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界圆觉学+太虚大师
界諸人天境,乃至劫壞三災不及,如是一類名兜率陀天。我無欲心應汝行事,於橫陳
時味如嚼蠟,命終之後生越化地,如是一類名樂變化天。無世間心同世行事,於行事
交了然超越,命終之後,遍能出超化無化境,如是一類名他化自在天。阿難!如是六
天,形雖出動,心跡尚交。自此已還,名為欲界。
壬七 就世禪增進而明色空天趣
『阿難!世間一切所修心人,不假禪那,無有智慧。但能執身不行淫欲,若行、
若坐想念俱無,愛染不生無留欲界;是人應念身為梵侶,如是一類名梵眾天。欲習既
除,離欲心現,於諸律儀愛樂隨順,是人應時能行梵德,如是一類名梵輔天。身心妙
圓,威儀不缺,清淨禁戒加以明悟,是人應時能統梵眾為大梵王,如是一類名大梵天
。阿難!此三勝流,一切苦惱所不能逼。雖非正修真三摩地,清淨心中諸漏不動,名
為初禪。阿難!其次梵天,統攝梵人圓滿梵行,澄心不動寂湛生光,如是一類名少光
天。光光相然,照耀無盡,映十方界遍成琉璃,如是一類名無量光天。吸持圓光,成
就教體,發化清淨,應用無盡,如是一類名光音天。阿難!此三勝流,一切憂懸所不
能逼。雖非正修真三摩地,清淨心中麤漏已伏,名為二禪。阿難!如是天人,圓光成
音,披音露妙,發成精行,通寂滅樂,如是一類名少淨天。淨空現前,引發無際,身
心輕安,成寂滅樂,如是一類名無量淨天。世界身心一切圓淨,淨德成就,勝託現前
,歸寂滅樂,如是一類名遍淨天。阿難!此三勝流,具大隨順,身心安耄У脽o量樂。
雖非正得真三摩地,安耄闹袣g喜畢具,名為三禪。阿難!復次、天人不逼身心,苦
因已盡;樂非常住,久必壞生,苦樂二心俱時頓捨。麤重相滅,淨福性生,如是一類
名福生天。捨心圓融,勝解清淨,福無遮中得妙隨順,窮未來際,如是一類名福愛天
。阿難!從是天中有二岐路:若於先心,無量淨光福德圓明修證而住,如是一類名廣
果天。若於先心,雙厭苦樂,精研捨心相續不斷,圓窮捨道身心俱滅,心懀Щ夷浳?br /> 百劫;是人既以生滅為因,不能發明不生滅性,初半劫滅,後半劫生,如是一類名無
想天。阿難!此四勝流,一切世間諸苦樂境所不能動。雖非無為真不動地,有所得心
功用純熟,名為四禪。阿難!此中復有五不還天。於下界中九品習氣,俱時滅盡,苦
樂雙亡;下無卜居,故於捨心眾同分中,安立居處。阿難!苦樂兩滅,鬥心不交,如
是一類名無煩天。機括獨行,研交無地,如是一類名無熱天。十方世界妙見圓澄,更
無塵象一切沈垢,如是一類名善見天。精見現前,陶鑄無礙,如是一類名善現天。究
竟群幾,窮色性性入無邊際,如是一類名色究竟天,阿難!此不還天,彼諸四禪四位
天王獨有欽聞,不能知見。如今世間曠野深山拢缊龅兀园⒘_漢所住持故,世間麤
人所不能見。阿難!是十八天獨行無交,未盡形累。自此已還名為色界。復次、阿難
!從是有頂色邊際中,其間復有二種岐路:若於捨心發明智慧,慧光圓通便出塵界,
成阿羅漢,入菩薩乘,如是一類,名為迴心大阿羅漢。若在捨心捨厭成就,覺身為礙
,銷礙入空,如是一類名為空處。諸礙既銷,無礙無滅,其中唯留阿賴耶識,全於末
那半分微細,如是一類名為識處。空色既亡,識心都滅,十方寂然迥無攸往,如是一
類名無所有處。識性不動,以滅窮研,於無盡中發宣盡性,如存不存,若盡非盡,如
是一類名為非想非非想處。此等窮空,不盡空理。從不還天拢栏F者,如是一類名不
迴心鈍阿羅漢。若從無想諸外道天窮空不歸,迷漏無聞,便入輪轉。阿難!是諸天上
各各天人,則是凡夫業果酬答,答盡入輪。彼之天王,即是菩薩撸μ幔瑵u次增進
,迴向拢齻愃扌新贰0㈦y!是四空天身心滅盡,定性現前,無業果色,從此逮終,
名無色界。此皆不了妙覺明心,積妄發生,妄有三界,中間妄隨七趣沈溺。補特伽羅,
各從其類。
案曰:六七俱為天趣,故但七趣。此第七科所明色、無色界諸天,為表如下:
一、初禪三天─────────┐
二、二禪三天 │
三、三禪三天 │
┌─凡夫三天├─色界共十八天
四、四禪九天分三─┼─外道一天│
└─拢呶逄飑?br /> 五、空處┐
六、識處│
七、無處├─無色界共四天
八、非處┘
壬八 就欲界雜報而明阿修羅趣
『復次、阿難!是三界中,復有四種阿修羅類:若於鬼道,以護法力乘通入空,
此阿修羅從卵而生,鬼趣所攝。若於天中降德貶墜,其所卜居鄰於日月,此阿修羅從
胎而出,人趣所攝。有修羅王執持世界,力洞無畏,能與梵王及天帝釋、四天爭權,
此阿修羅因變化有,天趣所攝。阿難!別有一分下劣修羅,生大海心,沈水穴口,旦
撸摽眨簹w水宿,此阿修羅因濕氣有,畜生趣攝。
案曰:上來、請說業報令信一大科竟。
戊二 結明虛妄勸除
『阿難!如是地獄、餓鬼、畜生、人及神仙、天洎修羅,精研七趣,皆是昏沈諸
有為相。妄想受生,妄想隨業,於妙圓明無作本心,皆如空華,元無所著。但一虛妄
,更無根緒。阿難!此等眾生不識本心,受此輪迴,經無量劫不得真淨。皆由隨順殺
、盜、淫故;反此三種,又則出生無殺、盜、婬。有名鬼倫,無名天趣,有無相傾,
起輪迴性。若得妙發三摩提者,則妙常寂。有、無二無,無二亦滅,尚無不殺、不偷
、不婬,云何更隨殺、盜、婬事?阿難!不斷三業,各各有私,因各各私,眾私同分
非無定處。自妄發生,生妄無因,無可尋究。汝勗修行,欲得菩提,要除三惑。不盡
三惑,縱得神通,皆是世間有為功用,習氣不滅,落於魔道。雖欲除妄,倍加虛偽,
如來說為可哀憐者。汝妄自造,非菩提咎。作是說者,名為正說;若他說者,即魔王
說』。
論曰:精研七趣,但一虛妄……可不除滅此虛妄習氣哉!
案曰:上來、明七趣生報以匡扶第二漸次一大科竟。
丁二 辨五陰魔境以匡扶第三漸次
論曰:此中陰境,皆從三摩提中……皆屬妄想五陰也。
戊一 哀無聞深眨马氉R勿迷主人而隳寶覺
論曰:雖知真修行法……非祇犯一戒而已矣。
己一 佛慈緣起
即時如來將罷法座,於師子床攬七寶儿,迴紫金山,再來懀校崭娲蟊娂鞍㈦y
言:『汝等有學緣覺、聲聞,今日迴心趣大菩提無上妙覺,吾今已說真修行法。汝猶
未識修奢摩他、毗婆舍那微細魔事;魔境現前,汝不能識,洗心非正,落於邪見。或
汝陰魔,或復天魔,或著鬼神,或遭魑魅;心中不明,認贋樽印S謴挽吨械蒙贋樽?br /> ,如第四禪無聞比丘妄言證拢靾笠旬吽ハ喱F前,謗阿羅漢身遭後有,墮阿鼻獄。
汝應諦聽!吾今為汝子細分別』。阿難起立,并其會中同有學者,歡喜頂禮,伏聽慈
誨。
案曰:此中佛陀所以興大悲心,無問自說修止觀中之微細魔事者,其緣起之義
有六焉:
一、當時會中多有二乘有學迴小趣大、修習大乘止觀之當機眾,故須為說。二
、上來選圓通根,示禪那位,但明正面增進之相,未明反面銷除之相。如或不能辨
別,倒認反面以為正面。譬人乘舟進行,見岸移而不悟舟動,迷舟動而認為岸移。
執岸能移,怪舟不動,轉欲捨舟乘岸。此非兼與說明幻見岸移之故不可,故須為說
。三、從凡夫地趨菩提路,中間遙遠,都未經歷,枝歧雜出之處既多,髣彿依稀之
境尤夥。或致铡肭鷱揭詾檫_道,滯著半途以為到家。非一正一反而較對辨之,殆
難明晰,故須為說。四、天魔、鬼神,魑魅、妖精等類,伺修行佛法人、實有乘隙
圖害之事,不可不先為說破;使修行人能識其情狀,得慎防之,故須為說。五、時
眾共知有四禪天無聞比丘,以迷得禪為證涅槃,遂謗阿羅漢有生死、致墜無間之事
。藉茲事緣,故佛大悲無問而說。六、大乘禪中微細魔事,唯是諸佛妙覺圓明之所
照了,非餘人之所能分析盡知,而亦非當機修學人之所能問,故佛大悲無問而說。
己二 魔妄根由
佛告阿難及諸大眾:『汝等當知有漏世界十二類生,本覺妙明覺圓心體,與十方
佛無二無別。由汝妄想迷理為咎,癡愛發生,生發遍迷,故有空性;化迷不息,有世
界生。則此十方微塵國土,非無漏者,皆是迷頑妄想安立。當知虛空生汝心內,猶如
片雲點太清裏。況諸世界在虛空耶?汝等一人發真歸元,此十方空皆悉銷殞;云何空
中所有國土而不振裂?汝輩修禪飾三摩地,十方菩薩及諸無漏大阿羅漢心精通■,當
處湛然。一切魔王及與鬼神、諸凡夫天,見其宮殿無故崩裂,大地振坼;水陸飛騰,
無不驚慴。凡夫昏暗,不覺遷訛。彼等咸得五種神通,唯除漏盡,戀此塵勞,如何令
汝摧裂其處?是故鬼神及諸天魔、魍魎、妖精,於三昧時僉來惱汝。然彼諸魔雖有大
怒,彼塵勞內,汝妙覺中,如風吹光,如刀斷水,了不相樱H耆绶袦巳鐖员?br /> 煖氣漸鄰,不日銷殞。徒恃神力,但為其客;成就破亂,由汝心中五陰主人。主人若
迷,客得其便。當處禪那覺悟無惑,則彼魔事無奈汝何。陰銷入明,則彼群邪咸受幽
氣。明能破暗,近自銷殞,如何敢留擾亂禪定?若不明悟被陰所迷,則汝阿難必為魔
子,成就魔人。如摩登伽,殊為眇劣,彼唯咒汝破佛律儀,八萬行中祗毀一戒,心清
淨故尚未淪溺。此乃隳汝寶覺全身,如宰臣家忽逢籍洠В疝D零落,無可哀救。
案曰:此中所以召魔妄之根由,有二端焉:一、有漏虛空世界眾生,皆依迷妄
安立。迷妄銷殞,勢必隨之銷殞。而戀著此迷妄所成之世間者,既經驚知,便來侵
擾。二、如始覺心主人有力,心心背塵合覺,常在妙覺光中增進。千魔萬怪,尚無
入身之隙,豈成擾亂之事!奈其中有銷落迷妄所遺陰境之變,心稍昏亂,彼魔怪乃
無不呈現。立即覺悟,猶不為害;若復顛倒迷為拢常旆纯蜑橹鳎苯倩罘鹑?br /> 體而去。此二根由,重在後一。前為破除無始積迷應有之勢,後為昧失當念覺心感
召所致。修行人懀粤s魔,在知後一根由。若前一根由,則唯有仰仗佛菩薩無漏
功德力,及神咒無漏功德力,時時求哀悔過,懇乞加持不可。
戊二 歷陰境總明妄想為本毋欺自心而入邪歧
論曰:陰者覆障,所謂區宇……經文自列可知。
已一 色陰禪境魔事
庚一 總明
『阿難當知:汝坐道場銷落諸念,其念若盡,則諸離念一切精明,動靜不移,憶
忘如一。當住此處入三摩提,如明目人處大幽暗,精性妙淨心未發光;此則名為色陰
區宇。若目明朗,十方洞開無復幽黯,名色陰盡,是人則能超越劫濁。觀其所由,堅
固妄想以為其本。
案曰:此即觀世音圓通章所云『初於聞中入流亡所』位之背景。亦即第三漸中
所云『於外六塵不多流逸,因不流逸旋元自歸。塵既不緣,根無所偶,反流全一,
六用不行』位之背景。如見無明,如聞無聲,如覺無合,如知無懀В恢T念雖得銷落
,一精猶在迷悶。此為一精明體色陰區宇,亦為一精明體劫濁層殼。一切保鍊色身
、延長生命、修神仙者,要皆不外此中堅固妄想以為其本。豁茲區宇,破此層殼,
始能少有自由之分。而性命雙修者,方以動靜不移,憶忘如一,謂之修性;而以堅
固妄想、烹鍊色陰,謂之修命。故修三摩地者第一重之所棄;正彼修仙者取著之以
為至寶者也。取此陰濁以為至寶,故彼修仙者雖壽千萬劫,亦不離堅固妄想之守尸
鬼耳。
庚二 詳辨
『阿難!當在此中精研妙明,四大不織,少選之間身能出礙。此名精明流溢前境
,斯但功用暫得如是,非為拢C。不作拢模凭辰纾蝗糇髀}解,即受群邪。阿難
!復以此心精研妙明,其身內徹,是人忽然於其身內拾出蟯蛔,身相宛然亦無傷毀。
此名精明流溢形體,斯但精行暫得如是,非為拢C。不作拢模凭辰纾蝗糇髀}解
,即受群邪。又以此心內外精研,其時魂魄、意志、精神,除執受身、餘皆涉入互為
賓主;忽於空中聞說法聲,或聞十方同敷密義。此名精魄遞相離合成就善種,暫得如
是,非為拢C。不作拢模凭辰纾蝗糇髀}解,即受群邪。又以此心澄露皎徹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