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老的复活





类工具敲击的凹迹,有几处已经把花纹敲掉。工地的废渣,如碎木片等也未加清理。”




  首次在公众的注视下的发掘现场。人群拥挤在墓穴的四周,观看从墓室中出土的古
文物。报社记者纷纷抢发消息,电影工作者用胶片记录了这次惊人的发掘。


    2月3日,出土工作者终于看到了石棺的全貌。这是一部杰作:全棺用一整块质地细
密的黄色石英岩凿成,长8。8英尺,宽高各4。8英尺。棺盖是玫瑰色花岗岩做的。
    绞车吱吱响着,1200多磅重的石棺盖徐徐升起,这时那些特邀的客人们又在周围注
视了。“那庞大的石盖升起时,周围一点儿人声也没有。”人们向棺内看去有些失望,
因为只看到用布包裹的一个粗大的捆。但当去掉包扎露出内棺以后看到的景象就大不相
同了。
    是国王的遗体吗?不是的。人们首先看到的是一具“人形棺”的棺盖,上面仰卧着
那位年幼的国王的金像。那黄金像初出熔炉一样亮得耀眼。像的头和双手铸成立体的,
身体用浅浮雕,周身装饰极为华丽。双手交叉,握着钩和鞭两件王权的象征,上面用蓝
釉镶嵌。脸用纯金铸成,眼睛是霞石和黑曜岩做的,眉和眼睑是大青石玻璃的。脸上表
情严峻而淡漠,但栩栩如生。


  图特卡蒙的黄金面罩独依照法老生前的容貌打造,从表情中可以看出年轻国王的勃
勃生气中略带些许愁意,这不禁勾起人们几多猜测与幽思。


    棺上的另一件东西给卡特等人的感触比那金像更为深刻。卡特叙述:“……然而最
感人的恐怕是那富有朴素的人情味的小花环。”那花环放在前额上几个像征符号的周围。
“这是国王死后那年轻的皇后献给亡夫的……尽管这里一片金光闪闪,举目是皇家豪华,
但什么也没有这几朵拓萎的花美丽。花虽朽萎,却还能辨出颜色。这些花告诉我们,
3300年不过象是从昨天到明天这样短暂的一瞬。这些花使我们感到了大自然,感到埃及
古代文化和我们的现代文化是一回事。”卡特写到他在1925年冬再次进入陵寝打开石棺
时,对于这些花的表述流露出同样的感情:“这时我对这座陵寝已很熟悉,但这决不能
消除它的神秘气氛;我总感到墓中有一种看不见的力量聚集不散。考古学家从事开拓时
尽管浸沉在具体工作中,但可以清楚地感到过去和现在的统一。”这是卡特的真实感受。
科学家并不否认精神的力量,这是值得赞扬的。
    开启石棺的详细过程不及备述。这是一件非常麻烦的工作,而工作场地又极为狭窄。
操作时必须始终小心谨慎,保证不出岔错,吊车、滑轮出毛病,支撑木中途断裂,都会
给那些珍宝造成严重的损坏。棺材是三层套棺,第二层的盖上是那位年轻的法老的金像,
他身穿礼服,周身是奥赛里斯式的华丽装饰。打开第三层套棺时并没有发现更多的新东
西,但在整个操作过程中工人们觉得这些套棺重得出奇,使人难于理解。这座墓里的希
奇现象层出不穷,这时人们又发现了一件。
    摄影师伯尔顿拍过照片,卡特取掉花环和裹布,才弄明白棺材沉重的原因。第三层
棺材长6英尺l。75英寸,厚0。15至0。21英寸,整个是纯金造成的。仅这一口棺材就所费
巨资。
    这又是意想不到的,但正在人们高兴时,却又遇了令人担心的问题。第二层套棺的
半饰花纹上已经发现粘着一种黏稠的东西;现在看出,原来在二、三层套棺之间灌注过
一种液体,现在已经淤结。黏浆中发现一条黄金和陶釉做的项链,清洗倒不十分困难;
然而这时研究者们担心的是,这样大量的油类会对干尸造成哪些损害。工人们揭开最后
一层裹布,取下珠饰花纹的披肩。这些东西样子像是完好的,但却随手变成碎片。它们
被护尸的油脂彻底腐蚀了。
    卢卡斯立刻对这种物质进行分析。这是安葬使用的一种液态或半液态的浸料,其主
要成份是某种油脂和松香。加热时发出木焦油的气味,但是否有木焦油尚不能立即确定。
人们又一次紧张起来:最后的、决定性的时刻到来了。

○特卡蒙法老的再生
    人们松下几个黄金榫头,然后手提金握柄移开最后一层套棺的棺盖,露出了木乃伊。
做了6年的准备工作,终于揭示了图特卡蒙的遗体。
    卡特写道:“每当这种时刻,我的感情很复杂,也很冲动,但无法用言语表达。”
然而这位法老,这位图特卡蒙究竟是怎样一个人呢?奇怪的是,尽管葬制如此豪华,图
特卡蒙并非什么重要的统治者,死时只有18岁。已经确定他是“异教国王”伊克纳顿的
女婿,可能又是他的异母弟弟。图特卡蒙少年时代正置他的岳父推行拜日教。图特卡蒙
本人则在后来重新信奉阿门教:他原名图特克——阿顿,后改图坦克——阿蒙就是证明。
现在知道他的统治在政治上是混乱的。有些画面表现图特卡蒙用脚踢战俘和射倒成群的
敌兵,但是他的一生曾否上过战场都是不能肯定的。他在位的具体年代也不清楚,只知
道即位时间为公元前1350年左右。他是通过妻子得到王位的。他妻子名叫安彻斯—恩—
阿蒙。很小就嫁给图特卡蒙,从几幅画像中可看出她是一位迷人的姑娘。
    从墓中许多画面和浮雕以及日用品来看,图特卡蒙给人的印象是性格比较可爱的,
但是关于他的政绩或作为埃及的统治者有何建树现在一无所知。但只活了18年的国王大
约是不会有什么重大的成就的。卡特说,就我们所知,图特卡蒙一生唯一出色的成绩就
是他死了并且被埋葬了,这话是有道理的。
    然而假如这位18岁的法老死后,他的葬仪的豪华已经超过西方人的想象,那么像拉
美西斯大帝和西索斯一世墓葬的装设又当如何呢?德利提到,有的陵寝里随便一间墓室
里的东西就应该等于图特卡蒙墓的全部,他指的就是以上两位法老。千百年来,国王谷
里古陵墓中的珍宝不知有多少落入盗匪之手啊!
    这位法老的干尸既豪华又可怕。尸体上浇灌大量的油膏,这些油膏已经干硬,变成
黑色,把寿衣紧紧地粘在尸体上。
    整个干尸已经变黑;并且变了形,但头部和肩部盖着一个黄金面罩却金光闪闪,显
出帝王的尊严。黄金面罩和干尸和双脚没有粘上黑油。
    第二层棺是木棺,第三层是金棺,套在木棺里。人们几次努力把它们分开但没有做
到,最后把整个棺材加热至华氏932度,费了很大力气才成功了。移出干尸以后,金棺
用锡片套起加以保护。
    下一步工作是检查干尸。就人们所知,这是帝王谷里3300年未经触动的唯一的一具
干尸。检查结果表明一个事实,卡特对此有下面的论述:“我们遇到的情况代表一种嘲
弄性的现实——当然这种现实也许还有待研究——窃贼为了掠夺而把干尸拖出,僧侣为
了保护而把干尸藏起,他们都至少对干尸起了保护作用,使它们早日脱离那种浸泡尸体
的油脂,没有遭受腐蚀。”木乃伊被窃时往往遭受破坏——假如盗窃者不是僧侣的话,
但即使破坏以后的木乃伊也比图特卡蒙的遗体好些,干尸已经腐烂,这是图特卡蒙墓中
唯一真正令人失望的事情。
    11月11日上午9:45分左右,解剖学家德利医生剪开了干尸和外层包裹布。除脸部
和双脚未粘油脂以外,整个干尸已经坏得不成样子。油脂所含的松香的氧化作用造成一
种燃烧现象,不仅毁坏了裹布,连肌肉和骨头也都烧成了焦炭。有些地方如双腿和臂部
下面的黑壳极硬,只能用铁凿除去。


  这只由黄金、珠宝和象牙装饰的精美石船,也许将载着图特卡蒙的年轻躯体,驶向
通往天国的再生之地。


    一项重大发现是尸头下的一只护身枕。这枕头放在类似王冠的一个垫子之下,而垫
子则是用外科技术扎在尸头上的。护身枕本身并无出奇之处,另外还有许多“护身神铠”
贴身裹紧,如护身符以及各种象征符号和符咒等。重要的是这只枕头不像别的类似枕头
用赤铁矿造成,而竟是一块纯铁!同时还发现一些类似铸模的小型用具。这是埃及学发
现的最早的纯铁制品。
    人们小心翼翼地从那年轻法老的烧焦的身上慢慢剥去最后一层裹布,那肌肤腐烂得
用毛刷轻轻一碰就会脱落一块。最后展现了那年轻的国王的面孔,用卡特的话说,那是
“……慈静而安详的面孔,一个青年的面孔”。他说:“从脸上看得出是个有文化、有
教养的人,五官很端正,特别是那轮廓鲜明的双唇。”
    干尸的裹布里一共发现143块各类宝石。卡特用33页的篇幅叙述考察干尸的情况,
其中一半以上专门记录尸衣中发现的珍宝。这位年仅18岁的法老是用黄金和珠宝层层包
裹起来的。
    后来德利医生专门著文从解剖的角度论述检查干尸的情况。他认为伊克纳顿和图特
卡蒙完全可能是父子关系,这种现象可以说明垂死的第十八王朝的国王家族和国内政治
情况,因此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一件件绝世珍宝从国王谷地下运出


    德利接着写出他看到的有关文化方面的一个重要现象,即新帝国时期的表现艺术已
有明显的现实主义的倾向。他写道:“金面罩上的塑像把图特卡蒙表现为一位文雅的、
有教养的青年。全体有幸目睹干尸面目的人都可以证明,那些第十八朝的艺术家们在用
不朽金属为年轻的国王制作那些美丽的塑像时,他们的表现是忠实的,而手法是巧妙而
准确的。”
    德利还比较准确地估计了史书未载的图特卡蒙的年龄。他考察了肱骨内踝的骨化程
度、股骨和关节之间的连接情况以及踵骨端的形状,从而断定图特卡蒙的年龄在17岁和
18岁之间,而以18岁最为可能。
    侧室和小珍宝室出土的文物也很有价值,但对普通人是平淡无奇的。至此图特卡蒙
墓的发掘即告结束。

○法老的诅咒
    然而,还有一件神秘的事应该提到,即“法老的诅咒”事件,它随同图特卡蒙墓的
发掘迅速流传开来。在不同时间同这座著名古墓发掘有关的20多人先后死去,死因不明。
    “法老们的诅咒”至少是一种令人毛骨悚然的话题,其性质与“希望的钻石的诅咒”
或不甚出名的“拉克罗马修道士的诅咒”大体类似。如果“法老们的诅咒”的传说是从
一个单独事件引起,这件事也许是卡纳冯勋爵之死。卡纳冯勋爵因被蚊虫叮咬卧病三周
后,于1923的4日死去,当时人们就开始纷纷议论,说这是冥冥中对不敬神者的报应。
    他姐姐在回忆录中这样写道:“死以前他发着高烧连声嚷,‘我听见了他呼唤的声
音,我要随他而去了!’”时隔不久,另一位考古学家莫瑟先生,在发掘工作中曾帮助
推到墓道里一堵主要墙壁,也染上了一种近乎神经错乱的病症而毙命。X射线专家道格
拉斯·里德,世界上第一个给法老木乃伊拍X光照片的人,不久也成了法老墓的牺牲品,
日益虚弱地离开人间。以后两年中此项发掘工作人员中,就有22人莫名奇妙地暴死。从
此,法老墓杀人的消息不胫而走,墓碑上的咒语更成了众说纷坛的不解之谜。
    1924年,英籍埃及生物学家怀持带着好奇心进入一座墓穴,令人惊奇的是,他参观
后就上吊自缢。临死前,他咬破手指写了千言遗书,声称他的死是法老墓的咒语造成的,
自己将带着忏悔心情去见上帝。更令人惊奇不解的是,埃及开罗博物馆馆长盖米尔·梅
赫来尔的死,他一向根本不信“墓碑咒语”灵验的说法,他声称:“我一生与埃及古墓
以及木乃伊打过多年交道,我不是还健在吗?”然而,就在这番话语出口不及4星朗,
梅赫来尔突然暴病西归,时年不足52岁。而且人们注意到,就在他去世的同一天,他曾
指挥一队工人将一批珍贵文物打包装箱,而这批令人费解的文物恰恰是从那可惧的图特
卡蒙法老墓中出土的。这一切,使法老墓的传说蒙上神秘可怖的黑面纱,和墓中的财宝
一起使人们望而生畏而又跃跃欲试,也许这也是法老们生前的意图吧!
    此时,人们不禁要问:这些与埃及法老陵墓打交道的人,暴卒的原因是什么?法老
墓碑上的咒语是否真有灵验呢?
    种种观点认为墓道壁上有一层粉红色和灰绿色的东西,可能是一层死光,据说它放
射出的物质能使人丧命。
    也有一些科学家倾向于另一种看法,即古埃及的文明已达到可能以剧毒的害虫或毒
物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