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界圆觉学+太虚大师
民全體之真正國家主權本無依據,但彼猶然委蛇遷就,一面吸持其勢力地位以橫行
,一面譸張為幻,莠言亂聽,淆惑國民心理。不唯事實上國權依然在僦莆眨?br /> 之或又迷戴以為主權,豈唯都無實益,抑且盡棄前功!故不可不急起直追以滅除之
也。然此滅伲斏鲹衿浞椒ǎ旱谝弧㈨氁罁陟秶袢w之本來常住圓滿之真正
國家主權以進行;第二、須知賱莺斡沙闪⒋嬖冢瑥钠渌沙闪⒋嬖谥畼屑~上以旋
滅之。若不昧第一義,則賱蓦m雄厚,可無恐怖。若知第二義,乃由國民聽任其取
求驅役敬謹奉事所致;則旋轉頭來,一一不應其取求驅役,而但向國家主權所在之
國民全體自尋生活,與俳^端脫離關係,不稍假借依賴於伲瑒t賱輰⒏F蹙渙離而
自亡矣。賱萃觯瑒t本在國民全體之真正國家主權始鞏固,而能實施治化,而主受
僦浦诙嵉够昧绯印H欢眾雖散,佘婋m亡,而全體國民各各心理中無
始來所有迷信贆唷⒀鲑囐勢之謬習,若不洗除乾淨,培滋教養,使於國民全體之
主權中獲得真正安生樂業之果,智用福德駸駸日進無疆;則散亡耄S在全體國民中
之積伲靶屡d破僦髁Γ宰銥槔弥嚵暥藱C又演盜浮e,或為積聚謬習
環擁而終成攘據之變式。若能於賱輧A滅後,奉國民全體真主權,向全國民培以真
正全國民教育,用舒時泰,化美群和,咸享真正平等自由之福;則變端自無從出生
,禍機永除,而倥c主混之第三顛倒亂源除盡矣。非第一重,則第二重既難無阻無
岐,第三重尤不能貫澈始終無變無滯。非第二重,則第一重等於空言無補,第三重
尤無從竟厥全功。非第三重,則第一重理想不能真正成為事實,第二重之所為亦等
空勞無獲。故妄銷真顯,幻滅常住,亂盡圓成之三位,雖秩然有序而互通無際,雖
用各有當而缺一不可。
二、合法:本經初三卷半,專以辨明真妄,銷妄顯真,了妄即真,全真無妄。
首標『汝等當知:一切眾生從無始來生死相續,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淨明體;用諸
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輪轉』。次標『一者、無始生死根本,則汝今者與諸眾生用
攀緣心為自性者。二者、無始菩提涅槃元清淨體,則汝今者識精元明、能生諸緣緣
所遺者』。乃至『世尊諸妄一切圓滅,獨妙真常,敢問如來一切眾生何因有妄』:
皆是於『確辨妄想』、『的示真心』,深致其意者。此第一義徹根本故,修乃修復
其本常,證乃證成其本圓。從第四卷之下半卷、『汝今欲令見、聞、覺、知遠契如
來常、樂、我、淨,應當先擇死生根本,依不生滅圓湛性成,以湛旋其虛妄生滅,
復還元覺,得元明覺無生滅性為因地心』。乃至『蒙佛慈誨,得正熏修。身心快然
,獲大饒益』。皆是於『旋滅幻想』、『歸契常心』,深致其意者。此第二義擇要
妙故,悟乃悟達其妙真,證乃證得其妙圓。今此卷云:『如是眾生一一類中,亦各
各具十二顛倒。猶如捏目亂華發生,顛倒妙圓真淨明心,具足如斯虛妄亂想。汝今
修證佛三摩地,於是本因元所亂想,立三漸次方得除滅。如淨器中除去毒蜜,以諸
湯水并雜灰香洗滌其器,後貯甘露』。乃至『是種種地,皆以金剛觀察如幻十種深
喻奢摩它中,用諸如來毗婆舍那清淨修證漸次深入』。皆是於『淨除亂想』、『成
滿圓心』,深致其意者。此第三義到究竟故,悟亦究竟,修亦究竟,一切事無不究
竟堅固。至七趣業妄,五陰禪岐,則不過於第二第三之修證中,防止其退墮淪墜與
邪曲紆滯而已。蓋琉璃恃強暴善,星主虛無,寶蓮香尼貪婬逸,正猶民治主義中妄
發生之過激主義、虛無主義、戀愛自由主義等過患,故墜七趣業妄。彼由修禪所成
邪魔、外小,亦猶陽行民治、潛便私圖之敗類。故滯五陰禪岐,其悟證者由下而上
,依於一心:先悟一心之真實性,心真實故常住,心真常故圓滿;然亦正以圓滿常
住,故辨心之為真實也。其破除者由麤而精,先破想上之浮妄,次除想中之積幻,
次盡想元之耄y,必亂想空靜而後幻妄始永除也。故曰:本經全旨,可將『銷盡無
始妄幻亂想,顯成本來圓常真心』之十六字包括之。了此義者,則知此中順修六十
佛位,即是淨除亂想,圓滿真心。故曰:洗滌其器,後貯甘露。
癸二 別釋進修當依三漸次
子一 修習除其助因
『云何助因?阿難!如是世界十二類生,不能自全,依四食住,所謂段食、樱?br /> 、思食、識食;是故佛說『一切眾生皆依食住』。阿難!一切眾生,食甘故生,食毒
故死。是諸眾生求三摩提,當斷世間五種辛菜。是五種辛,熟食發婬,生啖增恚。如
是世界食辛之人,縱能宣說十二部經,十方天仙嫌其臭穢,咸皆遠離。諸餓鬼等,因
彼食次,舐其唇吻。常與鬼住,福德日銷,長無利益。是食辛人修三摩地,菩薩、天
仙、十方善神不來守護。大力魔王得其方便,現作佛身來為說法,非毀禁戒,讚婬、
怒、癡,命終自為魔王眷屬。受魔福盡,墮無間獄。阿難!修菩提者永斷五辛,是則
名為第一增進修行漸次。
案曰:第一修行漸次,即是持齋。持齋專以遠離穢食為義,此為濯磨身心、滌
蕩瑕垢之第一步,亦即超出世俗之第一步。能如是者,即能自拔於舊污俗染中,而
不為種種不良之嗜好慣習拘束,以為摺h鬼魔、順近佛拢畽C紐也。
更要悟者,此三修行漸次,皆是對已能悟藏心、知修圓通之人說者,故曰縱能
宣說十二部經。按之天台圓教六即,已超過名字即佛而入於觀行即佛。故不得謂此
是對於下愚未悟之人而說,我輩解圓理、悟真心者,便可無事乎此也。正因解圓理
、悟真心,故能有事乎此,即登六十佛位之一。修學者思維之!
子二 真修刳其正性
『云何正性?阿難!如是眾生入三摩地,要先嚴持清淨戒律:永斷淫心,不餐酒
肉,以火淨食、無啖生氣。阿難!是修行人,若不斷婬及與殺生出三界者,無有是處
。當觀婬欲猶如毒蛇,如見怨佟O瘸致暵勊臈墶藯墸瑘躺聿粍印a嵝衅兴_清淨律
儀,執心不起。禁戒成就,則於世間永無相生相殺之業。偷劫不行,無相負累,亦於
世間不還宿債。是清淨人修三摩地,父母肉身不須天眼,自然觀見十方世界,睹佛聞
法,親奉拢迹么笊裢ǎ'十方界,宿命清淨,得無艱險。是則名為第二增進修行
漸次。
案曰:第二修行漸次,即是持戒。持戒專以斷除惡業為義。以小乘律持身不動
,以大乘律持心不起。身心之惡業俱斷,惡業之習氣咸盡。真悟真修,自得無障無
累。非真悟真修,則但成定散世善。非持身持心,則難脫生死業繫。此指真悟真修
之士,故能持戒身心清淨,即得大神通撸浇纾廾鍦Q得無艱險也。
子三 增進摺洮F業
『云何現業?阿難!如是清淨持禁戒人,心無貪婬,於外六塵不多流逸,因不流
逸旋元自歸。塵既不緣,根無所偶,反流全一,六用不行,十方國土皎然清淨。譬如
琉璃,內懸明月,身心快然,妙圓平等,獲大安耄В磺腥鐏砻軋A淨妙皆現其中,是
人即獲無生法忍。從是漸修,隨所發行,安立拢弧J莿t名為第三增進修行漸次。
案曰:第三修行漸次,即是體真。體真專以旋滅妄動為義。此蓋純為出世定慧
之行,不與世善共者。能摺F業,則不仗他力,即身可成解脫也。舉要言之,在修
耳門圓照三昧者,即是反聞聞自性。在念佛者,即是都攝六根淨念相繼是也。聞復
性圓,念淨心通,即體會真如而真如體現,故曰是人即獲無生法忍。此為妄習乾枯
、真元豁露之候。依是真元,行成妙德,以開發本有因緣,而莊嚴圓滿果海;則有
乾慧乃至等覺諸位。故曰從是漸修,隨所發行,安立拢弧?br />
論曰:此三漸次,正是觀行即位……故曰反妄正修。
案曰:上明反妄正修三重漸次竟。
壬二 明純真妙修十二單眩?br /> 癸一 分示
子一 乾慧地
『阿難!是善男子,欲愛乾枯,根樈不偶,現前殘伲粡屠m生。執心虛明,純是
智慧。慧性明圓,鎣十方界。乾有其慧,名乾慧地。
案曰:此乾慧地,即第三增進中所云『如是清淨持禁戒人,心無貪婬,於外六
塵不多流逸,因不流逸旋元自歸。塵既不緣,根無所偶,反流全一,六用不行,十
方國土皎然清淨』是也。
子二 十信
『欲習初乾,未與如來法流水接。即以此心中中流入,圓妙開敷。從真妙圓,重
發真妙,妙信常住。一切妄想滅盡無餘,中道純真,名信心住。真信明了一切圓通,
陰、處、界三不能為礙。如是乃至過去、未來無數劫中,捨身、受身一切習氣,皆現
在前。是善男子皆能憶念,得無遺忘,名念心住。妙圓純真,真精發化,無始習氣通
一精明,唯以精明進趣真淨,名精進心。心精現前,純以智慧,名慧心住。執持智明
,周遍寂湛,寂妙常凝,名定心住。定光發明,明性深入,唯進無退,名不退心。心
進安然,保持不失,十方如來氣分交接,名護法心。覺明保持,能以妙力迴佛慈光,
向佛安住。猶如雙鏡光明相對,其中妙影重重相入,名迴向心。心光密迴,獲佛常凝
無上妙淨,安住無為得無遺失,名戒心住。住戒自在,能撸剑ルS願,名願心
住。
案曰:此十信位,即第三增進中所云『反流全一,六用不行,十方國土皎然清
淨。譬如琉璃,內懸明月,身心快然,妙圓平等,獲大安穩。一切如來密圓淨妙,
皆現其中』是也。又當知者:此中第三增進與乾慧地及十信位,皆是依修圓通三摩
地時所成就之真德而說。其在後文所說五陰魔外,則依三增進中所銷落之妄垢而說
。真德之一方面成就,妄垢之一方面銷落,成就與銷落所經過之途程正相等。特彼
铡∷N落之妄垢為是,故成顛倒所執五陰魔外。此中唯取所成就之真德,故成乾
慧、十信諸地。知此、則下文以說五陰魔外為扶助第三增進者,其義方有著落矣。
又、此十信位,亦即觀世音從聞、思、修入三摩地之所漸增者也。『初於聞中
入流忘所,所入既寂,動靜二相了然不生』。即此中之『欲習初乾,未與如來法流
水接。即以此心中中流入,圓妙開敷,從真妙圓,重發真妙,妙信常住。一切妄想
滅盡無餘,中道純真,名信心住』是也。如是漸增,聞所聞盡;以至生滅既滅,寂
滅現前,即念心住至願心住是也。故此經之修行圓通,猶大乘起信論之修行信心也
。此從禪說,故曰圓通。彼從理說,故曰信心。彼之信成就發心,與此經發心住正
齊也。
子三 十住
『阿難!是善男子,以真方便發此十心。心精發暉,十用涉入,圓成一心,名發
心住。心中發明,如淨琉璃內現精金,以前妙心履以成地,名治地住。心地涉知,俱
得明了,撸Ц彩降脽o留礙,名修行住。行與佛同,受佛氣分,如中陰身自求父母,
陰信冥通入如來種,名生貴住。既撸У捞ィH奉覺胤,如胎已成人相不缺,名方便具
足住。容貌如佛,心相亦同,名正心住。身心合成,日益增長,名不退住。十身臁?br /> 一時具足,名童真住。形成出胎,親為佛子,名法王子住。表以成人,如國大王以諸
國事分委太子。彼剎利王世子長成,陳列灌頂,名灌頂住。
案曰:十住為生如來家位。本經仍專依三摩地之增進相而說。發心住、治地住
、修行住,乃習所成之佛種,亦觀世音圓通章中所云『忽然超越世出世間,十方圓
明獲二殊勝』者也。上合十方諸佛本覺妙心,與佛如來同一慈力,能現八相成佛。
於佛功德妙莊嚴海之中,不假作意,契應安住,故曰『行與佛同,受佛氣分,如中
陰身自求父母,陰信冥通入如來種,名生貴住』。道胎者,謂如來無上菩提大智大
悲功德法界身藏。撸Х鸱ń绮厣碇畠龋鸸Φ律碜匀婚L養,名方便具足住至童真住
是也。前皆依佛功德而住,今能自成佛功德力,馴至佛力充足,堪承佛化,則法王
子住、灌頂住是也。此十住以修自成己為重者也。
子四 十行
『阿難!是善男子,成佛子已,具足無量如來妙德。十方隨順,名歡喜行。善能
利益一切眾生,名饒益行。自覺覺他得無摺埽麩o瞋恨行。種類出生窮未來際,三
世平等、十方通達,名無盡行。一切合同,種種法門得無差铡x癡亂行。則於同
中顯現群異,一一異相各各見同,名善現行。如是乃至十方虛空?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