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理宝藏论+明性法师译






  子二·分类:

  【境、体性、诠法分析,故能破分为三相。】若依对境方式分析,为‘定义’、‘因相’和‘所立’三者;若依体性方式分析,为‘义’、‘觉识’、‘声’三者;若依诠法方式分析,为‘真实’诠说和‘虚伪’诠说二者。

  癸二·相似能破亦分为:

  子一·定义:

  子二·分类


  子一·定义:

  【相似过不揭诠过。】彼之定义:于过处不揭发过故,了解具有过。

  子二·分类有二:

  丑一·破斥他宗:

  【外道和西藏学者,信许定数不应理。】印度外道欲许二十二种能破,和二十四种似能破已经遮除。某一西藏学者主张:定义、因相和所立之非过处,诠说是过;义、觉识、声之非过处诠说是过之说法。云:不应理。立论者设立真能立,对彼四面八方加以讥诽,赞叹自己,或叙述无相属之其余论义,不含摄以上诸过之故。

  丑二·立自宗:

  【不揭过和揭非过,二分法不可思议。】如诤理论之解说:‘不具全因三式之不揭过;不具全因三式诠说彼无过;或自赞毁他等诠说非过,彼诸之分类无穷尽故,不作细分。答辩亦无穷尽故,诸如此类于此不畅谈。’谓之。

  辛三·诠法方式分析:

  【诠法方式分自续,应成二种叙自续。】

  壬一·自续论式:是真实能立论式故已述及。

  壬二·应成论式亦分为:



  癸一·应成立论

  癸二·答辩方法二种:



  癸一·应成立论又分为三:

  子一·破斥他宗

  子二·建立自宗

  子三·断诤



  子一·破斥他宗有二:

  丑一·前期学家说法:

  【由四应成谓十四。雪山诸师许如是。】西藏诸学者欲许一般设立四种应成因,其分类:因相与遍相二者皆不成立;唯一因相不成立;唯一遍相不成立;二者皆成立等四种应成。喻如:对佛弟子而言,声是常故,应非所量性之说法,则因、遍相二者既不成立量而且不承许;若谓声是常故,应非所作性之说法,则因相之量既不成立且不承许;若谓声是所量之故,应成常之说法,则遍相之量既不成立且不承许;二者皆成立亦分为四:二者皆成立;二者皆承许;因相成立,遍相承许;因相承许,遍相成立。

  二者量皆成立:佛弟子如欲许谓:声是所作性故,应成无常谓之说法故,相似答辩和某些承许常,彼应成承许因相与遍相二者誓立量,与‘显现真应成’暂时性二种。

  声是眼所见性故,和彼遍及常性之说。如:眼所见性故,应成常之诠说;若声无常决定正量,则遮除誓立量;声是常,若无决定与承许二者,则无遮除决定与承许,共三种情况。

  由所作性遍及常故之说法。如:声是所作性故,应成常之说法,有无遮除誓立,如前述三者。

  声常论者,是常故,应成非所作性故之说法。彼亦有无遮除之时,如前述三者。

  彼诸真实相似之分析:

  【从遮反能力与否,真实相似各为七。】十四过:因与遍相两俱不成,两俱不成之答辩;唯独因相不成立,随一不成之答辩;唯一遍相不成立,随一不成之答辩;因与遍相二者量成立无遮遣誓立;二者承许遍相无遮遣誓立;因相量成立,承许遍相无遮遣誓立排除;承许因相,遍相量成立,无遮遣誓立排除欲许者故,共七种相似答辩。欲许二者量成立,遮遣承许排除;欲承许二者,遮遣‘量’与‘承许’二者排除。欲许因相量成立,遍相承许,遮遣量与承许之二者排除;欲许因相,承许遍相量成立,遮遣量和承许之二排除。七者答辩无法遮反,故真实相似。

  真实能立引伸与否之分类:

  六个半之不引伸;七个半之能引伸。虽然前六种应成过,连同第七应成之半,声常论者承许常之声所作性云:‘所作性故、应是无常’。承许因相,遍相量成立,遮除誓立为量。然若不成立诤事有法,则不招引能立应成;若遮反之则不具全因三式之故。如是存在常之鬼瓶之说法。实有恒常之瓶之自相有法之故。云:应成无常谓之等等不成有法,结合一切。有一说:于此无遮除量。有一说:诤事(有法)性不成立故,如何遮除誓立?。趣知彼诤事性,虽无直接遮遣,然而趣入于其他存在间接遮遣。若于其他常无常相违之量,克除彼二相聚合义,则别相亦间接之相克鬼瓶…常与无常之相聚义。如是总相与诸多别相存在相属性谓之说法,应成‘虚空之功德,存在声常。’之说法,遮遣亦应如是了知之说法。

  丑二·破斥彼说:

  【自续亦相似彼故,无因遍相相违故,似能破不许决定,故分四应成不当。】若决定设立应成论式有四种,则自续论式亦为何不分作四种?若谓自续论式亦决定‘真实’、‘相似’二种故,其余何为?亦为何不相类似应成论式。因相和遍相二者皆不成立,与唯一因相不成立,亦不应理,若因不成立,则宗无效用之故。观察遍相成立与否?如愚者之传说中,于死尸寻求有无诸根。因与遍相二量皆不成立。若再划分因相不成立,而遍相成立等等,则如似能破之再分类,极其过分。如诤理论云:‘岂有可能得到因相之半不成立,和遍相之半不成立等等之分类。’

  【二不成立划分余,相违相似应成缺,无因遍相成立妄,彼故应成非十四。】‘二者不成立’和‘唯一因相不成立’可能之说法:既然无生命,且又具诸余根,是错乱。

  子二·建立自宗有二:

  丑一·真应成论式

  丑二·相似应成论式



  丑一·真实应成论式亦分为二:

  寅一:定义:

  【说承许后立不许。】真应成论式之定义:从承许之因相,招引不欲许之所立。

  寅二·分类有三:

  卯一·招引能立应成论式

  卯二·不招引能立应成论式

  卯三·彼诸之分析诠说喻



  卯一:招引能立应成论式有三:

  辰一:定义:

  【成立应成具三法。】招引直接应成论式故,若遮反则具全因三式,如是招引应成论式,须一具三法。敌辩者之承许实谛因相,成立随遮式量,成立实有则遮除誓立量。承许因相故遮除不成立量。成立遍相性趣入同品故,而遮除相违因。而且观待异品而遮除不定因。欲许遮遣誓立量故,是决定答辩。若遮反彼义,则转成自续论式之三法。

  辰二·若遮反真应成论式则转成论式合理性:

  【非实成立之论式,遮反有‘成立’定义。】乐许不成立真因相量之故,非成立之论式。若遮反论式,则是具全因三式之真能立论式。

  辰三·由应成论式招引自续论式方法有二:

  巳一·破斥他宗:

  【有谓遮反应成法,招引能立之论式,若应成论式招引,自续宗法结合灭。】乐许应成论式之遍相,引伸自续论式之遍相,若谓应成论式之招引自续论式之宗法?于此有一说:应无烟,诠说为应成论式之誓立故,谓‘招引’之说不应理。如:应成论式于此亦若诠为誓立,则属过剩性之驳斥之故。有一说:叙述应成论式之因相谓:‘无火之故。’诠说性引伸于缘取之觉识上,于所立无烟观待之遮反,能立有烟谓之说法。云:不合理,招引无烟之觉识,故无法了知有烟,以其非‘直接’或‘间接’之所诠故。

  倘若能了知有烟,数论外道主张:声非所作性之说,凡非所作性,彼是常,如虚空;声亦非所作故,谓之诠说,亦当了知无常。有一说:应成论式之‘宗法’和‘遮除’二者,表示遮反之宗法,诠说承许山无火之宗法故,表明存在‘欲知有法’…有烟之山,‘遮除现见烟故’谓之。诠说:‘遮除’故,既说明实有烟之体性,彼二者聚合后,说明欲知有法之根本实事火,实有烟之故。谓之不应理。谓:遮除…现见烟故,未见任何经论叙述为遮除应成之论式。若诠说:‘应无烟’是诠说‘应成之誓立’故,如过宽之词,遮除亦属是过宽词。若遮反谓‘遮除实有烟故’。则自续论式必须谓:‘不遮除无烟故’。若非如是,当不能遮反论式。

  巳二·自宗主张:

  【如招引自续之义,如是遮反非应成。】乐许应成论式引伸为自续论式之义如遮反论式,应不引伸。如是若不诠说承许无火之因相,则当不成立应成论式之宗法。若诠说承许无火之因相,则诠说自续之所立故,转成过宽论式,需遮反谓:‘承许无火’之故,如此引述故应成之论式无过…一总相与诸多别相相系之故,应成诸多别相谓之。谓‘应无烟’,‘无火之故’,设立应成论式之誓立,何以故质询之?云:‘应如是引述应成之论式,凡与诸多相系,彼是诸多,如相异容器之核枣,一总相亦与诸多“别相”相系,谓具同法性。任何非有,彼与诸多不相系,如兔角。与诸多相系属之总相,亦非成一体,谓之具异法性。若任何无火则无烟,如河流。虽具水雾之山亦承认无火。诠说是同法性。若凡有烟,则有火,如灶。具有烟之山亦无火,且承许烟谓之,诠说异法之论式,应成诸多别相谓之。‘应成无烟’,间接了知故,非直接诠说。

  卯二·不引伸能立应成论式之定义:

  【遮真应成不招引。】遮反‘能破应成论式’…不招引。

  卯三·彼诸分类以喻诠说有二:

  辰一·不招引能立应成

  辰二·招引能立应成之分类



  辰一·不招引能立应成

  【自性与果彼定义,不可得(缘)三不招引。】地面上瓶量不可得之故,应无瓶,谓之自性不可得因。无烟因质碍力,应无火,无烟之故,谓之亲果不可得因。不具有项峰垂胡故,应非牛,谓之能遍不可得三种别相。不容许引伸能立应成论式,若瓶等成立量则亦成立所缘故,若无宗法,量不成立,则无遮除应成论式之誓立,且当不成立自续之宗法故。

  【其余诸真实因相,应知能招引能立。】如前所叙述二十种真实因,应知能招引能立论式。

  辰二·引伸‘能立’论式若分为

  巳一·自类应成论式

  巳二·他类应成论式



  巳一·自类应成论式:

  【遮反引伸四自类。】喻:东方火力普蔽有法,应成无火,以其有寒触之故。自性相违自性可得应成。而引伸为:彼有法,应无寒触,以其火力普蔽故。自性相违自性可得自续。‘东方旃檀火力普蔽有法,应无旃檀之火,以其有寒霜之触故。’谓之能遍相违之所遍可得应成,引伸为:‘彼有法,应无寒霜之触,以其有旃檀火力普蔽故。’谓之能遍相违所遍可得自续。‘东方浓烟滚滚有法,应无浓烟冉升,以其有寒果汗毛直竖之现象故。’谓之因相违果可得应成,引伸为:‘彼有法,应无寒果汗毛直竖之现象,以其有浓烟冉升故。’谓之因相违果可得自续。‘瓶有法,应未决定灭坏,以其别自体灭因具观待其他灭因故。’谓之互绝之能遍相违可得应成,引伸为:‘彼有法,应非具观待其他灭因,以其决定坏灭故。’谓之能遍相违可得自续。(注:本颂文原为五种,教授师明示系排版之误)

  巳二·他类应成论式:

  【引伸他类有十四。】喻:‘夜间无火之海上有法,有火,以其有烟故。’之果可得应成。‘彼有法,无烟,以其无火故’因不可得自续故。叙述以上二者,则应成、自续二者相遍相相属而且宗法相违,如于一诤事中无所立,而承许因相,一方诠说应成论式故,引伸为另一方之自续论式。如谓:‘具烟之山有法,应无烟,以其无火之故。’为因不可得之应成。引伸为‘彼有法,应有火,以其有烟之故。’谓果可得之自续。‘夜间无火海上有法,应有火,以其有烟故。’谓果可得之应成。引伸为:‘彼有法,是无烟,以其无火之故。’谓果可得之自续。‘夜间无火海上有法,应有火,以其有烟故。’谓果可得之应成。引伸为:‘彼有法,是无烟,以其无火之故。’谓因不得之自续。

  关于十二种相违可得:(东方大火力普蔽有法,应非大火力普蔽,以其有寒霜触之故。)火与寒霜触相互抵消成为能遍相违自性可得自续,与自性相违所遍可得应成二种论式。(东方浓烟普蔽有法,应非浓烟普蔽,以其有寒霜触之故。)烟与寒霜触相互抵消成为能遍相违果可得自续,与因相违所遍可得应成二种论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