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界圆觉学+太虚大师
,識藏現眾生。心、意及與識,自性、法有五,無我二種淨,廣說者所說。長短、有
無等,展轉互相生,以無故成有,以有故成無。微塵分別事,不起色妄想,心量安立
處,惡見所不樂。覺想非境界,聲聞亦復然。救世之所說,自覺之境界』。
色等及心無八句,言心所緣六塵境界法相,皆心所無有,唯依心長養而起故;
即無始來能起所起分別心熏習故,內法根身,外法器界,皆眾生第八藏識所現,如
明鏡之現影。此八識、三自性、五法、二無我諸法,皆能廣說者之諸佛大悲方便之
所說也。此下十二句,謂對待之法,以長故生短,以有故生無,皆是墮在百八見圈
套內。從有計無,從無計有,循環展轉,妄想滋生;佛法根本取消,以一切唯心故
。作析空觀以離分別,使外道凡夫虛妄離而對待絕,則安住唯心之量中。然此雖為
不正見者所不信樂,外道之妄想所不能覺悟,二乘智亦不能了知,乃實為救世大悲
者所說破執顯正之自覺境界也。
戊二 淨除現流門
己一 問
爾時、大慧菩薩為淨除自心現流故,復請如來,白佛言:『 世尊!云何淨除一切
眾生自心現流,為頓、為漸耶』?
前所說之分別自性、妄想自性,即是遍計所執。無始來由遍計執熏習所起──
八識虛妄分別心心所聚──之現行流注生滅,即為能造、能變、能現二種生死之因
,此所以大慧菩薩問佛:此眾生現行流注虛妄心識,如何盡除障染而清淨之也。夫
欲除現流之有漏虛妄,無如微細生滅,縱有時略為了知而不能盡淨。因不知不覺中
,剎那剎那種現生滅熏變,雖初地以上菩薩已能覺現無漏,無間有漏仍起。所以淨
除之方,有頓漸二門:或頓照即空,或漸除始滅,請佛決示。所謂『但須息妄,不
用求真』;諸法相性現成真實,不假營求造作,因無始顛倒想蒙蔽,不能現前。遍
計起執心心流注,其理雖悟,未得實際受用,仍隨習氣流轉,所謂明知生是不生,
如何又隨生死流轉?乃由覺力未充。起信論云:『凡夫之人雖復名覺,即是不覺』
。故理則頓悟,事須漸除也。
己二 答
庚一 二淨漸頓
辛一 事須漸除
佛告大慧:『漸淨非頓:如菴羅果漸熟非頓,如來淨除一切眾生自心現流,亦復
如是漸淨非頓。譬如陶家造作諸器,漸成非頓,如來淨除一切眾生自心現流,亦復如
是漸淨非頓。譬如大地漸生萬物,非頓生也,如來淨除一切眾生自心現流,亦復如是
漸淨非頓。譬如人學音樂、書、畫、種種伎術,漸成非頓,如來淨除一切眾生自心現
流,亦復如是漸淨非頓』。
此先答事須漸除也。一、菴摩羅是難分別之果,此果由生漸熟。二、陶工造器
手續,有眨痢⑷肽!⒊尚巍㈠戝€、加釉、上彩諸步。三、大地草木,亦有播種、
抽芽、發葉、開花、結果之程序,或春種、夏生,或隔年成熟。四、工巧伎術亦非
一學能成,必須唯日孜孜,時習不厭,始有造就。此明世間事務皆由漸來,以合佛
法淨除現妄流注生滅,亦由漸漸治伏,以無始虛妄習亦漸漸集成故。猶之操練世務
。必具一番堅忍之心。斷除一分習氣,即是增長一分法身功德,故但從淨除習氣上
用功,迨於先粗後細,次第除盡。
辛二 理則頓悟
『譬如明鏡,頓現一切無相色像,如來淨除一切眾生自心現流,亦復如是頓現無
相、無有所有清淨境界。如日月輪,頓照顯示一切色像,如來為離自心現習氣過患眾
生,亦復如是頓為顯示不思議智最勝境界。譬如藏識,頓分別知自心現及身、安立、
受用境界,彼諸依佛亦復如是,頓熟眾生所處境界,以修行者安處於彼色究竟天。譬
如法佛所作依佛光明照耀,自覺拢ひ鄰腿缡牵遂斗ㄏ嘤行浴o性惡見妄想,照令
除滅』。
此次答理則頓悟也。一、明鏡頓現一切色像而無分別,喻佛法由加行位入通達
位時,頓悟人法我執自心現流,頓證二無我所顯之一真法界,頓斷無始分別所起二
執,頓遍照了一切法真如性而無能所分別之相。二、日月光明普遍無礙,喻佛為登
地──已了三界唯心、萬法唯識──之菩薩,尚須澈底離自心現無始有漏習氣過患
,頓為顯示圓融果海之不思議無礙智境,以思議皆名相假法,不能於實際相應故。
此智非凡小所能階,如華嚴等所明。三、藏識於一剎那頓現根、身、器界無有前後
,喻報身佛能於一時成熟一切眾生,而現他受用身安住色究竟天,遍入諸國土而成
佛,隨眾生所處境而令策修諸行皆各成就。四、由法性身現報身、化身佛,光明照
耀遍於法界,喻自覺拢撬C如法性之普周世出世間也。有無雙照,真俗平證,有
性無性、計有計無,所有一切惡見妄想,依自證智照令皆滅。由前來二淨頓漸之法
喻,依之真修實行,漸能通達諸法相性,則頓照一切虛妄,如黑暗現光,昏夢忽醒
,立時斷除。所謂從頓悟之理行漸除之事,行漸除之事證頓悟之理,即漸而頓,即
頓而漸。總之、不聞拢獭穆勊夹蓿荒軠Q自心現流耳。
庚二 三身說殊
辛一 報佛
『大慧!法依佛說一切法,入自相、共相自心現習氣因,相續妄想自性計著因,
種種不實如幻,種種計著不可得。復次、大慧!計著緣起自性,生妄想自性相。大慧
!如工幻師,依草木瓦石作種種幻,起一切眾生若干形色,起種種妄想,彼諸妄想亦
無真實。如是大慧!依緣起自性,起妄想自性,種種妄想心,種種相行事妄想相,計
著習氣妄想,是為妄想自性相生。大慧!是名依佛說法』。
法性能依之報佛,說一切法自相共相,由一切眾生自心現流習氣及妄想相續執
著為因,不知有皆如幻,實不可得,乃於依他緣起生計著之妄想。如幻師以種種幻
具、幻術而作幻像,對此幻像起分別想妄執為實;不了依他,而由種種虛妄計著習
氣起種種妄想相,亦復如是。所以報身佛皆說唯心、唯識,去一切虛妄分別也。
『大慧!法佛者,離心自性相,自覺拢壘辰纾⑹┳鳌?br /> 此繼明法身佛也。謂法性佛依自覺拢撬壡鍦Q無漏境界,建立施設。離一切
心意識所分別自性相,唯是真如,即前所說之自覺拢ひ病?br /> 辛三 化身佛
『大慧!化佛者,說施、戒、忍、精進、禪定、及心智慧,離陰、界、入,解脫
識相分別,觀察建立,超外道見,無色見』。
此繼明化身佛也。謂化佛說六度法門,或為聲聞而說四諦,為緣覺而說十二因
緣法門。了達諸法皆諸識變現相,及諸解脫破我法執,是由妙觀察智建立,超外道
見及無色界諸定。六凡之無色界,為外道耽為最高涅槃,出世三乘皆超過之。
辛四 重明法身佛
『大慧!又法佛者,離攀緣,攀緣離,一切所作根量相滅,非諸凡夫、聲聞、緣
覺、外道、計著我相所著境界,自覺拢烤共顒e相建立。是故大慧!自覺拢烤共顒e
相,當勤修學;自心現見,應當除滅』。
此重明法身佛也。謂法佛即法性,攀緣不及而無所緣,本來如是,非假造作。
凡夫六根各有限量,如眼只緣色塵,耳只緣聲塵等。法佛離於根量相,一根能作一
切根,一切互攝於一根,所謂『眼內聞聲始得知 』。此非凡夫、二乘及諸外道執著
我法者所了知之境界,是依究竟自覺最勝相而建立。而此建立之相,菩薩當勤修學
,以淨除自心現流矣。
庚三 三乘證別
辛一 總標
『復次、大慧!有二種聲聞乘通分別相:謂得自覺拢顒e相,及性妄想自性計著
相』。
聲聞乘有二種差別相,一與菩薩相通而一不同。同者、所謂自覺拢遣顒e相,
不同者、所謂妄想自性計著相。後者所謂計著相即法,妄想自性即執,合之即法執
;菩薩已離,二乘仍未能離也。
辛二 別明
壬一 自覺境
『云何得自覺拢顒e相聲聞?謂無常、苦、空、無我境界真諦,離欲寂滅,息陰
、界、入自共相,外不壞相如實知,心得寂止。心寂止已,禪定、解脫、三昧、道果
,正受解脫。不離習氣、不思議變易死,得自覺拢龢纷÷暵劊敲米杂X拢顒e相聲
聞。大慧!得自覺拢顒e樂住菩薩摩訶薩,非滅門樂、正受樂,顧憫眾生及本願,不
作證。大慧!是名聲聞得自覺拢顒e相樂。菩薩摩訶薩於彼得自覺拢顒e相樂,不應
修學』。
聲聞乘拢撬X到者,離凡夫四顛倒見,證四諦理,離欲寂滅也。於根身塵界
自相共相等外緣不壞相,如實了知,心得寂止,得心解脫及慧解脫,脫離三界煩惱
生死苦,然猶未離無明習氣及變易生死,以猶不了諸法自共相皆自心現,是名聲聞
所得自覺拢遣顒e相。菩薩雖亦同得此智證境,但以悲愍眾生故,不取寂滅樂及正
受樂。聲聞於此證耽樂境,菩薩不應修學也。
壬二 妄執境
『大慧!云何性妄想自性計著相聲聞?所謂大種,青、黃、赤、白、堅、濕、煖
、動,非作生自相、共相,先勝善說。見已,於彼起自性妄想。菩薩摩訶薩於彼應知
應捨,隨入法無我相,滅人無我相見,漸次諸地相續建立,是名諸聲聞性妄想自性計
著相』。
聲聞於地、水、火、風四大及顯色等壞不壞相,雖知非外道所計之作者生,但
尚執有實法,以依先來勝智慧者之教理,說自共相實有自性也。菩薩知此妄執應捨
,以知捨故,不但滅聲聞所滅人我執,且悟入無我法相,漸入諸地安立,不同聲聞
有此妄想自性計著相。
戊三 常不思議門
己一 辨外小無常不思議
庚一 問
爾時、大慧菩薩摩訶薩白佛言:『世尊!世尊所說常不思議自覺拢ぞ辰纾暗?br /> 一義境界。世尊!非諸外道所說常不思議因緣耶』?
此大慧初問佛所說自覺第一義境界是常住者,不思議者,而外道計種種異因緣
造作者是常,如今之計有上帝者,謂天地萬物未生前即有,既壞後仍常住;是不思
議,得無與佛所說者相同耶?蓋此種混淆,未得差別智菩薩,亦易起計執落外道見
。此非大慧之計,正求佛智簡別外道作者不能得常不思議耳。
庚二 答
辛一 辨外無
佛告大慧:『非諸外道因緣得常不思議,所以者何?諸外道常不思議,不因自相
成。若常不思議不因自相成者,何因顯現常不思議?復次、大慧!不思議若因自相成
者,彼則應常。由作者因相故,常不思議不成』。
諸外道說作者為常不思議,然其立作者之因與所立作者之自相,皆不成立,故
不能依之說常不思議。譬云:上帝是常,是不思議。設有人問:何物上帝?上帝何
在?汝何知有上帝且是常是不思議耶?彼不能答,故上帝自相及建立上帝因相皆不
成立。必二相成,可應許常,而彼外道所計作者,因、自相先不成,故不得常不思
議也。
辛二 顯內有
『大慧!我第一義常不思議,第一義因相成,離性非性得自覺相故有相,第一義
智因故有因,離性非性故。譬如無作、虛空、涅槃滅盡,故常。如是大慧!不同外道
常不思議論。如是大慧!此常不思議,諸如來自覺拢牵萌缡牵食2凰甲h自覺
拢撬茫瑧斝迣W』。
佛所說之第一義常不思議,有自覺拢撬C之第一義境界,故自相成;有遠離
有無之自覺拢牵室蛳喑桑灰詫嵶C第一義之無分別智即是了因,所證第一義是自
相。譬如三乘共知之虛空、擇滅、非擇滅無為是常,此佛智第一義常不思議,亦復
如是。不同外道諍論,以如來自覺拢撬霉剩势兴_當修學。
辛三 再辨外
『復次、大慧!外道常不思議,無常性、異相因故,非自作因相力故常。復次、
大慧!諸外道常不思議,於所作性非性無常,見已思量計常。大慧!我亦以如是因緣
,所作者性非性無常;見已,自覺拢辰纾f彼常無因。大慧!若復諸外道因相成常
不思議,因自相性非性同於兔角,此常不思議,但言說妄想。諸外道輩,有如是過。
所以者何?謂但言說妄想,同於兔角,自因相非分』。
外道所見常,從無常反面計,以異於常之無常相為因,見所造作有為之法悉是
無常,對無常之反而計常,非自智慧力證於常。如來拢且嘁姷绞篱g有為是無常,
但非對此因說是常,由智證第一義說是常。復次、外道依彼所作、計作者相為常不
思議,然無自相同於兔角,無從實證,不可說有,不可說無。譬如說自在天是作者
、是常不思議,而彼不能證明自在天自身之存在,則我亦可講兔角是作者、是常不
思議,彼亦不能否認,以與彼所計作者皆無自相及因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