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老的复活
立统治埃及。他决定使埃及现代化,雇用了许多技术顾问,有法国人、英国人、德国人
等,以便建立埃及向来缺乏的工业。这些1810年至1850年招募来的外国人当中,着实有
许多人是冒险家,他们掠走了为数可观的文物。
文物交易之所以络绎不绝,驻埃及的各国领事难辞其咎。原因很简单,要运走文物
或着手发掘,必须使用当地的劳力,而劳力地土都属于总督穆罕默德·阿里,必须得到
他的敕令批准才能雇用工人。穆罕默德·阿里任埃及总督的时期,各国领事可以随时会
见总督。因为想要从欧洲进口埃及工业所必需的机器,总督本人常常需要他们的协助,
他们也因此轻易取得了敕令。
像瑞典和挪威的阿纳斯塔西,法国的德罗韦蒂、米诺和萨巴蒂矣,英国的萨尔特,
这些总领事获得敕令后,便在前来埃及碰运气的冒险家当中招募合伙人。冒险家以领事
的名义挖掘或购买文物,也负责把它们运走。
○窃贼肖像二:德罗韦蒂、萨尔特
德罗韦蒂是意大利北部皮埃蒙特人,后来入了法国籍,在1798年的远征军中打过仗,
官拜上校。在某次战役中,他救过日后成为拿破仑妹夫的米拉一命。1803年他以副领事
的身份重返埃及,1810年升任总领事。这个职务使他与穆罕默德·阿里交往密切,因此
在1814年路易十八登基之后,虽然丢了总领事的职务,却仍然留在埃及;并在总督的照
顾之下继续大作文物交易的买卖。
德罗韦蒂参加过探寻文物的活动,并且亲自指挥挖掘工作。他的一干工作人员,大
肆掠夺,恬然无耻。其中劫掠手法最高明的,首推由马赛来的雕刻家让·雅克·里福。
此人机灵非常,但也脾气暴躁。他在埃及前后待了40年。里福喜欢把自己的名字,刻在
打算提供给德罗韦蒂的埃及雕像上。当德罗韦蒂的工人和英国总领事萨尔特的工人吵架
时,“里福便暴跳如雷,像只斗(又鸟)般扑到两队人马之间,滔滔不绝地训斥一通。由于工
人们都听不懂他的马赛方言,最后他就挥舞棍子痛打他们”。
日积月累,领事的院子里堆满了古物。德罗韦蒂认为数量已足,便建议路易十八为
卢浮宫购买这些文物,可是国王认为价格太高而拒绝了。德罗韦蒂的第一批收藏品,最
后由意大利的皮埃蒙特国王查理·费里克思买下,价格为40万里拉。后来进了都灵博物
馆的这批古埃及文物包括:阿门诺菲斯一世(公元前1558—1530年在位)、图特摩斯一
世、第19王朝拉美西斯二世(?—公元前1251)、阿门诺菲斯二世(公元前1450─前
1425年在位)等法老完整无缺的雕像;另外有一个阿门诺菲斯三世(公元前1408前1372
年在位)时的斯芬克斯像。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图特摩期三世的一尊花岗石坐像,坐
像基座上刻有这样的句子:“雕刻家雅克·里福为德罗韦蒂先生发现于底比斯,1818
年。”都灵博物馆共收藏有一千多件埃及器物与碑刻,是欧洲第一家藏有上好古埃及文
物的博物馆。1825年商博良曾前来此馆,参考这些文物,以检验自己对象形文字的辩认
是否正确。
德罗韦蒂对第一批发掘的收获颇为满意,遂继续发掘工作,获得第二批收藏品。他
打算卖给法国,查理十世听了商博良的意见,用20万法郎买下,收入卢浮宫。在这批第
一流藏品中,有图蒂将军的厚重金盘,是埃及金银器皿中的佳作。
1818年,大文物商德罗韦蒂,正与他所雇佣的当地阿拉伯人,大肆挖掘沙漠下的宝
藏。图中,在巨像前手持吊垂线的人,正是德罗韦蒂。
1836年,普鲁土国王听从埃及学学者莱普西亚斯的意见,买下了德罗韦蒂的第三批
挖掘物。这批藏品虽不如前两批重要,也只值三万法郎,却都精美无比。
萨尔特是画家。从1802年开始,他遍游东方,为旅行家们回到英国后出版的游记画
插图。从1809到1811年,他待在阿比西尼亚(现在的埃塞俄比亚),这在当时是个偏远
的国家。他于1816年被任命为英国驻埃及领事后,立刻效法德罗韦蒂的作为。他养的一
批工作人员,较之德罗韦蒂的帮手毫不逊色。其中有个希腊人,名叫阿塔纳西,当时的
旅行者都称他为雅尼,还有让·巴蒂斯特·贝尔佐尼。萨尔特于1818年就拥有了第一批
收藏品,卖给大英博物馆。双方讨价还价,大英博物馆只肯出2,000英磅,这还不够发
掘和运输的费用。萨尔特于是拿出了藏品中最精美的文物,第19王朝塞蒂一世(公元前
1312—前1298年在位)的大理石棺,把它卖给了私人收藏家索阿纳,价格相当于其他全
部收藏品的总和。
萨尔特的第二批收藏品比第一批重要得多。他最初想卖给大英博物馆,但大概是对
馆方的态度感到失望,便在1824年卖给法王查理十世,价格为25万法郎。有了萨尔特的
藏品和德罗韦蒂的第二批藏品,卢浮宫的古埃及文物已可与都灵博物馆媲美。在卢浮宫
中来自萨尔特的4,014件藏品清单上,有卡纳克神庙的一段刻满铭文的墙面,拉美西斯
三世的玫瑰色花岗石棺(德罗韦蒂眼睁睁看着贝尔佐尼挖走的文物之一),两座巨大的
花岗石斯芬克斯像,还有菲莱神庙花岗石的内中堂。
萨尔特的第三批收藏品,到1827年他死于埃及后才出售,共有1,083件,大部份由
大英博物馆买下。
图特摩斯像:巴黎、伦敦、柏林博物馆的大部份埃及藏品,都来自于大文物商德罗
韦蒂。这位法国驻埃及总领事,在任期间大肆收刮倒卖文物。这尊精美的图特摩斯三世
(公元前1490—1436年)黑色花岗石雕像,便是他倒卖的第一批藏品。该藏品现藏于意
大利都灵博物馆。
走一趟卢浮宫和都灵、伦敦的博物馆,便可以知道,领事们和他们的工作人员大多
卖力寻找大型文物:方尖碑、斯芬克斯像、石棺和巨大的雕像。这些文物通常都是用花
岗石制成,重量惊人;而且往往埋在陵墓里——深埋在岩石下的陵墓。想要带走它们,
必须先把它们运出来,送到尼罗河边,再吊到简陋的斜桅小帆船上。这些搬运工作可没
有借助任何机械。到了亚历山大城之后,还要重新装到小吨位的帆船上——蒸汽轮船要
到1830年后才问世。
○窃贼肖像三:贝尔佐尼
在众多从事这类工作的人之中,意大利人贝尔佐尼是佼佼者。1778年他生于威尼斯
以西的帕多瓦,l 6岁到罗马讨生活。他本来想当僧侣,但是1798年法国军队进入罗马,
于是转往伦敦,在街头卖艺。他身材高大,据说有两百多公分,力大无穷;介绍他的剧
院广告把他形容成“巴塔哥尼亚的大力士参孙”。他登台时化装成阿根廷的巴塔哥尼亚
人,头戴羽毛。表演结束时,他举起一个金属架,架上站着十二个人,名为“人肉金字
塔”。
他还到过葡萄牙和西班牙。1814年他在马尔他岛,穆罕默德·阿里的一个经纪人建
议他去埃及,说他年轻时候学的水利知识在那儿会有用处。于是他带着妻子和一个仆人
来到埃及;而且马上结识了德罗韦蒂,和瑞士探险家布尔卡德。
贝尔左尼用了两年时间,来制造并安装他所发明的灌溉机械。他把机器推荐给穆罕
默德·阿里,但是尽管它在同一时间内的取水量比传统器具多六倍,穆罕默德·阿里却
听了亲信的外行话而拒绝了。这次失败使贝尔佐尼的生计陷入窘境。
此时,萨尔特被任命为英国驻埃及的总领事。萨尔特在离开伦敦前来埃及上任之前,
大英博物馆董事会成员邦克怂恿萨尔特利用自己的职位为邦克和大英博物馆搜集文物。
此外,布尔卡德在上埃及停留时注意到,在法国学者们命名为“门农庙”的神庙,
也就是拉美西斯神庙前,有一个硕大的法老胸像。当地农民认为,法国人想运走它简直
是白费力气。布尔卡德建议穆罕默德·阿里把这胸像送给英国摄政王,可是总督怎么也
不相信,光拿一块石头当礼物,就能得到那位君主的感谢,事情就搁下来了。后来,布
尔卡德还向邦克和贝尔佐尼谈过此事。
灌溉机械失败之后,贝尔佐尼失去了经济来源,忽然想起门农庙的胸像;可以用这
来赚点钱呢!他在布尔卡德陪同下去见萨尔特,萨尔特也看出这个胸像运回去能使邦克
感到满意,于是给了贝尔佐尼一笔运费,及另一大笔钱,让他放手购买所发现的文物。
阿布辛博神庙:阿布辛博由布尔卡德于1813年发现。贝尔佐尼看到他的描述后,决
心成为第一个进入神庙的人。1816年9月,他的船停在神庙对面。他画了这幅画,右面是
小神庙,它的正面有六座巨像,悬崖当中是大神庙。他叙述了自己的印象:“北方吹来
的沙,堆积在神庙上方,再逐渐往下流向神庙的正面,将入口处掩埋了三分之二。当我
走近这座神庙时,忽然发现,想把沙堆清出门口,是不可能的了。沙堆那么高,我感到
自己永远也到不了门口。”
○法老胸像的漫长旅程
贝尔佐尼于1816年6月底从开罗的布拉克河港出发。7月22日,他一到达底比斯,就
直奔拉美西斯神庙。他在其记述中说:
“在一堆废墟中,我最先想的,就是要找到那胸像。我在一大片这胸像原有的底座
和身体的碎片附近发现了它。它面朝天空,仿佛是由于知道要被运到英国去,而向我微
笑。我原先只晓得它硕大无比,没有料到它也美得出奇。”
他开始准备运输工作。“为了这项工程,我从开罗带了14根杠杆,来到拉美西斯神
庙。其中八根用来做成载胸像的运送架,外加四条棕榈叶绳子、四根滚棒,没有任何机
械。”
7月24日,他带着敕令向当地的都督要求雇80名工人。都督说没有工人可派,最好
等尼罗河泛滥期过去再说。
贝尔佐尼坚持自己的要求,最后贿赂了都督,让他答应第二天派工人来。第二天一
个工人也没有来;于是又谈判、又送礼,都督才又答应了。隔几天来了一批人,但是不
够用。“不过当其他人看到这些工人开始工作时,也就容易说服并随之而来了。工地上
搭起架子,先要把胸像放到架子上。当地的农民以为它永远不可能被搬离。当他们看到
巨像移动时,都惊叫起来。尽管巨像移动是他们自己使尽力量的结果,他们却以为是由
于魔鬼之力。他们见我在记笔记,便认为我在施魔法指挥这项工程……我用四根杠杆抬
起胸像,把运送架塞到胸像下面。等胸像慢慢放上架子之后,我再让他们抬起架子的前
部,在底下放进一根滚棒,后部亦如法炮制。我让巨像在架子上面放得安安稳稳的,拉
绳的力量也分配得很均匀。我又安排了几个人,手持杠杆,走在运送架的两侧,以便胸
像万一向哪一边倾倒时,可以出手协助……”
“一些工人在前面拉着绳子,另一些则不断地更换滚棒。就这样,巨像从原本所在
的地方前进了。我派了一个阿拉伯人到开罗去,按照我的指示报告胸像已经开始运往英
国的作业。”
由贝尔佐尼《埃及和努比亚游记》中的叙述,我们可以了解:运送石像到尼罗河的
过程,缓慢而艰难,花了10天才走l,200公尺!8月5日,终于好不容易到达目的地附近。
贝尔佐尼为此十分高兴:“所以我今天很早就来了,结果发现只有卫兵和木工。木工告
诉我,副都督禁止农民再为‘狗基督教徒’工作。”
这下子事态可严重了,尼罗河水说不定哪一天就会上涨,而一旦河水泛滥,胸像就
要被迫在那里一动不动地待上几个月。贝尔佐尼抓紧时间,去问副都督为什么不让农民
工作。
“傍晚从古尔纳回来时,我听说他们发现了一尊头像,比我运到亚历山大城发往美
国的那个还要大。它用红色花岗石雕成,精美绝伦……我在8天内可以把它送到卢索尔,
虽然它是如此巨大和沉重”
——意大利冒险家 贝尔佐尼
副都督说禁令来自都督本人。贝尔佐尼马上去找都督,费了番唇舌,又送上“两枝
漂亮的英国手枪”作为礼物,他获得了允许复工的书面命令。8月12日,拉美西斯二世
的胸像终于运达尼罗河畔,等着把它装船送往开罗。贝尔佐尼利用等大船的机会参观了
国王谷的陵墓;然后到努比亚看了阿布辛博的两座神庙,暗自打算:有朝一日要进去仔
细勘察。他游览了菲莱,以萨尔特的名义占有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