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中短篇科幻小说1000篇 (第九辑)
是什么样的通知,格斯发现自己正想知道。不过他既然现在犯了个错,给了那家伙一瓶啤酒,就得礼貌地等他喝完才问。
他走到电视机前,“您是棒球迷吗?”
“当然!”
“巨人队-科迪亚克队的球赛该开始了。”他打开电视机,拾起一个跪垫坐在上面,以免把椅子弄脏。
公务员踱过来,站看看电视,慢慢喝着啤酒。
第二场比赛开始了。球员正准备到位,霍尔西熟悉的身影出现在荧屏上,年青投球手用左手柔软无骨似地掷出球,显得根本没用多大劲,但球却哧哧地掠过击球手,声音从本垒处的扬声器里传出,清晰可闻。
格斯冲霍尔西点点头:“他很棒,不是吗?”
公务员一耸肩:“可以这么说,不过,沃克是他们中最棒的。”
格斯发现自己又忘乎所以了,轻轻叹了一声。公务员自然不会很注意霍尔西。他开始讨厌起这家伙了。他那典型的先入之见总会说什么是对的,什么不对;谁有权种玫瑰,谁没有。
格斯问:“您能马上说出霍尔西的记录?去年的?”
公务员又耸了一下肩:“说不出,不太差,清楚地记得大约十三比七。”
格斯颔首,“嘿……沃克呢?”
“沃克!嗨,伙计,沃克赢局大约二十比五,是的,三个无安打赛局,沃克呢?嘿!”
格斯摇摇头:“沃克是个很棒的投球手,好吧,不过他没有掷过无安打赛局,所以只赢了十八局。”
公务员蹙起额头,张嘴想申辩,后又闭上了,那情形像个确信会赢的赌徒,突然发现自己的记忆同自己开了个玩笑。
“您看……我想你是对的!嘿!什么鬼让我以为沃克了不起,你知道,整个冬天我都在大谈沃克,没一个人说我错了吗?”他搔搔头,“现在有人投球开局了!这人到底是谁?”他专注地瞪大眼睛。
格斯平息静气地看着霍尔西掷出连续的第三个球,皱纹密布的脸上绽出笑意。霍尔西依然年青,正值鼎盛时期,赛球劲头十足,兴致盎然,就像处在事业顶峰的人所有的感觉。喏,阳光下的球场上,他同精于此道的前辈们一样棒。
格斯想知道霍尔西会多快识破他自己设下的陷阱。因为对于霍尔西,这不是比赛,对于急转手马修森才是比赛。对于左撇子格罗夫,花球手迪安,摆球手费勒和快投手左尔德这才是比赛,但是对于霍尔西,这总像是初登台表演的复杂的单人纸牌戏。俄顷,霍尔西就意识到:你不可能在单人纸牌戏中偏袒自己,如果你知道所有的牌都在哪,假如你知道,除非你有意自欺,你就不得不赢,这样一来还有什么意思呢?不日他会懂得世上没有他赢不了的球赛,无论是经过精心筹划,或是过去那种称作比赛的体育竞赛,还是亿人牵动的——社会中的竞争,这种社会竞争犹如弹球机游戏。
还有什么呢,霍尔西?还有什么呢?如果你想到了,请看在我们不管何种兄弟情分上,告诉我。
公务员哼哼道:“好吧,这不要紧,我想我总能在家里的记录册中查到。”
“是的,您会的。”格斯轻声说,“但您不会留意上面的记录,即使留意了,您也会忘记,而且绝不会想到你已淡忘了。”
公务员喝完了啤酒,把瓶子放回托盘上,这才有空想起他为何而来。他又扫视了一下房间,仿佛记忆是某种提示,“这么多书。”
格斯点点头,眼睛却看着霍尔西出场走到踏板处。
“嗯……这些书你都看?”
格斯摇摇头。
“那本呢?那个叫米勒的家伙写的?听说挺不错。”
原来这公务员对某些文学的某些方面还有点兴趣,“我想是的。”格斯如实回答,“我读了前三页,曾经。”
如此而已,他已猜到下文会是怎样,某某人会干什么,何时干。他已没兴趣了。
买这些书是个错误,是许多类似的尝试中的一个。如果他曾想精通人类的文学,可轻而易举地在书店里挑选翻阅,大可不必买回家,再做这实质上相同的事。无论做什么,他也不能企望会有什么情感上的投入,不过面对藏书,一排排整齐没用的书总比光秃秃的墙面感觉好些。文化的种种装饰不过是各种各样的防护,即使它属那种习得文化,而非感知文化,对于他不过犹如印加人的文化。正如他可能尝试过一样,他绝不可能是印加人,甚至也不是玛雅人或阿兹台克人,或是有同宗血源的什么人,除非将这种关系追溯延伸到极深远。他没有自己的文化渊源,没有曾安身立命、繁衍生息的故园,他的历史空如深谷传声,虚若浮萍逐水,没有可谓之“这就是我自己的故土家园”。
霍尔西此局三球就使第一个击球手三击不中而下场,随后又掷出一个慢而漂的球到第二个击球手正可击中的地方,结果,他甚至头还未及抬起,球已哧哧有声地飞出场外。总共八次投球,后两个击球手也因三击不中退下场。
格斯微微摇了摇头,那神情犹如你不再为你的偏袒熟视无睹时一样。
公务员递过那封信,“喏。”
他忽然开口,仿佛已犹豫良久,最后到了非下决心的一刻,尽管他显然对格斯可能作出的反应感到惶惶不安。
格斯打开信读起来,尔后犹如先前公务员一样,目光环顾四周。
公务员变得更加支支吾吾,格斯脸上阴郁的表情不由得忽隐忽现。
“我……我想让你知道我对这事很抱歉,我想我们都很抱歉。”
“当然,当然。”格斯急忙点头。
他站起来,凝望窗外,看着他精心施过表肥,辛勤弄平的草地,苦笑扭曲了面部。去年他在这里犁地耕耘,捡出卵石,播种浇水,培土施肥,构筑花圃,草坪已渐露端倪。啊,现在那些辛劳全成了徒劳。这整块地、房舍,所有一切都被征用。有什么办法呢?
“他们……他们准备把这路改成十二条车道的货车公路。”公务员解释道。
格斯神情恍忽地点点头。公务员挪近了降低声音说:“是这样,我是差来亲口告诉你这个通知,不只是书面通知。”他又侧身近些,开口前又扫视四周,确信地把手放在格斯裸露的手臂上,喃喃道:“只要你不过于贪心,你开什么价都可以,钱不是由郡里付,甚至也不是州里付,如果你懂我的意思。”
格斯懂得他的意思:十二条车道的公路可不是什么部门能修筑的,除了国家政府。他还懂国家政府若没有理由是不会筑这条公路的。
“在霍利斯特和法哈姆之间修路?”
公务员神色暗淡地喃喃道,“不清楚吗?”
格斯淡淡一笑,使公务员迷惑不解。不过这不会是秘密——不会很久,一俟计划付诸实施,其目的就不言自明了。此外,公务员也不会去冥思苦想。
格斯心里涌起一丝固执和任性,他知道这是由于他对将失去农舍的气愤。但是他没有理由不让自己恣意妄为。他忽然问:“您叫什么?”
“嘿……哈里·丹弗斯。”
“好吧,哈里,您想想看:我告诉您我能阻止修这条公路,如果我要的话。您想想看:没有一辆推土机可以开近这里而不会抛锚,没有一把铁铲可以碰一碰这块地;如果他们要爆破开路,好端端的炸药就不爆炸。告诉您如果他们修成了这公路,它会软得像冰淇淋,如果我想让它那样的话,还会像河流一样流走。”
“嘿?”
“给我您的钢笔。”
丹弗斯机械地伸手把笔递过去,格斯把笔放在掌心里,揉搓成了一个球,掷向地上,当从厚软的地毯上快速弹起来时,他又一把抓在了手里,从手指间拉出,笔变回圆柱体,他拧开笔帽,用两只手指把它碾成一块薄板,在上面草草地写起来,然后又卷成笔帽,用指甲吸出墨水与指甲化为一体,把丹弗斯的名字镂刻在金属面下,最后拧上笔帽递还这个郡府的公务员,“留作纪念。”
公务员低头瞧着手上的笔,有些目瞪口呆。
“怎么?”格斯问,“您奇怪我怎么玩的,想知道我是什么人?”
公务员摇摇头:“太棒了,我猜你们这些魔术师一定花了不少功夫练习,嘿?你不会说我也能花那么多功夫练一手吧。”
格斯点头:“那可是个万全有效的好看法。”
他思忖着,特别是当我们无意识地开垦出一块地方以避开好奇的人们时,你还能有什么看法呢?他的目光越过公务员的肩头,停留在草地上,嘴角黯然地抽动了一下。眼见那些树木和花圃,他想只有上帝才能创造树木,那么我们大家就该在园艺中寻求挑战吗?我们去居所豪华的富人家当园艺师?驾驶着自己锈迹斑斑的破车,给自己的割草机上油,操着锋利的剪子,跪在那些人类所有的草地上,炎炎夏日里,踱到他们厨房门前,以求一口水喝?
这公路,对,他能阻止修筑这条公路,或让它绕开他这里。没有什么办法可以抑制人们的好奇心,没有,除了让他自己心甘情愿地放弃,但这得逐步进行,以使其心力交瘁。没有人总看见这农舍、草地、玫瑰树,或看见这饱经风霜的老人在此饮酒,即使看见也绝不会注意。然而当他初次进城或今后死去,这地方便会荒芜。尔后还会发生什么事呢?招来人们的好奇,进行一番调查,东拼西凑些臆断以自圆其说。还会有什么呢?血腥大屠杀?
他摇摇头,人类不会取胜,只会一败涂地。那正是他何以不给人类留下任何线索的原因。他无意屠宰羔羊,他的同类会吗?他却怀疑。格斯紧绷着嘴,同类中他能确定的只有霍尔西,但还有别的人没法找到。因为他们在人类中没有引起反应,役有留F跟踪的痕迹。可惜他们之间没有心灵相通,只有当他们像霍尔西那样显示自己时,才可能被发现。
他思忖着:霍尔西是否希望有人注意到他,以便与他联系;霍尔西是否甚至怀疑还有他的同类;当他格斯·库塞维克不时见诸报端时,是否引起了注意。
这是我们种族的诞生,种族的黎明,他这样想着,这是第一代,是至关重要的第一代吗?他想知道自己的女性同类在哪里。
他转身对公务员说:“我只要我为这地方所付出的,不想多要。”
公务员微微睁大了眼睛,继而又放松下来,一耸肩道:“随你的便,不过如果是我,我会好好敲政府一笔。”
格斯心想:是的,毫无疑问你会那样,但我不想那样做,因为你不单想夺走幼儿的糖果。
这样超人得离开这里,给人类让开路。格斯暗自发笑,这令人扫兴的地方,扫兴的地方,既纯朴仁慈,自治自律,但又十分可恶和扫兴。不幸的是自然的造物主还从未意识到造就了像人类社会这样的群体,造就了人类的变异体,因而成了实用的希腊字母Ⅲ。为保护这十分稀少而稚弱的新物种,造物主赋予了他们完美的伪装。其结果是:当年青的奥古斯丁·库塞维克上学时,才发现他没有出生证明,没一家医院记得他的出生,严重的是他人类的父母有时竟一连几天忘记了他的存在。当年青的冈西·库塞维克要上高中时,才发现他从未上过中学,尽管他能说出老师的姓名,学过的课本,或教室。他虽然能出示报到卡,却归错了档案。那些痛苦的会嚼也全然忘记了。没有人怀疑他的存在,确实人们仍然记得他的存在,记得他的影响以及他受到的影响,不过人们颇感那恍若是在一本极其乏味的书中读到的东西。
他没有过去和现在,没有朋友,没有女友和爱情,没有曾生活过的地方。世上如若真有幽灵鬼魂,他该与他们为伍。
在青少年时期,他已发现他与人类绝没有丝毫联系,这是他所处环境的显著特征,因此他对人类进行研究。他没有同人类生活过,人类没有传授给他具有个人价值的东西:人生追求,伦理道德,生活方式,这些对他都没有产生相应的反映,当然他对人类也绝没有留下任何印迹。
古代巴比伦农夫的生活只有些历史人类学家才感兴趣,而他们中没有人真想成为巴比伦农夫。
基于他公正的观点,他已经解析了人类社会的方程式;对人类的了解程度如同自然学家了解鹿喜欢吃白杨树叶一样,因而他又致力于研究人体的解脱,发现了寻衅斗殴击败对手带来的内心刺激,以及砸扁别人的鼻子使其对他刮目相看带来的惬意。
昔日若不是有一个装卸工用纸箱刀砍他的话,他或许已经永远固定在曼哈顿码头上了。人类文化对他的要求显而易见:他得杀人。那已成了没有规则的个人拼搏的结果。他发现可以杀了人而不受惩罚,根本没有案情调查、追踪凶犯,就不了了之,这使他感到厌恶而非可怕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