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鲁教法集成





鞘嵌褚涤敕衬赵斐傻慕峁!?br />
  达赖喇嘛三世:

  第三因是报恩:回馈有情众生对我们的恩惠。曾经多次用慈悲养育我们的母亲,她的生命正被精神压力和烦恼魔困扰着。他们的心识失去控制,好像发狂似的。慧眼被无知的烟雾蒙蔽,完全看不见通往三善趣及个人解脱或同知之路。他们没有足可引领进入解脱之域的心识上师,像无人指引的亡目心者。

  他们一天一天让自己越来越远离快乐,因为不熟悉身语意的轮迥因杲,如醉汉步履蹒跚走向断崖峭壁,正东倒西歪地走向邪恶险境、进人轮迥三恶道深渊。请试着想想:

  “如果我不为这些可怜、软弱的生命做些事情,有谁会做呢?这项责任不落在我的肩

  上,谁又能背负呢?如果我不理睬这些仁慈的生命,只为自己的解脱而努力,是多么缺

  少良心与体谅。”

  “假如他们获得的轮迥状况仅是婆罗门、因陀罗或是类似的程度,则他们的平和将不

  会永恒。

  “我应该从现在起,多从事减少众生轮回痛苦的功德、尽可能为证误而努力,好帮助他们进入难得解脱的喜悦境地。”

  法王达赖喇嘛:

  就像母亲对孩子的责任一样,孩子对母亲也有责任。许久以前,一切有情众生都当过我们的母亲,我们对他们的责任感,应该是平等的。母亲陷入困境时,有谁应该比她的孩子更关心她?

  达赖喇嘛三世:

  第四因和第五因,是慈爱与慈悲。试想:

  “为什么当母亲的就应该被剥夺快乐、不能拥有快乐?但愿我能用一切方法,使她们更快乐。为什么母亲都应该因不幸而痛苦、不能免于灾难?但愿她们都能远离灾难,让我对消灾解厄做些贡献。”

  法王达赖喇嘛:

  我们如何回馈一切有情众生对我们的慈悲?答案是给他们纯净的慈爱和慈悲。

  纯净的慈爱是“愿一切有情众生,具足安乐及安乐因”、纯净的慈悲则是“愿一切有情众生,远离苦恼及苦恼因”。获得快乐并避免痛苦,是所有生命两项最原始、天生的本能,慈爱和慈悲是至高的天赋才能。

  具足安乐是什么意思?远离烦恼是什么意思?我们可以狭义地,以具体的物质给予帮助,但是与陷入水深火热的痛苦比较起来,这只能够提供短暂和表面的利益。所有生命都曾经在轮迥之中享受过喜乐、满足与权力,因为他们有无数前世。这对他们而言,却是迷惑大于益处。为了获得永恒安乐,他们需要安乐的“因”,并且必须以慈悲与智慧去启发。

  同样地,“烦恼之因”反映出来的想法,不仅必须去除现在努力要去除的特定痛苦,而且,为了获得、永恒解脱,还必须藉由培养深度智慧,来启发净化恶业的本能心识,并抵抗烦恼的力量。

  伟大的宗喀巴大师在《证悟修行三要》写道:

  “一切有情众生,被四条痛苦的激流?向冲激而下,并被强制的轮回行为紧紧镇住。由于掉入我执、贪婪的铁丝网陷阱,而在烦恼的黑暗里迷失,反覆地生与死,长期徘徊在轮迥道。但是,他们原本都只希望安乐、远离烦恼。”

  这项问题根源是恶业和烦恼。能够获得安乐.并免除烦恼的唯一方法,是在内心克服这两种负面的印象,避免产生相反力量。

  不这么做的话,会有更多痛苦摆在眼前。

  达赖喇嘛三世:

  第六因是增上意乐:随时抱持要让众生离苦得乐的特别态度。第七因是菩提心:愿度一切有情众生出离生死、成就无上菩提。试着想想:

  “我有没有力量里完成这两项愿望?姑且不论对一切有情众生,如果我连让一个人解脱痛苦,或让他得到安乐的能力都没有,就必须下定决心,获得完美的佛陀杲泣。如果现在放弃这项决心,势必堕入三恶趣。只有先得到完整佛陀杲位,才能使他人解脱病苦,及获得超然的喜乐。我应该立刻以各种可能的方法努力修行,达到完美的‘三藐三菩提(梵语,旧译正遍知,新译为正等正觉,意为真正遍知一切佛法)’,当做帮助他人解脱最深刻的痛苦,及带给他们根本安乐之基础。”

  法王达赖喇嘛:

  母亲有需要时,若孩子不为她负起责任,还有谁会做呢?我们应该为他人的福祉,产生地球村的责任感,因为他们每个人在许多世以前,都是我们的母亲。

  然而,我们有智慧与方法和能力造福他们吗?如杲我们自己未从轮迥过程解脱,除了世俗层次之外,几乎无法为任何人,在任何事情上而做出任河贡献。谁能用最根本的方法,并且最有效地造福他人?只有具备全知证悟、慈悲、智慧和才能的人做得到。这样的人在与他人沟通时,了解他人的轮迥背景、心识倾向等。这样的人说一句话,比普通人说的长篇大论更有用。

  上师必须传述他的经验。只是,若不解其义,重复谈论佛陀和印度大成就者的成就,并没有什么益处,而在指引他人去我们末曾到过的遥远地方,很容易指引错误方向。要有效给予正确指引,必须自己先熟悉过。没有心识成就,我们能为自己做的事情实在有限,更遑论为他人做些什么了。

  菩提心的目标,是为了造福他人而获得证悟,这并不意味要担任人家的上师。

  获得证悟后!我们可以用许多不同方式来造福众生,就像弥勒佛以被尸蛆折磨的病狗形态,出现在八觔面前一样,为的是要引发他慈悲心的苏醒和流露。帝洛巴以生吃活鱼的半疯乞丐形象,出现在那罗巴面前的情形,也是同样意思。

  佛经里有很多人用全然世俗的方法,当做证悟的手段,目的就是要嘉惠众生。有时他们是对我们说某些话的人,帮助我们解决生命中面临的难题。在需要某些资讯时,他好像一本百科全书。有时对陷于危难、束手无策的人而言,是一座救命桥梁。这是全知状态的不可思议力量。

  我们了解到努力追求证悟,是为了嘉惠所有生命,对待众生的态度,就此产生微妙变化。我们的慈悲心更深、更丰富,对空性思考产生新境界。这是菩提心二十二次第的第一步,它会逐渐演变为完美证悟的全知心识。

  有些人经历的菩提心是负面的。因此,我们要说服自己:

  “为了获得全知,我需要发菩提心。菩提心的基础是对他人的慈爱与慈悲,因此,我必须培养这些。”

  心识里,天生的自我贪婪本性,可以在为了他人利益的原则下,克服自我贪婪,发挥慈爱与慈悲的力量。然而在一开始,仍然会重视自己的利益胜过他人利益。经过坚持修行,这项消极面会因为修行成就而去除,但是,此时仍然处于名义上昀菩提心阶段。

  一旦我们经验了菩提心的思考,要求上师为发菩提心而灌顶,非常有用。立了誓约要永远为最高证悟保持利他心,然后,我们进行四项修行,和避免四种堕落的戒律。

  达赖喇嘛三世:

  思考菩提心是不够的,我们还需要从事以下四种修行:

  一、观想菩提心的有益影响。观想目的在于引起修行热诚,达到对“行菩提心”的强烈渴望,并确定我们所下的决心,在此生不会堕落。

  二、生起一天至少发六次菩提心的念头。发菩提心目的,是增广修行菩提心面向,成就真正菩提心。

  三、在精神上,我们为他人立下菩提心誓言,就不放弃帮助任何生命的机会。

  四、加强我们内在心识的力量。

  更深入采讨

  一、深思菩提心的善果,可以从寂天《入菩提行论》,得到教诲和恒久不变的认知。

  我们生起证悟念头(菩提心)的瞬间,就成为人类和该尊的景仰对象。藉此本性,超越声闻僧、阿罗汉、辟支怫或小乘修行者的光辉。檀陀罗的成就!如息增怀诛等力量,都可以毫无困难地获得,不再转世于三恶道的地狱道、饿鬼道和畜生道。

  即使此生无法获得证悟而进入轮迥,也将能很快获得解脱,我们过去最阴暗的恶业行为种子,立即被瓦解。发挥菩提心的有益影响,具有很大功德,不要将你己经进行的发菩提心毁掉,而要经常增强此发心。

  二、放弃为陌生人进行证悟的态度,比僧侣违反四根本戒之不杀生、不偷盗、不淫欲和不妄语的罪业更严重。直到佛陀果位实现之前,都别放弃菩提心。在证得佛陀果位之前,请每天日夜各背诵以下偈文三次:

  佛陀佛法胜僧三宝尊
  并及菩提虔诚我皈依
  以我修行供养诸福慧
  为利有情众生愿成佛

  三、我们正在发挥已接受的证悟,为的是能嘉惠一切有情众生。无论他们当中任何一个与我们有什么关联,都应该在发菩提心的基础下,安分守己修行,并永不放弃利益他人的念头。

  四、即使只有一次如火花般,闪现发扬证悟的念头,就应该保持此念头,防止消失无踪。经由皈依三宝、供养、观想等方法,来累积有价值的力量,使这样的念头更进一步发展下去。

  来世不失去菩提心的力量里,源于放弃四项黑法,并仰赖四项白色佛法的修行。

  四顶黑法要义

  一、说谎,欺骗方丈、上师或任何值得尊敬的生命。

  对抗这项黑法的力量,是不对任何有情众生说假话,不嘲弄或放纵生活。

  二、让做好事的人,竟然为行善而感到后悔。

  对抗这项黑法的力量,是我们给予可资引导心识上升的人,走向伟大的道路,而不是狭隘道路。

  三、对已经有大乘证悟能力的人说粗鲁话,或气愤的语言。

  对抗这项黑法的力量,是视所有大乘修行者皆为我们的上师,而且赞美他们的良好特质。同时努力修行,将所有生命,都视为纯净和崇高。

  四、对一切有情众生矫情和虚伪。对抗这项黑法的力量,是诚心地对待每一个人。

  法王达赖喇嘛:

  对菩提心的渴望就像树干,能够维持树枝和树叶生长。真实的“行菩提心”包含各项完美修行法,是证悟之道的基础。“愿菩提心”使我们有资格成为大乘佛教徒,失去它就是偏离正道。

  我们是否大乘弟子,由是否具备愿菩提心来论定。

  愿菩提心好像神奇的万灵丹,可以炼铁成金,它指引具有菩提心的人,进入宝贵的全知修行。这样的心识可以成就所有美德,而所有美德只要碰上菩提心,就增加好多倍。我们应该尽一切努力培养、保护并增进菩提心。

  阅读和菩提心自性有关的经文,例如龙树菩萨的《胜义赞》、寂天的《入菩提提行论》等都很有用处。

  我的上师衮努喇嘛天欣嘉谦,也以此为主题,写了一本很有意思的小册,名为《菩提心论》。这本书还未被翻译成英文,它的内容很好,也很有启发性。

  达赖喇嘛三世:

  宗喀巴大师说:
  发挥菩提心以
  行证悟的念头,是
  大乘修行的主要支柱、
  菩萨行的基础。
  它是制造殊胜智慧精金的
  万灵丹、蕴藏
  无穷慈悲的矿场。
  了解这点,勇敢的佛陀弟子便应该
  紧紧把握住
  内心深处的菩提心。


 
笨者之帚编制
 上一篇'目录'下一篇 
 
 
 
格鲁教法集成
 上一篇'目录'下一篇 
 
 
第十一章:大乘六波罗密多 
 

  达赖喇嘛三世:

  培养“愿菩提心”的修行时,我们要问的是,这项修行足够吗?答案常然是否定的。我们应该接纳真实的“行菩提心”,修行菩萨道“六波罗蜜多(简称六波罗蜜)”,使心识更臻成熟。还要修行发四无量心,目的是使他人的心识更成熟。

  六波罗蜜

  一.如何修行布施波罗蜜

  我们必须获得佛陀果位,才能造福一切有情众生。持续修行,对缺少佛法证悟的人,给予正确教义,保护他们免受国王或士兵的威吓,免受鬼魂、邪神、野生动物和蛇的惊吓、免受水火灾、溺毙、窒息等灾害,给需要的人食物、饮水和治疗的药品等。

  简而言之,将解脱的心贡献给有情众生,帮助他们获得证悟,拥有三世的力量,这对世界大有益处。

  宗喀巴大师说:

  布施是实现世界希望的神奇宝石、是
  解开束缚内心贪婪的最佳工具。
  菩萨的修行,替心识带来
  永不堕落的力量,有益名声。
  了解这点,明智的人仰赖修行
  以供养他们的身体、财富和美德。

  法王达赖喇嘛:

  我们应该修行布施这三种礼物:法施、财?