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中短篇科幻小说1000篇 (第九辑)
斐!?br /> 最后的钟声威严、浑厚地响起,达尔拿起穆文的手放在圆形手柄上,穆文略一用力将手柄推到底,全球40%强大电站的所有能量都送到赤道5000米高的山顶上浓缩成一团火球,猛然腾空而起,蔚为壮观。由联接各个仪器的导线组成供外层空间站播发和接收用的稳定通道。
薇达仪态万千地站到屏幕前面,看不见的强烈光线从上方直射下来。她以音乐般悦耳的声音开始了关于地球人类历史的简要介绍。她的声音和形象要经过13年才能传到遥远恒星的行星上去。
播放结束不久,大家正在休息。忽然,屏幕上出现了一个景深难以想象的图象,是天鹅座转播的南天星座杜鹃座厄普西龙(ε)的图象。推算起来,这些图象传到地球需走过300光年。先是铜铸般的山峰,山下荡漾着浓稠的紫水晶般的海水。岸边矗立着一座美艳迷人的玫瑰色女人塑像,接着出现了壮丽的建筑、豪华的大厅,对对男女翩翩起舞,他们的皮肤一律像玫瑰花一样红艳,每一位都够得上地球人理想中的美人。舞蹈停止,一位光彩夺目的姑娘走到大厅中央,高擎双手,指向明亮的星空,左手食指上出现一个发光的蓝色小球。她抖掉小球,面对观众张开双臂,十分激动,好像要拥抱某一个看不见的人,就这样静止不动了。穆文·马斯从来不曾恋爱过,红皮肤姑娘给他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他多么热切地希望克服那300光年的骇人距离呀!
再说艾尔格的飞船,从所余燃料看,无论如何努力,也逃不出铁星的巨大引力了。
全体成员一个个地出现在中央操纵室,飞行速度愈来愈低,航线愈来愈弯曲。“坦特拉”的命运不言而喻了。
突然,一声凄厉的哀号把大家吓了一跳。又是那个胆怯的天文学家,绝望与恐惧使他的面容丑陋不堪。
艾尔格鼓励大家:现在还不是绝望悲观的时候。“坦特拉”可以围绕行星飞行,变成它的卫星,燃料还够降落和发出呼救信号用。考察队员全力以赴地投入了工作,仪表前一片紧张忙碌的景象。
天文学家和格莉德很快测出铁星有两颗行星,外层行星极为寒冷,而且表面可能罩有一层毒气。看来,不宜停靠。
“坦特拉”继续逼近铁星,经过一阵紧张的观察计算,铁星的各项数据也列出来了:质量相当于432个地球,大气层厚度为1700公里,氮氖大气层中有氧,有水气,气温为20度……总的来看,这里的环境与地球相似。只不过这里的重力是地球重力的三倍。
突然,雷达屏幕上出现了一个十分明亮的光点,既不像露天矿藏,又不像陨石。在飞越这颗黑行星的第二圈时,飞船投下了一台电视发射机。从所摄的图像中,终于分辨清楚了这是一艘地球的恒星飞船。它毫无损伤,处于正常降落状态。
艾尔格建议将“坦特拉”降落。飞船带着呼啸声,俯冲下去。强大的探照灯打开了,飞越一片神秘莫测的黑色海洋之后,飞临那片发现飞船的平原。
在聚光灯的照射下的那艘飞船闪闪发光,像崭新的一样。离它不远,还有一巨大的飞碟,它倾斜地竖立着,一部分埋在土中。然而,对于“坦特拉”刺耳的尖啸没有一丝反响。
宇航员们像住常降落时一样,经过了一段时间的半卧休息,但仍然如大病初愈,站不起身,巨大的重力在压迫着每个人。经过六年的太空漂泊之后。每一个人都迫不及待地要以双脚去接触坚实的土地。
八个探险家终于跌跌撞撞地跨出了舱门。来到那艘飞船的下面,才发现,船体表面早已斑驳陆离,舱门象黑黝黝地洞口一样四敞大开,门下安放着小型升降机,这些金属物上缠绕着一些叫不出名字的植物。升降机还能开动,他们一起进入了这艘陌生的飞船。
原来,这就是80年前失踪的恒星飞船“帆”。那是在访问织女星的归途之中,地球上接到了“帆”的呼救信号:“我们离开织女星26年……足够……我们等待……再没有比——美丽的……多么幸福呀!……”从此,杳无音讯。
经过一番检查,发现氧气还没有用完,水和食物尚可够几年之用。最令人惊喜的是,飞船上保留下来的反介子燃料和行星离子燃料,可以保证“坦特拉”号从这颗沉重的行星起飞,一直飞到地球。
由中央操纵室内录音机中取出的飞行日记磁带得知,当“帆”越过织女星行星系边沿的宇宙冰带时,被撞坏了。船尾的洞被顺利修复,而发动机精确的调节系统经过20年的奋斗已无法修复,只好停用,借助惯性飞行。五年后,落入铁星系内。在这里遇到了那个奇特的飞碟,人们开始一个一个地失踪,最后只剩下一个人了。飞行日记磁带录下了他最后的遗言:“同胞们,如果你们找到了‘帆’,我警告你们,千万不要离开飞船。”
大家意识到自己的生命受到神秘的威胁,但不离开飞船只能等死。他们决定,在搬运燃料时修筑一条直通两船之间的双重保护屏障,利用辐射线和高压电来保护自己。他们改造了两台自动小车,克服行星的巨大引力,艰难地工作着。
过了两天,怪事出现了。异常迅猛的龙卷风切断了高频电流导线,“帆”上高照的聚光灯倏然熄灭。黑暗中出现了环形和8字形的火光,像星星一样向前延伸。这使已经躲入监视塔的人感到全身神经和眼睛像针扎一样的刺痛。他们猛然开亮监视塔上的聚光灯,一瞬间,人们恍惚看到一个怪异的黑团闪电般地缩回了触手。他们明白,自己受到一种电磁铁的打击。这就是进攻“帆”的武器,是一种水母似的怪物。
队长把大家召集到一起,采取了应急措施。他们利用行星发动机以长达300米的火焰流在石质平原喷射,将路上的一切扫除干净,终于将反介子燃料装载完毕。
他们以冷藏的鲜肉为饵,将两具水母似的怪物诱捕到一个可以密封的罐子里,准备带回地球。接着,他们又用气割刀切割那只奇异的飞碟,结果,受到十字架形怪物奇异的电击,多亏妮莎挺身庇护,队长才幸免一死,而妮莎却陷入长期的昏迷状态。
“坦特拉”走飞了,迅速远离这颗凶险的行星。他们开始放映从“帆”中取出的录像带,他们看到,地球人自愿在飞船中禁锢45年,为的就是一睹织女星的娇容,期望在此与外星人相遇。然而,逼近之后才发现这是一颗蓝色的太阳,这里喷射着热气和火焰,也熔化了人们传奇式的幻想,艾尔格钦佩“帆”上的无名英雄,但他无心把录像看到底。
此刻,妮莎的生命完全维系在每隔120秒才有一次的心搏之中,虽然在富氧的状况下,这不等于死,但也不等于生,只能说,这是生的希望。他不由自主地跪倒在妮莎的有机硅透明罩前。在明亮的粉红色光线照耀下,她安详地沉睡,浑身起伏的波峰浪谷,令人不由不惊叹,大自然竟然能够创造如此精美的造物,真是奇迹。艾尔格意识到,自己和妮莎等人向新世界的探险,决不仅仅是为了发现某些新星、外星人,而是人类沿着整个银河系有意识地一步一步前进,是知识和生命美的胜利进军。一定要救活妮莎,一定要继续前进。
经过长期寂寞的飞行,“坦特拉”终于进入了可以收到通过大气层弥散传递的地球全球网络节目的无线电波区域内。他们的呼唤达到了地球。全体乘员集聚在接收机前,一步也舍不得不离开。在与故乡地球中断了13个地球年或9个相对年的联系后,即将回生活中去,谁不是心如潮涌呢?但是,按照返航的程序,他们只能先在海王星的一号卫星上着陆,这里设有恒星飞船站,探险家们在这里将接受五周的检疫,与其他人完全隔绝。这是为了确保其他星球上的病菌不致在地球上传播的必要措施。
五周后,海卫一飞船站主任通知艾尔格可以起飞了。同时委托他带上行星飞船“阿玛特”号的六个人。这六个人立下了殊勋。他们潜入练狱——冥王星的底层,在飞舞的氨雪中穿行,冒着随时撞上巨大冰峰的危险,在一个山脊上发现了几乎全部毁掉的建筑物遗迹。
“坦特拉”轻巧地脱离海卫一,沿着一条巨大的弧线迅疾飞行。他们收到地球上播发的节目——地球正在庆祝战胜黑暗铁星和冥王星的胜利。音乐家们演奏着为欢迎“坦特拉”和“阿玛特”谱写的抒情曲和交响乐。火星、金星和小行星上空间站也向飞船吹呼。
终于,接收到来自宇航委员会控制台的命令,准许“坦特拉”降落到北非的哈姆拉航天基地。
新上任的外层空间主任穆文·马斯的头脑中怎么也甩不开遥远天体上那位红肤姑娘的倩影。如果能够完成一项科学革命——战胜时间,掌握在任意时间内跨越任意空间的本领,那时候,不仅我们的银河系,其他一些星系也将近若比邻。当他得知边缘科学院的数学物理学家雷·鲍兹关于战胜时间的一个设想后,喜出望外,完成这项设想需要进行巨大规模的实验,必须利用外层空间站,必须动用全部地球能量,而且还必须建造特殊的实验装置。这种实验是有危险性的,很可能出现意外的结果。实验没有得到宇航委员会的批准。他们两人决定,无论担多大风险,也要把实验进行下去。经过长时间的准备,经过在西藏一个平坦的山顶装置上开始了这项实验。不幸实验失败,一道闪电将山峰整齐地削去一块,形成陡立的悬崖。穆文·马斯被震昏,雷·鲍兹肝肠外溢,生命垂危,后经抢救脱险。更严重的是参加实验的第57号卫星完全毁灭,上面的四位科学家无一生还。
“坦特拉”脱险,即将回到地球的消息传来。薇达激动不已,她既为艾尔格的生还高兴,又为即将与之分手而惆怅。由于各自选择的生活道路不同,她已下决心斩断和艾尔格之间的情丝。
“坦特拉”回来后,科学家们模仿铁星上的环境,激活了禁锢在罐内的水母,对其进行物理、化学、生物的多项实验。由此找到了妮莎致瘫的原因,使妮莎重新获得欣欣向荣的生命。
薇达因等候“坦特拉”归来,没能参加一次重要的考古工作,既已如此,她便自愿留在医院护理妮莎。她与妮莎外貌十分相似,两人很快就互相信任,亲如姊妹了。艾尔格得知薇达要与自己分手的决定,理智上他明白自己与薇达的生活轨迹愈来愈远,是该做出决断的时候了;感情上却依依不舍,总是觉得若有所失。面对现实,他终于还是决定把过去的感情作为一段美好的回记封存在心灵的深处。
宇航委员会召集全体成员会议。会议过程通过强大的电视播送机向全球播发。在介绍了自上次大会以来人类在宇宙空间研究方面的进展,讨论通过了一些需要广泛征求意见的提案后,审理了穆文·马斯擅自进行,造成重大伤亡一案。委员会考虑到实验动机的无私性和实验给空间探索提供的启发与教训,决定从轻处理肇事人,穆文·马斯最后只受到免去外层空间主任职务,并禁止在地球重要单位中任职的处分。委员会最后讨论派出第38恒星考察队的问题。
主席首先发言:“每一个恒星考察队都是长期构思的珍贵理想,都是多年精心编织出来的新希望,都是伟大攀登途中的新阶段。第37考察队在黑行星发现了巨大的碟形飞船,这种结构的恒星飞船在我们地球的科学发展方面和知识水平上,是建造不出来的,在与我们交换信息的银河系那些世界上也未曾见过。毫无疑问,它来自河外星系。派遣专门的考察队到这颗行星上去,研究那艘飞船,其重要性就无需解释了。”
接着,主席又放映了不久前收到的另一天体的智慧生物发射的图像。这些图像是他们的考察队直接从波江座阿尔法星系中拍摄的。大家眼前突然出现了一片耀眼的新绿,绿色的山峰,绿色的海水,有股清新之气沁人心脾,紫水晶般的天空中源源不断地喷洒下了大量金绿色的光线,美不胜收。
主席介绍说:“这个星系有两颗孪生行星,那里大气的厚度、成份、含水量都与地球类似。从图像上显然可见,不存在高级生命和改造自然的痕迹。这很可能成为地球居民的新世界,到达双星需要75光年,我们新造的恒星飞船‘天鹅7号’刚刚可以达到这个从未达到过的距离。”
达尔·维切尔建议派遣三个考察队,同时飞往三个方向,第一个飞往铁星的行星,第二个飞往波江座奥未克伦,第三个考察队的任务是考察这一星系中一颗蓝色的白矮星。这颗恒星物质的平均比重超过地球上最重金铱的密度2500?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