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界圆觉学+太虚大师
癸二 明化身現有起滅
『然今非實滅度而便唱言當取滅度,如來以是方便教化眾生。
此標示現滅度之事。法身本無生滅,報身壽命無盡,至化身本為度生示現,豈
肯即入無餘滅度?而如來唱言當取滅度,蓋眾生中有應以示現涅槃而得益者,佛即
以示現涅槃而濟度之,此即如來方便之力。
『所以者何?若佛久住於世,薄德之人,不種善根,貧窮下賤,貪著五欲,入於
憶想妄見網中。若見如來常在不滅,便起憍恣、而懷厭怠,不能生難遭之想、恭敬之
心。是故如來以方便說:「比丘當知!諸佛出世難可值遇」。所以者何?諸薄德人,
過無量百千萬儯伲蛴幸姺鸹虿灰娬摺R源耸鹿饰易魇茄裕骸钢T比丘!如來難可得
見」。斯眾生等聞如是語,必當生於難遭之想,心懷戀慕渴仰於佛,便種善根,是故
如來雖不實滅而言滅度。
此釋示現滅度之由。佛既住世,則聞法者多。然聞而不信,信而不解,解而不
行,則善根無由培植,功德法財何由富裕!自甘輕蔑,豈非下賤?皆由貪著財、色
、名、食、睡五者之欲,迷墮見、思二惑之網,故均為薄德之人。此薄德之人,以
習見如來之故,起於憍恣,心自放逸,懷有厭怠,不樂親近。無難遭之想,則不能
勇猛精進;無恭敬之心,則無由發生功德。是故如來以大悲方便唱言滅度,冀可警
斯懈怠俾種善根也。佛本無生滅,故曰不實滅。唱言者、非僅見於言辭,實亦現於
事相,特佛能預言之而自邸?br /> 『又善男子!諸佛如來法皆如是,為度眾生皆實不虛。
此釋成前說明法不虛。佛之化身,隨順眾生欣厭示有生死,皆能令眾獲益,真
實不虛,此為十方三世諸佛之所同也。
壬二 喻說
癸一 喻說常滅
『譬如良醫智慧聰達,明練方藥,善治眾病。其人多諸子息,若十、二十、乃至
百數。以有事緣,遠至餘國。諸子於後飲他毒藥,藥發悶亂,宛轉於地。是時、其父
還來歸家,諸子飲毒,或失本心或不失者,遙見其父皆大歡喜,拜跪問訊:「善安耄?br /> 歸!我等愚癡铡舅帲娨娋券煾n壽命」!
全喻共分十二段,茲逐次釋之如下。
佛為無上醫王,故以醫為喻;良以表德。智慧、明正見,聰達、明利根。明練
者、通曉之義,通曉藥性喻知教法,通曉方劑喻能眨匆姴≡瓌t能善治。喻佛
慧甚深,通曉眾生種種病原,復善對治。以上、總顯佛三身、四智之德,為善達機
宜喻。眾生出世無漏種子,為佛密施教化所致,由佛化生,即皆為佛子,故言多諸
子息。十、喻頓悟種姓眾生,二十、喻漸悟種姓眾生,百數、喻此二類種姓眾生甚
多。此為慈矜起化喻。此土已度而緣盡,他土當度而機熟,應往他土示現,故曰以
有事緣遠至餘國。餘國、或為淨土,或為穢土,均對此土而言。此為觀機道耄в鳌?br /> 已有出世無漏種姓,以遠摺鸹手型久潦В軣罒o明之覆障,名曰飲毒。惑
起為藥發,業重為悶亂,以惑業招受生死之苦為宛轉於地。雖曾發大心而竟致流轉
生死,此為逢緣惑起喻。佛以應化機熟復現斯土、為還家。謂以度生故復還此眾生
生死之家,亦釋現所應化之土為家。蓋佛本無家,適示現八相成道於此土,即以此
土為家。此為濟生成道喻。眾生有流轉生死而夙因不昧、本性不迷者,為無失心。
如善根深重者,值佛應化,歡喜信受,即為不失心之證。以故見父即能認父,並知
為大醫王,求賜救其慧命。曾發大心之眾生,即以出世無漏智慧種子為其壽命。倘
耄'於無明煩惱之中,不能發育滋長,則壽命即有斷絕之虞矣。此為見佛咸欣喻。
『父見子等苦惱如是,依諸經方,求好藥草,色香美味皆悉具足,擣篩和合與子
令服,而作是言:「此大良藥,色香美味皆悉具足,如等可服,速除苦惱無復眾患」
。其諸子中不失心者,見此良藥色香俱好,即便服之,病盡除愈。餘失心者,見其父
來,雖亦歡喜問訊求索治病,然與其藥而不肯服。所以者何?毒氣深入失本心故,於
此好色香藥而謂不美。
依經求藥,喻觀機施教。色香味並美之好藥,喻唯一大乘妙法。擣篩和合子
令服,喻以種種方便善巧說此妙法。令眾由信起解,由解起行,由行取證以斷諸苦
。此為應機說法喻。不失心者見藥便服,服便病愈。喻頓悟菩薩有領受妙法之智慧
,得因妙法發生功德。此為根熟成道喻。失心之人,見父歡喜求治,然不肯服藥。
蓋其歡喜之心、本非諏崳袩o辨藥之智慧。喻漸悟菩薩覆障甚深,根性未熟,故
於妙法貌生信解不肯修行。此為未熟厭法喻。
『父作是念:此子可愍,為毒所中心皆顛倒,雖見我喜求索救療,如是好藥而不
肯服,我今當設方便令服此藥。即作是言:「汝等當知!我今衰老,死時已至,是好
良藥今留在此,汝可取服勿憂不差」。作是教已,復至它國,遣使還告汝父已死。是
時、諸子聞父背喪,心大憂惱而作是念:若父在者,慈愍我等能見救護。今者捨我遠
喪他國,自惟孤露無復恃怙,常懷悲感,心遂醒悟。乃知此藥色香美味,即取服之,
毒病皆愈。其父聞子悉已得差,尋便來歸,咸使見之。
當設方便令服此藥,喻佛起大悲方便示現涅槃,以起其悕求妙法之心。遣使告
言父死,即如來唱言滅度也。此為令悕示滅喻。父喪子悲,心遂醒悟,復念良藥,
服之病愈。喻悲佛涅槃,勇進於行,斷苦、證道。此為戀佛愛法喻。父聞子差,歸
使子見,喻大心菩薩已證法身,入於拢唬蕪偷靡姺鹕怼4藶榈寐}見佛喻。
癸二 辨非虛妄
『諸善男子!於意云何?頗有人能說此良醫虛妄罪不』?『不也,世尊』!佛言
:『我亦如是,成佛已來無量無邊百千萬儯怯伤⑸o劫,為眾生故,以方便力言
當滅度,亦無有能如法說我虛妄過者』。
報身如父,實體常存,而化身如醫,方便示死,實為度脫眾生之故。佛法雖戒
虛妄,然亦無有能說佛過失者矣。佛之示現涅槃,身智既不永無,起滅盡隨緣法,
由此故名涅槃無上。
己二 重頌
庚一 頌菩提無上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自我得佛來,所經諸劫數,無量百千萬儯d
阿僧祇,常說法教化無數儯娚钊腱斗鸬馈杹頍o量劫,為度眾生故,方便現涅
槃,而實不滅度,常住此說法。
此三頌、總明報化二身。
『我常住於此,以諸神通力,令顛倒眾生,雖近而不見。
此一頌、頌佛之報身,無緣不見。眾生顛倒自不見佛,況加神通耄Я畈灰姟R?br /> 如日月自明,盲者不見,是盲者過,非日月之咎也。
『眾見我滅度,廣供養舍利,咸皆懷戀慕,而生渴仰心。眾生既信伏,伲币馊?br />
軟,一心欲見佛,不自惜身命。時我及眾僧,俱出臁惿健N視r語眾生:常在此不滅
;以方便力故,現有滅不滅。餘國有眾生,恭敬信樂者,我復於彼中,為說無上法。
汝等不聞此,但謂我滅度。
此五頌、頌佛之報身,有緣得見。眾生根熟即為有緣,即能見佛。蓋佛之報身
本無生滅,在此涅槃即他方應化矣。
『我見諸眾生,洠г陟犊鄲溃还什粸楝F身,令其生渴仰,因其心戀慕,乃出為說法。
法。
此釋見報身佛、與不見之所由。
『神通力如是,於阿僧祇劫,常在臁惿郊办吨T住處。眾生見劫盡,大火所燒時
,我此土安耄В烊顺3錆M。園林諸堂閣,種種寶莊嚴,寶樹多華果,眾生所撸贰?br /> 諸天擊天鼓,常作眾伎樂,雨曼陀羅華,散佛及大眾。我淨土不毀,而眾見燒盡,憂
怖諸苦惱,如是悉充滿。
此五頌、頌報身化身二土之相。眾生所依之土,即凡拢油粒椿痢R娊?br /> 盡,謂見此妄想所成之世界為劫火燒盡。報佛如來之真實淨土,為第一義諦所攝,
非世俗諦攝之化土可比,故化土燒盡而淨土不毀。
『是諸罪眾生,以惡業因緣,過阿僧祇劫不聞三寶名。諸有修功德,柔和伲闭?br /> ,則皆見我身,在此而說法。或時為此眾,說佛壽無量;久乃見佛者,為說佛難值。
此再頌無緣不見、有緣得見。
『我智力如是,慧光照無量,壽命無數劫,久修業所得。汝等有智者,勿於此生
疑,當斷令永盡,佛語實不虛。
此結頌智慧、壽命,久遠無量。
庚二 頌涅槃無上
『如醫善方便,為治狂子故,實在而言死,無能說虛妄。我亦為世父,救諸苦患
者,為凡夫顛倒,實在而言滅。以常見我故,而生憍恣心,放逸著五欲,墮於惡道中
。我常知眾生行道不行道,隨所應可度,為說種種法。每自作是義:以何令眾生得入
無上慧,速成就佛身』!
此五頌、頌涅槃無上。初一頌喻,後四頌合。狂子、指根姓未熟者。
分別功德品第十七
正宗分明一乘果中,首明已滿果。共有二品:一為已釋之如來壽量品,其次即
分別功德品。在全經品第中,則為第十七。
分別、即辨聞法者受益之溕睢⒍嗌佟⑦h近。功者、功行,德者、果德。此功
德即由聞如來壽量所發生成就者;所聞之法殊勝,故能聞之功德亦因之殊勝也。
前品如來壽量,為已滿之佛果,為明聞佛果者所成之德相、及顯佛法之威力,
故有此品。
法力有五門:一、證,二、信,三、供養,四、聞法,五、讀誦持說。證、信
、供養三門,皆見本品。為明此法力無上,故有此品。
本品經文約分為二:初一長行與頌,明時會獲益、現前階降。謂當時會眾獲益
,現前有高低、溕钪畡e也。後諸長行與諸頌,明校量勝劣、後時利益。謂與修習
他功德者校量勝劣,而顯其後時之利益也。
丁二 辨時眾獲益
戊一 時會獲益現前階降
己一 標時益
爾時、大會聞佛說壽命劫數長遠如是,無量無邊阿僧祇眾生得大饒益。
前品一字一句皆顯佛之法身,故聞證者眾,能獲饒益。
己二 佛告益
庚一 明證得
於時、世尊告彌勒菩薩摩訶薩:『阿逸多!我說是如來壽命長遠時,六百八十萬
儯怯伤麗a河沙眾生得無生法忍,復有千倍菩薩摩訶薩得聞持陀羅尼門,復有一世界
微塵數菩薩摩訶薩得樂說無礙辯才,復有一世界微塵數菩薩摩訶薩得百千萬儯鼰o量旋
陀羅尼,復有三千大千世界微塵數菩薩摩訶薩能轉不退法輪,復有二千中國土微臣數
菩薩摩訶薩能轉清淨法輪。
此明依位證得,謂各依菩薩地位而有證得之益也。自前品以來,佛已非為聲聞
弟子說法,乃為果地菩薩而說,故呼果地菩薩上首彌勒之名而告之也。無生滅法為
無生法,證於無生法而安住其中,為得無生忍。證此者,為入於初地、二地。聞持
陀羅尼、即發生智光,得大總持,能入一切教海。證此者,為入於三、四地。樂說
無礙辯才,證此者為入於五、六地。旋陀羅尼、即由無相而觀有相,復由有相而觀
無相,能觀有無二相平等不二,為得旋陀羅尼。證此者為入於七地。轉不退法輪、
即念念不退轉,證此者為入於八地。轉清淨法輪、即具足辯才,現大神通,覆眾生
界,無礙無著,證此者為入於九地、十地。二千中國土,即二千箇中千世界也。
『復有小千國土微塵數菩薩摩訶薩八生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復有四四天下
微塵數菩薩摩訶薩四生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復有三四天下微塵數菩薩摩訶薩三
生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復有二四天下微塵數菩薩摩訶薩二生當得阿耨多羅三藐
三菩提,復有一四天下微塵數菩薩摩訶薩一生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此明依生證得,謂依再受後生之次數而有證得之益也。得菩提、此指初地菩薩
離分段死,隨分得見真如法性,名得菩提,非得果滿佛位菩提。小千國土、即小千
世界。四天下、即枺⑽鳌⒛稀⒈彼拇蟛恐蓿恳凰拇蟛恐逓橐粋€四天下。
庚二 明信發
『復有八世界微塵數眾生皆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此謂信心成就,即信不退也。
己三 供養益
佛說是諸菩薩摩訶薩得大法利時,於虛空中雨曼陀羅華、摩訶曼陀羅華,以散無
量百千萬儯鼘殬湎聨熥幼现T佛,并散七寶塔中師子座上釋迦牟尼佛及久滅度多寶如
來,亦散一切諸大菩薩及四部眾。又雨細末旃檀、沈水香等。於虛空中天鼓自鳴,妙
聲深遠。又雨千種天衣,垂諸瓔珞:真珠瓔珞,摩尼珠瓔珞,如意珠瓔珞,遍於九方
。眾寶香罏燒無價香,自然周至,供養大會。一一佛上有諸菩薩執持旛蓋,次第而上
至於梵天。是諸菩薩以妙音聲,歌無量頌,讚歎諸佛。
此釋供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