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中短篇科幻小说1000篇 (第九辑)
他举着上衣,直到手臂麻木了才把它放下。那艘船看起来更近了,但是没有任何迹象表明船上有人发现了他。从这艘船的航向猜测,几分钟后就会和他擦身而过了。他把上衣换到另一只手,再次挥动起来。
当他抬起头再看之时,他看见船转了方向,正向他直驶过来。如果他还保存着一点力量,而不是精疲力竭的话,可能就会激动得流泪了。这时,几乎是突然间,他感到极度的疲乏和寒冷。在海水盐份的刺激下,双眼都几乎要闭起来了。可他还是要继续看好自己麻木的双手,以确保它们还紧紧地抱着木桶。
“快点!”他大口喘着气,“快点……”当水手们把他抬到救生艇上,又用毯子把他包起来的时候,他已经快要失去知觉了。当他们回到大船旁边后,他睡过去了。
在那一天剩下的时间里,他几乎都在昏头大睡,只是醒过来一小会儿,用吸管喝了一些热的烈酒和肉汤。他试着想讲话,却发现没有人能听得懂。
直到第二天下午,他们带来一个会讲荷兰话的水手。他把自己的全部故事告诉了那个水手,从他怎样成为那条船的一名水手开始,直到他从船上跳到海里为止。
“简直难以置信!”在把他的话转述给其他船员后,那名水手下了这样的结论,“那么,我们昨天看见的那飘摇在风暴里的幽灵,真的就是‘荷兰飞人’号②,那东西真的存在啊而你,就是唯一能从那鬼东西里逃出来的人!”
范·柏库姆虚弱地笑了笑,然后喝干了手中的杯子,用依然颤抖着的双手把它放到一旁。
水手拍了拍他的肩膀。
“放松下来休息一下吧,我的朋友。你现在已经安全了。”他说,“从那艘恶魔之船逃出来了。你现在上的这艘船有良好的安全航行记录,还有优秀的管理人员和水手而且,我们只出航了几天而已。你要做的是好好休息恢复体力,还要让你的情绪从过去的痛苦里摆脱出来。欢迎你来到‘玛莉。赛莱斯特’号③。”
注:
①圣艾莫之火:一种大气电流现象,通常出现在风暴的天气里教堂的尖顶、船桅和飞机两翼的周围。在雷暴天气里,雷雨云和地面之间的空气被充电,导致“辉光放电”现象(同样的原理也用于制造日光灯管)。电会被吸引到最近的导电体上,这就是为什么这种现象通常出现在高楼楼顶的原因。
②“荷兰飞人”号:传说1641年,一艘名为“荷兰飞人”的荷兰远洋船回程时在好望角附近海面停靠,遇上风暴,与风暴搏斗了数小时后不幸撞上礁石沉没,当船快要下沉时,船长发下毒誓:“直到世界末日,我也要围绕着好望角继续航行。”直至今日,好望角附近海域风暴之时,常有一艘幽灵船只出没在暴风眼中央,人们如果多看它几眼的话,就会很可怕地死去。
③“玛莉·赛莱斯特”号:一艘传说1872年在百慕大三角失踪的美国货船,后在大西洋海面被发现。当人们登上该船时,发现救生艇等物品一应俱全,船舱里昂贵的宝石、黄金毫无缺损,船上甚至还留下了一席吃了一半的早餐,然而船员却不知去向。1882年,以福尔摩斯探案系列闻名的作家柯南·道尔曾写过一个有关这条弃船的故事,令这条神秘失踪的船闻名于世。关于船的失踪有多个版本的说法,也有人说这艘船的失踪是有据可考的。
《“熊”蚊之战》作者:'俄' 康斯坦丁·西特尼科夫
外孙女娜斯佳先于谢明·尼基佛罗维奇(俄语MeBe译,意为“熊” )走进办公室。“讲故事!……讲故事!”她一边喊叫着,一边坐在椅子里蹦上蹦下,乐不可支,拿起一本彩色大画册放在膝盖上。
谢明·尼基佛罗维奇把外孙女抱起来,自己庄重地坐下去。他搂着娜斯佳,打开了画册,并念出了名称:《熊蚊之战》。
“外公,为什么熊要跟蚊子打战呢?”
“哦,也许是它们想较量一下谁的力气大。”
“外公,它们怎么能比较力气的大小呢?米什卡(熊的谑称)很大,而蚊子却那么……小。”
“娜斯佳,这是一个狡猾的故事。米什卡很大,蚊子当然不能把它摔倒。”
“它们本应该和睦相处嘛。”
“嘿,你真是我的聪明宝贝!”谢明·尼基佛罗维奇夸奖道,“你瞧,米什卡就没有想这一点……”
这时候,守林员贝加索夫走进来说:“将军,您的女婿依戈尔·安德烈依奇已经闯祸第三天了。”
“此话怎讲”谢明·尼基佛罗维奇感到吃惊。
贝加索夫慢条斯理地取出一根烟卷,抽了起来。此后他才细细地道来:黑沼泽地岛上,刚好在大地测量工作者的旧窑洞旁,有一套已经30多年无人问津的设备。人们都把它叫做“探测器”。设备很古怪,大概是钛合金制的,已经生锈。准是大地测量工作者扔在那儿的。此设备不久前还是完好无损的。但是,依戈尔到来的第三天就看到,那设备有一面被凿穿了一个洞。从洞里不断地涌出一股酸奶样的东西。如今周围的河水都完全变白了,就像掺进了牛奶一样。
“你凭什么认为,这是依戈尔干的?”
“他的伤痕呗!”贝加索夫早有准备地说,“要是他没有到那里去就好了。”他继续说,“那里的蚊子太毒了。三天前还什么问题都没有,还受得了。到了第三天中午,我从该岛旁边经过,由于蚊子,森林都快看不见了。”
女儿玛莉莎用力跺着脚走过来。“你们谈论依戈尔些什么?”她疑心重重地追问。
“你不知道他到沼泽地去了吗?” 谢明·尼基佛罗维奇反问女儿。
“你们干吗都在注意他?”玛莉莎发火了。
“你用不着发火,姑娘。”贝加索夫以教训的口吻说,“将军并非白操心。沼泽地的蚊子繁殖得太多了。”
“你要是再去那里一趟就好了,贝加索夫。”谢明·尼基佛罗维奇说,“随便什么……”
“他到沼泽地去了!”玛莉莎吼起来,“你们会看到的,他马上就会回来。”
“他昨天是10点钟回来的。”谢明·尼基佛罗维奇说,“可现在已经一点半了。为什么他不带上武器?”
“他带着相机就走了。”玛莉莎说,“他昨晚上跟我讲述了……我不完全懂……他在沼泽地那儿看到了一种东西。他说那跟宇宙有关。那东西跟火星有关……”
谢明·尼基佛罗维奇不由自主地笑了笑。他知道女婿迷恋于宇航故事,但他却认为这是白白浪费时间。
“我说,就是他。”贝加索夫说,“根据就是他的伤痕。”
他没有道别就回森林去了。
“这跟火星有什么关系?”谢明·尼基佛罗维奇问。
“你等等,我这就去拿来给你看。”玛莉莎跳起来,接着就跑出房间。她返回时,手里拿着一本大大的相册。这是在国外出版的,专供俄国宇航界用的册子。
“你瞧。”说着,玛莉莎打开了相册。相册里页是一些黑白照片,是一些宇航器的照片。所有这些宇航器马上就映入谢明·尼基佛罗维奇的眼帘,因为在它们上面都标有同一个字样——“探测器”,只是它们的系列号不同而已。在书签页上还有女婿所书的细小的文字。玛莉莎念道:“配备有投放器的‘探测-4’型观察站是1969年11月1号投放的。但是由于程序储存器设备支架脱落,助推火箭发动机在启动后的第33秒钟就提前熄火。事故原因就在于第二级运载火箭剧烈振动时支架不够牢固。观察站就留在了偏64.7,高200~226千米,周期为88.7分钟一转的人造地球卫星轨道上。据飞行指挥中心称:‘它是11月底进入地球密集大气层并烧毁的。’据官方讲……好了,现在你明白了吧?”
玛莉莎到凉台上等候依戈尔,而谢明·尼基佛罗维奇则起身回到自己的房间。他被一种不祥的预感所困扰……钻到餐桌下的特乐寓神经质地、深深地打着哈欠,开始不断地哀怨吠叫。随后谢明·尼基佛罗维奇听到了玛莉莎的喊叫声……他急忙跑到阳台上,一眼就看到贝加索夫从森林方向拖着脚步走来,帽子不见了,样子就像个野人。谢明·尼基佛罗维奇把目光投向森林,马上就皱起了眉头,他不明白,松树林上方蔚蓝色的天空里那一片灰色的云究竟是什么。
眼看着那灰云体积在增长,密度在加大,向上隆起,长得就像山丘一样。突然间就急速向前冲来。贝加索夫加快了脚步。玛莉莎急急忙忙地向他迎了上去。
“依戈尔在哪里?”她老远就大声问着。
贝加索夫挥了挥手,嘴里含糊不清地大声说了句什么,就匆匆从她身旁跑过……谢明·尼基佛罗维奇急忙下楼去,大声地呼唤着管家菲利浦和保姆。但是当他看到眼前的贝加索夫时,马上就把他们给忘了。贝加索夫完全变了个样,脸庞抽搐,眼睛浮肿,上气不接下气,老是去抓自己的胸脯。
“我对不住您!”他哭了起来,“我没有找到他……我有罪呀,谢明·尼基佛罗维奇!……”
谢明·尼基佛罗维奇把他推开,跑到门外台阶上……天变暗了,似乎那灰云已经爬上了太阳,或者说,升起了一股龙卷风。眼前飞来了第一批大得出奇的蚊子。只是在此时,谢明·尼基佛罗维奇才注意到那满耳充斥着的、低低的嗡嗡声。这声音又有点像高压水管喷水时发出的声音……
“娜斯佳在哪里,”谢明·尼基佛罗维奇断断续续地问。
“在她的房间里。”保姆胆战心惊地回答。
“房间的窗户关好了吗?”
“难道会有穿堂风?”
谢明·尼基佛罗维奇点了点头,可是他自己想的却是另外一个问题。他总觉得。是忘了一件什么事。玻璃门外,天已经黑压压的了,好像面临着一场暴风雨似的。他匆忙走到门前,把门关严。他再怎么也想不起来,他担心的究竟是什么。上百只巨蚊像无数把小锤在敲打着玻璃窗。在昏暗的空中还汇集着上千只。虽然门已紧闭,它们发出的惊人嗡嗡声仍然传了进来……谢明·尼基佛罗维奇四处看了看,对形势做了一番估计……
“应当打电话给指挥所,”谢明·尼基佛罗维奇心里想着,“要叫救援直升机来。”他竭力回忆着他把手机放到哪里去了。突然间他想起了,究竟是什么事一直在使他不安。原来他忘了关房间通阳台的门!他刚刚想到这点,楼上就传来了爱犬特乐富拼命的尖叫声。它就像一枚出膛的炮弹那样,一下飞到客厅的中央,惊惶失措。
谢明·尼基佛罗维奇已经来到了石阶上。被吓坏了的娜斯佳立即飞到了他的怀里,小脸紧紧地贴着他的肩膀。她身后紧跟着的是保姆。保姆双手捂着脸,紧张得差点就滚到石阶下去了。
“全都进屋去!”谢明·尼基佛罗维奇大喊道。
他们一窝蜂地涌入依戈尔的房间。特乐富率先进到屋里,马上就钻到电脑桌下面去……”
谢明·尼基佛罗维奇关好门之后,立刻打量起女婿的办公室来。房间不大,六个人在这里还显得拥挤。贝加索夫笨拙地把手别在身下,躺在沙发上。玛莉莎坐到计算机桌前。保姆把娜斯佳抱到另一张桌上坐好。菲利甫则去检查窗子关好了没有。
“现在我们怎么办,女儿?”谢明·尼基佛罗维奇问。
玛莉莎看了看丈夫的电脑。
“依戈尔经常利用电子通信。”她没有把握地说着,“我可以试试跟某个人联系一下……”
玛莉莎皱起眉头,回忆着丈夫所教的内容,毫不犹豫地抓住了鼠标……
“现在我发一封信给依戈尔的一个朋友,他会把一切情况汇报给司令部的。”
“让他给司令部挂个电话,派一架救援直升机来。”谢明·尼基佛罗维奇说,“我们一定要找到依戈尔,一定!”
玛莉莎轻轻咬了一下嘴唇,就开始在键盘上敲打起来。有个东西引起了她的注意,她急忙用鼠标一点,一张照片开始全屏显现出来。
“爸,你瞧!”她高兴地叫了一声,“这是依戈尔前天晚上给人家发的照片……”
照片的背景是沼泽、小岛。岛上有几棵白桦树:照片的前景上有一个黑色带红斑点的东西。谢明·尼基佛罗维奇仔细看了看:那是某种成套设备的残余,就样子而言,很像他在相册里看到的那种宇宙探测器。
“你能找出,他把这张照片发到哪里去吗?”他问。
“我这就试试看。”玛莉莎用鼠标点了一下,“瞧,是发给一个来自莫斯科叫C.瓦列金的人。”
计算机里说了句什么,接着就在下方弹出了一道窗口。窗口上即刻出现了一句问话:“依戈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