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子吟





坏苟な埽蛭醯米约翰慌溆胫魍な旨堋?br />
    耶稣另外一个门徒叫多马。《圣经》中记录了他的三次发言,都显出疑惑、不信。第一次是马大、马利亚的弟弟拉撒路死后,耶稣要让拉撒路复活,叫门徒一起到耶路撒冷附近的拉撒路所在的村子里去。当时,耶城的犹太人正准备杀害耶稣,门徒们有些顾虑,但多马则说:“我们也去和他同死吧!”(约十一1~16)第二次是在最后的晚餐上,主耶稣对门徒说,我去为你们预备了地方,必再来接你们到我那儿去。多马则说:“我们不知道你往哪里去,怎么知道那条路呢。”(约十四5)第三次是,耶稣复活的当天晚上,在门徒所住地方向门徒显现,当时多马不在场。事后十位门徒同作见证,多马仍不相信耶稣的复活,并说:“我非看见他手上的钉痕,用指头探入那钉痕,又用手探入他的肋旁,我总不信。”(约二十25)多马的多疑心态可见一斑。过了八日,耶稣再次向门徒见现,当时多马也在场。主耶稣对多马说:“伸过你的手指头来,摸我的手。伸出你的手来,探入我的肋旁。不要疑惑,总要信。”多马在看透他的心思意念的复活的耶稣面前彻底地降服了。虔诚地呼叫说:“我的主,我的神。”从此以后,多马再没有疑惑过,勇敢、坚定地传扬福音。传说他后来到里海一带传道,遍及阿富汗、印度,寻找失丧的犹太人,领他们归主。现在印度仍有历史悠久的多马教会。相传他最后在东印度为主殉道。

    雅各也为马利亚所生,从血缘或肉身讲,他是耶稣的亲弟弟。耶稣受难以前,雅各并不相信耶稣是神的儿子,耶稣复活后曾向雅各显现一次。这使雅各由疑惑到确信,做了耶路撒冷教会的柱石,后来以身殉道,被石头打死。使徒保罗原名扫罗,曾竭力残害基督徒。一次去大马色的路上,主耶稣在大光中向他显现,质问扫罗为什么要逼迫他。扫罗的眼瞎了三天,也不吃,也不喝,恳切祷告,彻底悔改、归主,大有能力地为耶稣作见证,成为向外邦人传福音的伟大使徒。在新约《圣经》中,保罗的书信占使徒书信的三分之二,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基督徒。如今每天有千万人读他写的书,引用他不朽的名句。保罗两次被监禁在罗马狱中,最后亦为主殉道。

    门徒们的改变是耶稣复活的极强有力的证据。前面已谈到,门徒们(除卖主的犹大外)个个品德高尚,不会编造耶稣复活的谎言。编造谎言者总有搜取名利的个人动机。但门徒宣扬耶稣的复活所面对的是惨害和死亡。事实上,忠于耶稣的十一个门徒中,除约翰一人活到上百岁,在拔摩岛上见到异象,写成《圣经》的最后一卷书〈启示录〉(《启示录》的作者一般认为是使徒约翰)外,其余十位全部为传扬主耶稣的复活、劝人悔改信主而殉道。他们能如此勇敢地牺牲自己,必定是得到了耶稣复活、以大能显明他是神的儿子的确据。古往今来,很多人为了自己的信仰而献身。尽管他们的信仰有正确、谬误之分,有真实与虚假之别。但是,当他们在临死时,肯定毫不怀疑自己为之捐躯的信仰是神圣、高尚、真实的。还未见过任何人为自己编造的、或明明知道虚假的一种信仰去受死的。何况,纸包不住火,谎言总有一天会被揭穿的。但耶稣复活之事,两千年来无人可以推翻(下面还要讨论)。

    查理·寇尔森(CharlesColson)1968年至1973年任美国总统尼克松的特别顾问,被称为尼克松的刀斧手,后因水门事件入狱。在狱中悔改信主。出狱后创办了监狱团契,专门向狱中的犯人传福音,并著有《重生》、《爱主你的上帝》、《当代基督教与政治)等书,内涵丰富、深刻,可读性很高,是我喜爱的作者之一。他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耶稣的复活作见证。根据他的回忆,水门事件刚被揭露出来时,尼克松本人和他的智囊团并不在意。但尼克松终于认识到事态的严重性,于是把最忠于他的十名亲信召在一起,统一口径,企图把事情掩盖过去。当时,全国人声鼎沸,他们受到很大的压力,但绝无生命危险。

    为了保全自己,“立功赎罪”,他们都纷纷背叛其主。从尼克松知道事件的全部真相、订立攻守同盟到亲信们到检查官处全盘托出,前后不过三个星期!寇尔森说:“水门事件叫我看见,以谎言为本的密谋很快便会被揭穿,不论行骗的人是多么有权、有势、有头脑。……然而,基督的门徒,一批无权无势的软弱小卒,竟然能够坚定不移见证他们亲眼看见基督从死里复活,最后甚至以身殉道在所不辞。除非基督的复活确有其事才有可能,否则为一个谎言作一点暂时的牺牲已经绝无仅有,更妄论捐躯了。”

第四章 耶稣基督复活的证据 二、历史考证

    当事人的见证

    耶稣复活的史实最详尽地被记录在、

第四章 耶稣基督复活的证据 三、《圣经》预言的应验

    耶稣降世为人,传讲天国道理、受死和复活这一事件,是神预订的救赎计划。在《圣经》中,神借着众先知多次晓喻人们。据学者估计,仅预表耶稣基督的死,旧约《圣经》至少提到333次,新约提到175次以上。主耶稣自己也多次对门徒说,他将在耶路撒冷受难、并第三日复活。除了诗篇第二十二篇外,对主耶稣将遭受的苦难述写得最详细的是以赛亚书五二13~五三12节这段预言。麦道卫(JoshMcDowell)在《铁证待判》(EvidenceThatDemandsaVerdict)列举出旧约中论及主耶稣之被卖、受审、死亡及埋葬的29项预言,如“他被欺压,在受苦的时候,却不开口,”(赛五三7)“哪知他为我们的过犯受害,为我们的罪孽压伤。因他受的刑罚,我们得平安;因他受的鞭伤,我们得医治;”(赛五三5)“他们分我的外衣,为我的里衣拈阄:”(诗二十二18)“他们扎了我的手,我的脚;”(诗二十二16)“因为他将命倾倒,以致于死。他也被列在罪犯之中;”(赛五三12)“他却担当多人的罪,又为罪犯代求;”(赛五三12)“他们拿苦胆给我当食物,我渴了,他们拿醋给我喝;”(诗二十九21)“主耶和华说,到那日,我必使回头在午间落下,使地在白昼黑暗。”(摩八9)“我的神!我的神!为什么离弃我?”(诗二十二1)“又保全我一身的骨头,连一根也不折断。”(诗卅四22)“人还使他与恶人同埋,谁知死的时候,与财主同葬,”(赛五三9)等等。这些预言由不同的作者写成于公元前1000年到500年之间。诗篇第22篇是以色列君王大卫的诗,成于公元前1000年左右,而<以赛亚书》则是先知以赛亚于公元前七、八世纪写成。读新约后就知道,这29项预言在一天二十四小时中完全无误地应验在耶稣一人身上。

    有人认为预言应验在耶稣身上也许出于巧合,因为有些预言也应验在甘乃迪、马丁路德·金等人身上。的确,在其他人身上,我们也可以找到一、两件应验的预言。但是,几十项预言全部应验在一个人身上,除耶稣以外,没有任何一个人可以做到。美国丹佛市的基督教维克多出版社(VictoryPublishingCo.)曾公开“悬赏”:如果谁能在耶稣以外,在全世界古今人物中找到一个所有关于弥赛亚预言中的一半(不是全部)均已应验在其身上的,该社乐意奉送一千元美金做奖金。从概率学看,预言应验在耶稣身上绝非巧合。所以,至今无人能领取这份奖金。

    有关主耶稣的这些预言的描写之细腻、生动、应验之准确无误简直到了令人瞪目的程度,以致于许多虔诚的基督徒也极为惊叹地说,在读这些预言时,人们几乎要以为先知以赛亚就站在十字架底下,看到了整个事件的经过。因此,有人又从另一个角度对这些预言在耶稣身上的应验提出质疑。

    一种看法是,耶稣及其追随着正是以旧约的预言为蓝本,刻意导演耶稣受难的剧情,以表明其预言的准确。这种观点显然是站不住脚的。因为,即使耶稣及其信徒们想这样做,没有罗马人、祭司、法利赛人的配合,这台戏是无法出笼的;而罗马人、犹太人决无配合之可能。再一种观点是怀疑这些预言本身的真实性。也就是说,会不会有人在耶稣受难以后,按他受难的情节假冒以赛亚先知的名义写出这些“预言”呢?或者说,旧约《圣经》中的这些预言是否真的写于耶稣受难以前呢?对这一质疑,长期以来找不到有力的反证。

    在死海古卷发现前,我们拥有的最古老的旧约希伯来文手抄本——马树礼经卷(MassoreticText)是公元后十世纪抄写的(详见第二章),因而无法肯定这些经卷中有关耶稣的预言确写成于公元之前。但死海古卷的发现把问题澄清了。死海古卷中有一卷希伯来文的以赛亚书。专家们把其中的53章,(即集中预言主耶稣受难的一章)与马树礼经卷仔细对照,发现两者完全没有差别。该章的166个字中,只有17个字是有疑问的:在这17个字中有10个字是拼法有别,对书中意思并无影响;余下7个字中,有4个字是文体的改变,如连接词的增减等;其余的3个字可并成“光”字,被加在11节中,但对全文意义亦无甚影响。死海古卷各经卷写于公元前200年至公元后68年各不等。但其中被确定写于公元前125年左右。这不仅证明从死海古卷到马树礼经卷,历经千年不左,抄经家的精确程度令人肃然起敬,而且雄辩地证明,关于主耶稣受难、复活的预言确实写于公元前而不是耶稣受难之后,是真正的预言。预言在耶稣身上的完全应验,是耶稣按上帝的计划受死、复活的强有力证据。

第四章 耶稣基督复活的证据 四、耶稣复活的历史印痕

    纪念主日

    在耶稣受难、复活前,犹太人及耶稣的门徒皆守安息日(一周的第七天,即星期六),这是神在西乃山所立的十诫之一:“当纪念安息日,守为圣日。六日要劳碌作你一切的工,但第七日是向耶和华你神当守的安息日。这一日你和你的儿女、仆婢、牲畜,并你城里寄居的客旅,无论何工都不可作;因为六日之内,耶和华造天、地、海,和其中的万物,第七日便安息,所以耶和华赐福与安息日,定为圣日。”(出二十8~11)

    以色列人历尽艰辛,出埃及,最后进入神所应许的迦南美地后,再次重申守安息日,除了重申上述诫命外,还说:“你也要记念你在埃及地作过奴仆,耶和华你神用大能的手和伸出来的膀臂,将你从那里领出来。因此,耶和华你的神吩咐你守安息日。”(申五13~15)。以色列人被掳回归后又立约守安息日,“这地的居民若在安息日,或甚么圣日,带了货物或粮食来卖给我们,我们必不买。”(尼五31)

    到耶稣时代,犹太人已守安息日一千多年之久。他们对在安息日不可作的事有极详尽的规定。如果一个人在安息日在衣服上带一枚针都是犯罪,可见犹太人对守安息日的严格和一丝不苟。但耶稣受难后,他的门徒和信他的犹太人就突然改守安息日为守主日(一周的第一日,即星期日)。必有一件重大事件发生了才可能改变犹太人的传统习惯。这个重大事件就是耶稣的复活,因为耶稣是在星期日复活的。人们守主日就是纪念耶稣的复活、升天。这一习俗一直持续到现在。

    圣餐和洗礼

    圣餐和洗礼是基督教的两项重要仪式,它们都是主耶稣亲自设立的。使徒保罗谈到圣餐的意义时说:“我当日传给你们的,原是从主领受的,就是主耶稣被卖的那一夜,拿起饼来,祝谢了,就擘开,说。‘这是我的身体,为你们舍的,你们应当如此行,为的是纪念我。’你们每逢吃这饼,喝这杯,是表明主的死,直等到他来。”(林前十一23~26)洗礼是耶稣复活后在加利利向门徒显现时颁布的大使命。“十一个门徒往加利利去,到了耶稣约定的山上。他们见了耶稣就拜他。然而还有人疑惑。耶稣近前来,对他们说:‘天上地下所有的权柄,都赐给我了。所以你们要去,使万民作我的门徒,奉父子圣灵的名,给他们施洗:凡我吩咐你们的,都教训他遵守;我就常与你们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太二十八16~20)

    洗礼是表征与基督同死、同复活。“岂不知我们这受洗归入基督耶稣的人,是受洗归入他的死么?所以我们借着洗礼归入死,和他一同埋葬;原是叫我们一举一动有新生的样式,象基督借着天父的荣耀,从死里复活一样。”(罗六3,4)如果耶稣没有从死里复活,圣餐和洗礼就毫无意义。这两项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