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59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颂





或云为父母  广赞其功德
听开药直衣  好物常须畜
作净过税处  此非应税限
布缕宜须截  或时用泥污
世尊教作净  税处可持行
若借他衣等  由贪作己财
若后不还他  便得吐罗罪
若上于船上  所有钵等物
二人相授与  谨捉好存心
汝捉我今舍  告知彼损坏
准望其价直  此必定须还
他不请而食  食得恶作罪
苾刍既如此  余众同斯说
或时王贼与  或是委寄人
无别物主心  彼与宜应受
他财他见施  知非是大人
知时不应取  不知无有过
若见卑下与  应可善思量
于彼取非宜  由尊不许故
知事人余人  将僧伽等物
与贫病应受  用已镇思还
若身死无过  有命可随缘
励力须乞求  应还得财处
牛羊等重物  受用村田等
僧伽有随教  别人遮不听
住处与园田  及卧具等物
以理常守护  令其施福增
此处僧重物  不应质与他
不分不合卖  是律决定说
于寺高处立  呼召得闻声
当于如是处  安置净人宅
执作事业时  与衣食饶益
若病不能作  佛遣亦供看
打拷及髡割  与圣教相违
缚害恼群生  圣贤皆远离
为福舍田地  作分数应取
受用时无过  斯成古王法
一切评论处  佛遣不须言
苾刍及求寂  于斯勿措口
从他正见得  持与邪见人
及与破戒人  名虚堕信施
受他饮食时  量腹而应取
长多名堕施  净戒者应知
父母及病人  为取非成过
如将与余者  终须告主知
于行处等见  刀子及针等
应与捡挍人  问状方还主
彼物告众已  众中三日停
如无认识者  任充常住用
以己事换他  或可为福故
苾刍受雇作  此事佛不听
亲友及己想  多少随时用
非盗便无过  或可语他知
亲知有三种  上中下应识
纯直可相知  轻浮勿亲友
于三种相知  上可该中下
处中中及下  下者下应知
问病方教化  应为求医药
是可委寄者  勿同尼乞油断人命学处
苾刍厌不净  求鹿杖自杀
为福贪钵等  由斯大圣遮
故心非误杀  自作或使他
劝赞人死时  便招他胜罪
若说杀方便  见他作随喜
放火烧林野  或斩生支节
若食于人肉  斯皆得吐罗
病及看病人  若愚教法式
应可问医人  或余若耆叟
方授病者药  异此得轻愆
若供给病者  如病状应畜
余物亦可持  清净随哀愍
世尊遣大众  咸看于病人
或可依次看  诸事皆随顺
不礼于病者  病亦不礼他
更互好心看  并安于坐物
不于病者前  赞说死是胜
病苦闻斯已  由此乐身亡
汝能行布施  护戒无亏失
深信于三宝  当趣涅槃宫
若汝身亡过  天宫定不遥
涅槃如掌中  莫忧形命尽
苾刍作是言  便得越法罪
应云久存寿  此疾可蠲除
寿存如法住  善人应久留
念念能增长  广大福德聚
于有病恼者  解医宜教示
善识于时处  与药勿随宜
故劝他人死  不论心善恶
自杀及卖人  并获吐罗罪
钵等生贪意  起愿令他死
如彼旃荼罗  斯人得恶作
纵笑不应为  以指相击擽
往时十七众  由此一人亡
制底等作业  无俗人相助
重担不擎举  缘斯杀匠人
若塼等坼裂  授他须告知
不应竟日为  犹如客作者
苾刍监作时  随处当劝化
宜给晨朝食  欲使解疲劳
若是知事人  贼来听闹乱
不得故心掷  石等损众生
可于十肘外  抛掷木石等
谨念于戒学  勿使损悲心
监知住处人  众中老应问
若夜中说法  牢防护门等
寺舍勤防盗  关钥应观察
说五种闭门  为护于住处
上下二门枢  关扂锁重锁
随其现前有  当直者应为
但安一二等  准次须陪直
如其总不着  计失尽须还
苾刍在路行  同伴染时病
当如父母想  敬教可持将
父老不能行  恐畏午时到
子推因致死  此事不应为说上人法学处
俭年诸苾刍  实无胜上德
更互虚相赞  活命佛因遮
不得言我得  殊胜增上证
除于增上慢  斯便得边罪
自无上人法  不能得诸定
言得圣道分  将成大涅槃
言得增上证  并获于四果
智谓苦等竟  见谓见真谛
说静定四种  乐独静住故
此等事我知  我见诸天等
我见天龙等  我共彼言谈
彼亦共我言  说时犯边罪
我闻诸天声  彼来亲事我
或药叉等类  如此悉成边
若见粪扫鬼  此但得吐罗
为是鬼中卑  是故非边罪
说得果通智  脓坏无常想
自将边罪剑  不乐强伤身
说有苾刍见  谤苏毕舍遮
意许是自身  说时但恶作
说战胜天雨  生男闻象声
审观方告知  异此便粗罪
第二部十三僧伽伐尸沙法故泄精学处
若离三疮门  于自他身分
故泄其不净  此必犯僧残
泄谓在身中  精移其本处
创乐便成犯  不要待精流
其精欲动时  摄心居本处
此时无重过  但许得轻愆
如其移本处  流精尚在身
故泄出身中  唯招吐罗罪
精有五种异  谓薄稠并赤
黄色及青色  最后转轮王
青轮王长子  余子并皆黄
赤色诸大臣  稠精谓根熟
根未成女伤  斯等名为薄
如前精若泄  皆并得僧残
墙瓶等穴处  故触泄其精
吐罗罪所伤  过于大石打
虽动而不泄  染心量己根
于空舞动摇  或由捉搦泄
逆风逆流持  并得吐罗罪
若顺风流者  得恶作应知
若以染污意  故视己生支
染心无利益  常当念除舍
浴室中摩触  行路髀相揩
忽然精自流  及梦皆无罪
如是广宣说  苾刍并众教
若是求寂等  悉皆招恶作
初二部罪因  各有其轻重
初重大众悔  轻便对四人
二因重四人  轻便一人悔
众教要僧伽  余罪一人得
不许对犯人  同罪而发露
无容垢除垢  可得令清洁
从犯众教罪  若有覆藏心
还与尔许时  令行遍住法
应观心至诚  于众深恭敬
当与遍住法  异此不应为
若行遍住法  更被烦恼害
由彼愚痴盛  或时重作罪
此应更与法  令行本遍住
如是乃至三  依律教还与
此成可愍处  知由烦恼生
如若起大惭  或可情谦下
虽如是调伏  于恶不能改
此作留缰弃  乃至厌心生
若生厌离心  了知其意乐
意喜宜应授  僧伽应济出
意喜水洗濯  令余垢清净
此中应出罪  满二十僧伽
唯僧伽为主  僧伽知意乐
僧伽与其教  秉法者应行
众中为羯磨  处众教其益
由僧伽教出  故名为众教
发露已命终  或于遍住位
虽言未出罪  当生善趣中
由斯可哀念  怀悲勿弃舍
无令自业打  恶趣苦缠身
若遍持三藏  极愧众中尊
大福德六人  对一便除罪
须有至诚心  殷重无欺诳
一悔不重犯  斯名应法人
除咽已下毛  及为下灌法
除病缘而作  吐罗罪割身触女学处
从足至于首  染心触女人
无衣便众教  有隔吐罗罪
若故意推牵  从象车等处
有隔无隔触  受乐罪同前
女人来触时  苾刍生染着
此则如前说  牵推隔等同
本作行淫意  触着女人身
便得吐罗罪  是他胜因故
此据堪行淫  余获吐罗罪
小男黄门等  傍生皆恶作鄙恶语学处
苾刍粗恶语  全非离欲人
对女作淫言  此亦由僧救
汝身极软滑  可爱三疮门
或言非是好  或道丑形势
持此物与我  汝夫是福人
云何与汝合  令我受乐味
言时道叶婆  便犯众教罪
叶婆若不说  但得于吐罗
若女来求时  不道粗恶语
同前理应识  粗即是淫言
此中粗恶言  谓是交会语
随方无定说  约处以论愆
癫狂与心乱  吃及初犯人
及以痛恼缠  斯皆非犯类索供养学处
于自身赞叹  方便说功德
淫言对女前  众教刀便割
殊胜者谓最  姊妹爱念言
供养谓供奉  解时便得罪
所言尸罗具  与戒蕴相应
应知善法者  定蕴相应故
与慧蕴相应  说名为净行
两两相交会  可是行淫欲
苾刍染污心  假令道一句
女人若解语  此亦犯僧残
若有女人说  非理淫欲言
云汝清净人  我今兴供养
汝如斯具戒  常有于善法
殊胜应供者  浊劫实难逢
彼若如是说  苾刍顺答言
内有染污心  便成众教罪
女人供养者  得无量果报
不言淫欲事  此得吐罗罪
如是淫欲法  苾刍说如前
不道我如前  亦得吐罗罪
女人如是说  除于淫欲字
不言汝如斯  吐罗亦如是
或语无知者  或除淫恶作
若不说我言  女说时同此
一切染污言  苾刍皆得罪
此中染污者  谓是染着心
此据堪行欲  翻此得吐罗
丈夫扇侘等  傍生唯恶作媒嫁学处
自作若使人  令女男和合
持彼僧残剑  斩伤于自身
水授财娉等  略有七种妇
私通有十数  此相今当说
七妇谓水授  财娉王旗得
自乐衣食住  共活及须臾
以水授彼故  随事立其名
若以财取妇  是谓为财得
大贼强打取  说此作王旗
自许作他妻  是名自乐住
为衣食故来  是名衣食住
二人财共有  同为活命缘
作如是结契  是名为共活
暂时非久居  名曰须臾妇
七妇若分离  事有七种别
初离久生诤  折草为三种
或复掷三瓦  言汝非我妻
准法而遣出  或高声唱令
如是初三妇  分离令偶合
一二三如次  突色讫里多
四五六如次  一二三吐罗
和彼第七时  便得僧残罪
此中私通者  夫死或他行
此若母护时  说名为母护
如是父王父  王母余亲护
此中所说亲  谓是父母族
父及夫并亡  此名兄弟护
若有姊妹者  姊妹护应知
婆罗门刹利  是名为种护
婆雌俱雌也  斯则为宗护
王法护应知  有禁具法住
如斯十种护  差别谓私通
前所说私通  及末后四妇
于斯若偶合  必定得僧残
此男何不婚  此女何不嫁
苾刍如是语  即便招恶作造小房学处
自为作小房  秉法观无过
量等便无犯  异此得僧残
于此小房处  堪作四威仪
行住坐卧时  受用令安乐
长唯许十二  谓善逝张手
广唯七张手  是房量应知
准佛一张手  当中人三倍
合有一肘半  是正量非余
据彼处中人  计长十八肘
广谓十肘半  房量如是说
不净有蛇蝎  大小蜂蚁等
有诤谓近道  好树天王宅
近河崖井等  是谓无进趣
如斯过若除  合理房应作
无指授为作  无诤有势分
苾刍不净处  得罪谓吐罗
一切过咸有  定得于众教
众过患悉除  此舍皆无咎
最初者或狂  心乱病苦逼
设造房无犯  此是大开缘造大寺学处
有主毗诃罗  本无其量数
此中言大者  谓量及珍财无根谤学处并假根事
说无根他胜  欲坏彼净行
及陈像似事  此二今当说
时有莲花色  净信苾刍尼
因事往池边  来礼实力子
去此处不远  友地二相随
取水往池边  见两鹿交会
既见是事已  友地更相告
苾刍苾刍尼  汝见行淫不
告言我已见  共说宿怨嫌
像似事相谋  欲坏实力子
如是等缘起  随说有差别
诸智者应知  斯成谤他罪破僧学处
屏谏及众谏  乃至第三遮
欲破一味僧  便得众教罪
遮时不作白  说名为别谏
告言汝具寿  莫作不和合
别谏劝不止  应秉羯磨谏
谓用白四法  并诸助伴人
和合谓一心  建立二种破
随顺破坏法  十四种应知
法说为非法  非法说为法
调伏说言非  如是等应识
评论非言诤  犯诤及事诤
此中四种诤  觉慧者当知
谓种种言说  不和众异心
缘此斗诤生  说作评论诤
若人因忿恼  非法言相说
由斯斗诤生  故是非言诤
有身及语心  此三各一种
或二二三种  略言其六缘
苾刍与女人  不知同室宿
未具至三夜  此是身相应
为女五六句  与彼说法时
非故心句增  应知由语罪
褒杀陀时问  有过而覆藏
此名为意罪  应知得恶作
有身及有心  故意害生命
不与取酒等  此罪由二得
五六句说已  复故心增句
此名心语二  妄语亦同然
故心兴杀害  并言打彼身
说名身语心  造罪由三种
云何善心中  苾刍犯其罪
谓于佛殿上  除草不令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