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尔斯兰战记
鏊苟裕坏┭嵌估贾弥焕恚芴乩⒖痰垢曛恋蟹剑踔梁苡锌赡芴嵋椋骸ū绕鹞夜共蝗缛デ琅炼梗铱梢园锩Α!ù耸弊钪匾氖歉枨穸艘换鳎⒉槌隹彻赏醯囊馔疾攀恰?br />
另一方面,那尔撒斯考虑到国王不在的期间,有心人士也有可能在王都叶克巴达那引发骚动,因此平时政务由宰相鲁项负责,非常时期则由大将军奇斯瓦特指挥,加上奇斯瓦特的左右手是萨拉邦特,如此一来可说准备万全。那尔撒斯还不忘考虑到发生大事时的处理程序。
〃与其等火种冒烟,还不如让它着火后比较容易扑灭,也许制造一场火灾也不错。〃那尔撒斯是如此表示,但他的好友却不予正面解释。
〃你的本意是说,即使没出事也要刻意制造事件比较好玩是吗?〃〃这真是天大的误会,我是个热爱和平与艺术的文化人士,你怎么可能不知道?天上的诸神嘉奖我都来不及了呢。〃〃我看诸神是连抱怨都来不及吧。〃
那尔撒斯无视黑衣骑士的嘲弄,一并做出应有的策略。
辛德拉援军人数只有两万,但兵士与马匹均经过精挑细选。随行的将领有那尔撒斯、达龙、法兰吉斯、耶拉姆、亚尔佛莉德、加斯旺德、伊斯方等等全都是可靠的部属。梅鲁连留下来担任机动部队,他不仅是率领轴德族的精锐,更是能够自我判断采取行动的重要人材。
奇夫、耶拉姆、加斯旺德与梅鲁连均精通邱尔克的地形,身为外交使节的同时自然也背负着侦察敌地的任务,在这种共识下,对手国也会流出各种假情报,因此外交经常是一种情报战。
这场战役对加斯旺德而言是一场保卫母国摆脱非法掠夺者的战争,因而他在出征的准备上显得干劲十足。亚尔佛莉德跟耶拉姆仍然是一边斗嘴,一边召集士兵,挑选马匹、清点箭数、整理武器。老鹰告死天使也站在亚尔斯兰身旁,以嘴尖梳理羽毛。
但在这里有个无精打采的男子,他就是吟游诗人奇夫。奇夫不喜欢到邱尔克国,他只想在春天来临之前,一直待在叶克巴达那悠然自得地消磨时间。
〃那种国家我绝不跑第二趟,根本没有劳驾奇夫大爷出马的价值。〃奇夫记恨的是前阵子到邱尔克连一个美女也见不到,听耶拉姆如此转述,亚尔斯兰笑着一边拨弄头发一边调侃道:〃邱尔克国怎么可能没有美女?一定是听说奇夫卿要来,所有人都紧闭门窗屏住呼吸躲起来了。〃〃我也这么认为。总之奇夫大人这次不打算从军,看得出他很想在叶克巴达那的妓院里待到春天为止。〃〃那太可惜了,如果他无法同行,想必法兰吉丝一定很寂寞。〃亚尔斯兰漫不经心的口吻却得到莫大的效用,奇夫听完耶拉姆转述国王的意见之后,当下起身开始准备出征,嘴里边嘀咕着:〃陛下的鬼主意怎么愈来愈多了?〃(三)
穿越特兰平原的帕尔斯军一路上完全没有遭遇任何阻碍,正如那尔撒斯先前的观察。特兰的平原上河流与湖沼遍布,容易造成骑马人行动不便。然而河流与湖沼早已在酷寒之下结冰,帕尔斯军得以踏过冰面前进。
仅仅十天帕尔斯军便通过广大的特兰领地,望见重叠在南方的银色山岳地带,这表示终于逼近邱尔克领地了。
〃特兰领地连个人影也看不到。〃
达龙说道,亚尔斯兰在意的是特兰人,并非担心遭到攻击,而是在看到荒凉的冬原之后,开始同情特兰人的穷困。
〃老弱幼病又挨饿,实在太可怜了,可不可以把备份的粮食分给他们呢?〃从未违背亚尔斯兰旨意的达龙这次却不立刻做出〃遵旨〃的回答。
〃陛下,为臣斗胆禀报,您这只是一时兴起的同情,难保对方不会恩将仇报。〃达龙疑心病很重,救济特兰的贫民固然是一件好事,但却会令他们陷入进退两难的立场。此外,骄傲的特兰人也许会以接受他人施舍为耻,反过来采取攻击,即使情形不至于如此严重,他们也可能拒绝救济。
〃同情弱者是人性最高贵的情操,为臣不会阻拦。〃那尔撒斯如是说道,〃只不过,为臣那尔撒斯天生狡猾,企图利用陛下的善意。如果决定散粮给特兰人,就让他们认为我们是以此当做行经特兰领地的过路费吧。〃那尔撒斯表示特兰人应该会接受这种方式的赠与,而达龙侧着头。
〃如果对方还是不接受呢?〃
〃那就随便他们了。好人不全然一定有好报。对方有权拒绝他人的善意,我目前是尽量想办法达成陛下的旨意。〃那尔撒斯命人准备了大量的药品,还包括在环境不同的地域饮水就必须使用饮水的工具;此外还有胃肠药、预防冻伤的药膏、防范强风与砂尘的眼药,以及大量〃让冻僵的身体恢复暖和的药〃也就是葡萄酒。
那尔撒斯带着这些药,将粮食放置在路旁搭起的帐篷里头,并留下以帕尔斯语写成的一封信:〃这些物品是感激贵国让我们通过领土的谢礼。〃特兰人一向不喜欢他人的施舍,以武力与勇气抢走对方手中的好处才是特兰人的夙愿。然而现实上是冬季将导致粮食短缺,远征邱尔克的男人们来不及赶回家乡,单凭留在国内的女人、小孩、老人跟伤病者根本对抗不了全副武装的帕尔斯军。于是他们只有眼睁睁目送帕尔斯军堂皇离去,但置于帐篷内的粮食似乎能帮助他们度过这个冬天。
身为特兰人的吉姆沙将军对此事虽不予置评,想必内心一定百感交集。
帕尔斯军在绯红色的余晖之中继续南下,他们的盔甲与刀枪散放出冷洌的光芒,有如一群抢在夜晚来临之前率先降落地面的星子。
驻守在邱尔克北方国境的士兵约有三千人,他们做梦也想不到敌人会趁这个时机由北方侵略,因此防备上只做做表面工夫,毫无戒备可言。
帕尔斯军闯入国境之际正值破晓时分。邱尔克士兵在夜间虽然保持相当程度的警戒,但是当清晨第一道阳光射入地面时,他们便松懈下来,心想:〃太好了,今晚也相安无事。〃大伙由瞭望台撤回宿舍。早餐过后再回到瞭望台,在这仅仅是眨眼的工夫之间,吉姆沙率领的百名士兵越过城门所在的高墙侵入,由内部打开大门,根本是不战而胜,邱尔克的国界就这么被突破了。
接获帕尔斯军侵略的消息时,远在国都赫拉特的卡鲁哈纳国王十分错愕。
〃竟然从北边过来,想不到帕尔斯那个乳臭未干的小子还真有一套。〃这番话说出口需要相当长久的时间。
卡鲁哈纳国王感到不解的是帕尔斯军精通地理一事,实在不敢相信他们在特兰与邱尔克的国界边陲地带,不但没有迷路还能直逼咽喉而来。
这自然得归功于特兰的年轻猛将吉姆沙在前头引导帕尔斯军,卡鲁哈纳国王连想也没想到这一点。他自己可以利用帕尔斯或特兰人侵略辛德拉,却完全没发现对方已经如法炮制了。
卡鲁哈纳国王由阁楼的书斋走下谒见室,远远传来受召见齐集一室的书记官与将军们低声的骚动,卡鲁哈纳国王边走边思索。
〃帕尔斯那个小毛头真是个不要命的家伙,居然能够横越特兰与邱尔克两国,实在不能小看他。〃亚尔斯兰这次的行程以帕尔斯的距离单位计算高达四百法尔桑(约两千公里),在冬季时节前往异国,固然背负了多项不利的条件,但帕尔斯军的行动速度却快得惊人,搞不好明天就闯入赫拉特的山谷了。国王的属臣们掩不住内心的不安。
〃陛下,这该如何是好?〃
〃请下旨。〃
书记官与将军们异口同声地寻求国王的指示,卡鲁哈纳国王在黑檀木桌上摊开邱尔克的地图,以指尖点出赫拉特山谷与外界相通的六条山岭峡道。
〃封闭峡道的关口,一名帕尔斯兵也不准进来,每个关口各增调五千卫兵,严密监视帕尔斯军的动静,任何小事都必须报告。〃卡鲁哈纳国王的命令钜细靡遗,绝对贯彻。将军们匆忙离去之后,卡鲁哈纳国王只手揪着黝黑的络腮胡,不断盯着地图,脑海浮现各种思绪。
〃那尔撒斯吗?原来是他……〃
卡鲁哈纳国王咕哝着。当他尚是副国王之际,邱尔克曾与辛德拉和特兰两国结盟,大举入侵帕尔斯,总计兵力为五十万,看来连实力坚强的帕尔斯军也无力抵抗;然而就在那时一个名叫那尔撒斯的小卒加入了帕尔斯军阵容,数日后三国联军便宣告解体,害得他们只能一边诅咒帕尔斯的众神,一边撤回各自的国家。
这场败仗让邱尔克国内大乱,使卡鲁哈纳国王在突破权力的乱涡之后得以巩固王权,其影响可谓十分深远。这使得卡鲁哈纳国王不得不提防那尔撒斯这个人并小心行事。目前帕尔斯军一路沿赫拉特的东方南下,如果西方防御力减弱,也许会让敌人有机可乘,于是卡鲁哈纳国王只得加强各个方位的防御。
很快地赫拉特与其周围的山谷在巨大岩石城墙的包夹下形成一个要塞。如字面所示一般坚不可摧,可以抵挡强大的帕尔斯军连续几年的猛攻,不仅帕尔斯军无法侵入,邱尔克军也很难出战。其实这原无大碍,邱尔克军只管挤在山谷内,静待敌人放弃进攻知难而退即可,然而这次卡鲁哈纳国王却咽不下这口气。
卡鲁哈纳国王的治世安稳,但只限他活着期间。因为既没有确定的后继者,也无人得以分担国王的权限。卡鲁哈纳国王是个能干、猜忌心强的独裁者,他不设宰相官位,而是自己兼任宰相的职务。所有内政、外交、军事、治安甚至宫廷内务全由他一人统辖,下达指令给专职官员。
国王之所以无法明白确定后继者,经常是因为在数名候选人中犹豫不决,五年前的辛德拉王国就是如此。然而卡鲁哈纳国王却不一样,他一开始就不设立候选人。虽然他有好几名妃子,却无人得到专宠;虽有十人小孩,却不知为何没有儿子。最大的女儿只有15岁,仍待字闺中。这位长女一旦结婚,她的夫婿应该就是王位继承的第一位候选人吧。宫廷里蜚短流长,卡鲁哈纳国王本人却不表明真正的心意。
当卡鲁哈纳国王改变心意下令出战之际,文武百官全部唯喏膺服,只有一人高唱反调。
〃帕尔斯军的目的并非攻陷赫拉特,打击假面兵团、解除辛德拉国的危机才是他们的目标,只要封锁通道死守山谷,帕尔斯军便会主动离去,真有这个必要刻意挑起战端吗?〃提出这番意见的贵族是卡鲁哈纳的表弟,此人名为卡德斐西斯。于是卡鲁哈纳国王凝视着表弟说道:〃如果袖手旁观,席尔梅斯王子会遭人从背后暗算,假面兵团将被歼灭。〃〃这不是很好吗?反正那只是一群无家可归的异国流浪汉罢了。〃卡德斐西斯冷漠地啐道。
〃要是被人发现他们身后有邱尔克国在撑腰,事情就难办了。干脆假借帕尔斯军的手除掉这个祸害不是更好吗?〃〃卡德斐西斯,你实在不是当国王的料。〃卡鲁哈纳国王驳斥的语气比对方还要冷漠,〃如果就此舍弃席尔梅斯王子,未来邱尔克将得不到任何国家的协助,因为他们会认为邱尔克是个一旦利用殆尽便弃之如敝屐的国家,谁愿意提供一臂之力?谨守信义是身为王者的义务。〃其实卡鲁哈纳国王居心不轨,他之所以不舍席尔梅斯并非只为了信义问题,而是将之视为称霸全大陆的第一步棋。因此惧于一时不利而故步自封的行为绝对无法实现卡鲁哈纳国王的野心。
五万名邱尔克军在邱尔克国与辛德拉国的交界布阵,若是帕尔斯军由东边进攻,他们将一举南下阻断帕尔斯军的后路。然而帕尔斯的军师早已料到此举。这五万人马无论在量与质方面都不同于驻守北方国境的三千士兵,他们是卡鲁哈纳国王用来投注实现掌握全大陆霸权的军队,是万中选一的精锐,装备也是最强的。卡鲁哈纳国王由国都赫拉特传令给这支军队:准备迎击南下的帕尔斯军并将之消灭。
于是两军在邱尔克南方国境发生激烈的冲突,即所谓的〃札拉佛利克峡谷之战〃。
(四)
五万名邱尔克军采取密集队形填满了整条街道,街道的宽度以帕尔斯的单位计算是二十加斯(约为二十公尺),邱尔克士兵手握长矛与盾牌在街上吵嚷个不停。由于无法左右分散,因此队形显得既厚且冗长,即使帕尔斯军奋勇杀入,矛与盾的铁墙一层接着一层阻挡在前,也是几乎不可能突破重围。两军相距一百五十加斯之远遥遥对峙,邱尔克军头阵一位名为德拉尼的将军策马而出。
〃你们这群向僭王的脏手摆尾乞怜的帕尔斯狗!此次擅闯我国边界所为何来?〃从马背上辱骂帕尔斯军的邱尔克将军完全没有时间懊悔自己不?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