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中短篇科幻小说1000篇 (第九辑)
,抬起左脚登上台阶。斯考特没抓牢,从鞋上摔下来。
路易丝要搬家了。她一定以为自己的丈夫早已消失,所以决定随马迪离开这里。地下室里还有东西,他们肯定还会来。我现在只有养足精神,等待机会,哪怕是跟路易丝见上一面也好。路易丝、马迪果真又来到地下室。路易丝在搜寻着:“我知道斯考特有许多工具,但不知道放在哪个箱子里。”
斯考特眼睛不眨地看着路易丝,望着这位曾经是他妻子的女人。他终于醒悟,自己不可能再和路易丝在一起了。他唯一的希望只是逃出地下室。
马迪弯腰取刷子盒,斯考特拖着那根弯针,跑到他身边,把弯针钩进他的裤边,自己抓住针线吊在空中。地面在他下方大幅度摆动。他曾落到地上,接着又被吊起来。每次晃荡时,他的手臂都几乎支持不住。后来,他被举得了更高。突然,意外的事情发生,在马迪的右脚踏上第二台阶时,斯考特吊着的那根线重重地撞到台阶边沿,把他扔到第一级台阶上。他只觉得眼前金星四溅,随即一遍黑暗。
都走了,房子空了,只剩下我一个人。他嘴唇蠕动,但发不出声音。
命运啊,命运!
他揉揉身上受伤的部位,从第一级台阶朝地面望去,就好比是一般正常人站在六层楼望地面那样高。他不顾一切地跳了下去,双脚着地,身子前倾,膝盖和脸都触到地面。他庆幸地微笑起来。
天黑了,地下室死一样的寂静。他苦思冥想,猛然看见眼前那扇窗户,我何不从那里出去。他咬紧牙齿,向靠墙的冰柜和长扫帚跑去。他拿定主意,顺着扫帚爬上窗框,窗户关得不紧,那条缝刚好供他钻出。无情的命运之神对他敞开一条出路。他钻出缝隙,观察外面的世界多精彩,心情顿时舒畅了许多……
黎明,他从睡梦中苏醒。他眨了眨眼睛,坐起来,顿觉精神倍爽。
我在何处?
他朝上看,只见一片蓝色的雾;他朝下看,地面是一个高低不平的莽原,上面沟壑纵横,山峦起伏,许多黑色小径一眼望不到头。瞧瞧自己,嗯,还与过去一样,小得微乎其微,为什么还有生命力?他不解地摇起头来。天穹那是无限大的宏观世界;是不是在另一个方向上也有一个或多个无限小的微观世界呢?一个分子结构不就是一个微观世界吗?
过去,他也知道微观世界的存在,但每次想到它总要耸耸肩膀。过去学的一减一等于零,而零就是“无”。可是,自然界怎会有“无”或者零的概念呢?物质的存在永无止尽,这是不言而喻的真理。
过去,他对自己不断地从一个规模缩小到另一个规模,感到不可思议。而现在,他想,既然自然界存在于无限之中,那么,我也应该如此,因为我也是自然界的一部分。
他向树叶边沿奔去,好一个奇妙的世界!
这里能找到食物、水和保护屏障,这里还有更重要的东西——生命本身。在这里,他有许多事物要去熟悉,有许多事情要去做,探索新世界的渴望使他充满愉悦、热情和期待。
斯考特经过长期的煎熬和挣扎后,又生气勃勃地投入了新的生活。
也许,他正呆在你的窗外,托身于草根下或者一片树叶上;
也许他已闯进你的屋子,在你家的某个地方找到了归宿;
也许他在另外什么地方。
谁也说不清……
注① 英童话中的侏儒。
《未来的教师和学生》作者:'美' 米·唐尼·布罗克森
她站在讲台上,眼睛闪闪发光,看着前面暗淡的屏幕,不禁感到困惑。难道这是教室?但看来这确实是个教室——空气有点暖和但不太清新,有书本、粉笔灰,有熟悉的木质讲台。教室里光线很暗,其中隐约闪烁着微光——是玻璃?是塑料?黑暗中,她看不出前面是什么在看着她。
教室里有一阵小小的骚动——是期待?是不耐烦?显然,有什么东西在等着她。她看了看面前的备课笔记,上面写的是“地球史”。地球史?这课程太难了,学生能听懂吗?她已经记不起自己以前是否教过这门课。实际上,她是怎么来这儿的,也已记不起来了。她现在在一个新的教室里?她来到了大学的一个新校区?但奇怪的是,他们为什么搬来这些旧课桌?也许,她自己老了吧!如果她记忆力不行了,那他们该让她退休了。她清了清嗓子。
“大家好!”她说,“我是埃伦·唐纳利博士,我给大家上——”她低头看了一下备课笔记,对,备课笔记上写着——“地球史。”她停顿了一下,注视着黑暗的教室。但她面前的强光立即使她看不见东西。她看不清教室里的学生,她无法与学生交流目光,也无法获得学生的反馈。
“首先,我想请大家说说为什么选这门课。”她想,学生们的回答也许能唤起她的记忆。
开始是一阵沉默,这也是意料之中的。然后,在黑暗中,响起了一个呆板的金属铿锵声:“我在研究黄色矮星上偶发的生命形式。”
埃伦眨了眨眼睛。
接下来的金属铿锵声说话速度不一样:“我的祖先在远古时代访问过地球。我想知道他们看到了什么?还有他们在那里做了些什么?他们所做的一切对地球又产生了什么影响?”
又一个同样的声音从一处闪烁着暗红的光点处发出:“我对碳元素的生命形式感兴趣。”
金属的铿锵声一个接一个——是经过机器翻译的声音吗?
“我对远古神话感兴趣。”
“双星系对人心理的影响。”
“含盐机体的生理机制。”
“天狼星系典型的艺术形式。”
他们一个接一个讲着。她对每一个说话的学生点头微笑。但她的手心在出汗,在讲台上印上了湿漉漉的手印。学生们说的一切都无法唤起她的记忆。这也许是一个玩笑,但以前的学生们都喜欢她的课。学生们说,她的课把遥远沉闷的历史讲活了。是啊,谁会与一个老妇人过不去呢?
她扫了一眼备课笔记。在她的记忆中,她从来没有上过这门课。但备课笔记上写的材料,她似乎还熟悉,好像就是她自己写的。地球史?
“今天第一次上课,我们会早些下课,你们可去图书馆查阅资料。”这样做比较稳妥。她都在图书馆里准备好不少资料——参考书、图片,甚至还有她自己收藏的实物和仿制品。因为,学生还能用其他什么方法学到知识呢?
她看了一眼备课笔记:“下节课我们要讲地球的构造和成分,以及到中生代爬行动物时代为止的地质年代。再见!”
使人眩目的黄色灯光熄灭了。这时,她看到一排排闪烁着亮光的盒子——就像一家大型的珠宝店——有的闪着红光或蓝光,有的盒子里面有液体,有的外面包着一团雾气。
一刹那之间,教师弯着腰,一动不动地站到了讲台后面。
一个学生看了看讲台说:“那些地球人的仿真品真不错,是吗?难怪古文化课这么受学生欢迎。”
他的话经过了翻译。另一个学生回答说:“是的,你知道,这些仿真品都是有知觉、有意识的。从前的模型太机械呆板了,这些新的模型像活的一样。”
“这就产生了一个有趣的问题,”一个学生说,“从一定程度上说,这些地球人仿真品确实像活的人一样。至少,他们的性格也保存下来了。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知道地球人的真实面貌。但我感到难以理解的是,他们怎么能永远这样一动不动地站着?”
“是啊,”另一个学生说,“至少他们不知疲倦啊!”
教室里空空荡荡了。在讲台上,埃伦·唐纳利博士永远一动不动站在那里,等待着下次上课。
注:
米尔德里德·唐尼·布罗克森(Mildred Downey Broxon)是美国著名科幻作家波尔·安德森的笔名。波尔·安德森(Poul Anderson,1926~)是一位多产的科幻作家,可谓著作等身。他1948年毕业于明尼苏达大学物理专业,毕业后便开始了写作生涯。他的第一篇小说《明天的孩子》是与F·N·沃尔德洛普合写的,自那时起他已写了60本左右的书,除了科幻小说,还有历史小说、主流小说、侦探小说、少年读物、非小说作品和几百篇较短的作品。
安德森在人们的心目中首先是一位硬科幻作家,他对杜撰外星世界情有独钟。他的创作方法是现实主义的,风格是直截了当的。他对科学、推断和冒险的关注,使他多次获奖,包括“雨果奖”和“星云奖”。
小小说《未来的教师和学生》的背景是在遥远、遥远的将来的某一颗星球上,非生物的机器人和仿真人替代了生物人。这是科幻作家对延续人类这一物种的一种遐想。
《未来的惊涛》作者:'美' 雷·琼斯
夏阳 译
一辆挡泥板上焊有钩子的轿车,擦着人行道的边沿驶过,犹如噩梦的鼻子。迎面的路上,有个姑娘呆呆地站着,仿佛冰冻了一般。她的脸蛋儿罩没在假面具的下面,也许,吓得连面部的肌肉都僵直了。我生平就这一回,反应很灵敏,没有害羞。我一个箭步冲了上去,抓住她的手肘,猛力往回一拉。她的黑色裙子,四下飞旋。
大轿车风驰电掣,擦身驶过,叶轮机嗡嗡作响。我瞅见有三张面孔;还有什么东西撕破的声音。大轿车又突然折回大街。我的脚踝感到轿车的排气管喷出一股灼热的气浪。有块闪闪烁烁的黑色裙带,在轿车挡泥板的搭钩上飞场;颠簸不已的后车轮则腾起团团浓雾,宛若一朵盛开的黑色鲜花。
“他们撞伤您了吗?”我问那位姑娘。
方才,她已经转过身去看过自己的被撕破的裙子了。她穿着一套紧身的尼龙衣裤。
“他们的钩子没有扎到我。”她说罢浑身一颤。“我猜这一定是老天保佑”。
顿时,我听见周围喝斥声四起:“这些小子!往后,谁知道他们还会想出些什么新花样来?”
“他们是对社会的威胁,应该予以逮捕。”
警笛长啸,越来越刺耳。轿车开走以后,两位摩托警察开足火箭助动喷气发动机的马力,“嗖嗖”地朝我们驶来。然而,黑色的鲜花化作了一团墨黑的浓雾。弥漫遮掩了整条街道。两位摩托警察连忙关上火箭助动器,打开火箭刹车,驶到烟云近旁,突然一个急转弯,停了车。
“您是英国人吗?”姑娘问我。“您说话带英国口音。”
她的话音从柔滑的黑缎面具的背后传来,颤颤发抖。我猜想,她的牙齿一定在上下打战。她的眼睛也许是天蓝色的,正透过遮掩假面具眼孔的黑色薄纱审视着我的脸庞。我告诉她,她的猜测是对的。
她站得离我很近。“今天晚上,您上我家来好吗?”她飞快地问。“现在,我没办法当场向您表示谢意;此外,我还有一件事情,需要请您帮忙。”
我的胳膊依然轻盈地搂住她的腰肢,却感觉到她的身体哆哆嗦嗦直抖。
“一定拜访。”我回答说。她的问话是恳求,颤抖的身体也是一种恳求,我满足了她的要求。
她给了我地址、公寓门牌和约会时间。她的家住在印弗努南区。她问我的姓名,我告诉了她。
“喂,您!”
警察一声呼唤,我顺从地转过身去。他“嘘”了几声,把三五成群、叽叽喳喳、戴着面具的妇女,还有不戴面具的男人赶走。黑色轿车喷出的烟雾,使这位警察连连咳嗽。他要我出示证件。我把几份主要的证件交给了他。
他看了证件,又打量了我一眼。“您是英国商人吗?您在纽约还要呆几天?”
“越短越好!”——我抑制了自己想这么回答的欲望,而告诉他说:“大概还要住一个星期左右。”
“也许,我们需要您做一个目击的证人。”他解释说。“这些小子不能对我们警察施放烟幕弹。如今,他们放了烟幕,我们就要逮捕他们。”
仿佛,他认为烟幕不是一样好东西。“他们想撞死刚才的那位太太。”我点明了这一层。
他老谋深算地摇了摇头。“他们老是装出一副要撞死人的架势;其实却只不过是想撕几块裙子的碎片罢了。我抓住过好几个专撕裙子的家伙。他们的屋子里钉挂的裙子碎片,竟有50块之多!自然,有时候他们的汽车开得也离人太近了一些。”
我解释说:倘若不是我把她拉开的话,那么她遭到的祸事就远远不止是钩去几片裙子了!但是,警察却打断了我的话:“她要是认为这是一次真正的谋杀行动,那么,她现在就不会离开这儿啦!”
我四下一看。果然,她已经走了。
“她吓坏啦!”我向警察解释说?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