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中短篇科幻小说1000篇 (第三辑)
“呃——”迈尔欲言又止,“还不敢这么说。你看,他终日待在办公室里,而我总是同波尔勒克斯和凯斯特在一起,那是两个跑到研究站来的野海豚。科尔文和我接触并不多。”
“在这么小的一个岛上?”
“我也觉得滑稽——不过,我们俩确实都很忙。”
“我想也是这样,”她又报以微笑。“你能领我去见他吗?”
“见他?”迈尔突然发觉他们还站在平台上。“啊,对了,你是来找科尔文的。”
“不仅仅是科尔文,”她说。“我来看看整个地方。”
“好吧,我领你去办公室。跟我来。”
他领她走过平台,进了大门,室内装有空调机,使人顿觉凉意。科尔文·布赖特的房间内,空调机经常开着,仿佛他那冷冰冰的个性需要一种山区所特有的略偏干寒的气氛。迈尔领着珍妮·威尔逊穿过一道不长的走廊,又进了一道门,来到一间窗明几净的宽敞的办公室。一个男人坐在一张大写字台前,他身材削瘦,肩膀却很宽,黑头发,黄褐色的皮肤,五官虽然端正,却透出一股冷气。他抬头看见珍妮,站起身来。
“科尔文,”迈尔说。“这是《背景》月刊的珍妮·威尔逊小姐。”
“唔,”科尔文面无表情地应了一声,绕过写字台,向他们走来。“我昨天收到一个电报,说你要来。”不等珍妮伸出手,他已经把手伸过去。他们的手指互相碰了一碰。
“我得上凯斯特和波尔勒克斯那儿去,”迈尔说,转身离去。
“待一会儿我来找你,”珍妮转过身对他说。
“啊,好的。或许——”他没有说完便走出门去,顺手将布赖特办公室的门带上。他闭上眼睛,在昏暗而阴凉的门厅里站立了片刻。别象个傻瓜似的,他想,这样一位姑娘能干得远比你出色,很可能就是这么回事。
他睁开双眼,踱回研究站后的水池边,又来到这个超脱凡尘的海豚世界。
凯斯特和波尔勒克斯已经回来了。水池不是封闭的,有一个出口与加勒比海的蔚蓝的海水连通。他们初来海豚之路岛从事研究时,海豚是关在一个封闭的水池中,如同被逮住的野兽一样。后来,当研究工作进行到奈特博士称之为“环境隔阂”这一阶段时,他们突然萌生一念,把水池与大海连通,使用来进行试验的海豚来去自由。
它们去而复来,但最终还是一去不复返了。然而,奇怪的是,野海豚接二连三地来到这里,研究站里始终保持着海豚。
凯斯特和波尔勒克斯是最新的一对。大约四个月之前,经常来研究站的仅有的一只海豚失踪了,它们却不期而至。自由自在,独立不羁——它们合作得很好,但隔阂却仍没有突破。
这时,它们在水下来往穿行,上下翻复,充分利用着这三十码长的水池。它们的体长达七英尺,外形相似却不尽一致,相遇时身体几近相碰,录音磁带显示,它们正以超声波交谈着,声波频率高达每秒80至120千周。它们在水中动作的花样是他从未见过的,有条不紊,仿佛是仪式上的舞蹈。
他戴上耳机坐下,耳机连着安装在水池两端的潜听器。他用麦克风向海豚询问这种动作的含义,它们却置若惘闻,依然故我地重复着那极有规律的游泳动作。
身后响起脚步声,他扭过脸,原来是珍妮·威尔逊正沿着研究站后门的水泥台阶走来,她身边是矮胖墩实、穿着工装裤的彼得·埃登特,他是站里的机械师。
“喏,那不是?”彼得说。他们一同走上前。“我该回去了。”
“谢谢你。”她对彼得微微一笑,又是那种令人动心的微笑。彼得走上台阶后,她转身向迈尔。“不打扰你吗?”
“不,不,”他摘下耳机。“反正我也没有得到回答。”
她看着两只在水下翻腾起舞的海豚,它们做着这样那样的转身动作,水面上激起一个又一个漩涡。
“回答?”她问。他悒郁地一笑。
“我们称之为回答,”他说,朝着正在池中打转的两只流线型的海豚点点头。“有时,我们问一些问题,也能得到反应。”
“传递信息的反应?”她问。
“有时是这样。你来找我,想了解什么呢?”
“什么都想知道,”她说。“看来我所要找的人是你,而不是布赖特。他叫我上这儿来。我想你同那项理论有关。”
“理论?”他小心翼翼地反问,心猛地一沉。
“那么,就算是一种想法,”她说。“据说,如果星空中存在某个文明社会,地球人想要同他们联系,必须首先使自己得到高度发展。他们所面临的考验,首当其冲的可能不是发明超光速飞行手段这些技术性问题,而是一项社会学问题——”
“如同学会与异族文化交往——一种类似海豚社会的文化,”他突如其来地打断她。“科尔文告诉你的?”
“我来之前就已听说,”她说。“不过,我想这是布赖特的理论。”
“不,”迈尔说,“这是我的理论。”他看看她。“请别见笑。”
“为什么我要笑呢?”她全神贯注地观察着海豚的动作。
他突然对海豚产生一种强烈的嫉妒;在这种情绪的驱使下,他决定做一件原先绝不敢做的事。
“同我一起飞往大陆,”他说,“我们一起用午餐,我把一切都告诉你。”
“好吧。”她的目光终于从海豚身上移开了,但是,她的双眉紧蹙,使他大惑不解。“我有许多事情弄不明白,”她喃喃自语。“原以为得向布赖特请教。看来,得向你——还有这些海豚请教了。”
“也许我们能在用午餐时把那些问题解决,”话虽这么说,迈尔自己也不清楚她究竟指什么问题,但他也并不过分在意。“来吧,直升飞机在大楼北端等着。”
他们乘直升飞机越过海峡,来到卡鲁帕诺,选定座位坐下,临窗眺望着镇前蔚蓝的海面上停泊的船只。四下全是委内瑞拉人,操着西班牙语在彬彬有礼地交谈。
“我为什么要笑话你的理论呢?”就座以后,她重又问道。
“大多数人以为我的理论是为研究站的失败胡诌出来的借口,”他说。
她的两道褐色的弯眉刷地竖起。“失败?”她说。“我以为你们正不断取得进展。”
“是的,啊,不,”他说。“甚至在奈特博士去世之前,我们就碰到了所谓环境隔阂。”
“环境隔阂?”
“对。”迈尔用餐叉往海鲜杂拌的大虾上戳了一下。“我们的研究完全建立在约翰·李里博士所取得的成就的基础上。你读过他的《人与海豚》吗?”
“没有,”她说。他大为惊奇。
“他是海豚研究的先驱,”迈尔说。“我原以为你来之前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读这本书呢。”
“我所做的第一件事,”她说,“是想了解科尔文?布赖特,但一无所获。现在你该明白,为什么我初来时把他当作真正的海豚专家了。”
“难怪你问我是否很了解他,是不?”
“是的,”她回答。“好,那就请你先谈谈这个环境隔阂”。
“其实也不值一谈,”他说。“就象那些大问题,说来又极简单。早先,专家们在海豚研究中似乎进展神速——与海豚的信息交流眼看就要成功——把它们之间发出的声响用人能听到的频率或高于这种频率表示出来,并教会海豚掌握人的语言。”
“这事没能干成?”
“能,成功了——或者说几乎成功了,反正就那么回事。可是,我们发现,信息交流并不意味着彼此理解。”他看看她,又接着说,“你我用的是同一种语言,可是,当别人对我们说话时,我们能百分之百地理解吗?”
她看了他片刻,才缓缓摇头,目光始终未从他的脸上移去。
“好,”迈尔接着说,“这就是我们与海豚之间的基本问题——只是范围更大。象凯斯特和波尔勒克斯这样的海豚可以同我对话,我也可以同它们交谈,但我们之间却无法深刻理解。”
“你是指思想上的理解,”珍妮说,“而不是指机械性的理解?”
“是的,”迈尔回答。“在一项指令或一种符号的外延意义上,我们可以一致,但不是它们的内涵。我们可以对凯斯特说,‘墨西哥湾暖流是一条大海流’,它也完全同意。可是,我们彼此谁也不了解对方的真正含义。我心目中的墨西哥暖流并非是凯斯特心目中的形象。我所谓的‘强大’,是相对于我的身高六英尺,体重一百七十五镑,以及我能克服地球引力举起我的体重这一事实而言。凯斯特则是相对于他的体长为七英尺、在水中的游速为每小时四十英里而言,它对体重一无所知,因为它那四百磅的身体正好与它所排开的水的重量相抵消。举重的概念,它完全没有。我心目中抽象的‘海洋’与它的不同,我们关于海流的概念或许有相交之处,或许则大相径庭。迄今为止,我们还没有找到弥合差异的办法。”
“海豚也在作同样的努力?”
“我相信是的,”迈尔说,“但无法证明,正如我无法真正说服那些冥顽不灵的怀疑派,使他们相信海豚有灵性一样。看来,我必须提出迄今为止不为人类所知的新的见解才行。或者,得让海豚显示出它们的确掌握了人类的思维方式。而在这些方面,我们没有成功。我和奈特博士都认为,这是由于环境隔阂造成的内涵差异的缘故。”
她坐在那里,一动不动地看着他。对她谈这些,他简直象个傻瓜,可是,自从八个月以前奈特博士患心肌梗塞以来,他无人可谈,所以,这一会儿,他话如泉涌,自己也无法控制。
“我们必须学会象海豚一样思考,”他说,“要么,海豚得学会象我们一样思考。六年来,我们双方都在努力,但谁也没有成功。”他几乎未加思索就又补充了一句,道出了心头的的隐密。“我一直担心,我们的研究经费随时都会被卡掉。”
“卡掉?威勒尔尼基金会?”她说。“为什么要卡?”
“因为长期以来,我们没有取得进展,”迈尔痛苦地回答。“至少没有进展的证据。我怕时间不多了,这次一完,以后也许再也不会重新提起。六年前,人们对海豚兴趣极大。可是好景不长,现在几乎被人遗忘,海豚只被列为聪明动物一类。”
“可你并不能肯定以后,就没有人再继续研究。”
“我有这种预感,”他说。“我觉得与异类思想交流的能力,是对我们人类的一项检测。现在,机不可失,时不再来。”他举拳轻击餐桌。“最可惜的是,我知道海豚也从它们一方做着同样努力——唉,如果我能弄清它们在干什么、它们是多么希望我们理解,那该多好!”
珍妮始终一动不动地凝视着他。
“你似乎很有把握,”她说。“为什么?”
他松开拳头,无可奈何地坐下。
“你仔细观察过海豚的上下颚吗?”他问。“它们有这么长。”他的双手在空中比划了一下。“一对颚骨上长着八十八颗尖利的牙齿。象凯斯特这样的海豚体重达几百磅,它在水中游泳速度之快,是人所望尘莫及的。它往池边一挤,能轻而易举地把你挤扁,它用牙齿能把你撕成两半,用尾巴一甩能叫你骨折。”他目光悚然地看着她。“尽管这样,尽管人类捕杀海豚——我们在最初的研究和摸索中也杀害过它们,其实海豚完全能用牙齿和力量回击海中的敌害——然而,从来没有一只海豚攻击过人类。早在公元前四世纪,亚里斯多德就谈及海豚‘温和善良’的本性。”
他停顿一下,目光炯炯地看着她。
“你不相信?”他说。
“哪儿的话,”她说。“我相信。”他深吸一口气。
“对不起,”他说。“过去,我犯了一个错误,把这一切讲给别人听,现在很懊悔。有人曾对我说起他的看法,他认为海豚有一种直觉,承认人类比它更高一等,承认人类生活的价值。”迈尔不自然地露齿一笑。“仅是一种直觉而已,‘象狗一样,’他说。‘狗有赞美敬慕人的直觉——’他总想同我谈他的那条名叫普齐的德国纯种狗,它能阅读晨报,而且,如果报纸头版上有一条惨祸新闻时,它就不给他看。他多次不得不亲自到门口台阶上取报,因此,他能证明普齐确有灵性。”
珍妮放声大笑,低深而欢愉的笑声使压在迈尔心头的郁闷烟消云散。
“总之,”迈尔说,“海豚对人类所表现出的克制是一种征兆,如同野海豚接连不断来到这个研究站一样,这使我相信,他们也在努力理解我们。而且,这种努力可能已经持续了许多世纪。”
“我不懂你为什么担心这项研究会中断,”她说。“就你所了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