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中短篇科幻小说1000篇 (第九辑)
侔盐业幕胺⑺透恪!?br /> “你能做这些?”
“是的,还有很多呢。就像我说的,我是一双智能鞋子。”
这时,我发现几位小姐正饶有兴致地盯着我,我才意识到她们只能听到我说话,而另一方的谈话似乎只存在于我的头脑中。我买下了鞋子,它没再说什么,我便走出了那家店。
我住在杰克伦敦旅店的一公寓小套房。这旅店位于尖顶山附近的第四大街上。我往住处走,那双鞋一直没有说话。路上的台阶用漆布包着,那天晚上电梯也坏了。就在我离住处只有两层台阶时,那双鞋说话了:“真像个垃圾场。”
“你怎么看到我家的?”
“我系鞋带的地方有个孔眼,能吸收光线的二极管。”
“我知道你已习惯过卡尔顿·约翰逊的好日子。”我说。
“所有的东西都铺上了地毯,”那双鞋怀念地说,“除了故意留下的那块抛光地板延伸部分。”它停顿了一下,叹息道,“我的皮革是很薄的。”
“你现在是在廉价旅馆里,”我说,“条件反差是很大啊!”
我肯定是提高了嗓门,因为走廊里的一扇门打开了,一位老太婆向外望了望。当看见我像是在和自己说话时,她难过地摇了摇头,又重新把门关上。
“你没必要大喊大叫,”鞋子说道,“把你的想法直接传递给我就行了。我可以很容易地接收到你的信息而不用你说话。”
“我想我让你尴尬了,”我大声地说,“我非常抱歉。”鞋子没有搭理我,直到我打开走进屋,打开灯,又关上门。它接着说:“我不是为自己尴尬,倒是为了你,我的新主人。我以前也尽力地照顾过卡尔顿·约翰逊。”
“你怎么做?”
“首先,让他安定下来。他有个不幸的习惯,一次又一次地酗酒。”
“那么那家伙是个酒鬼喽?”我说,“他有没有吐在你身上过?”
“现在你真是讨厌,”鞋说道,“卡尔顿·约翰逊是个绅士。”
“关于卡尔顿·约翰逊的事情我似乎已听得够多了。你就不能谈点其他事吗?”
“他是我的第一个主人,”鞋子说,“但如果这样让你烦的话,我就不说他了。”
“再好不过,”我说,“我正准备喝瓶啤酒,如果阁下不反对的话。”
“我干吗要反对呢?只是请你尽量不要吐到我身上。”
“这么说,你还是反对喝啤酒的?”
“既不赞成也不反对。只是酒精会让我的二极管变模糊。”
我从小冰箱里拿了一瓶啤酒,打开瓶盖,便坐在那个中间凹陷的小沙发上。我伸手去拿电视遥控器。突然一个想法在我脑中一闪而过。
“你是怎么能用这种方式说话的?”我问。
“什么方式?”
“一种正常的,但我想不到一双鞋子会谈这些东西。”
“我可是个鞋式电脑,并不仅是一双鞋。”
“你明白我的意思。怎么会?你说得可真聪明,一个小玩意可以按照脚来调整鞋子。”
“我并不是一个标准鞋样,”鞋子对我说,“我是一个样品。做鞋人给了我过多的能力。”
“怎么讲?”
“我是智能的,但并不仅仅能让鞋子合脚,我还有感情共鸣电路系统。”
“可我没感受到你我之间有什么共鸣啊。”
“那是因为我的程序是为卡尔顿·约翰逊设计的。”
“我究竟能不能不再听到那家伙的名字呢?”
“别着急,我的删除反应系统已经启动,但要气味影响逐渐消失还得一段时间。”
我看了一会儿电视就去睡觉了。买来这双智能鞋子已折腾得我筋疲力尽。在夜里短短的那几个小时中,我醒来了一段时间。鞋子不知在忙些什么,不穿上它我也能感觉到。
“你在干吗?”我问。接着意识到鞋子听不到我说话,我就四处找它。
“你甭操心了,”鞋子说,“我可以远距离地接收你所发出的信息,用不着你穿上我。”
“那你到底在做什么?”
“只是在取出我脑中的平方根。我睡不着。”
“从什么时候开始电脑也要睡觉了啊?”
“我的待机模式出了点错……我需要做些事,我老阽记着其他事。”
“你在说什么啊?”
“卡尔顿·约翰逊有副眼镜。我能够调节它们以便让他看得更清楚。你不会恰巧也有一副吧?”
“我是有一副,但我不经常用。”
“我可以看看吗?这样我就有事情做了。”
我从床上爬了起来,在电视机上面找到我读书时用的眼镜,然后把它放到鞋子旁边。
“谢谢。”鞋式电脑说。
“不用谢。”我说,然后就回去睡觉了。
“那么告诉我一些你的事情吧。”第二天早上鞋子说道。
“说什么呢?我是一个自由撰稿人。一切进展得还顺利,这样我就可以付得起住在杰克伦敦旅店的费用了。就这些事。”
“我可以看看你的—些作品吗?”
“你也是个批评家吗?”
“不是!但我是个有创造思维的机器我可能还有一些对你有用的主意。”
“别说了,”我对他说,“我不想给你看我的任何东西。”
鞋子说:“我碰巧瞄到了你写的故事《系着黑色月状腰带的杀手女神》。”
“你怎么看到的?”我问道, “我不记得我给你看过。”
“它打开着平放在你的桌子上。”
“那你看见的只是开头的那一页。”
“事实上我读完了整个故事。”
“你是怎么做到的?”
“我对你的眼镜做了些调整,”鞋子说,“安装x光视觉装置并不难,我能够透过上面的一页看到下面的每一页。”
“真是技术高超啊,”我说,“但我不喜欢你干涉我的隐私。”
“隐私?你都准备把它寄去一家杂志社了。”
“但我还没……你觉得它怎么样?”
“过时。那种东西已经卖不出去了。”
“那是个仿写作品,笨蛋……这么说你不仅是个鞋子调节器,还是个文学市场分析家呢!”
“我确实看过放在你书架上的书。”
通过我头脑中思维的声音,我可以听出它并不看好我的书。
“埃德,”鞋子说,“你真的没必要做个游手好闲的人,你很聪明,完全可以干出一番事业来。”
“你是什么,又是鞋式电脑又是心理学家?”
“都不是。我对自己没幻想。但自从我的感情共鸣电路系统在你身上运行之后,在过去几小时里,我便开始一点一点地了解你。我难免不注意到——了解到——你是个受过全面教育的才子。你所需要的是要多一点抱负。你知道吗?埃德,只有找一个好女子才能帮这个忙。”
“以前那个好女子已叫我胆战心惊,”我说,“我可不想再侍候下一个了。”
“我知道你弄怕了。但我一直在想,玛莎——”
“你怎么连玛莎也知道?”
“她的名字在你那红色小电话本上记着呢。为了更好地为你服务,我恰巧用我的x光扫描了一下。”
“听着,我写下玛莎的名字完全是个错误。她是个十足的行善之人,我讨厌那种人。”
“但她会对你有好处。我注意到你在她名字后加了一颗星。”
“你也应该注意到我把那个星又划掉了啊!”
“那是第二次的想法。现在,第三次思考一下,她可能又看起来不错了啊。我猜你们俩可以在一起相处得很好。”
“你可能对鞋子在行,但你对我所喜欢的女人一无所知。你见过她的腿吗?”
“在你钱包里的照片上只能看见她的脸。”
“什么?你也看了我的钱包?”
“靠你的眼镜呀……但我可没邪念,埃德,我向你保证。我只是想帮你。”
“你已经帮得够多了。”
“我希望你不会介意我先斩后奏?”
“先斩后奏?什么事?”
我的门铃响了。
“我擅自打了电话给玛莎,让她过来。”
“你干的好事!”
“埃德,埃德,保持冷静!我知道这有点自作主张。但我还不至于打电话给你以前的老板,超级戈洛斯出版社的埃德加森先生吧。”
“你敢!”
“我确实敢,但我不会那么做。但你做什么都不如回去为埃德加森工作好,那儿的工资很不错。”
“你听说过超级戈洛斯出版社?我不知道你想做什么,但是你不能对我那么做!”
“埃德,埃德,我什么事还没做呢!如果你坚持的话,没有你的允许我是不会做的!”
有人在敲门。
“埃德,我只是想尽力照顾你。一个拥有感情共鸣系统和额外推算能力的机器不就是要干这些吗?”
“过会儿再跟你说。”我回答。
我打开门,玛莎欢笑着站在门口:“啊,埃德,我很高兴你打电话给我。”
这狗娘养的杂种竟然模仿我的声音!我恶狠狠瞪着鞋子左边顶上的切口。眼前一亮。有了!顿悟了!
“请进,玛莎,”我说,“我很高兴见到你。我有一样东西要给你。”
她进来了。我坐在唯一一把像样的椅子上,脱下了鞋子,并不理会我头脑中鞋式电脑那极度痛苦的喊叫:“埃德!不要这样对我……”
我站起来,把鞋递给玛莎。
“这是什么?”她问。
“为你的慈善事业捐献一双鞋,”我说,“很抱歉我没有一个纸袋给你装鞋子。”
“但是我来是要——”
“玛莎,这是一双特别的鞋子,电脑鞋。把它送给一个穷困的人,让他穿上,他会变得富有;给一个意志薄弱的人,他会获得勇气。”
她看着鞋子:“可是上面有个切口——”
“一个很小的瑕疵。我敢肯定是它以前的主人弄的,”我告诉她,“一个叫卡尔顿·约翰逊的家伙。他无法忍受电脑将他的头脑搞得一片混乱,所以他刮坏了鞋。玛莎,请相信我,这双鞋专找合适的主儿。卡尔顿·约翰逊不是那个合适的人,我也不是。但你认识的人会是的,请相信我。”
说完这些,我开始赶她出去。
“我什么时候再听到你的消息?”她说。
“别着急,我会打电话的。”我告诉她。我很得意于这个托辞,今生今世我都不会忘记它。
《写作机器》作者:彼埃尔·伽马拉
孙维梓 译
我即将去南极考察,在那里要度过漫长并远离尘世的两年时光,所以当然不能对奥涅尔不辞而别。此人大名鼎鼎,照片经常在报上露面——那是一张典型的学者脸,闹不清是心不在焉还是全神贯注。一颗光秃秃的大脑袋,配上小鼻子和乌黑的小眼珠,总是春风满面和你套近乎,让你无法分清他是在开玩笑还是严肃当真。不过,奥涅尔的确是世界上最最和善的人。
他把我带进乱七八糟的工作室。我告诉他要出发远行并介绍了南极考察计划。奥涅尔很有礼貌地听我说话,不过他那副样子就像我只是去走走亲戚而已。听着听着他突然转身从桌下拖出一个黑匣子放到我面前,随手又把桌上乱糟糟的大批纸张捋往一边。
“看吧,”他郑重其事地说,“我到底搞成功啦!”
我的眉心拧成老大的疙瘩。
“你说什么?这匣子干什么用的?”
“怎么?连我对你说过的写作机器都想不起了吗?”他相当气愤地责问。
我想这只能怪奥涅尔脑袋里的新奇念头太多,让我应接不暇,于是随口敷衍说:“噢,你是说已经把那台机器搞成啦?”
幸福的笑容在他脸上绽放:“是的,是的,我成功啦!这是一台能写出名家杰作的机器。只要向它下达指令,立马就能一挥而就,我特别为它的快速而自豪。”
“它到底有多快?”
“只需25分钟就能得到一部具有大仲马风格的长篇小说,10秒种就能写出模拟拉封丹的十四行诗,你想见识见识吗?”
是啊,我简直无法想像这种人间奇迹。
“奥涅尔,这太不可思议了!它究竟是怎么操作的?”
“这全靠了神奇的电子技术。在这匣子的右边有排键钮。每个键钮都对应一种体裁:比如长篇小说、史诗、诗歌、剧本、论文等等,而左边有个麦克风。你只需要按下键钮,对准麦克风报出作家姓名,比如司汤达啦,雨果啦,莫泊桑啦……想到谁就报谁,然后你就等着作品从机器另一端出来好了,你所需做的一切就是给它供应纸张……”
我举起双手朝天嚷着:“奥涅尔,你莫非在开玩笑吧……”
奥涅尔只是指指打印好的成摞稿纸作为回答。我迫不及待地翻阅它们,奥涅尔确实没有说谎:那里竟有类似巴尔扎克的作品,还有和希罗德的独幕剧、左拉的小说、鲍狄埃的诗篇相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