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惨世界+索达吉堪布
的子女,大者不会超出人类的范围,岂不知从无始劫以来,一切众生皆做过自己的父母和子女。世间的孝道仅限于供给父母衣食,大者莫过于听从父母的言教,岂不知父母之言有合理及非理。只做到世间的慈爱与孝顺是不够的,应当发起广大的慈悲心与菩提心。寂天菩萨云:〃是父抑或母,谁具此心耶?是仙或欲天,梵天有此耶?彼等为自利,尚且未梦及,况为他有情,生此饶益心?〃做父母的若能教子女慈爱人类以至于飞禽走兽,便是大慈,做子女的若能懂得因缘果报的道理,并能教父母也明白此理,而断绝杀生,便可算做大孝了。
母子情深
有一位老和尚给我讲述了年轻时一次打猎的经历:
一九七八年,他在四川松潘县种植草药,同时也打猎。有一天,他们一行三人背着猎枪带着猎狗,来到一片树林,看到树上有一群金线猴,他们便迫不及待地开枪射击。猴子惊恐万分,但因为树下有狗,而无法逃脱。有的猴子在树上就被打死了,有的打下后,被猎狗咬死。他看到有一只母猴背上背一个小猴,正准备射击时,见那母猴将小猴子放到一边,用手指一指小猴,又向猎人摆一摆手,再指一指它自己。猎人明白了,那母猴叫他不要打小猴,可以打母猴自己。猎人被母猴的行为感动了,放下了猎枪。晚上同伴煮猴子肉,他一点儿也不想吃,只是内心不断谴责自己,图什么呢?为了吃猴肉,卖猴子皮和骨头,就如此残忍地杀生害命。哎,罪过!罪过!
老和尚悔恨地说,他今年六十五岁了,子女都不孝顺,他是被子女从家里赶出来的,这大概是年轻时打猎的果报吧。
老和尚年轻时打猎,见母猴保护小猴的行为而能住手,说明他是有善根的人。但愿天下所有的猎人都能放下猎枪。
在藏地的森林中也有许多猴子,那些猴子常常几百只一群。记得小时候有个猎人叫公却证布,他身材高大,头发有些卷曲。有一天他告诉我:一次,他拿着网绳,扛着猎枪到了一片森林中,发现一群猴子,便开枪射击,结果打中一只母猴,其他猴子惊惶而逃。当他走近猎物时,发现母猴身边有一只小猴,它正用舌头舔着母猴的伤口。这只小猴不害怕么?为了护理受伤的母猴,居然没有跑开。此时,母猴也是护着小猴。作为猎人,公却证布本来没有什么慈悲心,然而那情景却使他终生难忘。
世间的感情莫过于母子之情,动物也同样如此,在生命的紧要关头,母子相护,不顾惜自己的生命。从无始以来,在生死轮回流转过程中,无一众生不曾做过自己的父母,既为父母,又何忍心杀害呢?
用生命当玩具
少年儿童,年幼无知,平时在玩耍时,常常会造作诸多恶业。有些人到了晚年醒悟后才知忏悔,也有人终生被无明愚痴所覆,不知忏悔。
在一个小城镇的街上,来往的行人熙熙攘攘,忽然间,从高高的楼顶上,飞下来几只惊慌失措的鸡,咯咯地叫着,还没落到地面,又响起了几声爆炸声,人们定睛一看,眼前呈现一幅悲惨的景象:有的鸡已粉身碎骨;有的只剩下半载身子,还猛力地扇动着翅膀;还有的鸡流着殷红的鲜血,鸡毛竖立,鸡冠挺直。怎么回事儿?正当人们被眼前的情景弄得懵头转向时,从楼顶上传来一群孩子的欢笑声。原来他们把邻居家的鸡偷抓过来,把长长的鞭炮捅进鸡屁股眼里,然后点燃,再把鸡从楼顶扔下,以此观赏鸡在空中飞舞爆炸的场面。
真是惨不忍睹。那些鸡何罪之有?竟遭此不幸!那群孩子只是为了玩耍。孩子不懂事理,造这种恶业。大人们若不懂因果报应的道理,会造作更严重的恶业,因为成年人不仅有能力,而且更会玩。
在火车上,一个中年男子正在摆弄一支玩具枪,他说:〃给儿子买的,儿子在他姥姥家,我先玩了两天,挺好玩,还能打死老鼠呢?〃〃哦,能打死老鼠?〃我接过话来问。那中年男子便滔滔不绝地讲述了他如何用玩具枪打老鼠的经过:
午夜时分,家人都入睡了,我还在玩弄这支新买的枪,它的杀伤力还是很大的,开枪射击纸板,纸板立即被击穿,牛皮纸更不在话下。这时,我心里期待着一个活的目标。不一会儿,机会来了,一只刚生下不久、身毛还没有长全的幼鼠爬了过来。顿时,我兴奋不已,赶紧拿起枪支,嘡!就开了一枪,那小老鼠浑身颤抖着躲进气化炉芯凹处。我被逗乐了,乘胜追击,又向这只小老鼠开了第二枪,那小老鼠惊恐地乱窜乱跳,不知是病了,还是被我打伤了,它跑不快。接着,我又近距离开了第三枪,枪口几乎触着它的皮肤,由于距离太近,有少许血迹沾到了枪口。真过瘾,那只老鼠已不能爬了,我禁不住赞叹这支枪的威力。而后又向小老鼠开了第四枪,第五枪,嗨!那小东西真够顽强的,挨这么多枪竟没有死,还呼呼地喘着气,我惊奇这弱小生灵的生命力。我又朝它的头部、耳朵、眼睛、嘴巴等各处接连不断地开枪,小老鼠的身体上布满了梅花状的孔。见小老鼠还喘气,呼吸未断,便打开汽化炉,火烧其身,直到它的四肢被烧焦,发出难闻气味,我才心满意足地停了手。我觉得自己象个英雄。
〃捎给儿子的,你不怕儿子开枪打你。〃听了那中年男子的叙述,我说。
〃儿子打我?〃那男子愣住了,怔怔地呆在那儿,呆了很久。
我见火车里的人对他所讲的打老鼠之事都漠然置之。我们若见他人或自己用金银及珍宝作游戏玩具都会觉得惋惜,然而以无上价值的生命作玩具却不以为然。
我们是人还是鬼?
在加拿大温哥华,我遇到一位热心的女士,她经常照顾我们的生活,也为我们的行程做安排,为法会等佛事活动操心。这位女士的人事关系处理得很融洽,起初,她在我的心目中象天女一样。有一次到海边,那位女士告诉我她喜欢吃海鲜,凡是海中的活物她没有不吃的。在用餐时,她开始吃一些活虾活鱼。这时,从她的绿色的眼睛里发出一种凶残的光,她那双抓食鱼虾的手仿佛豺狼的爪子,红色的头发也显得很恐怖,活象一个魔女。
在藏地有个家喻户晓的故事:从前有个盗贼准备夜间去偷宰牦牛,傍晚,他躲藏在一片树林中,由于恶业所感,他遇上了魔鬼。不久,他们就彼此熟悉了。魔鬼问:〃这么晚了,你在这里干什么?〃盗贼回答说:〃我准备去偷宰一头牦牛。〃魔鬼说:〃巧得很,我也正准备害一头牦牛。〃贼说:〃你是鬼,神通广大,你先去施展你的魔力,我在这烧水等你。〃于是魔鬼刹那遁形无迹。那贼便开始烧水,他想魔鬼很有技巧,可能很快就会把牛肉拿回来。过一会儿,魔鬼回来了,但两手空空,贼问:〃你怎么没有杀牛?〃鬼说:〃已经杀了。〃贼说:〃杀了,牛肉怎么没有拿回来〃那鬼回答:〃我已经观察好了,有一块长长的木屑扎入了那头牦牛的蹄中,不久就会化脓,那头牦牛很快就会死掉〃。〃嗨〃那个盗贼叹了一口气,说:〃你等着,看我的!〃盗贼便去偷宰了一头牦牛,很快把血淋淋的牛肉扛回树林中。魔鬼很惊讶地说:〃这么快,莫非你是比我还厉害的鬼?〃魔鬼不敢吃牛肉,远远地跑开了。
鬼害牛,尚且观察时间因缘,待机缘成熟方杀之,而人杀牛,随心所欲,不择手段,可见人之为害较鬼为甚。通过这个故事,有头脑的人应当思维:我们到底是人还是鬼?
被网的小鸟
曾有位老诗人写了这么两句诗:〃我伸出舌头,舔着这个血腥的世界。〃初时觉得不理解,后来仔细观察我们这个世界,发现他讲的没错,人们的日常饮食中充满了血腥。
圆定这样讲述着他的童年:在故乡苏州那〃小桥流水人家〃如画般的自然环境下,人们竟然无时不在造杀业。父亲虽是个善良的人,却为了儿女和家庭,造了许多杀业,杀鸡宰鱼自不必说,特别让人痛心的是网鸟。
父亲不知从那里得来的〃传承〃,一次拿了一张大网回家,他在网中央用竹筐圈了一个小篼子,用两根竹杆撑着两边,做成一个罗网。做好后,约了几个人去网鸟。网鸟一般都是在雪后月朗星稀之夜,这时,麻雀都栖息在竹林中。他们用竹杆支起网,罩住竹林的一头,然后从竹林的另一头,一边吆喝,一边用竹杆赶麻雀。那些睡得正香的小鸟从睡梦中惊醒,一时惊慌失措,没头没脑地朝着没有动静的一头飞去,纷纷落入网中。守网的人见差不多了,便把两根竹杆夹紧,拿电筒照着小鸟的眼睛,把它们赶到篼子中去。而后,他们一只只地把小鸟的脖子掐断。有时一个晚上可抓到几百只小鸟。
多数时间我不在场,一次,在自家的竹林里我目睹了这血腥的场面。当时小鸟惊恐的叫声和大人们兴奋的喊声充斥着双耳。后来,我不愿再看这一切,父亲每次出去捕鸟,我都要他带一只活的回来,试图养活它。每当去喂小鸟时,小鸟都不肯吃食,它只是哀伤地躺在那儿。于是我便唱起一首歌:〃我是一只小鸟,想要飞却怎么也飞不高,我才栖上了枝头,却成为猎人的目标。〃看着外面那些小鸟在自由自在地飞翔,我再也不忍心把它们关在笼子里。
抓到麻雀的第二天,母亲便忙了起来,开始拔毛、清洗内脏、显示烹饪的手艺。单是吃麻雀,一家数口造下无量罪业。
古代商朝开国始祖成汤出游郊外,见一人四面张布猎网,并祷告说:〃从天空飞降的,从地下出现的,或从四面来的禽兽都投入我的网中〃。成汤感叹道:〃如此,鸟兽将绝迹了〃他把三面猎网解除,只留一面,说:〃愿向左的,向左;愿向右的,向右;愿上飞的,上飞;愿下逃的,下逃;命该绝者才入我网〃。成汤仁慈之心与猎人形成了鲜明对比。
可怜的老鼠
老鼠有家鼠、山鼠、田鼠等,无论哪一种,都常被人们打杀。人们似乎特别痛恨老鼠,许多人特意养猫抓老鼠,也有用捕鼠器捕杀甚至用各种毒药加以毒害。一般人认为家鼠很脏,打杀后,鼠尸多被丢弃,而如今却是抓山老鼠成风,并大啖其肉,还有利用山鼠治病的。
山东许多地方种植大花生,农民们为了防止老鼠吃花生,便在田里投放鼠药。内蒙古某地则有一个中医药方,用活黄鼠的胃配药,于是便有许多野生黄鼠被活体解剖取胃。也不知道黄鼠胃是否能治病。
擅长绘画的圆慧来自广东。他小时侯经常与小伙伴们一起捉老鼠吃。在他十岁的那年秋天,正值农忙过后,大人们大都在家休息,可是几个玩皮的孩子闲来无事,便跑到田间去捉老鼠。割完稻子后的空旷田野里,偶尔见有老鼠跑出来吃丢下的稻子,但它们跑的很快,若要去捉,它们便钻进洞里,不易捉到。小伙伴们于是点燃稻草,把冒着浓烟的稻草放在老鼠洞口并往里吹,让烟灌进洞里,观察哪里有烟往外冒,就将那个出口堵上。这样,鼠洞的许多出口都被堵上,只留一个出口,接着继续往洞中吹烟。开始,老鼠不敢出来,待烟灌满了,老鼠被呛得实在受不了,才爬出洞,这时,大多数已经被呛得晕头转向,刚一出来就被抓住了。也有个别清醒的,出了洞就跑,但很快被小伙伴们抓住了。这样,没用多长时间就捉到不少老鼠。然后,他们到水沟边,大家一起杀老鼠、扒皮、清洗、架起火烤鼠肉吃。我们小孩都觉得老鼠的肉细嫩,比牛羊肉好吃,大人也如此,因此当地很多人喜欢抓老鼠吃。
圆慧讲到这儿,看看自己的双手,又把手在衣服上擦一擦,似乎要擦掉什么东西,并愧疚地说:〃这双手过去不知造下多少恶业,杀过多少生命,现在要好好修行,忏悔业障,我非常害怕偿还命债,也更怕感受地狱之苦。〃
多数杀生是由于人们贪吃肉食而引起的,若真正了知这些众生和自己一样,都是有感知有苦受的生命,则会了悟众生的肉与自己的肉无有差别。关于这一点,宋代著名诗人黄庭坚有诗《平等》曰:〃我肉众生肉,名殊体不殊,原同一种性,只是别形躯。〃因此,杀食众生的肉,等于吃自己的肉,但是,谁肯割自己的肉吃呢?《央崛摩罗经》云:〃佛言自肉他肉,则是一肉,是故诸佛悉不食肉……。一切众生界,我界,即是一界,所食之肉即是一肉,是故诸佛悉不食肉。〃愚笨的人为养活这个臭皮囊,杀害许多众生,真是得不偿失。
野蛮的儿童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童年,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童年代表着天真活泼无忧无虑,自己也会认为童年的时光是美好而快乐的。在这美丽的光环后面,是否如我们想象的那样呢?让我们静下心来思考一下吧。其结果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