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中短篇科幻小说1000篇 (第三辑)
勒獾闱阅此邓悴簧鲜裁矗还嵩倮纯纯刺乩瞿陕穑俊?br /> “那当然,我一直把对病人的随访看成是自己的职责。对不起,我不得不走了。”医生说完便抓起箱子,想走得越快、离开这酒越远越好,他还想摆脱这无耻的姑娘。
“别那么着急嘛,”姑娘说,“我和您可是一路的。”于是她跟着出来,福尔医生假装没看见她,但她一把死命抓住箱子不放,于是医生只得煞住脚步。
“听我说,小乖乖,”医生企图劝阻她,“也许您是对的。坦白说,连我都记不清这箱子是怎么落到我这里的了,但是您还年轻,对钱不会那么在乎……”
“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姑娘说,“要么我去报警,要么咱俩四六分成。知道谁得四成吗?就是您,医生!”这时福尔除了自认失败以外,已无计可施。
他俩一起去了当铺,姑娘的高跟鞋在沥青路面上橐橐直响,一路小跑才跟上医生的大步,但她对箱子始终不肯松手。
可到当铺后他们遇到了始料不及的打击。
“这种玩艺我吃不准,”当铺主说,巧妙的箱锁并没给他留下深刻的印象,“我从来没有收购过这类货色,不会是什么日本的伪劣产品吧。建议你们上别处试试,本店向来只收正宗货。”
另外一家旧货店只愿出一元钱的价格。原因同上:“我是老板,不是收藏家。我买进是为了要卖出,但是这东西能卖给谁,难道卖给那些从来没见过医疗器械的人吗?正规医生又不会上我这里来。你们是打哪弄来的?不是来路不明,瞎折腾来的吧!”
他们当然也不愿以一元钱的价格出售。
“怎么办?”医生问年轻的姑娘,“您该满意了吧,箱子是卖不掉的。”
姑娘紧张地思忖这个问题:“别着急,医生,有些情况我还没有弄清楚,还没有山穷水尽……我想当铺对这些东西可能是外行!”
“外行,这可是他们的本行呢,谁也闹不清箱子是从哪来的……”
姑娘用魔鬼般的机灵打断他的思路,她果断说:“我看得出,您对箱子也同样一窍不通,对吗?走,这东西肯定很稀罕,虽然不知道究竟能值多少,但绝不能轻易脱手。”
医生勉强跟姑娘进了咖啡店。她不顾别人的好奇目光,当众打开手提箱——它占据了几乎整张桌面——一件件地检点整理。她从凹槽取出钩子看看,鄙夷地扔到一旁,又拿出扩张器,也不屑地搁在一边,然后掏出一把助产钳凑到眼前:她看到了医生老眼昏花没发现的东西!福尔医生只发现姑娘的脸色骤变,她小心翼翼把钳子放回,然后同样仔细地让钩子和扩张器都物归原处。
“您究竟看见了什么?”医生问。
“是美国制造的,”姑娘的声音显得沙哑,“出厂日期竟是2850年7月!”
医生想说她一定是看走了眼,或是误解了上面的意思。
但后来他不得不承认姑娘并没有搞错。
“知道我在想什么吗,医生?”姑娘突然调皮地问,“我要好好学习,医生,因为以后我俩要长期合作了。”
福尔医生并没理会这话。他正在捻动那张塑料卡,卡片已在困难时两次助了他一臂之力。卡片上有个小小的凸点,只要轻轻一按,凸点就会咔嗒一下移到反面。医生惊愕地发现,每次凸点移位时,卡片都会显示出不同的字句。例如,咔嗒:“柄上带有蓝点的刀子专供肿瘤手术之用。诊断肿瘤时应使用编号为7的肿瘤确定器……”咔嗒:“外科手术针上没有针眼,用手执住针柄,针尖放在准备缝合的伤口处,就能自动缝合并打结……”咔嗒:“助产手术钳的前端应放在子宫的宫颈处,当手放松后,钳子能自动进入深处并适度张开……”咔嗒:“……”
关于后面的情况,我们不妨引用当地报纸的一篇特写《医学的奇迹》:
本报记者弗拉丽最近撰写过不少深受读者欢迎的系列报道,全都是揭露性的。她成功揭穿过12个地下医生及江湖郎中的黑幕,不过这一次记者郑重声明:伯耶德·福尔医生是一位真正的医生,堪称卓越二字。
关于福尔医生的情况,记者早已有所耳闻。根据医生协会伦理委员会的有关资料,福尔医生在1941年7月就失去行医的权利,当时他被认定为招摇撞骗。有病人控诉说福尔医生曾把一些小毛病说成患了癌症,吹嘘自己能够治愈,以此诈骗钱财等等。
当福尔医生丧失医生资格后,他长期销声匿迹,但不久前医生东山再起,还开设了一家私人诊疗所,地点位于城里上流住宅区内,是一套带家具出租的住宅。
本报记者去了东大街89号的诊所。她深信那些医生都只会夸大病情,然后保证帮病家摆脱痛苦,索取巨额报酬……她预料将看见凌乱不堪的房间,肮脏的器械,反正都是地下医生们普遍存在的通病。
可是福尔医生的诊所却是无可指责地整洁。接待室布置优雅,办公室雪白耀眼。一位迷人的金发姑娘安琪自称是福尔医生的助手,和蔼可亲地接待了记者。在写下姓名及地址后,询问她哪里不舒服。和过去一样,记者声声抱怨说,背上简直是钻心般的疼痛。安琪很快就把她带往福尔医生的办公室。
记者很难相信此人竟有不光彩的过去,因为这位白发苍苍、个子略高的老人具有睿智的眼神,花甲年纪,气度不凡。他友善地和记者握手,谈吐中完全没有巫医们常见的巴结谄媚和虚情假意。
福尔当然也询问了病情。他立即着手检查,让记者脸朝下躺到床上,在背部放了一个器械。隔一会便说出让记者吃惊的一番话:“亲爱的,对您这种疼痛我很抱歉,没能查出任何病因。我只能猜测某些疼痛曾引起您的神经失调。如果您依然感到不适,那只好建议去找心理医生或精神病专家,我可无能为力。”
医生的坦率使记者大为泄气。难道他已看破她是来暗访的?于是记者又换用另外一招:“医生,我还是想请您好好查查。我常感衰弱无力,能不能给开点滋补药?”对于这种诱惑,百分之百的江湖医生的反应千篇一律:因为这是他们发财的大好机会。记者曾反复试验,百试百灵。当然记者的确在幼年得过肺结核,左肺至今还留有钙化点,但是无碍大局。
福尔医生同意再次检查,他从箱内取出许多器械——使记者大开眼界。最初的一个器械上有刻度盘,连出两根带有小吸盘的细导线。医生把两个吸盘贴在记者双手上,让姑娘记下刻度盘上的读数,医生接过后和姑娘低声交换了几句意见,就对记者说:“亲爱的,您的左肺有点小问题,不过并不严重,我想进一步查查是怎么回事。”
他从桌上拿起一个类似扩张器的东西,平常只是用来扩大耳孔和鼻孔。记者刚想打听,安琪已经说:“我们有条规矩,检查肺部时得蒙上病人的双眼。您大概不会反对吧?”惊奇的记者头上被绕上绷带,忧心忡忡地等候下一步。
直到现在记者也无法准确说清当时究竟发生过什么。她的眼睛是被蒙着的,起初似乎有个冰凉的物件触及左肋,然后凉意竟然透入体内,在咔嚓一声后寒冷消失了。她听到福尔医生说:“您左肺上有些钙化点,倒也无碍,但您正当壮年,活动量较大,需要更多的供氧,所以请您静静躺着,我马上就来处理这个问题。”
我们的记者再次感到有冰凉的物体深人体内,不过时间更长一些。“我需要肺泡组织和一些血管胶。”记者听到福尔医生这么说。后来寒冷的感觉消失,助手解开了蒙布。医生对她说:“一切都过去了,我们去除了您的那些纤维性病变,还补充了一些肺泡组织,只有通过它们才能使氧气进入血液。至于您所说的背部疼痛,最好还是去找找附近的心理医生,进行心理治疗为好,千万别去找那些江湖郎中。”
记者起身后,根本没能发现身上有任何伤口或缝线。
医生的自信使记者震惊。当她问及该付多少钱时,医生只是让她交给安琪50元。后来记者提出要请医生开张收据,列举所有治疗事项时,福尔医生很爽快地写下:“从左肺移去钙化点并植人肺泡”,还在上面签下自己的名字。
离开诊所后,记者立即去找某位知名医生,这位肺病专家曾检查过她的肺部。记者设想如果把“手术”后的调光照片与从前照片相比较,就能揭发出福尔医生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大骗子。
尽管专家非常忙碌,依然抽出时间接待了记者。当记者向他讲述这次奇异的手术时,专家放声哈哈大笑,不过当他把前后的胸部X光片反复对比后,他再也没有笑出声。这一天总共拍了六张调光片,结论完全相同:记者左肺上的钙化点,18天前在照片上还极为清晰,现在已消失得无影无踪,在原处是健康的肺部组织。专家说现代医学的实践还从没见过这种情况,但他并不赞成记者说这种奇迹是福尔医生创造的。
但本报记者坚持说根本不可能有其它原因,她认为伯耶德·福尔医生不论过去如何如何,现在的确是个天才,他所采用的超凡方法使记者对此深信不疑。
福尔医生已习惯与安琪合作。姑娘变得高雅文明,福尔医生的声望也与日俱增,医生家里的病人越来越多。后来出于业务需要,就在富人区租下房子开办了私人诊疗所。
只是安琪过于渴望金钱,她甚至梦想自己有朝一日能掌握美容外科手术,专门在富婆脸上去除皱纹等等。和安琪不同的是,福尔始终认为黑箱子只是暂时归他们所有,但安琪并不同意这种说法。
她的帐目管理得有条有理,也善于提出建议,例如迁入富人区,开办私人诊所等等。他们的收入也大量增加,使安琪得以实现貂皮大衣和豪华汽车的梦想,不过福尔对物质享受不太关心,他靠药物已戒除了酒瘾,现在考虑的只是如何弥补自己的过去。
“黑箱子应该成为全人类的宝贵财产。”他想,安琪迟早会同意他这个建议的。
这时安琪打开前门进入室内,一位胖夫人紧跟在她后面。
“医生,”安琪问好说,“请允许我向您介绍卡尔文夫人。”
“安琪小姐经常提起您,医生,还有您那卓越的医术。”贵妇人气喘吁吁地说。
安琪连让医生开口的机会都不给。
“对不起,卡尔文夫人,”她很快说,“我们得暂时离开一下。”她握住医生的手,带他去接待室悄声交代说,“我知道,医生,您可能对我会很生气,不过这样的机会是不能错过的。我在美容学校的体育课上结识了这位夫人,她是寡妇。死去的丈夫在黑市上发了大财,所以她有的是钱。我对她大讲特讲您能够通过按摩消除颈部皱褶的方法,不妨这么做:蒙上她的眼睛,用手术刀切开颈部皮肤,拿去多余的脂肪。当她看到皱褶消失时,就会心甘情愿地交纳500元。医生,求求您照我的话办,我们一向不是合作得很愉快吗?”
“好吧,这次就听你的。”医生说,他考虑即将向她公布自己的建议,眼下不妨让她一点。
后来卡尔文夫人没等医生进门,就疑虑重重地问:“您说通过按摩能完全消除颈部皱褶吗?”
“那当然,”医生斩钉截铁说,“请您躺下来。安琪小姐,用无菌绷带蒙上卡尔门夫人的眼睛。”福尔医生不想多废活,向安琪打了个手势,取出必要的器械,递给安琪两个小钩。
“我只要一切开,你就把钩子放到切口的两侧,”医生压低声音说,“让钩子拉大切口,按照我对你说的去做。”
福尔医生把皮肤手术刀举到跟前,把刻度调节到“3厘米深”,当他想起上一次曾用这把刀切除过歌剧演员的咽喉癌时,不禁叹了口气。
“您不会有什么麻烦的。”他一边安慰卡尔文夫人,一边划了一个试探性的切口。
卡尔文夫人显得局促不安:“医生,我的感觉很奇怪,也许您不是在按摩吧?”
“是在按摩,卡尔文夫人,是的。”医生疲倦他说,“对不起,这时请别讲话。”
他示意安琪拿好钩子作好准备。手术刀已切深到3厘米处,他神奇地切断皮下层的组织,又避开大小血管和神经,直达多余的颈部脂肪。医生始终感到困窘,用这么先进的器械竟然只是用来为富婆美容。
他用手术刀割除脂肪后,安琪立即用钩子保持切口不致合拢,让里面的肌肉全部暴露在外,接着医生又用注射器打了一针,让喉部的肌肉恢复应有的弹性。
医生一放下手术器械,安琪就取下卡尔文夫人眼上的绷带。
“好啦!”她高兴地说,“现在您可以去接待室,用镜子欣赏自己了……”
卡尔文夫人不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