还用牛皮纸包着,可是因为时间久的缘故吧,包书纸的边缘都开裂了,好象马上就要掉下的样子。我检起了书,顺手就往床上扔了过去。拍了拍手,我刚想转身去吃晚饭,却忽然瞥到了一个奇怪的东西,那是一角黄黄的纸片,从那本书的包书纸里露了出来。也许是我刚才的粗手粗脚把包书纸弄破了,里面的东西也就漏了出来。 
  好奇心的驱使之下我立刻忘记了还要吃饭这一回事,立刻把纸片从包书纸里抽了出来,为了看看是否还有别的东西,我把包书纸彻底的从书上拆了下来,里面倒是什么也没有了。把纸片拿到了眼前,一行行娟秀的字体顿时跃入了眼帘。 
  

第三十四章 纸上的线索

 万事皆有因, 
  只缘人世浊。 
  深埋尘土中, 
  一破一碎之。 
  这是一首看上去非常普通的打油诗而已,可令我震惊的却是诗下的落款:顾招娣。是的,又是她,心湖命案的第四个受害者。从这首诗的字面上来看好象是想告诉别人什么事情,可又没有说明应该去哪里寻找。还有一个问题是,这张小纸片为什么会被夹在封面的包书纸里?是顾招娣的随意而为还是另有深意?我拿着手上的纸片,虽然只有小小的一张,却让我感到仿佛有千钧之重。如果这一切都是顾招娣早已经设计好的,那么,这张小小的纸片上一定就有指引我们找到真相的线索。 
  抬头看了看钟,晚上7点,希望这个时候去找方蕾他们并不打扰。我也顾不上什么晚饭了,抓起了那本书就冲出了家门,毕竟,群众的智慧是伟大的。 
  坐上出租车以前,我已经先后给李洋和方蕾打了电话,而李洋也正好有事情要说,看来今天下午他和曹颖肯定也有着我所意想不到的收获吧! 
  ※※※ 
  “李洋,你和曹颖有什么收获吗?”我一边脱着鞋子一边已经迫不及待的问了起来。而我也是最后一个到达方蕾家中的人,曹颖不知道什么时候从宾馆搬进了方蕾的家中,几天下来两个美女已经打成了一片,就差没有杀鸡拜天结为金兰了。而让我出乎意料的倒是李海竟然搬到了李洋那里去了,我实在很怀疑他们是否可以和平相处。 
  “我们调查过了顾招娣的老家,现在只有她的一个表弟还住在那里。我们花了很长的时间和这个老人家聊天,总算打听到一些也许有用的东西。”李洋回答。 
  “什么叫也许有用?”我问。 
  “因为她表弟说她表姐在上吊之前的确有一阵子很异常,但是究竟是怎么回事情他也说不清楚,只觉的顾招娣那一阵子神神秘秘的,好象在调查什么东西。他曾经出于好奇就问顾招娣在忙些什么。可是顾招娣好象在忌讳着什么人,没有明说,只说什么报仇、凶手什么的。”李洋接着说,“更让他奇怪的就是,表姐居然在自己还活着的时候突然去买了一个骨灰罐回来,并且再三嘱咐他如果她有什么不测,一定要用这个骨灰罐来装自己的骨灰。而且还让她表弟发誓,说一定遵照这个指示去做。” 
  我听完没有说话,只是把口袋里的那张纸片摸了出来递给了他们。李海忙接了过去,等他们看完也都是一头的雾水,很迷茫的看着我。于是我就把今天下午李洋他们走以后的事情说了一遍。 
  “你还真是瞎猫碰到死耗子啊!”李洋感慨的说着,我冲他翻了个白眼不理他的调侃。 
  “我总觉得这个顾招娣不简单。”方蕾看着纸片说,“她的男朋友死在了心湖,如果我是她,肯定心有不甘,追查心湖的事情也就顺理成章了。可她究竟查到些什么哪?” 
  “我想她一定也和我们一样查过昆剧《牡丹亭》,而且还查到了什么。可是因为什么原因没有来得及披露就遭到了不测。”曹颖歪着头想了一会,继续说道:“而且我认为,她的这个纸片一定不是写着玩玩的。” 
  “那是肯定的,谁这么有空写这种古里古怪的诗,还把它这么小心的塞进了包书纸里。如果不是我今天正好巧了,弄破了包书纸,恐怕再过十几年也未必有人看的到。”我把包里的书拿了出来,递给了曹颖。 
  “我想她一定是查到了什么,可又不敢公之于众。你想想,可能揭示真相的东西竟然藏得这么蹊跷的地方,一个可能永远也让人找不到的地方。你说她这是为什么?她一定是害怕被凶手发现她已经知道了些什么,怕自己在没有查出事情所有的真相之前就死掉,或者说,她有可能已经察觉到凶手已经留意到了自己,自己随时可能会死,为了不让真相永远被埋没,就想了这么一个留下线索的方法。”李洋推理的才干这个时候得到了充分的发挥,简直是滔滔不绝。 
  “女人实在不能小看。大概她早就想到有后人会查到《牡丹亭》,也许会有人去借关于这出戏的书,她就事先把纸片塞了进去。我想,也只有查到《牡丹亭》的人才有可能碰这本书,而其他没有查到这一步的人则根本不会去看。而就算是一些无意中发现这张纸片而又对心湖命案完全没有概念的人最多会以为是某人的一时之作,不会去在意。这样一来,既可以让有一点线索的人有机会继续查下去,也可以让完全不知情的人置身事外。”我接着李洋的话说了下去,而眼前仿佛也渐渐浮现出了这个聪慧而又无比坚强的女子的身影,是怎么样的信念支撑着她这么一个弱女子勇敢的追查了下去,并且即使预知了自己的死亡仍然没有放弃,仍然想方设法给后来的人留下了线索。我想她一定深爱着自己的男友吧,对于爱人执着的爱给了她勇气,有女友如此夫复何求,可惜的是毛爱军却没有这个福气了。 
  “那么,这纸片上的意思到底是什么,她到底想告诉我们什么哪?”李海问了一个其实我们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