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界圆觉学+太虚大师
法華行,入佛知見證法華果,今且分段略言其義。
1 開佛知見信法華教分
開佛知見者,法華會上,開三乘權顯一乘實,『汝等所行,是菩薩道,漸漸修行
,皆當作佛』。諸弟子眾自知皆有成佛之可能性,斷疑生信,決定信受佛所教語。自
方便品至法師品,皆是開佛知見信法華教。其說法主為釋迦佛,聞法眾首領為舍利弗
。此九品中:一、三周說法,攝前八品;二、普記流通,攝後一品。三周說法者:一
、法說一周,即方便品,明諸佛出世度生,皆令成佛,上根舍利弗信受佛教,授記作
佛。二、喻說一周,即譬喻品說火宅喻,迦葉等悟入;信解品,諸弟子眾信解領受,
說窮子喻;藥草品,三草二木,一地所生,一雨所潤,佛再印成;授記品為中根迦葉
等授記作佛。三、因緣一周,會眾中下根猶有未信受者,乃復說化城品,因此五百弟
子及學無學眾,悉皆作佛。二、普記流通者:即後法師品,不論當時在會不在會,若
現在,若未來,若此土,若他土,皆悉授記作佛,使人於法華教生決定信,故不但當
時無量人天等眾已得佛授記,即我等及未來無量眾生,亦已蒙佛授記矣。
2 示佛知見解法華理分
示佛知見解法華理,攝經中見多寶佛塔品,提婆達多品,持品,安樂行品。示、
即將佛所知見之法華妙理,顯示於人,使人了知教所詮理,領解洞徹。此分說法主亦
是釋迦佛,其聞法眾有隨從多寶佛及分身佛來之智積菩薩等,及此土憍曇彌等諸比丘
尼,而以文殊師利為領袖。以自寶塔品後至提婆達多品,說文殊從海中龍宮而出,領
諸菩薩而為上首。安樂行品中亦由文殊問佛:『於後惡世,云何能說是經』?故以文
殊為上首,但云何知此分是示佛知見解法華理耶?
(一)、顯法華理 多寶佛塔品是顯示法華所詮之理,此理為三世諸佛所同證同
說,古今不二。普通托事觀理,達到理妙之觀想猶湥藢毸穭t更進一層,托理
示事,由無形段之法華的抽象理,涌出多寶佛塔的具體事,示以五重不二妙理;由多
寶佛證明釋迦佛此經為過去佛所同說。過去所說的法華,即今日所說的法華,古今不
二;又由開寶塔時,釋迦與多寶同坐,亦顯古今佛同證不二之理。開塔前釋迦召分身
諸佛雲集,釋迦為主,諸佛為賓,諸佛為主,釋迦為賓,隨舉一佛皆可為賓主、即賓
主不二。同時釋迦為總,餘佛為別,餘佛為總,釋迦為別,一佛攝多佛,多佛攝一佛
,佛佛相攝亦復如是,即成一多不二。一釋迦佛法身,即是無量諸佛法身,無量諸佛
法身,即同釋迦佛法身,所謂平等會中,無自他之隔別,即是自他不二。再由釋迦三
變淨土,將此五濁污穢之娑婆,一變而為琉璃莊嚴之淨土,諸佛集會,萬拢构猓?br /> 此土而攝取他土,他土亦攝取此土,即成淨穢不二。由此五重不二,顯示法華妙理。
唯是顯法華妙理,必藉文殊妙智,由文殊妙智方解法華妙理,故來下品。
(二)、成法華解 由提婆達多一品,即成法華妙解。其中隨多寶佛來之智積菩
薩,既受釋迦佛法,欲還本土,佛乃告以此土有文殊師利,智慧甚深,可與之研討佛
法。因此、文殊率領海藏龍宮所化之眾,從海而出,理智相應,妙法理契。智積為理
中之智,文殊達智中之理,由此品文殊妙智契前品五重不二之妙理,亦即以前品五重
不二之妙理,成此品五重不二之妙解。五重不二妙解者,即在與文殊俱來之龍女成佛
,與舍利弗等問答,及提婆達多授記等文中流露顯示。舍利弗等雖於開佛知見信法華
教,不過信仰佛語而已,尚有勝劣、逆順等觀念差別,至今示佛知見,解法華理,差
別觀念不復可得。故其中所現之龍女,乃屬三惡趣罪報之畜類所攝,而其修善聞法成
佛,即屬福報,正顯罪福平等不二。凡欲界動植物中,皆有陰陽二性,而龍女是女性
,為人所輕賤,如舍利弗言:『女身垢穢。非是法器,云何能得無上菩提?佛道懸曠
,經無量劫,勤苦積行,具修諸度然後乃成。又女人身,猶有五障』。然龍女以寶珠
獻佛,『當時眾會,皆見龍女忽然之間變成男子,具菩薩行,即往南方無垢世界,坐
寶蓮華,成等正覺』;正顯男女平等不二。又眾法會中,舍利弗等髮白面皺,眾中長
老,而龍女年始八歲,依文殊智解法華理,正顯長幼平等不二。再自提婆達多言之,
其毀謗三寶,造五逆罪,生生世世為邪見外道,摺嬗诜穑廊氲鬲z;而佛乃言:『
由提婆達多善知識故,令我具足六波羅蜜,慈悲喜捨,三十二相,八十種好……成等
正覺,廣度眾生』;乃至授記,於當來世,作天王佛,是顯逆順平等不二。又同一法
會,同一時間,舍利弗等正見者授記,而提婆達多等邪見者亦授記,正顯邪正平等不
二。由自他等五重不二妙理,證成罪福等五重不二妙解,提婆品妙解既成,寶塔品妙
理更顯矣。
(三)、解理流通 前開佛知見信法華教,是以法師品為普記流通;今示佛知見
解法華理,是以持品、安樂行品為流通。然此流通可分二種:一、持經人;二、持經
行。持經人者,即是持品。此理、法華須解理始能流通,理不解即不流通。故前分富
樓那等比丘雖皆授記作佛,而憍曇彌等比丘尼因感女報,不敢有所希冀。及此分解法
華男女平等妙理,乃亦請佛授記,流通是經。但在法師品普記流通,將未來眾生皆與
授記,故當時諸比丘尼眾亦已授記。然此品為明不但諸大菩薩發願流通是經,即諸比
丘尼眾解法華理,悟男女平等亦皆為流通是經之人也。二、持經行者,即是安樂行品
。文殊問佛,於後惡世云何奉持此經?佛說四安樂行,使其信法華教,解法華理,修
法華行,即能流通是經。以上寶塔、提婆達多、持、安樂行四品,以示佛知見解法華
理為綱宗。
3 悟佛知見修法華行分
前依教解理,此從理悟達佛之知見,親悟諸法實相妙理,由悟妙理而起妙行,方
是真修。修有緣修與真修二種:緣修、是依教理而修,真修、是悟真理而修。此悟佛
知見所起之行,正是真修。此攝地涌至囑累八品。其說法主,亦為釋迦佛,即應化身
而成報身、法身,王宮出家之跡身,即久遠劫前成佛之真身,為此會之教主;其當機
之眾,為地涌諸菩薩,及為常不輕所教化之跋陀婆羅等眾;其領眾者為彌勒菩薩,以
地涌品有彌勒之問,始說壽量品等諸品。在此悟佛知見、修法華行之八品中,可分二
段來說。
(一)、正說妙行 正說妙行,又分四節:一、依果起行,二、藉行彰果,三、
示功勸修,四、舉德作證。
一、依果起行:悟佛知見,是由悟佛果所知見法而起行,故其行乃從果智而起。
如從地涌出諸菩薩,當時會眾,皆不認識,蓋從佛果地所起修之行,決非其他由因起
行的會眾所能覺知。故從果起行,即指從地涌出之上行、無邊行諸菩薩,皆從果行上
立名,是依佛果法界而修行,故因中起行諸菩薩眾,乃至補處彌勒亦不識也。爾時彌
勒欲自決疑、及決眾疑而問佛,此等菩薩依誰發心修行能作如是神變耶?而佛則答言
:是無數阿僧祇從地涌出諸菩薩,皆是我在此娑婆世界成道教化之眾。於時彌勒等諸
菩薩眾,疑福M生:『如來為太子時,出於釋宮,去伽耶城不遠,坐於道場,得成阿
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始過四十餘年,云何於此少時大作佛事,教化如是無量菩薩眾』
?『父少而子老,舉世所不信』?因決眾疑,開跡顯本,說壽量品,皆此依果所起之
行引發也。
二、藉行彰果:即藉地涌等依佛果法所起之行,彰顯壽量品佛所得果之久遠。釋
迦曾在此成住壞空之娑婆世界出家成佛,而非僅今日伽耶城出家成道之釋迦,乃是塵
點劫前出家成道之釋迦,此則藉上行等而彰佛果長久也。其實佛果無量壽命,亦由因
地修得,壽量品言:『我本行菩薩道,所成壽命,今猶未盡』。正顯釋迦本因地中修
成佛果壽命,歷劫相續,今猶未盡,則藉因中所修之行彰佛果長遠也。
三、示功勸修:悟佛知見,依佛果所起法華妙行,即此妙行所依之佛果法,乃是
佛果自受用法樂,妙用無量,深不可測,故曰:『盡思共度量,不能測佛智』。『新
發意菩薩,供養無數佛,了達諸義趣,又能善說法,如稻麻竹葦,充滿十方剎,一心
以妙智,於恆河沙劫,咸皆共思量,不能知佛智』。佛自受用果法,唯佛與佛親自證
得,他皆莫測,但唯依信心接受此果法而奉行,即可得此妙用。故如密宗三密加持,
皆為大日如來果上之法,專心修習,即得果法妙用,所謂『一念加持一念佛,念念加
持念念佛』。故悟佛知見修法華行,即是依果上之法而行,妙用不可思議。如平常說
有思議行與不思議行:思議行如修五戒、十善得人天報,依諦、緣、度得三乘果,皆
可思議;若依佛果法修習之真言行、淨土行等,則妙用難測,是為不可思議之妙行也
。如世間自食其力者,因勞作幾何苦工,便得幾何代價作衣食住等,種瓜得瓜,種荳
得荳,作如是因,得如是果,盡人皆知。然如窮子遇長者,衣衫襤褸之丐兒,忽變擁
資巨萬之富翁,則瞠目難思矣!依佛果法修行,其所得妙用,亦復如是。故分別、隨
喜、法師三功德品,皆顯持佛果法之微妙功德,勸令修行,便得妙用。如法師品明父
母生身之肉眼,徹見三千大千世界,肉身能攝現大千國土,皆依法華果法加持之力所
得妙用。雖密宗所謂由加持力,即身成佛,猶勿能及之也。故法華果行,以密宗眼光
觀之,彰芊ㄖ凶钌厦芊ㄑ伞?br /> 四、舉德作證:即舉常不輕品之常不輕菩薩,受持法華一句之功德作證。所謂一
句者,即是:皆可成佛。故云:『我不敢輕於汝等,汝等將來皆當作佛』。凡有見者
,童叟無欺,頂禮膜拜,作如是說;此皆依信心接受法華所起妙行,故成就今日釋迦
牟尼之功德與偉大,即其證明也。
(二)、流通妙行 神力品與囑累品,是流通此妙行,顯此妙行依果法起,最極
殊勝,諸行中最勝,依此修習,現身能得殊勝妙用。故神力顯種種神變,更加囑累以
流通是不思議妙行也。
4 入佛知見證法華果分
由悟佛知見修法華行,依法華行趣入究竟,即圓成法華妙果。自藥王至普賢六品
,皆明入佛知見,證法華果。此分教主,亦是釋迦;法眾首領、則推普賢。由此六品
,合前二十二品,即成法華七卷二十八品。但此六品,可作二番看法:初番一、藥王
品是證自利果;二、妙音等四品,是證利他果;三、普賢品是證二利果。次番一、藥
王品證十住果;二、妙音品證十行果;三、普門品證十向果;四、陀羅尼品證四加行
果;五、妙莊嚴品證十地果;六、普賢品證等妙覺果。今說如下:
(一)、證自利果 藥王證果,依天台圓教登初住,可八相成佛。但此為大乘通
義,起信、唯識,理亦相同。故前法師功德品證果乃初住前之果;此藥王品以下是證
初住至等覺之果。又法師功德為因行,因行成就之圓滿功德,為法華果;而此品是藥
王菩薩修法華行,觀諸法空,燒身燃臂,供養如來,證二空理,成就斷德,解脫生死
,證得自利妙果。
(二)、證利他果 妙音等四品,是證利他果。前藥王是證入十住,此妙音是證
入十行;觀音是證入十迴向;陀羅尼是四加行;妙莊嚴是證入十地;普賢是由等覺證
入妙覺也。妙音等四是證利他果者,一、妙音密化:其未現入法會時,使眾起希有之
心,生難遭之想;既入法會,使會眾得眾三昧及陀羅尼,皆是佛果法身自受用身平等
普熏,不可思議密化之利益。二、觀音救苦:尋聲救苦,無剎不現身,是即大悲利他
,證利他果;正同佛果應九界之機,現他受用身應菩薩機,現三類變化身應二乘、六
凡機。佛果功用不可言示;故妙音以法身密化,觀音現三身普應也。三、陀羅尼品之
祕咒妙用:能破惡生善,若有毀謗是法、摧殘是法者,皆使降伏,變為讚歎是法、擁
護是法者。如佛果所現之金剛神等,種種妙用,無非摧邪顯正、破惡為善之功德也。
四、妙莊嚴王是迴邪入正:妙莊嚴王,本是邪見不信佛法,由妻及子施設種種神變與
方法,始信佛法捨邪迴正。是故此皆證利他之果也。
(三)、證二利果 普賢一品,證二利果。果前普賢修因行圓滿而證佛果,是證
自利果;果後普賢起行教化眾生,屬證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