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桥中国史:秦汉史
外貌上。因此,王莽被描述为一个巨口短颔、露眼赤睛和声音大而嘶哑的人。
①
于是,近代的历史学家面临着明显的偏见的问题。当班固编《汉书》,
即《前汉书》时,他是以兴复汉室的斗士的观点来写书的。虽然王莽当了 15
年皇帝,却没有他应有的历史。他占有的篇幅只是《汉书》之末(卷九九上、
中、下)的一篇传记,文中对他的为人和他的统治进行了连续的批判。《汉
书》的其他地方很少提到他和他的支持者;《后汉书》②对他的垮台的细节补
① 关于前汉这种迷信的发展,见鲁惟一:《汉代中国的危机和冲突》(伦敦,1974)第 5 章、第 13 章第
733 页。关于凶兆,见毕汉斯:《〈前汉书〉各种凶兆的解释》,载《远东古文物博物馆通报》,22(1950),
第 127—143 页。
① 关于王莽的外貌,见《汉书》卷九九中,第 4124 页(德效骞:《〈汉书〉译注》第 3 卷,第 312 页)。
《汉书》卷一上,第 2 页(德效骞:《〈汉书〉译注》第 1 卷,第 29 页)描述了高帝的相貌;关于承认这
种相貌是适合当皇帝进行统治的标志,见《汉书》卷一百上,第 4211 页;和毕汉斯:《汉代的中兴》第 1
卷,《远东古文物博物馆通报》,26(1954),第 99 页。
② 《后汉书》在档案材料不再存在之时由范晔(公元 398—446 年)编成(毕汉斯:《汉代的中兴》第 1 卷,
第 9 页以下)。他不得不根据约 20 种以前的历史编写,其中以《东观汉记》最为重要。此书得名于大部分
著作在那里写成的洛阳南宫的秘阁。第一部分于公元 72 年由明帝命班固等人共撰。(关于班固在编撰时的
困难,见毕汉斯:《汉代的中兴》第 4 卷,《远东古文物博物馆通报》,51〔1979〕,第 121 页)第二部
分受命于公元 120 年,第三部分受命于 151 或 152 年,第四部分受命于 172 至 177 年期间。最后的第五部
充得很少。对王莽只能在这样贫困的材料基础上进行评价。
分在 220 至 225 年东汉亡后由私人所写。作为一部连贯汇编,《东观汉记》给范晔提供了大量当时多方面
的材料。今天,此书只有部分残存。关于《汉书》卷九九的译文,除德效骞的《〈汉书〉译注》第 3 卷外,
还有汉斯?施坦格的《〈前汉书〉卷九九王莽传译注》(莱比锡,1939);克莱德?萨金特:《〈前汉书〉
王莽传译文》(上海,1947)。
王莽的崛起
王氏家族原是在地方上有权势但在全国并不重要的小绅士氏族。后来伪
造的一份家谱声称王莽是通过田家的齐公传下的舜和黄帝(两位在神话中受
尊敬的君主)的后裔。但是从齐公传下的后裔之说不可信,而舜和黄帝不过
是传说中的人物。当然,伪造家谱在中国是司空见惯的,值得注意的是,在
此之前已为前汉的创建者伪造过类似的家谱。①这些家谱不过是宣传,目的是
使新王朝合法化。
王莽可靠的家谱始于他的高祖父,后者未当过官,显然在今山东北部过
乡绅的生活。②王莽的曾祖父从那里搬到黄河正北的大平原中部某地,短期地
在中央政府的一个小官署中任过职。王莽的祖父在京都的廷尉府中任低级官
员,如果不是因为他的一个女儿,他恐怕永无出头之日。他名王贺,字翁孺,
有八子四女,正是他的次女王政君,才使她的家族处于全国举足轻重的地位。
她生于公元前 71 年,于前 54 年被选进宣帝(公元前 74—前 49 年在位)的
后宫。不久,她被转移到太子——即未来的元帝——(公元前 49—前 33 年)
的后宫。公元前 51 年,政君生下未来的成帝(公元前 33—前 7 年在位),
于公元前 48 年 4 月 12 日成为皇后。③她父亲同时被封为侯。在元帝朝时,王
氏家族没有行使特殊的权力;如果政君的寿命与汉代普通人一样长,她的侄
子王莽可能永远不会登上皇位。她死于公元 13 年 2 月 3 日,由于她的长寿,
才使她的家族的控制和王莽的崛起成为可能。
元帝死于公元前 33 年 7 月 8 日;成帝在 8 月 4 日继位,王政君就成了太
后。新君约年 18 岁,大概受了他母亲的影响,立刻任命她的兄长为大司马和
大将军(即摄政)。①此人即王凤,他于公元前 42 年已袭了他父亲的侯位。
此后不久,王凤的几个在世的弟兄被封为侯。成帝证明是一个讨人喜欢和爱
好玩乐的人,易受女人的支配。他不喜好政事,满足于让他的几个舅舅为他
统治国家。王凤在公元前 22 年在职时死去,由他和太后的堂兄弟王音接任大
将军。王音于公元前 16 年在职时死去,于是已故的王凤之弟王商成了大将
军。王商死于公元前 11 年。他的兄弟王根接任,在公元前 8 年 11 月 16 日辞
职。同年 11 月 28 日,王莽在 37 岁时被任命为大将军。②
王莽生于公元前 45 年,为王政君弟兄王曼的次子,王曼早亡,未能与王
后的其他弟兄一起封侯。但是,王莽虽在成长时失怙,其兄也在年轻时死去,
却受过良好的儒家教育,并博览群书。在公元前 22 年当其叔王凤最后病危
时,他曾伴随这位大将军几个月。当时他已有官职,但史料未具体说明为何
职。经临死的大将军的请求,王莽调任射声校尉,同时任黄门郎。第一个官
衔表示他成了由驻京职业军人组成的北军将领之一。但是王莽之指挥职务肯
定是挂名的。黄门郎则是授予皇帝顾问的编外的官衔。后来,王莽被任命为
① 《汉书》卷一百上,第 4211 页。
② 《汉书》卷九八,第 4013 页以下。
③ 《汉书》卷九,第 279 页(德效骞:《〈汉书〉译注》第 2 卷,第 302 页)。
① 关于成帝的性格和作为,见《汉书》卷十,第 301 页(德效骞:《〈汉书〉译注》第 2 卷,第 374 页);
《汉书》卷九八,第 4017 页。
② 关于王家成员被任命为大将军的情况,见《汉书》卷十,第 302 页(德效骞:《〈汉书〉译注》第 2 卷,
第 375 页);卷十九下,第 830、835、838—839、841—842 页。
骑都尉(另一个闲差事)和向皇帝提建议的光禄大夫;他又被授予侍中的编
外官衔。公元前 16 年 6 月 12 日,他被封为信都侯。以上是王莽成为大将军
前的经历。③
王莽的传记带有无情的偏见和捍卫汉朝的情绪;对他待人谦恭,全力学
习,和侍奉他的寡居的母、嫂和教育其失怙侄子的情况,它作了不以为然的
叙述。他侍奉他的几个叔、伯时循规蹈矩,一丝不苟。在照顾垂死的王凤时
不修边幅。他越往上升,越变得谦卑。他把财富分给他人,以致家无余财。
他与知名人士交往。他的虚名名扬一时。
这类批评暗示,王莽不是通过真才实学,而是通过矫揉造作才取得高位
的。一个赞赏王莽的历史学家会走另一极端,会颂扬他的孝悌之情,热爱学
习的精神和通过实行儒家美德而出人头地的经历。实际上,王莽显然是一个
能干而有雄心的人,在必要时也残酷无情。他具有吸引别人追随他的才能,
兴趣异常广泛。他对亲戚的感情可能完全是真诚的。在早期,他根本不可能
怀有篡夺皇位之心。
王莽被任命为大将军的原因,远比对他没有节操的矫揉造作的解释简
单。在他之前的四个王家大将军都与王太后是同代人。三人是她的弟兄,另
一人是记载中唯一的堂兄弟。当王根在公元前 8 年辞职时,太后只有一个弟
兄在世。他已六十多岁,而且名声不佳。这就必须到下一代,即到成帝的几
个表兄弟中去找。王莽无疑是这一代中最能干和政治上最机敏的人。
在他仕途的这一时刻,王莽遭到了一次特别不幸的打击。成帝在公元前
7 年 4 月 17 日死去,由于无子,皇位由他的侄子哀帝继承。①新帝有自己的
主见,甚至在他多病的身体容许的情况下,试图进行强有力的亲政。此外,
他母亲的丁氏家族和他祖母的傅氏家族大肆进行反对王家的阴谋活动。按照
传统,王政君被认为是哀帝的养祖母,不能随便废除,于是被授予太皇太后
的称号。但是王莽被迫辞职。他的辞呈在开始时被圆滑地拒绝了,后来在公
元前 7 年 8 月 27 日被接受。他得到了许多荣誉,隐居在他京师的府第。他住
在那里,直到公元前 5 年夏天奉命离京而居住在他所封的侯国。①
王莽的放逐并不能使他与他的许多支持者甘心,后者大声疾呼地要求把
他召回。哀帝让步了,在公元前 2 年容许王莽回京安静地隐居。次年 8 月 15
日哀帝死去,王莽得以重新掌权。这只是因为哀帝的母亲和祖母已分别在公
元前 5 年和前 2 年死去,才有此可能;这样,随着哀帝之死,王太皇太后作
为皇室无可争辩的长辈,有权解决宪制的危机。②哀帝死前无子,也未指定继
承人。但他曾想让位给他的宠臣董贤,并在临终时把御玺交给董贤。太皇太
后终于面临清除董贤和为汉室选立嗣君的问题。
哀帝死后,御玺立刻被找回,同日,王莽被召进宫。他向太皇太后建议
剥夺董贤的官职和爵号。此事在次日,即 8 月 16 日完成,董贤自杀。8 月 17
① 《汉书》卷十一,第 334 页(德效骞:《〈汉书〉译注》第 3 卷,第 17 页)。关于选成帝继承人的情况,
见本书第 2 章《王朝问题种种和皇位的继承》。
① 《汉书》卷十一,第 334 页(德效骞:《〈汉书〉译注》第 3 卷,第 19 页);卷九九上,第 4041 页以
下(德效骞:《〈汉书〉译注》第 3 卷,第 130 页以下)。
② 关于皇后在王朝混乱时期专权的先例,见鲁惟一:《秦汉两朝皇帝的权威》,载迪特尔?埃克梅尔等编:
《东亚的国家和法律:卡尔?宾格尔纪念文集》(威斯巴登,1981),第 103 页以下;本书第 2 章《皇帝
的作用和继位问题》。关于后来的例子,见本章《政治派系》。
日王莽再次被任命为大将军。他很快压倒了哀帝的母系亲族,把他们遣送出
长安。③
这时,王朝的继位问题解决了,未遇到困难。自元帝在公元前 33 年去世
以来,他的后裔一直在位。这时只有一个哀帝的堂兄弟还活着。他是合法的
继承人,于是王莽向太皇太后进谏,要求把他召来。他就是在公元前 1 年 10
月 17 日登基的平帝。恰好新帝生于公元前 9 年,所以还只是一个儿童,这不
会使王莽感到不愉快。
在平帝名义上统治的短暂期间,王莽的权力增大了。他把其伙伴和支持
者安置在关键的职位上,并真正地得到官员和文人的爱戴。太皇太后也乐于
把一切实权交给他。他的政府似乎是胜任的,并取得了种种成就,其中包括:
公元 3 年改善地方的学府;公元 4 年扩大太学;公元 5 年在京师就古典文献、
天文占星术、律管、语言学和占卜术等题目召开会议;公元 5 年从渭水流域
穿过其南面艰险的山脉开凿新路直达四川;在边界保持了安宁。公元 1 年,
王莽取得了显赫的安汉公头衔。公元 4 年 3 月 16 日,他的可能生于公元前 9
年的女儿被立为平帝的配偶,王莽又得了各种荣誉。①作为年轻皇帝的岳父,
还可能成为下一个皇帝的外公,他可以泰然自若地面向未来,并且期待着长
期掌权。但在公元 6 年 2 月 3 日,平帝突然死亡。②
后来有人宣称,王莽把平帝毒死。这个指控最早是在公元 7 年提出的,
后来在王莽垮台后的内战期间再次提出。③没有证据能证实或否定这个指控。
在中国历史上王莽大概不是在他登上皇位的道路上清除其敌人的唯一的人。
这类谋杀是屡见不鲜的,而王朝的历史学家对他们认为是合法君主的那些人
持宽大的态度。但是对弑杀君的种种指责也是老一套的;旁证有力地说明王
莽是无辜的。他最近刚把女儿嫁给平帝。平帝尚未成年,所以王莽的权力是
稳固的。他那时是否已决定推翻汉王朝,值得怀疑。他无法估计皇族反对政
变会多么坚定,或者汉室在农村的追随者的力量有多么强大。谋害皇帝很容
易触发一次危机,王莽可能在危机中失败。因此,平帝之死可能给王莽带来
很大的不便。他当前的问题是如何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