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尔斯兰战记
在那尔撒斯等三人不在的那一段时间内,亚尔斯兰也没有偷懒。他和文官代表宰相鲁项、武官代表大将军奇斯瓦特等人一起处理国政。不管王者如何用心善政,总还是会有麻烦的事情发生。这一天让亚尔斯兰感到头痛的是贫穷的平民和解放奴隶获生了激烈的斗争。就法律的处理方面而言是很简单,可是,事情发生的背景却是不容忽视的。
对一部分的贫穷平民而言,奴隶制度的废止并不是一件好事。她们的心情是:“因为一想到还有人比我们还凄惨就感到安心了,然而,现在大家都成了平民了,一点都不好玩”。这虽然是个错误的想法,但这种想法是根植于人心最黑暗的部分。所以,想要斩除也不是那麽容易的事。
平民只要一想起:“只不过是解放的奴隶,有什麽了不起的!”就想揍人。当然,另一方面的人也没有沈默地让人揍的义务。
“再也没有其他事情比人心更难测的了。而社会制度就助长了这个趋势。那尔撒斯曾经说过:不要和人心牵扯上关系。”
亚尔斯兰的师傅那尔撒斯曾教导过他“国王是一种为民众服务的存在”,可是,也不能将民众神圣化。
“民众以利益为依归。如果陛下不断给他们利益,民众就会支持陛下的。”
那尔撒斯的话有双重意义。一味地逢迎民众的自私是无法推行政事的。虽然说不能太执著於人心,却可以使他们的生活安定,健全教育制度,兴建学校,教导他们人口贩卖和奴隶制度的坏处,这些都是必须做到的事。亚尔斯兰突然想起了以前读过的文章:
“王者的野心如一艘船。如果逆历史的洪流而行,一定会惨遭灭顶,坐在上面的人们都会落到水里面去权力越强,祸害也越大。”
“野心……”
亚尔斯兰的野心又是什麽?他没有王家的血统而坐上了王位。在各国的历史上,那些被称为枭雄的人物都是在用尽了武勇和权谋,引起大量的死亡和憎恨,花了几十年的心血才达成目标的;而亚尔斯兰却在十五岁的时候就拿到了这项荣耀。
因此,亚尔斯兰必须从别人的终点处出发,朝遥远的高峰攀升。
“启禀陛下,古拉杰的使者求见。”
奇斯瓦特前来报告。古拉杰是港都基兰的海上商人,是一个智勇胆略兼备的男人,说话技巧更是不作第二人想。他把自己及部下经海路所经历过或听过的事情记录下来,然後说给亚尔斯兰听;亚尔斯兰很喜欢听他说故事。
事实上,古拉杰是帕尔斯的海军司令官,是海上情报的负责人。基兰港、各国的情势、气候及气象的变化、海盗的动静等情报都汇集到古拉杰的手上。由于帕尔斯语可以通行国内外,因此帕尔斯人都有倦学外国语言的坏习惯;不过,古拉杰和他的部下们都能流利地说几种外国语言来从事买卖、收集情报。
而现在古拉杰派他的心腹鲁哈姆带来了一份报告。鲁哈姆把辛德拉的珊瑚艺品连同古拉杰的报告书呈给年轻的国王。报告书的内容是前些日子,来自密斯鲁国的使者经海路拜访辛德拉,好像是有意要求缔结同盟。可是,辛德拉国王拉杰特拉二世只收下了礼物,把密斯鲁的使者赶回去了。
“拉杰特拉陛下没有特别交代些什麽……”
“那个人好像还打算揉搓著计谋的粘土,塑造出欲念之像。”
亚尔斯兰闻言不禁笑出来,回头一看,达龙回到王宫来了。还有那尔撒斯和亚尔佛莉德跟在他後面。
达龙他们也带回了报告。第一件是关于王墓之事。有人挖开安德拉寇拉斯王的棺柩,盗走了遗体。这个消息让亚尔斯兰倒吸了一口气。宰相鲁项和大将军奇斯瓦特也沈默地听著报告。
听完了报告,亚尔斯兰先对大家说道:
“皇陵管理官费尔达斯没有罪,不要责怪他。”
“臣下立刻传达陛下旨意让其安心。”
达龙为年轻国王的善体人意大受感动回答道。亚尔斯兰停顿了一下继续说道:
“如果事情牵扯上魔道,那麽,我们的知识就太欠缺了。近日里就找时间和法兰吉丝小姐谈谈吧!应该可以想出好对策的。这件事就先搁置一边吧!”
亚尔斯兰也接到了关于湖上祭时出事的报告。他没有询问法兰吉丝。亚尔斯兰对他所信赖的部下绝对不会有不必要的怀疑。达龙和那尔撒斯都知道这是一种毫无道理的优点,是一种无关才气和军事能力的长处。
奇斯瓦特一边抚摸著他漂亮的胡须,一边叹著气:
“明年可能会是个多事的一年哪!”
“什麽话?每一年都多事啊!”
亚尔斯兰笑著说。
亚尔斯兰绝对不是轻视这些事态的演变,只是,王太子时代的体验已经让这个年轻的国王有充分的馀褚去面对这些问题了。他到底经历过几次生命的危险,算起来还真是叫人头昏眼花呢!
如果将生命和王位置之度外的话,希望之火总是凌驾恐惧和不安的。
“还有一项报告。奇夫等人已经平安地越过国境了。虽然赶不上新年祭,不过,请陛下静候他们的归来吧!”
那尔撒斯报告了好消息,亚尔斯兰高兴地点了点头。
(七)
四个黑影在幽暗当中蹲踞著。这是一个在王都叶克巴达那地下狭窄而怪异的世界。微细的灯光微微地晃动著,显示通风孔的存在。这道风夹杂著瘴气在地下飘荡,四处充满了恐惧和毒气。
四年前,这里一共有八个影子蹲踞著。之後的一年间,人数灭了一半。死去的四个人都是被亚尔斯兰和他的部下们所杀害的。在解放王的冶世里,残存的人只好潜藏在地下,啃噬著憎恶的粮食,静候时机的到来。而时机也正好来临了。然而,一个意想不到的裂痕在四个人当中产生了。其中一人出声询问:
“古尔干啊!你没有注意到那个女神官吗?”
“那个女人以前短头发啊!而且,那也已经是十年前的事了。”
古尔干这样回答,可是,声音中欠缺使自己的辩驳听起来合理的力量。他的同伴们交换了一个阴郁的视线。其中一个人以不知是质问或者抱怨的语气说道:
“我知道你那去世的兄长是曾经侍奉过邪神密斯拉的神官……”
密斯拉是在帕尔斯神话中最受尊敬的神明。是契约和信义之神,也是一个守护神。但是,对于信仰蛇王撒啥克的魔道士们而言,密斯拉、美之女神亚希和其他所有的神都是邪神。
古尔干痛苦地点点头:
“我的兄长确实曾经侍奉过邪神;不但如此,他还很尊敬夏姆席德、凯·霍斯洛那些邪教徒们。可是我不一样啊!在兄长得到报应去世之後,我就巳到正道上,和你们一起追随尊师了啊!”
“是啊!我们是一起归依了正道啊!”
同伴们的声音中有著若有似无的敌意,至少听在古尔干的耳里是有这样的感觉。
古尔干那原本就显得苍白的脸上渗出了冰冷的汗珠,他极力地忍耐孤独的审问。
“古尔干啊!我们可以相信你吗?”
同伴再度严厉地质问,古尔干沙哑著声音:
“如果我有背弃蛇王撒哈克大人和同志们的行为的话,愿活生生破火烧、脑袋被虫咬、被诅咒到骨髓里。请大家相信我。”
“……好吧!”
同伴们点了点头。他们也不想再失去任何一个同伴了。如果古尔干背叛或心志改变的话,蛇王或者“尊师”的愤怒就会立刻显现,把他打进痛苦和污辱的深渊,给他最残酷的死亡。
色括古尔干在内,四个魔道士无声地站了起来。从现在开始,他们必须负起一项重责大任。
他们必须在蛇王撒哈克再临之前,把他们的“尊师”从冥界召回来。
“安德拉寇拉斯的小子享受三年的风光已经够了。接下来就该轮到他和他的臣民们饱受千年严冬的折磨了。”
在他们眼里,亚尔斯兰永远是“安德拉寇拉斯的小子”。讨伐蛇王撒啥克的是英雄王凯·霍斯洛,而他的子孙就是帕尔斯的旧王家。如果亚尔斯兰不是旧王家的一员,他就不会成为撒哈克的信徒们报复的对象了。魔道士们扭曲了的憎恶需要一个合理的复仇动机。因此,亚尔斯兰到现在还彼称为“安德拉寇拉斯的小子”。
一个魔道士从另一个房间推进来一个东西,那是一座有车轮的睡床,一个男人就躺在上面。
那是三年前行踪不明的特兰国王伊尔特里休的身体。不知是生是死,表情和肌肉都僵硬地冻结著,仿佛一个蜜腊制成的人形。魔道士们把他留在睡床上,一起抬进另一个房间中,然後门就关了起来,留下的只有黑暗和静默。
女神官法兰吉丝站在王宫内自己房间的露台上。她一边玩弄著手上的水晶笛,一边默然地把视线飘向黑夜的深处。
帕尔斯历三二四年十二月底。蓝银色的半月映照著女神官优美的姿态,一边朝著中天移行。
后 记
好不容易才把原稿写完,稍微感到安心了些,可是又想到这写后序不行。到底是谁开始有这种罗嗦的习惯的?唉!
现在《亚尔斯兰战记II》第八卷就拿在笔者手上。第八卷是第二部的开始,从作品的世界观来看,时间是第一部开始这后的第四年,也就是距离第一部结束之后的三年后。亚尔斯兰和耶拉姆都长高了,不过,奇夫的性格和那尔撒斯绘画的能力又如何了呢?看得到成长的迹象吗?
在第一部中只出现国名的邱尔克和密斯鲁都从这一卷开始露脸了。邱尔克是以中亚细亚山岳地带的各国,而密斯鲁则是以中世纪的埃及为原型的,设定了地理风俗和人名;然而,终究都是虚构的。这些国家和帕尔斯、亚尔斯兰的命运有何关连呢?敬请期待第九卷以后的故事发展。
事实上,在写完第七卷之后,笔者就想配合作品世界的时间经过停笔不写这个故事了。只是,诸神们不让笔者安逸度日,不到两年的时间就要笔者再动笔。既然如此,笔者也想尽快把第九卷完成,可是,习题堆积如山,笔者得一个一个加以整理才行。但是无论如何,决不会象第七卷和第八卷之间一样隔那么久,请读者们再等一阵子。
话虽是这么说,不过,当《亚尔斯兰战记》的有声书一个接一个发售,眼看着已经追上原作的时候,一向比懒散的笔者还认真的编辑大爷们似乎有了危机意识。
〃田中先生,因为你拖拖拉拉的,眼看着就被有声书追上了。〃〃啊,被追上了啊?〃
〃再这么下去,可能也会被动画追上的。〃
〃啊,既然这样,干脆让有声书的第八卷先出好了,我再模拟着写小说。〃〃不行!〃
就在这种情况下,笔者的野心很脆弱地就崩溃了。小说还是得先出,今后什么时候会再被追上就不得而知了。不地,事到如今,笔者只有尽可能地将距离拉开,敬请读者们多多支持。
作者 拜
一九九一年十一月十二日
第一章 亚尔斯兰的半月形
(一)
风畅行无阻的扫过旷野,发出忽高忽低的声响,有时如同流泻的笛音,有时才一眨眼却又转为一头无形巨兽的咆哮。风打在人与马的行列之中,让他们吐露的气息冻成白雾,内陆的冬季正严苛无情地支配着天地万物。
帕尔斯历325年2月,帕尔斯国王亚尔斯兰正率领两万大军踏上征战之途,王都由宰相鲁项与大将军奇斯瓦特留守,他则带着万中选一的精兵越过国境,目的是为了援助友邦辛德拉王国。因为辛德拉王国遭至来自北方山岳地带神秘假面骑马兵团的侵略,于是向帕尔斯求援。
辛德拉国王拉杰特拉二世是亚尔斯兰的至友,更是交心的兄弟,辛德拉国历史上是如此记载着,但帕尔斯国的历史却缺乏相同的热情。对此事不仅没有留下任何记录,帕尔斯的兵将们甚至对主君的交心兄弟恶言恶语。
〃又是辛德拉那个国王,每次应付不了边境的难题,就跑来向我们国王讨救兵。〃〃这么一来,咱们帕尔斯军不就成了辛德拉国的佣兵?〃〃佣兵还强多了,咱们干的可是白活啊,真该教那个恬不知耻的土蕃王尝尝吃苦的滋味。〃纵使怨声四起,当十八岁的国王下令出兵,帕尔斯人绝不会抗拒;更甚于此的是,如果令其待在后方留守,反而会引发更强烈的不满,因为他们深信自己武勇过人,而且在国王亚尔斯兰的旌旗之下,他们从未尝过败绩。
遵照亚尔斯兰国王旨意,负责订定出兵计划的是那尔撒斯卿,此人为帕尔斯的军师,其足智多谋?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