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中国通史第六卷-中古时代-隋唐时期(下册)
吐蕃与唐联姻是有其历史背景的。吐蕃各部很早就和中原地区有密切联系,在朗日论赞时,中原的医药、历算等书籍就已传入吐蕃。唐朝是中原的大国,地域辽阔,政治修明,典籍丰富,国力强盛,经济文化发达,声威远播于西域。自从629 年,唐太宗击败东突厥,统一漠南地区,薛延陀、回纥、高昌、焉耆、龟兹、于阗等国和奚、契丹、室韦等部,都遣使入朝称臣纳贡。吐蕃东北的党项、白兰等也都归附于唐。各国君主和首领,都以娶得大唐公主为荣,并可借此倚大国之威以服其众。弃宗弄赞做了赞普以后,对于中原文明就十分仰慕,因此在634 年,征服苏毗、羊同之后,便遣使者到唐朝通好。唐太宗对吐蕃首次通使很为重视,当时唐朝正准备出兵征讨吐谷浑,希望与吐蕃建立友好关系,因之便立即派冯德遐为使者带着国书和礼物到吐蕃报聘。弃宗弄赞隆重地接待了冯德遐,见到唐朝使者有很高的文化修养,雍容优雅的态度,更加喜欢和汉族亲近。从唐朝赠送的礼物,具体体验了唐朝丰富多采的物质和文化生活,对中原文明更加羡慕,立即决定派遣使者携带珍贵礼品随同冯德遐一起到唐朝,向唐皇室求婚。当时边疆民族的国王和首领有很多向唐朝请求婚配公主,把唐朝公主下嫁看成是了不起的特殊恩典,等于得到唐朝的信任和支持,是一种殊荣。如636 年,唐太宗把皇妹衡阳公主许配给突厥都布可汗阿史那社尔,把弘化公主下嫁给吐谷浑可汗诺曷钵,这些都使弃宗弄赞加深了他要和唐朝结亲的急切心情。弃宗弄赞第一次派使求婚,由于唐太宗从各方面慎重考虑,并未轻易答应,婉言拒绝了弃宗弄赞的请求。
吐蕃使者回去后,由于没有完成求婚的使命,又不能直说唐朝不许婚,恐怕伤了弃宗弄赞的自尊心,恰好他出使唐朝时吐谷浑的诺曷钵也到长安朝见,因此便编造谎言对弃宗弄赞说,初至唐时,唐朝待他甚厚,而且许婚,只是由于吐谷浑可汗到后,从中离间破坏,婚姻才未成,把罪责推到诺曷钵头上。弃宗弄赞听了后,很是恼怒,吐谷浑王能配公主,只有自己遭到拒绝,这有损自己在各族中的威望。于是立即征调境内和羊同的军队,进攻吐谷浑。诺曷钵不能抵抗,逃到青海湖以北,牲畜和人民多为吐蕃所掠。以后弃宗弄赞转兵东向,攻破党项、白兰(今青海果洛藏族自治州,四川阿坝藏族自治州)。公元638 年,弃宗弄赞率二十万大军进攻松州(今四川松潘),唐都督韩威领兵抵抗被打败。原已归顺的阔州、诺州的党项部落也叛唐归附吐蕃。弃宗弄赞用兵的目的主要是对吐谷浑进行报复,同时也是向唐炫耀武力,迫唐许婚。吐蕃进攻松州后,于638 年八月,唐太宗任命吏部尚书侯君集为行军大总管,右领军大将军执失思力、右武卫大将军牛进达、右领军将军刘兰,率步骑兵五万人分四路出击吐蕃,大败吐蕃兵。弃宗弄赞以武力求婚未能如愿,一些吐蕃大臣纷纷劝他罢兵回国,他不接受,有八个大臣因气愤先后自杀。直到在松州失败后,乃觉悟到这种做法的失策,引兵而回。
弃宗弄赞回到逻些后,派大论禄东赞为使入唐谢罪,带着嵌有朱砂宝石的金甲作为礼物,再次表示求婚的诚意。唐太宗考虑吐蕃是西陲的强国,为了确保边境的安宁,宽恕了他的侵犯,允许他的请求。使者回到吐蕃,向弃宗弄赞报告了唐朝许婚。弃宗弄赞十分欢喜,立即准备了丰厚的聘礼,黄金五千两,珠宝珍玩数百件,命大论禄东赞到长安纳聘。贞观十四年(640)十月,禄东赞到达长安,朝见了唐太宗,向唐太宗述说弃宗弄赞仰慕大国,殷切请求结亲的愿望和诚意,得到了唐太宗的信任,下诏准其所请,决定以文成公主下嫁弃宗弄赞。
为了等候公主赴藏,禄东赞在长安逗留了三个多月,目睹中原风物,京城雄伟气派的建筑,皇宫的庄严壮丽,居民之多和街市的繁华,甚为赞叹。在逗留期间,唐太宗和文成公主曾多次召见了他。唐太宗见他机智聪敏,精通谋略,非常喜欢,给他优厚礼遇,想把琅玡公主外孙女段氏许他为妻,禄东赞上奏说,国中已有妻室,不可遗弃,况且这次是为赞普迎亲,赞普还未会见公主,自己怎能先娶?他的深明礼义,忠于职守的品格,颇为唐太宗和群臣所赞赏。
在文成公主入吐蕃以前,做了许多准备工作。首先是确定由唐太宗的族弟江夏王李道宗前往护送。入吐蕃的行程,事先也作了周密的安排,在吐谷浑边境修筑了行馆,作为公主和随从人员中途作较长时间的休息,熟悉高原的气候。约定文成公主在进入吐蕃时弃宗弄赞率兵到河源亲迎。订婚以后,文成公主并没有沉湎在远离家园和父母的哀伤之中,而是悉心筹划到吐蕃后如何迎接新生活、如何从事高原的建设。她召见禄东赞了解吐蕃地方的物产、风土人情各个方面,准备了妆奁和各种物资。在她的妆奁中,有大量金银、绸帛、珍宝;还有大批书籍,除了儒家经典、史书、名家诗文、佛经外,还有种树、医药、历法、工艺技术等书籍。还准备了耐寒抗旱的芜菁、各种谷物的种子,准备到吐蕃试种和推广,并把中原的先进文化和科技知识介绍给吐蕃人民。
除了一些物质准备外,还组织一支人数众多的随从公主到吐蕃去服侍和服役的队伍,其中有公主奶母一家,官属和他们的家属、侍女、卫士,制造日用品的工匠和厨役等。为了公主的安全,李道宗挑选了一支工队,人马精悍,装备整齐,衣甲鲜明。这是最早进入西藏高原的汉族人,他们对汉藏民族友谊和西藏的发展有很大贡献。
次年(641)一月,一切准备就绪后,便择日启程。临行前唐太宗为禄东赞等吐蕃使臣设置了丰盛的宴会,为之饯行。启程之日,载着珠宝、绫罗、衣服、饰物、书籍等妆奁的马骡骆驼列成大队前行,还另备洁车载着释迦牟尼佛像。衣甲鲜明的卫队前后护卫着文成公主所乘的绣车,一些侍婢、官属随从人员也各乘车马,浩浩荡荡地离开长安。朝中文武百官也到郊外欢送。文成公主等行进到大城鄯城(今西宁)时,大队作了停留,然后前行两百余里到险峻的赤岭,下车换乘马,进入吐谷浑境内,文成公主第一次经历了高原的风霜后,受到河源郡王诺曷钵和弘化公主的热烈欢迎,住在早已建成的行馆。经过一个多月的休息,解除旅途疲劳以后,又继续西行。在吐谷浑和吐蕃边界柏海(今青海扎陵湖)地方,弃宗弄赞带着禁卫军按约早已到此等候迎接。弃宗弄赞和文成公主会见,对公主娴静文雅的仪表十分爱慕,对于随从人员的众多,妆奁的丰厚,繁缛的礼节,都感到新奇。见到前来护送的李道宗,非常恭敬,执子婿礼。弃宗弄赞陪同公主观览河源风光,见到侍女们华丽衣着,珠宝饰物,隆重的亲迎仪式,尤其是文成公主的学识、风度,盛赞中原服饰之美,礼仪之盛,不胜羡慕。行过亲迎礼后,李道宗告别公主和弃宗弄赞回朝复命。因为道路险阻,弃宗弄赞先启程回逻些,公主带来的汉族工匠也先行出发,和吐蕃人民一起为公主平整道路,设立驿馆,开辟一条联系唐蕃的驿道。禄东赞和吐蕃大臣共同护送公主缓慢前行。文成公主在路过的农业区,安装碾常粝挛咻贾肿雍透髦止任镏肿樱痰纪罗嗣窀髦种种卜椒ā?br /> 文成公主到达逻些以后,吐蕃人民举行盛大的欢迎仪式,吐蕃人民穿着节日的盛装,载歌载舞庆祝赞普的婚礼。弃宗弄赞为公主举行盛大的宴会,婚礼十分奢华,热闹。弃宗弄赞对亲近的大臣说:我祖上从来没有与中原上国通婚的先例,现在我能娶大唐公主,实在太幸福了,应当为公主筑一座城,以夸示子孙后代。吐蕃人的习俗,人们都以赭色涂面,公主看了很不习惯。弃宗弄赞立即下令停止这种习俗。弃宗弄赞在他和公主相处时,都脱去毡裘,穿着唐朝所赐的华贵汉装。弃宗弄赞和文成公主结婚时年二十五岁。
在文成公主入吐蕃以前,弃宗弄赞便大兴土木进行沼泽的平整,修筑逻些市街,建筑神殿。文成公主到逻些后,根据公主的心愿先后修建了小昭寺和十二座神殿,也为泥波罗尺尊公主修筑了大昭寺。把文成公主带去的一尊觉阿佛像,供奉在小昭寺内。为了纪念和公主结婚,弃宗弄赞在公主经过的道路上建筑一座城寨,如中原的雕楼,气魄雄伟,十分壮观。
吐蕃的习俗,王室冬天住在逻些王宫中,到了夏季,便移居琼结,在原野里建起巨大帐幕,用于居住,官吏也在此处理公事。山南泽当一带,柳林茂密,翠色宜人,文成公主喜欢这里的景色类似中原,也到这里定居,命令她所带来的随从人员和工匠,向当地人民传授整地开畦等耕作方法,安装水常燃际酢C膛墙淌诘钡厝嗣穹闹⒋绦澹罗嗣窈芸毂阏莆樟苏庑┘际酰杂谕罗姆⒄蛊鸬搅嘶饔谩F谂薹浅T奚凸そ车募记桑铝蠲獬堑牟钜邸2⑶遗墒拐叩教瞥笤筒现郑汕材鹁啤⒛氤}、建筑等各种技术工匠到吐蕃,帮助建设,唐朝满足了他这个要求。
为了进一步学习中原文化,弃宗弄赞派遣很多贵族子弟到唐朝国学学习诗书,还聘请中原儒者为他掌管文书奏章,加强唐蕃文化的交流。文成公主的出嫁,密切了唐蕃经济文化的交流,也增强了汉藏两族人民的友好关系。第六节立法建制,发展文化在朗日论赞时期,吐蕃虽然已形成国家,实际上仍是一个贵族的军事联盟,没有一个统一的国家机构,各贵族独立统治自己的领地,拥有自己的家臣和军队,赞普只是联盟的最高首领。弃宗弄赞平定叛乱以后,统一西藏高原建立吐蕃王国后,深深体会到要想巩固国家统一,必须加强王权,建立集中的统治机构,制定法律和各项制度。在他继位为赞普以后,就极力从事政权的建设,决定把唐的政治制度作为借鉴。
吐蕃王廷官制,原来专设大论(宰相)一人,统领内政外交,权力极大,往往难以控制。弃宗弄赞深感改革的必要,乃仿效唐朝制度,在大论以外,增设宰相多人,其中有小论(副相)、兵马都元帅宰相同平章事、副元帅同平章事,统领全国军队。此外,还有掌管民政的四个最高长官,都称为“宰相同平章事”,他们与大论共掌国政,一切重大国事都由宰相会议研究决定,报请赞普批准后执行。在宰相之下设置各类官员,分掌各种政务。其中有曩论(内相),掌管官员升迁调补等内政,相当于吏部尚书。纰论(外相),相当于鸿胪寺卿,掌管外国使臣的接待等外政事务。“岸奔”(度支使),分掌财政。资悉波折逋(大会计官),掌管征收赋税。喻塞波掣逋(断事官长),又称“整事大相”,掌管刑政,相当于刑部尚书。此外还有掌管宣发诏令的给事中等官员,合称宰相僚属。在上述诸官中,大论最尊,总揽政务,事无大小,必须由他批准。上述的官职都由贵族担任,父死子代,世袭其职。这样国家政治、军事等各项政务由王廷统一管理,贵族就不能各行其是,加强了王廷权力。
弃宗弄赞在官吏制度上还仿效唐朝,制定了官阶品级制度,向各级官员颁发告身(一种章饰),分六种,各有大小二等,共十二等。最上等为瑟瑟,次为金、银、镀金、铜、铁。
在兵制和地方官制方面,弃宗弄赞把地方行政组织与军事组织结合起来,把吐蕃全国分成四个如:伍如(中翼),辖以逻些为中心的雅鲁藏布江以北地区;约如(右翼),辖以雅隆河谷为中心的江南地区;叶如(左翼),辖雅鲁藏布江上游南北之地;拉如(后翼),辖雅鲁藏布江中游南北之地。征服苏毗后又设一孙波如。“如”有“翼”、“旗”的意思,是吐蕃的大军事区和行政区。每如分为上下两个分如,共八个分如,每个分如各有四个千户所,每个如又各有一个下千户所,四如共有三十二个千户所和四个下千户所。另外,还有四个禁军千户所分镇四如。每个分如有元帅一人,副将一人,判官一人。分如在旗帜和马匹上各有不同颜色,作为区别。军队编制以一百余人为单位,设一个百夫长。一个大五百统帅五个百夫长,一个千夫长统率两个大五百,实际上每个千夫所有各约万人左右,统率二十个大五百,以后称为万户府或万夫长。各千户既是军事组织单位,也是地方行政单位,同时也是原来的贵族领地。大将以下各级官员,都是由当地的大小贵族担任,世袭其职,但须经王廷的任命。所有士兵都登记造册,由朝廷掌管,全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